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论治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成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肝郁气滞型,每组再随机分为两个亚组,即中药加三联组和铋剂四联组,每个亚组30例。其中中药加三联组予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和克拉霉素500mg,2次/d,疗程10d,同时予中药服用10d,铋剂四联组在三联基础上加枸橼酸铋钾220mg,疗程10d;治疗结束后至少28d,予行13碳尿素呼气试验,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临床受益反应和不良反应三方面评价各组的治疗结果。结果:中药加三联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6.7%,铋剂四联组为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联加中药组症状评分明显优于铋剂四联组(P0.05);三联加中药组有1例发生不良反应,铋剂四联组有9例发生不良反应(P0.05)。结论:中药辨证论治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疗效确切,较铋剂四联组更能改善临床受益反应,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针刺配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宋京英  王文生 《中国针灸》2003,23(4):213-21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H2受体桔抗剂二联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配合H2受体拮抗剂二联治疗组及H2受体拮抗剂为主的三联法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两组疗效基本一致(P>0.05),而治疗组症状消失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出现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H2受体拮抗剂二联法治疗本病,具有疗效显著、症状缓解快、不良反应出现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78例,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夏天教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经验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982Marren和Marshall在胃炎患者中发现了幽门螺杆菌(HP),从而引发了胃炎概念上的一场革命。目前人们已经证实HP感染是慢性胃炎最常见的原因,且HP相关性慢性胃炎是非贲门部胃腺癌的癌前期病变。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属HP的高感染区,在普通人群中,HP的感染率为50—80%,国内的医务工作者正在积极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治疗HP相关慢性胃炎的有效方法。夏天教授行医40余载,擅长胃肠病的诊治,对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治疗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随师学习,耳濡目染,获益匪浅,现将夏教授经验简介如下,以期有益于同道。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是慢性胃炎主要致病因素之一。笔者自 1 997年以来 ,依据中医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 70例 ,获得良好疗效。并设西药三联疗法对照组进行对照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40例均为门诊患者 ,以上腹部疼痛、饱胀、食欲不振、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 1 0 6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 34例。HP检测 1 40例均为阳性。全部患者在胃镜检查前 2周内未服抗 HP药物。1 40例中男性 82例 ,女性 58例 ;年龄 2 1~ 73岁 ,平均 46.5岁 ;病程 3个月~ 32年 ,平均 4.8年。随机分为治疗…  相似文献   

6.
赵洁萍  王晓丽  李莉 《光明中医》2013,(7):1486-1487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Hp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2例使用自拟扶正解毒汤配合贴压耳穴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三联疗法治疗。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p转阴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Hp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较好,Hp转阴率较高,复发率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李白玉  周炜 《中国针灸》2021,(9):991-992
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炎的感染率高,其与胃癌相关性高.《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1]推荐使用由质子泵抑制剂(PPI)、铋剂联合两种抗菌药物组成的铋剂四联疗法根除Hp,但存在药物不良反应.笔者采用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0例均来自2015年9月至2017年4...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及胃癌的发生具有确切的关系.而且HP还涉及消化系统以外多种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缺铁性贫血、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等.HP的感染率极高,中国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血清学阳性范围:40%~90%,平均为59%;现症感染率范围为42%~64%,平均为55%[1].  相似文献   

9.
中药治疗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6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胃炎是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病因多与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嗜好烟酒、脾胃素虚有关。目前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发病密切相关,根除HP治疗成为慢性胃炎治疗的重要部分。笔者现将中医药根除HP治疗慢性胃炎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清幽门螺杆菌方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8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明星 《河南中医》2006,26(2):30-31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幽门螺杆菌目前被公认为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幽门螺杆菌不彻底消除,本病难以痊愈。为观察清幽门螺杆菌方并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笔者对84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胃三针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 13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胃三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统计两组Hp根除率和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腹胀、胃脘痛、嘈杂、烧心、反酸、纳差评分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0水平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7水平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根除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三针联合PPI三联疗法可缓解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证素分布特点,为本病的临床辨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408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Hp阳性组161例,Hp阴性组247例,采用证素辨证法对其证候进行分析,比较2组中常见的病位病性,探讨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证素特点。结果:1)Hp阳性组的证素特点:病位证素主要为胃、脾、肝;病性证素常涉及气滞、热、湿、阴虚、痰、阳虚、气虚。Hp阴性组的证素特点:病位证素主要为胃、脾、肝;病性证素常涉及热、气滞、湿、阴虚、痰、气虚、阳虚。2)2组证素频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p阴性组湿证素积分高于Hp阳性组(P=0.0360.05),其余各证素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病位主要在胃、脾、肝;病性上以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为主,病性气滞与湿热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重要病理因素。2)Hp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与Hp阴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证素分布特点无明显差异,证素分布与Hp感染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左金香连汤加味配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幽门螺旋杆菌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幽门螺旋杆菌根治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三联疗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左金香连汤。以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的疗效、主要症状改善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性胃炎具有较好疗效,尤其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具有脾胃湿热内蕴的病理基础,其脾胃湿热与HP感染相关。治以清化湿热、调理脾胃、升降气机。方选连朴饮加减:法半夏10g,厚朴12g,黄芩10g,黄连6g,白蔻仁6g(后下),石菖蒲10g,栀子10g,芦根10g。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HP)所感染的慢性胃炎分阶段治疗的最终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将收治的77例阳性慢性胃炎HP病患,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与治疗组(3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而治疗组则采用本研究的中医分阶段治疗,并在治疗90d之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74%。临床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胃炎HP的中医分阶段的治疗方案具有极佳的临床疗效,从客观与临床的角度来看,具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钟晨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6):399-400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脾胃虚弱型CAG患者分入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8例。治疗组行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12星期,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12星期,以中医证候积分、有效率为疗效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及其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主要的中医证型包括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亏虚型;并认为实证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较高,虚证患者HP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对小儿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胃电图的影响。方法对50例患者进行针灸推拿治疗,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胃电图的波形平均频率(F)、胃电节律(f)、波形平均幅值(Vpp)、波形反映面积(Ra)数值。结果治疗前后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本达到或已经正常。结论胃电图可对胃炎等器质性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并可用于胃部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气化湿方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炎患者对胃黏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Hp感染性胃炎患者11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以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湿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Hp清除效果;统计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及胃黏膜状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Hp阴转率分别为91.53%、88.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97%、69.49%(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胃脘胀痛、纳差、神疲乏力、大便稀溏、四肢不温等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胃黏膜炎性反应细胞浸润、腺体密度、黏膜厚度及腺体形态等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益气化湿方联合西药治疗Hp感染性胃炎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胃黏膜状况,提升Hp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 对50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并设药物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总疗效及每1疗程的治疗效果。结果 针刺组总有效率98%,药物组总有效率88%,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第1、2疗程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第3疗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针刺治疗该病疗效优于药物组,各疗程的疗效亦优于药物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