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异丙酚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对氧供(DO2),氧耗(VO2),氧摄取率(ERO2)及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2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组麻醉诱导与维持用异丙酚,对照组用咪唑安定。观察体外循环(CPB)期间DO2,VO2,ER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及动脉血乳酸(ABL0的变化。结果:(1)组内各时点DO2无明显变化,复温后观察组ERO2增加非常显著;降温开始及复温后观察  相似文献   

2.
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氧供量和氧耗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的氧合状态.方法测定了22例心脏复跳后连续应用多巴酚丁胺或米力农情况下体外循环中、停体外循环后30min、手术结束、术后2h、术后16h的心脏指数(CI)、氧输送量(DO2)、氧耗量(VO2)和氧摄取率(ERO2).结果(1)体外循环中和体外循环结束DO2和VO2有高度正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861,0.811;(2)体外循环中与体外循环后30min各数据比较CI、DO2、VO2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或0.01),ERO2无显著性差异;(3)体外循环结束后各点数据比较,CI能维持在3L@min-1@m-2以上,DO2能维持在550ml@min-1@m-2以上(术后16h最高,明显高于手术结束,P<0.05),VO2能维持在120ml@min-1@m-2以上术后16h最低,术后2h最高,且明显高于体外循环后30min和术后16h(P<0.05).结论(1)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存在病理性氧供依赖;(2)心脏复跳后应用多巴酚丁胺能改善组织对氧的摄取和利用;(3)体外循环后连续应用多巴酚丁胺或米力农很难进行DO2、VO2、CI的超正常值维护,但CI高于ShoemakerWC提出的在治疗心源性休克所需维护的水平,即应不小于3L@min-1@m-2;(4)手术后16h循环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仍需继续加强正性肌力药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氧耗与氧供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7例重症瓣膜患者围术期VO2与DO2关系的研究。结果:CPBI小时VO2与DO2相关良好(r=0.60,P<0.01,n=17);CPB停止后18小时内相关仍存在(r=0.45,P<0.01,n=102),但有个体差异,其中8例呈明显氧供依赖,另9例为非氧供依赖,后者ABL呈两种不同的动态变化。上述提示,CPB期间及停止后18小时内氧供依赖均存在,都有个体差异。非氧供依赖不能排除组织缺氧存在。  相似文献   

4.
组织氧合及氧供—氧耗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5.
原位肝移植术围术期机体组织氧供氧耗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术病人组织氧供氧耗的变化。了解肝移植病人围术期组织的氧代谢情况。方法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终末期肝病病人15例,在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转流量为950~1800ml.h^-1。用HP多功能监测仪无创监测ECG、SpO2、PETCO2、Temp。经右颈静脉穿刺放入Swan-Ganz漂浮导管。经左侧的桡动脉置入动脉套管。两者通过嵌压(PAWP)、血温(Ta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脏手术病人围术期组织氧合的变化。方法: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术30例,观察其围术期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混合静脉血分压(Pv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氧供(DO2)、氧耗(VO2)、氧摄取率(ERO2)、动脉血乳酸(ABL)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3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在围术期常规监测指标SaO2无显著变化,但SvO2、DO2及VO2显著下降,ERO2及ABL明显上升。结论:心脏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存在一定程度的组织氧合障碍,对其进行组织氧合指标的监测对于指导治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重危病人氧耗与氧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9.
二乙胺控制性降压对氧供、氧耗及血乳酸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观察一氧化氮载体药物二乙胺控制性降压时对机体氧供,氧耗及乳酸浓度的影响。方法;健康杂种犬12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静滴0.001%DEA或0.01%SNP,进行控制性降压,使平均动脉压降低40%并维持30分钟。降压期间监测MAP,心率,心输出量,及动脉血气,混合静脉血血气,动脉血乳酸值。  相似文献   

10.
重度蒸汽吸入性损伤后组织氧合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蒸汽吸入造成实验犬急性肺损伤,探讨伤后心输出量、氧供量、氧耗量、氧摄取率、动脉和混合静脉血氧分压、动脉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肺泡氧分压以及肺泡-动脉氧分压关等变化。结果表明,蒸汽吸入4h内,CO、DO2、PaO2、PvO2、SaO2、SvO2、PAO2和PH值均显著下降(P<0.01)、P(A-a)O2、ERO2和PaCO2均显著升高(P<0.01和0.05),VO2则无显著变化。提示,蒸汽吸  相似文献   

