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外循环后凝血障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外循环后凝血障碍心内直视手术后的重要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术后果和患者预后,本文就体外循环后障碍的原因及防治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后凝血障碍是心内直视手术后的重要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术后果和患者预后。本文就体外循环后凝血障碍的原因及防治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凝血机制和血管内皮细胞(EC)的角度探讨老年患者外体外循环(ECC)的特点。方法:20例心瓣膜置换术患者按不同的年龄分为两组,每组10例,对照组,年龄20-40岁;实验组,年龄60岁以上。观察两组术后出血量、输血量,全血激活凝血时间(ACT)和ECC中肝素用量,分别于术前、ECC30分钟、ECC60分钟和术后32小时测定静脉血中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组织型纤溶酶激活物(t-PA,发色底物法)活性和EC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出血和输血是比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023,0.0154),维持正常ACT时间,实验组患者肝素用量较少,但两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ECC30分钟、ECC60分钟和术后32小时,实验组6-K-PGF1α、t-PA低于对照组,EC脱落数显著增高。结论:老年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血管EC对ECC的耐受性差,在ECC术中做好EC和血液保护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Sonoclot凝血与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onoclot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简称Sonoclot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凝血和血小板功能的多用途监测仪器,可用于手术室、凝血实验室、急诊实验室和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凝血功能监测,反映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变化,对评估肝移植和心血管外科手术病人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综述其在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从凝血机制和血管内皮细胞 (EC)的角度探讨老年患者体外循环 (ECC)的特点。 方法  2 0例心瓣膜置换术患者按不同的年龄分为两组 ,每组 10例 ,对照组 :年龄 2 0~ 40岁 ;实验组 :年龄 6 0岁以上。观察两组术后出血量、输血量、全血激活凝血时间 (ACT)和 ECC中肝素用量 ;分别于术前、ECC30分钟、ECC6 0分钟和术后 32小时测定静脉血中 6 -酮 -前列腺素 F1α(6 - K- PGF1α,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组织型纤溶酶激活物 (t- PA,发色底物法 )活性和 EC的变化。 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出血和输血量比对照组均显著增加 (P=0 .0 0 2 3,0 .0 15 4) ;维持正常 ACT时间 ,实验组患者肝素用量较少 ,但两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ECC30分钟、ECC6 0分钟和术后 32小时 ,实验组6 - K- PGF1α、t- PA低于对照组 ,EC脱落数显著增高。 结论 老年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血管 EC对 ECC的耐受性差 ,在 ECC术中做好 EC和血液保护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7.
Sonoclot标记曲线用于体外循环后凝血功能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用Sonoclot标记曲线监测CPB结束后的凝血功能,观察其特点与效果。方法:选择择期CABG病人9例,于CPB前后抽取血样,分别测定PT、APTT、Fbg、ACT、血小板计数(Plt)和Sonoclot标记曲线。结果:CPB结束用鱼精蛋白1:1拮抗后,ACT值恢复正常,PT、APTT有明显延长,血小板计数和Fbg含量明显下降。Sonoclot标记特征值仍保持正常。结论:病人可以接受在常规CPB方法下的凝血功能变化。Sonoclot标记曲线是一种直接判断凝血功能的便捷方法。  相似文献   

8.
常温体外循环围术期凝血与纤溶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常温体外循环对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我们对20例常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病人的围术期凝血及纤溶机制变化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20例心脏直视手术病人,男13例,女7例。年龄8~62岁,平均41.2岁。体重23~103kg,平均59...  相似文献   

9.
Sonoclot凝血与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noelot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简称Sonoclot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凝血和血小板功能的多用途监测仪器,可用于手术室、凝血实验室、急诊实验室和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凝血功能监测,反映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变化,对评估肝移植和心血管外科手术病人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综述其在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患者手术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 2009年12月~2011年3月,选择76例OPCAB,于手术当天清晨及术毕进入恢复室时取静脉血进行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分析,术后血样处理选用含肝素酶的测定杯消除残余肝素对结果的干扰,观察TEG中的R时间,K时间,α角,MA,A30,CL30,LY30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手术前后K时间和t角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R时间、MA、A30和CL30均减小,而LY30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均未出现死亡,无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发生,无二次开胸探查,术后出院顺利.结论 OPCAB患者术后呈高凝状态,且纤溶过程相对亢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抑肽酶对乙型病毒性肝炎 ( HB)患者体外循环 ( ECC)心脏手术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  5 2例心脏病患者中 ,合并 HB3 3例 ,未合并 HB19例。 3 3例合并 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 :17例 ,ECC中应用抑肽酶 ;B组 :16例 ,ECC中不用抑肽酶 ;对照组 :19例 ,为未合并 HB患者 ,ECC中不用抑肽酶。动态监测所有患者的凝血因子 促凝活性 ( FXI:C)、抗凝血酶 活性 ( AT- :A)和 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 结果 A组术后出血量和输血量明显少于 B组 ( P<0 .0 1) ;术前 3组患者 FXI:C,AT- :A和 D-二聚体组间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 ( P>0 .0 5 ) ;术后 6小时、2 4小时 ,A组 FXI:C明显高于 B组 ( P<0 .0 5 ) ;3组间 AT- :A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 P>0 .0 5 ) ;ECC2 0分钟至术后 2 4小时 ,A组 D-二聚体明显低于 B组 ( P<0 .0 1)。 结论 HB患者 ECC后存在较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 ;抑肽酶通过抑制继发性纤溶功能亢进 ,减少凝血因子的消耗 ,从而减少 HB患者的出血量和输血量。  相似文献   

