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左室顶部(Summit区)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征及消融策略的有效性。方法:52例起源于左室Summit区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术中依据体表心电图形态进行序贯标测,常规于右室流出道、主动脉窦、主动脉窦瓣下与主动脉瓣环二尖瓣环连接处、心大静脉,标测部位未能领先体表25 ms,放弃消融,于相应部位继续标测。标测部位领先体表大于25 ms,试消融,依据消融部位靶电位及消融疗效,采取对应解剖部位补充消融策略。结果:主动脉窦消融成功22例,左冠窦瓣下及AMC消融成功8例,心大静脉消融成功3例,右室流出道与主动脉窦联合消融4例,主动脉窦瓣上瓣下联合消融成功10例。心大静脉、主动脉窦及主动脉窦瓣下联合消融成功2例。手术未成功3例。结论:左室Summit区起源室性心律失常须行右室流出道、主动脉窦、主动脉瓣环二尖瓣环连接处、心大静脉多部位序贯标测,于最早领先激动点消融。依据最早激动点局部电位及消融疗效,联合对应解剖部位消融。该消融策略是有效及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左室穹顶部是室性心律失常重要起源部位,由于其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复杂,此处起源室性心律失常治疗难度较大。近年来使用多种新型消融方法治疗左室穹顶部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现将各种标测及消融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室性心律失常消融的成功率有所提高,但是左室Ssummit区的VAs的导管消融目前仍面临成功率低、复发率高的挑战。此区域的心肌组织较厚,传统消融能量很难达到透壁损伤。心内膜下消融导管很难抵达大部分左室Summit区,而经冠状静脉射频消融受高阻抗的影响。心外膜的脂肪组织较多并且邻近冠状动脉限制了心外膜的消融。上述原因造成了左室Summit区消融的难度较高。本文将就左室Ssummit区VAs的研究进展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冯金忠  骆合德 《心脏杂志》2014,26(1):108-111
左室流出道(LVOT)起源的室性心动过速和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是一种少见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IVA)。导管消融LVOT起源的特发性IV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LVOT起源的IVA具有其特殊性。了解LVOT的解剖结构、IVA的心电图表现以及标测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导管消融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乳头肌可产生和维持室性心律失常(VA)。左室乳头肌起源的VA体表心电图与左室束支起源的VA类似,但QRS波时限前者大于后者;前乳头肌起源者V6导联R/S≤1,后乳头肌起源者QRS波时限常>160 ms。前、后乳头肌起源的VA有共同的电生理特性。右室乳头肌起源的VA,其QRS波时限大于右室其他部位起源的,后、前乳头肌较间隔乳头肌起源者常有电轴上偏和较晚的胸导联移行(>V4)。乳头肌起源的VA,其起源部位较深,多采用盐水灌注导管和8 mm消融导管,滴定能量。如消融过程中出现心室颤动,应采取相应措施后,继续消融可望成功。  相似文献   

6.
<正>器质性心脏病相关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常见的基础心脏病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死、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心肌炎等[1,2]。近年来,器质性心脏病相关室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无论是在电生理标测及导管消融器械、消融途径还是消融策略方面都取得显著进展,现综述如下。1器质性心脏病相关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的循证医学新证据  相似文献   

