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不同体位不同麻醉平面对剖宫产病人呼吸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1例ASAⅠ~Ⅱ级择期剖宫产病人术前坐、卧位肺功能测定:卧位时FVC、FV1.0、FV3.0、MBC、ERV显著降低(P<0.01)。IRV显著增加(P<0.01),VC、FV0.5、MMF有降低(P<0.05)。不同麻醉平面麻醉前后肺功能比较,低平面组(T8以下)FVC、VC、FV1.0、FV3.0、MBC仍继续下降,而高、中平面组呈上升趋势或变化不大。观测结果提示由坐位改为平卧位,通气贮备和肺容量明显降低,T4以下阻滞平面对通气贮备和肺容量无明显影响;吸气肌未被阻滞时,腹肌的松弛有使肺通气贮备回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低流量氧异氟醚紧闭吸入麻醉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报告在旁气流气体监测仪监测下,使用持续气流麻醉机和注射泵,在14例心脏直视手术中施行低流量氧-异氟醚紧闭吸入麻醉的结果。于气管插管后关闭麻醉环路,依Lowe的kg3/4法则和时间的平方根法则,按计算的通气量和给药量实施。结果表明:关闭环路后,环路内氧分量(FiO2、FEO2)逐渐下降,于9min即与关闭前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异氟醚于16min达到预期浓度(1.3±0.4MAC),SpO2均≥98%,血压、心率维持稳定。根据结果认为,在全面监测的基础上,即使对心功能很差的心脏病人,也可安全实施低流量紧闭吸入麻醉。  相似文献   

3.
应用BK-1304SpO2监测仪观测并对比了14例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用与不用气管内注射利多卡因对SpO2改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于置气管镜后及出气管镜时,利多卡因组SpO2的分布范围及例数无明显改变,对照组SpO2降低的例数明显多于利多卡因组(P<0.01);置气管镜后,利多卡因组SpO2无明显改变(P<0.05),对照组则明显低于喷雾前(P<0.05),其SpO2明显低于利多卡因组(P<0.05),出镜时,利多卡因组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气管异物取出术可使SpO2降低,气管内注射利多卡因可防止术中SpO2的降低,这可能是由于气管内注射利多卡因减轻了气管镜对气管刺激,有效地防止屏气及气管、支气管痉挛。  相似文献   

