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中医急诊学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中医急诊医学人才,总结中医急诊学临床教学体会包括:培养学生建立现代中医急诊医学观;培养学生中医急诊临床创新思维;掌握急诊临床操作技能;以上教学措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作为培养中医人才主体的中医本科专业其学生临床急诊思维、急危重症抢救能力、中西医救治能力普遍不足,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临床现状等问题,在中医急诊的教学中以培养学生临床急诊思维为出发点,通过对学生急诊观念、急救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使之进一步掌握急救技术、提高急救能力而成为合格的中医急诊人才.  相似文献   

3.
杨敏华  王娟  陈小永 《光明中医》2022,37(3):518-520
中医思维是指中医在从事医学活动过程中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理解自然、社会和人体生理病理问题,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思维模式.中医急诊学是中医临床思维和中医学理论相结合的临床应用学科.如何培养中医急诊临床思维成为了中医急诊学教学中的关键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知识环境和语言表达方式的变化,现代中医思维的培养需要新的学习工具.思维...  相似文献   

4.
中医急诊工作纷繁复杂,临床医学生难以迅速完成角色转变,需要加强对其急诊思维的培养。如何使学生及时且正确地进行急诊病情评估与危重症识别,在临床教学中如何突出中医急诊思维,是中医急诊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钮春香  汪远香  邹维  陈聪 《新中医》2020,52(17):203-206
中医急诊学是依托先进西医急救设备,结合中医临床思维和中医学理论,研究临床危急重症的发病原理、证候变化特点并提出相应诊疗方法的临床学科。学生在中医院校学习过程中,在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具备较高的动手能力,若急救意识不足,不善于应用中医急诊临床思维,在实际诊疗过程中将不能正确的应用中医辨证论治和四诊方法,无法有效完成急诊工作。当前,中医急诊教学、带教中存在学生紧张、缺乏自信,不敢临床实践、对急诊时间紧迫性和急救意识不足、中医急诊临床思维有待强化和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培养并强化学生的急救意识和中医急诊临床思维是其早日成为合格的中医临床医师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文首先对中医急诊学的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性介绍,对中西急诊教学、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完善方式进行了描述,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急救意识和中医急诊临床思维给出细致的应对措施,以期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工作的角色转变,适应急诊科室的工作节奏,掌握中医急诊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早日成为合格的临床医生。  相似文献   

6.
李雪苓  韩宁林  范泉  王琥  王凯  曹晖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663-1664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PBL)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并且强调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和主动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临床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国内外长期的医学实践已证明PBL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也适用于我国的医学教育.如何使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在中医临床急诊教学中,如何使其更适合中国国情以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突出中医临床急诊教学模式自身特色,充分利用有限的中医临床急诊教学资源,提高中医临床急诊教学质量,是中医临床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医急诊人才的匮乏已是长期困扰中医急诊学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快急诊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从必须端正学习思想,树立中医急诊专业理念,中西并重,综合教学,重视强化急诊临床思维培养,采用临床技能模拟教学,强化急诊临床前技能培训以及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方面进行阐述,对目前中医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真实世界案例教学法(RCBL)对中医急诊“降阶梯”思维培养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急诊科进行本科实习的60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两组学生入科时同时进行PPT授课讲解胸痛临床诊疗规范流程图+中医内科“胸痹胸痛病”辨证分型及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案例教学法(CBL),试验组采用胸痛中心RCBL教学,引导同学对中医急诊“降阶梯”思维的养成。观察入科和出科的考核成绩,考核办法使用中医急诊思维元素改良的Mini-CEX考核和急诊降阶梯思维执行率考核。结果 两组学生入科第1天考核无明显差异(P> 0.05)。试验组出科时中医急诊思维元素改良的MiniCEX评分表中的问诊能力、体格检查、临床诊断、沟通技能、整体表现、中医望闻问切、中医辨证论治、中医急危重证候的鉴别8个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在降阶梯思维方面,试验组诊断“开始正确”率、排除急危重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中医急诊教学中采用真实世界案例教学法,对急诊“降阶梯”思维训练更有效,有助于提高医学生对中医急危重症的识别、诊断及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印勇 《光明中医》2011,26(5):887-889
回顾十年来学习中医的体会,认识到《黄帝内经》对现代中医传承有着很好的启示,归纳出"在生活中培养‘意象思维’的思维方式"和"在临证中坚持‘中西医配合’的原则"两条主要感悟。  相似文献   