12.
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心内直视手术后出血是ECC术后常见并发症[1],其中50%的患者是由于凝血机制障碍所致.本文回顾汉族与维吾尔族患者ECC术后出血量的差异,对比观察了ECC对汉族患者与维吾尔族患者凝血机制的差异,为减少术后并发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剂量抑肽酶对体外循环导致凝血机制紊乱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30例行心脏直视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抑肽酶用药组。于麻醉后、主动脉阻断开放时、体外循环结束后10min、2h和术后24h,分别观察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TXB2、6-keto-PGF1α、ⅧR:Ag、ATⅢ:A与FDP,并记录术后24h纵隔心包引流量。结果表明,大剂量抑肽酶可增加术后血小板功能、抑制纤溶、提高术后凝血因子含量等,从而减少了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14.
颅脑损伤后凝血、纤溶系统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玮  沈宏 《浙江创伤外科》2005,10(2):133-134
急性颅脑损伤后常引起凝血、纤溶系统的改变,严重者可造成DIC[1].凝血系统的改变可严重影响颅脑损伤的预后,已越来越为大家所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在高原缺氧情况下体外循环前后肺功能的变化,为临床开展体外循环提供经验,我们对犬体外循环前后的肺功能进行了以下检测,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 实验地海拔3658米,大气压为64.8~65.5kPa,大气中氧分压为13.1~13.4kPa,仅为海平面氧分压的64.29%。本地健康成年杂种犬60条,雌雄不拘,体重9~23kg,平均(14.7±4.1)kg,均在全麻下经右胸前外侧切口做单纯开胸手术。非体外循环组20条犬,手术时间35~72分钟,平均(41±16)分钟。体外循环组(4…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剂量抑肽酶加自体输血对体外循环围术期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病人,分为抑肽酶+自体输血组(A组)和对照组(C组),连续监测围术期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变化。结果:A组病人在术中及术后PAgT、PLG、α2-AP等均显著高于C组,(P〈0.05或0.01),而D-D却显著低于C组(P〈0.01)。A组病人术后出血量和输血量均显著少于C组(P〈0.01)。结论:小剂  相似文献   

17.
用血栓弹力图评价体外循环中凝血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用血栓弹力图(TEG)评价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前、后凝血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22例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病人,麻醉前及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15 min取静脉血进行TEG(Haemoscope 5000 series)和ACT(Medtronic)测定,注射鱼精蛋白后,血样分别用含肝素酶和不含肝素酶测定杯检测TEG.结果术前TEG参数除CL30外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反应时间(R)、K值延长,α降低,但与麻醉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用肝素酶消除残余肝素的影响,可部分缩短R和K,α值增高;R、K和α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最大振幅(MA)明显降低,虽使用肝素酶消除肝素影响,与麻醉前相比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含肝素酶组和不含肝素酶组相比,α和MA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术后ACT恢复到正常水平,CL30低于正常.麻醉前ACT与TEG各参数无显著相关性,术后仅与不含肝素酶组MA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TEG可提供术后凝血纤溶功能较为全面的信息,准确反映体内凝血功能失衡,是一种实用、有效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D-二聚体含量水平动态测定,观察颅脑损伤后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异常改变和变化规律.方法用ACL-100型血凝仪对26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即刻、第2天、第3天、第7天的D-二聚体的含量和PT、KPTT的水平进行动态测定,结果发现D-二聚体含量水平与患者颅脑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脑损伤患者治疗前D-二聚体含量水平与治疗后D-二聚体含量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D-二聚体的含量增高,说明颅脑损伤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并且临床使用止血剂等药物治疗后,D-二聚体的含量并没有增高,这说明可能是随后继发纤溶亢进的原因,因此颅脑损伤后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与D-二聚体含量高低密切相关.所以D-二聚体可以作为颅脑损伤程度的一个可靠指标,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体外循环后皮肤微循环自律运动的变化龙村,齐文安,胡小琴,张坚,顾烈东微循环自律性运动是一种自发的、与心跳、呼吸无关的节律性运动,是组织血流调节的重要因素。由于各种因素限制,其在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的研究甚少。我们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仪对体外循环(CP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