7.
乳头肌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VA)占特发性VA的4%~12%。乳头肌VA消融应注意4个要点:(1)心电图确认。左室后组乳头肌VA电轴向上,胸前导联移行在V3或V4导联,与左后分支区域起源VA相似;前组乳头肌VA电轴向下,与左前分支区域起源VA相似,需要仔细鉴别。(2)学会X线及三维图上初步定位。(3)起搏及激动标测进一步锁定靶点,但以激动标测为主。(4)消融导管的贴靠稳定,建议使用"压力"导管,并注意导管与乳头肌长轴的方向。现有资料表明导管消融安全、有效,成功率较低,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2例同胞兄妹年龄分别为56、54岁,均因心悸伴晕厥住院,心电图、Holter提示间歇性房室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早搏和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形态提示起源于左室summit区域。两例患者均在不同时间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之后仍有室性心动过速发作,行射频消融术后室性心动过速未再发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起源于左室乳头肌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VT/PVCs)的体表心电图特点和导管射频消融术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4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左室乳头肌起源VA患者6例,全部接受EPS+RFCA治疗,消融成功后结合消融靶点对患者体表心电图进行分析,同期选取另6例左后分支起源VA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体表心电图特点。结果 6例左室乳头肌VT/PVC组均消融成功,5例起源于左室后乳头肌的右束支阻滞图形胸导S波出现在V3导联以后,额面电轴左偏I AVL呈q R Rs q Rs R型主波向上II III AVF呈r S型主波向下,QRS宽大畸形平均时间(150±13)ms;1例起源于左室前乳头肌为右束支阻滞图形胸导S波出现在V3导联,额面电轴右偏I AVL呈r S型主波向下II呈RS型III呈R型AVF呈Rs型主波向上,QRS宽大畸形时间150 ms;对照组6例左后分支VT/PVC组均消融成功,心电图特点为右束支阻滞图形胸导S波逐渐加深,额面电轴左偏I AVL呈Rs RS R型主波向上II III AVF呈r S型主波向下,QRS时间(120±17)ms相对较窄。结论左室乳头肌起源VA体表心电图有其固有一定的特点,随着电生理技术不断发展,导管消融技术治疗这类心律失常被证实安全有效,即使这些患者合并结构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体表心电图特征及术中激动标测特点指导起源于乳头肌室性心律失常消融。方法自2015年12月~2017年3月于陆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共对6例起源于乳头肌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术前常规12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术中在CARTO3下行激动标测,同期根据年龄、病史选择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头肌起源12例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6例起源于乳头肌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均即刻消融成功,1例术后第2 d复发。与非乳头肌起源相比,心室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体表心电图QRS时限显著延长,且下降支存在切迹,术中标测4例均于V波前可见P电位或低幅乳头肌电位。4例为非ST导管,2例为ST导管,导管操作及标测均较非乳头肌起源困难,时间较长,但均未应用心腔内超声(ICE)。结论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体表心电图QRS时限延长,伴有降支切迹,导管操作较困难,但在掌握其标测技巧后并不一定需ICE指导,且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导管消融已成为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线治疗,造成持续性透壁损伤是提高导管消融成功率的关键。现对压力监测消融导管在室性心律失常消融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导管与组织间的接触力直接影响消融的效果,压力监测消融导管可观察导管头端与组织间的贴靠力,动物实验初步验证了其在心室消融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近期有少量国外研究对压力监测消融导管在室性心律失常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显示其可实时、直观地反映术中导管与组织的贴靠情况,同时可减少手术时间和曝光时间。然而,压力监测消融导管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仍有待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左心室乳头肌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电生理特征和导管消融。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31例左心室乳头肌起源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术中采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联合三维心腔内超声技术,经三维心腔内超声证实有效靶点位于左前或者左后乳头肌,完成三维解剖重建、起搏标测和激动标测。分析乳头肌的解剖结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腔内靶点图特点和消融技巧等。结果心腔内超声提示22例(71.0%)患者最早起源点位于乳头肌中段,6例(19.4%)起源于基底部,3例(9.7%)起源于近腱索处。标测到的最早激动点平均领先体表QRS波(28±11)ms,15例(48.4%)患者可记录到高频或碎裂电位。起搏信号到心室波距离SV间期在腱索段最长(52.0±8.5)ms,中段其次(32.5±5.7)ms,基底部最短(13.1±4.1)ms。31例(100%)患者均成功消融,贴靠压力5~15 g。随访15(14,17)个月,3例(9.7%)患者出现复发,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左心室各组乳头肌之间的传导相互绝缘,起博标测初步定位,激动标测精确定位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心腔内超声指导下贴靠稳定,有助于达到消融终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了主动脉右冠窦(RCC)起源室性心律失常(VAs)的体表心电图形态、电生理特征,与右室流出道(RVOT)偏间隔的VAs进行对比,以期对以后RCC-VAs体表心电图定位及射频导管消融提供帮助.方法 分析连续38例RCC起源VAs(RCC组),与RVOT间隔起源VAs(RVOT组)进行对比.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左心室后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心电图及电生理特点及其导管消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因左心室后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接受导管消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电图,术中进行激动标测和(或)起搏标测确定起源,并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确定消融导管位置和贴靠,评估消融成功率和复发情况。结果 16例患者中男性5例(5/16),平均年龄(45.0±18.2)岁。心动过速时QRS波时程(155.1±9.0)ms,V1导联QRS波呈Rr’6例(6/16)和rR’9例(9/16),成功消融部位局部电位较体表QRS波提前(30.8±8.4)ms。14例(14/16)患者消融成功。11例成功随访患者中,5例(5/11)复发,包括2例消融失败患者。结论左心室后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有一定特征,最早局部电位可提示成功消融部位,经胸超声心动图有助于明确导管位置,提高导管消融成功率,但复发率仍较高。  相似文献   

16.
运用导管消融的方法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已经广泛用于临床。术前运用心电图、心脏超声、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辅助检查手段和起搏标测、激动标测、基质标测、电压标测和起搏拖带等标测方法,对判断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起源点位置和制定合理的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策略具有很大的帮助。导管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成功率高、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目前已成为一线治疗。而对于疤痕介导性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只是药物治疗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的辅助手段。目前导管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终点和对患者的临床长期受益,还需要进行前瞻性、随机的多中心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陆续报道室性期前收缩和室性心动过速(统称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s,简称VTs)可在主动脉窦消融成功,由于主动脉窦的解剖和毗邻结构复杂,充分理解主动脉窦的解剖和毗邻结构、靶点处的X线影像和电位特点能够提高消融  相似文献   

18.
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很常见,也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频发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心室颤动(室颤)不仅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同样也可见于心脏结构正常的人群。此类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我们称之为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尽管多数预后是良好的,但少数患者依然有猝死的潜在风险,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有资料显示,发生在医院外猝死幸存者中5%~10%为无器质性心脏病和体表心电图异常改变的原发性室颤所致。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12岁,因频发室性早博、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入院行射频消融术,体表心电图提示为右侧His束旁起源室性早博、室性心动过速.右侧His束区域最早激动点提前QRS波约45 ms,单极图呈"QS"型,窦性心律下可记录到His电位,低功率消融出现交界性反应且消融无效.于左室流出道标测显示无冠窦激动最早,局部可记录到尖峰双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起源于三尖瓣环的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征和射频消融方法.方法:对33例经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诊断为三尖瓣环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分析和总结其消融方法和心电图特征.结果:在33例患者中,21例起源于三尖瓣环间隔部,消融成功率80.9%(17/21);12例起源于三尖瓣环游离壁,消融成功率9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