11.
心脏瓣膜置换术期间的氧代谢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手术期间的氧代谢变化情况。方法:采用Fick原理对24例择期瓣膜手术病人作研究。结果:在CPB开始前阶段,DO2及VO2明显减低,O2ext无改变,SvO2略有增高,血液酸碱状态呈代谢性酸血症方向发展。CPB期间DO2及VO2进一步减少,O2ext明显降低,SvO2异常增高,并需间断补充碱性药物纠正代谢性酸血症,5%碳酸氢钠平均输入量为5.8ml·kg-1·h-1。CPB后VO2较麻醉前显著增加达18%~22%。结论:CPB前VO2减低与DO2不足和氧摄取利用受限有关;CPB中VO2减低主要不是DO2不足而是组织对氧的摄取和利用受限所致;CPB停止后VO2增加。消除血液稀释及维持较高心排血量对于保障此阶段的氧耗增高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晚期肿瘤患者全身热疗期间血液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在全身热疗(WBH)期间的血液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变化。方法 20例晚期肿瘤患者,年龄22~58岁,ASA Ⅰ~Ⅱ级,心肺功能基本正常。麻醉前用药:咪达唑仑O.05 mg·kg-1、东莨菪碱0.3 mg肌注。麻醉诱导:静注氟哌利多5 mg、芬太尼0.1 mg、维库溴铵0.15 mg·kg-1、异丙酚2 mg·kg-1 ,气管内插管后控制呼吸,吸入纯氧,呼吸频率10~12次./min,潮气量8~12 ml·kg-1。(据PETCO2值调整)。采用微量泵持续输注异丙酚2~4 mg·kg-1·h-1、芬太尼2 μg·kg-1·h-1,间断静注维库溴铵、咪达唑仑及吸入1%~1.5%异氟醚维持麻醉。麻醉完成后采用ET-Speac远红外线辐射仓进行WBH治疗,当食管温度达41.8℃后维持2 h,随后停止加温,待自然降温至38.5℃时行麻醉复苏处理。分别于加温前、39℃、40℃、41℃、41.8℃1 h、41.8℃2 h、降温至40℃、降温至38.5℃及拔管后15 min等时点,采用Swan-Ganz导管技术和反向Fick法测定血液动力学和氧代谢指标。结果WBH治疗开始后,随着体温的升高,HR明显加快、CI、SI、CVP、MPAP、PCWP,明显增加,MAP、PVRI和SVRI明显降低(P<0.01),DO2,和VO2在39℃时分别增加35%和18%,40℃时增加55%和23%,41℃时增加70%和28%,41.8℃时增加88%和31%。WBH期间O2ER、PVO2、P(a-v)CO2和pH(a-v)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七氟醚及七氟醚-N_2O吸入诱导及维持麻醉对心脏瓣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4例患者分两组,组1以七氟醚、组2以七氟醚-N_2O诱导,均以七氟醚-N_2O维持麻醉。采用SwanGanz导管技术监测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诱导过程病人舒适,入睡平稳,几无呛咳屏气及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诱导后两组HR、PTRI、PVRI和SVRI无变化,但MAP、CI、LVWI、LVSWI及RVWI明显降低(P<0.05),组1尚伴SI和RVSWI减低(P<0.05)。劈胸骨后,两组RAP、PTRI、PORI、SVRI增高,CI、SI、LVWI、LVSWI、RVWI及RVSWI进一步减低(P<0.05)。CPB开始前,两组LVWI、LVSWI、RVWI及RVSW仍继续下降(P<0.01)。结论:心脏瓣膜病人以1.0 MAC七氟醚或1.2 MAC七氟醚-N_2O诱导是可取的,但以此浓度维持麻醉,对强烈刺激反应的抑制仍嫌不足。  相似文献   