4.
心脏瓣膜手术期间肺通气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测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期间肺通气功能的变化,方法:对34例择期心脏手术病人在麻醉手术期间及体循环前后,采用旁气流呼吸监测方法测定通气功能的变化,结果:Peak和Plat在CPB后60分内无显著性变化,但关胸术毕明量增高(P〈0.05);V1.0在CPB后持续减低(P〈0.01),肺总静脉顺应性在CBP后的60分内有所增加(P〈0.05),在关胸后迅速回复至基础值水平,VO2测定显示,CPB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手术病儿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用药组各12例;用药组于术前和主动脉开放前经气管插管注入天然猪肺PS(总量150mg/kg),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测定各组围CPB期肺动态顺应性和呼吸指数,气管插管维持时间。动物实验用小型猪20头,对照组和用药组各10头;对实验动物左右心房血液中中性粒细胞计数,TNFα和MDA的含量,肺组织含水量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体外循环术后各时点用药组肺动态顺应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呼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临床病儿对照组气管插管维持时间为13.75小时,而用药组为8.87小时(P<0.01)。动物实验与对照组相比较,外源性PS明显抑制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肺内隔离,抑制肺内趋化因子TNFα的释放,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终产物MDA的产生,且病理形态学证实肺损伤的程度明显减轻。结论:预防性应用外源性天然肺表面活性物质对体外循环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centralvenousoxygensaturation,ScvO2,经右心房)与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mixedvenousoxygensaturation,SvO2,经肺动脉)在监测心脏术后血容量(BV)变化时的意义。方法24例心脏手术后患者,分别于术后进入ICU处于机械通气及睡眠状态(Ⅰ组);术后6小时处于机械通气及清醒状态(Ⅱ组);术后20小时处于自主呼吸及清醒状态(Ⅲ组);同时测定ScvO2,SvO2,BV和其他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cvO2与BV相关系数(r)分别为Ⅰ组0.5891(P<0.01),Ⅱ组0.5590(P<0.01),Ⅲ组0.6962(P<0.01);SvO2与BVr分别为Ⅰ组0.7856,Ⅱ组0.7781(P<0.01),Ⅲ组0.7243(P<0.01);ScvO2与SvO2r分别为Ⅰ组0.8689,Ⅱ组0.8971,Ⅲ组0.9513(P<0.01)。表明ScvO2与BV,SvO2在心脏术后不同状态下具有相关性。结论ScvO2能代替SvO2作为反映心脏术后BV变化的一种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数量化脑电图在反映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期间脑电的活动程度,以及EEG和心血管反应相关性研究。方法:70例ASAⅠ级病人,随机双盲分两组,组Ⅰ(n=35)硫喷妥钠,组Ⅱ(n=35)异丙酚。硫喷妥钠或异丙酚和琥珀胆碱行气管插管。分别于诱导前、诱导后、气管插管后1~2分和3~5分监测数量化脑电图、MAP、HR、SpO2的变化。结果:诱导前,两组病人的EEG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无差异。诱导后,EEG抑制,SEF、MF、BIS下降,δR升高,但两组之间无区别;异丙酚组MAP降低程度大于硫喷妥钠组(P<0.01),HR无差异。气管插管后,EEG活化,SEF、MF、BIS升高(P<0.01),δR降低(P<0.01),异丙酚组EEG各参数的变化程度轻于硫喷妥钠组(P<0.01);异丙酚组MAP和HR升高程度小于硫喷妥钠组(P<0.01)。结论:气管插管前,等效剂量的异丙酚和硫喷妥钠对中枢神经的抑制程度类似,气管插管后,异丙酚组的EEG活化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明显轻于硫喷妥钠。  相似文献   

8.
不同心脏病人心肺转流期间肺顺应性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两组心内直视手术病人心肺转流前后肺顺应性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先心组病人(n=14)转流期间胸肺顺应性(Cs)和动态肺顺应性(Cd)均显著降低(P<0.01),停机20min和术毕时仍低于转流前(P<0.01);瓣膜组(n=11)Cs、Cd值转流期间亦同样降低(P<0.01),但转流后期至术毕渐回升至对照水平(P>0.05)。认为两类病人不同的肺部病理生理特点是造成转流中、后期肺顺应性呈不同变化的基础。体外循环本身可造成两类病人肺顺应性的降低,引起上述变化的确切因素仍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美维松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平衡麻醉下,单次及间断静注美维松(MIV)在肾功能正常与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肌松效应及其对循环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初量(0.15mg/kg)MIV用于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心血管不良反应小,正常组和肾衰组的插管优良率分别为90%和100%,起效时间分别为245.7和176.5秒(P>0.05),无反应期分别为7.1和11.5分(P<0.01);追加量的起放时间分别为81.7和71.9秒(P>0.05),无反应期分别为5.2和8.9分(P<0.01)。两组患者之间T1/Tc恢复至25%和75%的时间以及恢复指数单次和间断静注后均无统计学差异。因此,MIV可用于肾功能正常与肾衰患者的气管内插管,反复追加用药无明显蓄积作用,但肾衰组的肌松阻滞深度增强。  相似文献   

10.
硬膜外阻滞加气管内全麻(硬气组)和单纯气管内全麻(对照组)用于全胃切除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浆儿茶酚胺、皮质醇浓度及动脉血气的变化进行了对比观察,以其探索对应激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硬气组插管后及术中MAP、HR波动小,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硬气组气管插管后5分钟血浆儿茶酚胺总量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与麻醉前相比有所降低,对照组却显著升高(P<0.05)。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儿茶酚胺浓度降低与MAP有显著相关性。术中两组血浆皮质醇浓度均略升高,显示了硬气组不影响皮质醇的正常分泌。两组动脉pH、BE术毕与麻醉前相比均降低(P<0.05),但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20.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