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术中输液对K^+,Na^+,CO2CP和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术中输液对K+Na+CO2CP和血糖的影响关剑文1杨延斌2保持小儿术中术后电解值酸碱平衡是麻醉管理需考虑的。本文观测术中输注不同液体,对K+、Na+、CO2CP和血糖的影响,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小儿48例,ASAⅠ级,均为上肢手术(上止血带)。...  相似文献   

2.
骨肿瘤,骨转移癌患者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2例骨肿瘤、骨转移癌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PTLS)、淋巴细胞转化率(LTR)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骨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全T淋巴细胞(CD3+)及辅助/诱导性T细胞(CD4+)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CD8+)无明显变化,CD4+/CD8+比率显著下降,以恶性骨肿瘤组降低最明显。骨转移癌患者呈类似变化。淋巴细胞转化率,骨肿瘤、骨转移癌组显著低于正常组。证明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与骨肿瘤的存在、发展密切相关。此外,观察了恶性骨肿瘤患者手术前后PTLS变化,术后CD3+、CD4+、CD8+恢复正常水平,CD4+/CD8+比率升高。随访观察结果亦表明LTR、CD3+、CD4+持续降低,CD4+/CD8+比率倒置的患者预后较差。提示动态观察恶性骨肿瘤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变化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3.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发生重度血容量缺乏后可采取"控制性液体复苏策略"积极处理。液体复苏策略包括缩短组织缺氧和防止液体潴留。前者包括恢复体液正常分布和尽早机械通气;后者包括控制液体输入、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和缓解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恢复体液正常分布的措施包括三部分,首先是血容量扩充,一旦扩充达标即应转为第二步,体液分布调控,直至达到SIRS消失,也就是液体复苏终点。积极处理液体复苏引起的并发症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探讨全麻下经胸食管癌切除术病人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APAA法75例食管癌病人术前,全麻60分钟以虎发皮术后第1天,7天外赂血T细胞亚群及血浆中TNF水平的变化,35例为健康对照。结果:食管癌病人CD^+3,CD^=4,CD^=4/CD+8明显低于健康人,术中各指标变化不明显,术后1天继续下降,术前CD^+8及TNF明显高于健康人,围手术期TNF的波动不明显,术后7天T细胞亚群及TNF趋于恢复  相似文献   

5.
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TPN支持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进展期胃癌施行根治性胃切除(RG),术后应用TPN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我们分别在术前和术后9天检测患者外周血的NK细胞活性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显示,RG术后无论是否给予营养支持,均可见NK细胞活性,CD4+细胞和CD4+/CD8+细胞比值明显升高,而CD8+细胞明显下降,RG术后TPN支持能使NK细胞活性、CD3+细胞、CD4+细胞、CD4+/CD8+细胞比值较非TPN组显著升高。故作者认为,除胃癌切除术能改善患者免疫状态外,术后营养支持,包括应用脂肪乳剂,能进一步改善患者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病人手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观察2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手术前后的NK细胞活性和T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肝癌病人枚前NK细胞活性、CD3^+、CD4^+、CD4^+/CD6^+显著降低,而CD8^+明显升高;(2)肝癌病人细胞免疫功能在手术后1周明显受抑制,术后2周开始有改善,术后4周后恢复至正常水平;(3)病人一旦有复发或转移,其细胞免疫功能可再次呈现受抑制状态,原发性肝癌病人以抑制是由于肿瘤负荷,彻底  相似文献   