10.
通过探索制定适合中医急诊专业住院医师培训及继续教育的合理方案,为培养优秀急诊专业人才奠定基础。该培训方案结合急诊医学专业特点,通过对60名中医急诊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和观察,构建了一种完全符合临床实际工作的急诊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尤其是提高急诊住院医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急诊思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临床思维的教学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一个基本内容,目前的培养模式达到的效果不甚满意。针对中医急诊临床思维培训中的困境,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厘清教学现状、优化与重组教学形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而提高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急诊临床思维的培训质量,最终实现岗位胜任力的培养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诊断思维是医师在诊治病人过程中采集、分析和归纳相关信息,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由于急诊医学具有时间紧迫、高度风险、情况复杂、工作强度大的特点以及急诊病人的特殊性,因而医学生急诊思维的培养非常重要.因中医院校的教学重点和课程设置与西医院校不同,在临床教学阶段,对学生西医急诊诊断思维培养要注意其特殊性和困难性,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提高急诊临床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急诊医学是给健康危机者提供全面、紧急和便捷的医疗服务,以避免死亡和残伤的发生。急诊医学也是一个专门的专科,是挽救生命的重要的部门。中医和西医归属于不同的医疗体系,但是在综合医院,中医科医师常常面临着西医急诊的问题。由于急诊医学具有时间紧迫、高度风险、情况复杂、工作强度大的特点以及急诊病人的特殊性,因而对于中医实习生西医急诊思维的培养也格外重要。本文就综合医院中医实习生西医急诊思维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中医实习生西医急诊思维的培养方案,提高中医实习生综合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传统的板书配合课件教学模式在《中医急诊学》课堂中对中医本科生急诊思维培养的影响。方法连续2年对广州中医药大学境外班2014级与2015级共224位学生,随机对不同章节应用板书+课件教学(板书组)或课件教学(课件组)的教学模式,设置相关期末试卷考核,选取板书组与课件组对应的题目得分率进行配对比较。结果2014级、2015级板书组与课件组之间总得分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2014级单选题、多选题、问答题中,两组得分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板书组在简答题有优势,课件组在客观题有优势。结论两种教学模式在考核中有各自的优势。多媒体课件教学适用传递大量信息,板书教学适用培养中医本科生急诊思维。我们需要在《中医急诊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传统的板书配合课件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中医本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与中医急诊是提高中医学术水平的重要方面,是树立医院形象的必要条件。在1995年11月28日召开的"湖南省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暨中医急诊工作研讨会"上,省卫生厅周绍明副厅长就中西医结合与中医急诊工作作了重要讲话,特节选发表。  相似文献   

16.
王永炎院士在"为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开展读经典做临床的读书活动"开篇语中提出"读经典,做临床",一语中的,指明了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重要途径。如何践行"读经典,做临床"呢?邢玉瑞教授认为,之所以要读经典,无非是通过读经典来学习前人的经验与中医学特有的思维方法。中医思维方法作为中医理论体系与临床活动的内在核心,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演变以及临床诊疗活动都具有深刻的影响,这也是中医学有别于现代医学的内在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7.
杨金枝 《东方养生》2022,(4):112-113
<正>中医在我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形成逐渐完备成熟的中医诊疗体系。中医急诊医学这个概念在很早之前就被提出,在中医诊疗体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医急诊医学在现代受到了重视和关注,逐渐发展成一个新兴学科。中医急诊医学离不开中医理论,它完全沿袭了传统的中医诊疗思维,在这种思维指导下对一些危急重症进行系统地研究和治疗,试图探索危急重症产生的根本原因,从而使用中医手段给予辩证救治。现代医学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相似文献   

18.
《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谨从"明确教学对象及目的"、"完善教学资源,提升教学实力"、"注重中医诊断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等3个方面,结合在相关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对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进行探讨。认为本学科双语教学的核心应该是用地道的英文传播地道的中医诊断学知识与技能。有志于本学科双语的专业人士,可借助网络平台走到一起,共同充实及完善教学资源,提升教学实力。教师还应灵活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初步的中医诊断辨证思维能力,锻炼中医双语临证思维及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一名合格急诊医生的培养需要结合实践情况,急诊如何教学、临床上如何带教尚未形成固定的模式。本篇主要从中医急诊医学教学面临的问题,提出适合急诊医学带教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思考,并说明了临床思维和PBL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带教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急救能力评价体系是医学生临床能力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探讨如何建立中医学生临床急救能力评价体系,从而按照此评价体系有目的地培养实习生的急诊思维和急救技能,并实施量化考核,严格监控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由此培养出当代合格的中医人才,满足中医临床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