14.
复制内毒素休克犬模型后(n=24),分四组进行复苏,每组6只:A组(多巴胺)、B组(多巴酚丁胺)、C组(联合用药)以及 D组(对照组)。结果发现:A组氧供应、氧耗分别增加 6%和 19%.B组分别增加 24%和 33%;C组分别增加 48%和 59%,且幅度大于 B组;D组氧供应、氧耗未发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行腹部手术时围手术期停用华法林后使用低分子肝素桥接抗凝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2年1月至2009年4月期间收治的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需要行腹部手术的患者70例,术前3 d开始停用华法林,术后36 h恢复华法林口服,如果术前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ation ratio,INB)>1.5则使用维生素K1对抗华法林,使之终止抗凝作用.停用华法林后,患者中前33例使用低分子肝素桥接围手术期(桥接组),后37例不用抗凝药物进行桥接(非桥接组).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术后出血及发生血栓并发症的风险.结果 桥接组术后伤口出血2例,非桥接组无术后伤口出血,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1,P>0.05).两组住院期间均无瓣膜血栓形成.结论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行腹部手术时围手术期停用华法林后使用低分子肝素桥接抗凝是一种安全的方法,未增加出血的风险,在理论上降低了瓣膜血栓形成的风险,并且使围手术期抗凝处理更加灵活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啶对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脑氧代谢和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CPB二尖瓣置换术患者58例,性别不限,ASA分级Ⅱ或Ⅲ级,年龄32~64岁,体重52~9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29):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气管插管后D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5μg·kg-1·h-1至术毕,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CPB开始前鼻咽温度为36℃时、CPB期间鼻咽温度降至30℃时、心脏复跳时以及心脏复跳30 min时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球部血样,进行血气分析,测定血糖和乳酸浓度,计算动脉血氧含量、脑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脑氧摄取率、脑动脉-静脉血糖含量差和脑动脉-静脉乳酸含量差.结果 与C组比较,D组CPB期间鼻咽温度降至30℃时脑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和脑氧摄取率降低(P<0.05),动脉血氧含量和糖代谢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5 μg·kg-1 ·h-1可降低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脑氧代谢率,有助于维持脑氧供需平衡,而对脑糖代谢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氯胺酮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浆粘附分子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20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0例。K组于麻醉诱导和转流开始时静脉注射氯胺酮 2mg·kg-1,C组则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体外循环(CPB)开始后20 min(T1)、升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2)、停机后4 h(T3)和24 h(T4)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浆颗粒蛋白-140(P-selectin)、白细胞粘附分子-1(L-selectin)、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6(IL-6)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结果 与T0比较,T1-4时两组血浆ICAM-1、P-selectin、L-selectin和IL-6浓度均升高(P<0.01),T2-4时cTnI的浓度升高(P<0.01);与C组比较,K组T2-4时血浆P-selectin、L-selectin、cTnI浓度降低,T1-4时ICAM-1、IL-6浓度降低(P<0.05或0.01)。结论 氯胺酮能降低CPB期间患者血浆粘附分子和IL-6的水平,减轻CPB引起的炎症反应,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心肺转流时间对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心脏瓣膜手术病人麻醉与手术期间的氧代谢进行测定,探讨心肺转流(CPB)时间对其后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择期行心脏瓣膜手术病人,根据CPB时间,将病人分为S组(CPB≤150 min)和L组(CPB>150 min)。采用Swan-Ganz导管技术及反向Fick检测方法对麻醉手术期间的氧代谢进行测定。检测时点为麻醉前、CPB前、CPB停止10 min和60 min。结果麻醉前两组的pH、PaCO2、PaO2等血气参数维持在正常范围,但氧供(DO2)减少,氧摄取率(O2ER)增加。CPB前,两组病人DO2显著降低(P<0.05),S组的氧耗(VO2)显著降低(P<0.05)。CPB后10min到60 min期间,DO2、VO2显著增加(P<0.05),L组O2ER显著增加(P<0.05)。CPB后10 min和60 min,两组的pH、PaCO2及PaO2等虽与麻醉前比较有显著改变,但两组的变化是一致的。CPB后10 min两组的心指数(CI)较麻醉前和CPB前有极显著升高(P<0.01)。CPB后L组的VO2有增高趋势(P<0.05),O2ER明显大于S组。结论CPB对其后氧代谢有明显影响,随着CPB时间延长,CPB后氧代谢障碍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