7.
体外循环对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选择2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观察在体外循环(CPB)中血小板的功能及花生四烯酸(AA)代谢改变。结果显示:CPB中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功能及粘附功能均显著下降,而血小板胞浆游离[Ca2+]及膜磷脂酶A2(PLA2)、环氧化酶(CLO)活性均显著升高,停机时血小板聚集功能及粘附功能均与术后失血量呈显著负相关,而胞浆游离[Ca2+]i及膜PLA2活性则与术后失血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CPB对血小板胞浆游离[Ca3+]及膜PLA2活性的影响是血小板功能失调及术后非外科性失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移植肾组织CD4^+,CD8^+细胞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移植肾组织内CD4+、CD8+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移植肾组织内CD4+、CD8+细胞进行了临床监测。结果移植肾急性排斥组CD4+CD8+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稳定组、急性肾小管坏死和环孢素中毒组;肾组织内CD4+、CD8+细胞呈弥漫分布;CD4+/CD8+比值>1.3,对激素冲击治疗有效,反之无效。结论移植肾组织活检同时监测组织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在肾移植患者急性排斥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狼疮性肾炎淋巴细胞以及粘附分子变化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狼疮性肾炎(LN)患者淋巴细胞及粘附分子变化,探讨LN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双染色法,检测35例LN患者淋巴细胞及粘附分子表型(CD3、CD4、CD8、CD20、CD45RA、CD45RO、CD11a、CD18、CD54)。结果LN活动期CD8+细胞增高;CD4+CD45RA+细胞降低;CD8+CD45RA+及CD8+CD45RO+细胞增高。此外CD4+细胞表面CD11a(LFA-1α)和CD18(LFA-1β)降低;后二者在CD8+细胞上增高;作为二者配体的CD54(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亦在CD20+细胞上增高。CD8+细胞上的CD18增高与CD4+CD45RA+细胞降低呈负相关(P<0.05)与CD20+细胞上的CD54增高呈正相关(P<0.01)。结论T细胞(CD8+)与B细胞(CD20+)的CD11α/CD18与CD54表达紊乱,提示粘附分子在LN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血心停跳液持续灌注对心内直视术中犬心肌细胞质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温血心停跳液持续灌注(CWBC)或冷晶体心停跳液间断灌注(ICCC)作心肌保护。以镧(La3+)标记电镜技术观察心肌细胞质膜通透性的改变。结果主动脉阻断前,两组心肌组织中La3+局限在心肌细胞外间隙沉积;再灌注后60分钟,对照组心肌细胞线粒体内、周边及肌原纤维上有La3+沉积,实验组心肌细胞内无La3+沉积。结论①I/R损伤后早期,心肌细胞质膜通透性增高;②CWBC可以减轻心肌损伤,很好地维持心肌细胞质膜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1.
围手术期液体疗法是手术医疗中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最新研究表明对择期大手术的病人,特别是腹部手术,将补液量最小化策略或至少避免体液超负荷可以降低手术的并发症,促进术后转归。与采用椎管内镇痛减少伤害性刺激传到中枢一样,手术期间体液的超负荷可以通过削减术前预先计算中应补充的通过蒸发,第三间隙及尿液丢失的体液量来避免。除此之外,血液的丢失可以通过等容的胶体而不是晶体来补充。避免深麻醉可以减少为维持足够的血液动力所需的体液量。  相似文献   

12.
选择30例择期心内直视术患者,治疗期间连续观察麻醉前后、术毕、术后第1、7、14天其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借以判断麻醉与体外转流手术后上述免疫参数变化,为及时防治心内直视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提供实验依据。结果发现静吸复合麻醉近1h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数急剧下降,术毕、术后第1至14天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及其所占百分率显著升高,而淋巴细胞数及其百分率则明显下降。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发现麻醉后CD+3、CD+4细胞及CD+4/CD+8比值明显下降,术毕、术后第1天进一步下降,至术后第7天或14天恢复至麻醉前水平,这些参数变化是患者术后易并发感染等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CD3 + 表皮内T细胞在人体正常皮肤及瘢痕组织中的分布密度的研究,阐明表皮内T 细胞对表皮细胞发育分化、分裂再生的影响。方法 利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表皮内T细胞在表皮组织中的分布。结果 正常表皮组织中存在有少量CD3+ 表皮内T 细胞,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可见较正常组织数量多的CD3 + 表皮内T细胞,表皮细胞增生活跃,萎缩性瘢痕组织中未发现有CD3 + 表皮内T细胞存在,表皮细胞层平坦。结论 正常皮肤组织和瘢痕组织中CD3+ 表皮内T细胞的分布情况不同,提示CD3+ 表皮内T细胞可能与表皮细胞的发育分化、分裂再生有关,CD3+ 表皮内T细胞在表皮组织中的正常分布,对维持表皮组织的正常形态可能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肿瘤坏死因子(TNF)改变的规律性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将75例食管癌患者、55名健康志愿者纳入本研究。对患者术前,术后3、7、14天外周血样按APAAP及酶联免疫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浆TNF。将所得结果与正常人组作对比研究。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患者外周血CD3^+、CD4^+明显减少;而CD8^+明显增加;CD4^+/CD8^+比值明显下降。术后3天  相似文献   

15.
心内直视手术与免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内直视手术CPB后患者非特异性、细胞、体液、红细胞免疫功能不同程度地受抑制,约持续二周,它是CPB患者术后易出现感染性并发症,甚至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肾移植术中体液负荷与CVP和肾血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移植术中体液负荷与CVP和肾血流的关系卞云,段玉生,王琪琪,戴峥我们在肾移植病人中观察了体液负荷与肾血流的关系,兹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14例中男11,女3例,年龄31~42岁,均为慢性肾衰患者。术前80%以上有严重的高血压,水钠潴留,心肺功能严重损...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4例肺鳞癌和腺癌组织与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肺癌组织比肺良性疾病组织中CD4+/CD8+细胞比值降低(P<0.01),提示肺癌组织局部的免疫机能低下。肺癌组血液比对照组血液中CD4+/CD8+细胞比值降低(P<0.01),但术后比术前明显增加,说明此组肺癌患者全身的免疫机能低下,切除肿瘤后免疫机能明显恢复。肺癌淋巴结转移组、低分化肺癌组比对照组组织中CD3+细胞减少,提示肺癌淋巴结转移组癌组织局部的免疫机能更低下,肺癌分化程度越低,组织局部的免疫机能越低下。  相似文献   

18.
BCG和IL—2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解BCG+IL-2联合应用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将60例膀胱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BCG 60mg,丝裂霉素,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BCG+IL-2组除有24小时扣自限性的轻微膀胱刺激症状外,无骨髓抑制等全身毒副反应。结果表明,BCG+IL-2较丝裂霉素C能更有效地防止膀胱癌术后复发,且可减少BCG剂量。  相似文献   

19.
肾移植术后测定外周血CD3/HLA-DR及CD3/CD(16+56)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术后外周血CD3/HLA-DR及CD3/CD(16+56)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提取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加入双荧光标记的鼠抗人单克隆抗体CD3/CD(16+56)、CD3/HLADR,流式细胞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术前患者的CD+3/CD+(16+56)、CD-3/CD+(16+56)及CD-3/HLADR+高于健康人,而CD+3/CD-(16+56)和CD+3/HLADR-低于健康人;术后3天肾功能稳定者的全部淋巴细胞亚群下降,尤以CD+3/CD+(16+56)为著;术后排斥者的CD-3/CD+(16+56)、CD+3/CD+(16+56)、CD-3/HLADR+及CD+3/HLADR+较稳定者显著升高,而急性肾小管坏死者的上述4个指标异常增高,是排斥组的2倍。结论术后动态测定CD3/HLADR和CD3/CD(16+56)有助于急性排斥和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对及时治疗和抗排斥疗效的评价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月体肾炎患者肾组织中浸润细胞的分布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肾组织各种浸润细胞在新月体肾炎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析56例各类月体肾炎患者肾组织中CD68+及PCNA+细胞在各类新月体肾炎患者肾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并就它们与肾组织中CD^+及CD8+细胞浸润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本组新月体肾炎患者肾组织中CD68+、PCNA^+、CD4+及CD8+细胞均明显高于正常供肾组织。在Ⅰ型新月体肾炎患者肾组织中CD68^+及PCNA+细胞数高于Ⅱ型及Ⅲ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