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Ⅱ型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在连续硬膜外阻滞和全身麻醉下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46例患者实施连续硬膜外阻滞或全身麻醉,其中2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22例非糖尿病患者,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四组,比较麻醉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麻醉后糖尿病患者:(1)硬膜外阻滞组麻醉全血低切和高切粘度、低切和高切还原粘度较麻醉前降低;(2)全麻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麻醉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3)硬膜外阻滞组的全血高切粘度比全麻组低。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使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粘滞性降低,有益于患者脏器的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麻醉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组通过25例应用硬膜外麻醉的择期手术病人,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于麻醉前、麻醉后取血测试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方程K值等项指标。其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硬膜外麻醉后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方程K值较麻醉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即硬膜外麻醉对血液流变学有一定的影响,这些变化可能与硬膜外麻醉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患者术前化疗及不同麻醉方法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术前化疗及不同麻醉方法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为化疗组,术前接受过三个疗程的化疗;B组为非化疗组,术前未给予化疗。A组又随机分为两个亚组,每组15例:AI为单纯全麻组;AⅡ为全麻复合硬膜外组。所有病例均于麻醉前,A组再于麻醉后1小时各抽取外周静脉血5ml置入密封试管中送做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A组麻醉前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刚性指数及全血粘度升高。与B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AⅡ组,红细胞变形指数增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麻醉前下降(P<0.01);而A I组只有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降低。结论:乳腺癌患术前化疗后存在红细胞变形力下降为特征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是此类患者麻醉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4.
不同麻醉方法对乳腺癌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对乳腺癌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32例ASAⅠ~Ⅱ级行择期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全麻组;Ⅱ组为硬膜外加全麻组,诱导前硬膜外给2%利多卡因5 ml,继之行全麻诱导。全麻用药两组相同,Ⅱ组术中每50分钟硬膜外给2%利多卡因6~8 ml。术后24 h内用0.5%布比卡因镇痛,Ⅰ组术后肌注哌替啶镇痛。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30、90 min各取桡动脉血10 ml,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麻醉后309、0 min全血高切及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下降(P<0.05),但Ⅱ组这几项指标下降明显且持续时间长,且有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浓度的下降(P<0.05)。结论全麻加用硬膜外阻滞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更有利于预防术后上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术前辅助化疗宫颈癌患者和不同麻醉方法对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宫颈癌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为化疗组,术前接受过三个疗程的化疗;B组为非化疗组,术前未给予化疗。A、B组又随机分为两个亚组,每组15例:A1、B1组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A2、B2组行单纯全麻。所有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5min、麻醉诱导后60min、手术结束时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5ml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与B组比较,术前A组红细胞变形指数(EDI)降低、刚性指数(ERI)及全血粘度升高(P0.05)。与麻醉诱导前5min比较,麻醉诱导后60min、手术结束时A1、B1组EDI增加,血浆粘度(ηP)、Hct和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均明显降低(P0.01);而A2、B2组Hct降低。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前辅助化疗后存在以红细胞变形力下降为特征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参数,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硬膜外麻醉对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150例的诊疗及麻醉情况。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研究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免疫功能状况。结果术后1天,研究组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全血粘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纤维蛋白原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骨水泥注入时(T_2)、手术结束即刻(T_3)、术后24小时(T_4)时刻,研究组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有助于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麻醉诱导和维持期间人体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锥板粘度计、红细胞变形仪和扫描电镜对20例患者观察了临床麻醉用药时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表明快速诱导以及安氟醚、芬太尼维持麻醉都可致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增大.而红细胞形态未见改变,提示麻醉对红细胞变形能力有增强作用,同时可降低血粘度,有助于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8.
缪云翔  吴浩荣 《腹部外科》2003,16(2):107-108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时CO2 气腹对患者血气变化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观察LC的适应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的 3 5例均为因胆囊炎而行择期LC手术的患者 ,无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 ,全部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分别于麻醉后气腹前及手术结束前抽取足背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 ;于术前 2 4h及手术结束前 ,抽取颈内静脉血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 气腹前后 pH、PaO2 、T CO2 、AB值均有明显改变 ,P <0 .0 5 ;而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均有明显下降 ,P <0 .0 5。结论 LC手术中CO2 气腹对患者血气变化及血液流变学有一定的影响。其中 ,pH、PaCO2 、T CO2 、AB值的变化在正常范围之内 ,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表明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 ,不会引起高碳酸血症及高粘滞血症  相似文献   

9.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OPP)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患者入院时有机磷农药中毒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中毒3组及健康对照组。对各中毒组第1、3、5、7d分别采取静脉血作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动态观察。健康对照组门诊检测一次。结果:轻、中、重度中毒三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随中毒的严重程度而变化显著。中毒初期,红细胞数(RBc)、血小板(PLT)、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红细胞变性能力降低,随病情好转,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逐渐恢复。结论:动态观察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对病情判断、指导治疗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葛根素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葛根素注射液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50例PNS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26例,采用泼尼松 葛根素注射液;对照组24例仅给泼尼松治疗,共30 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各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结果:葛根素治疗后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以总胆固醇下降尤为显著(P<0.01),高密度酯蛋白胆固醇升高亦明显(P<0.05);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以全血高切黏度下降尤为显著(P<0.01).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对PNS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因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全麻下行LC术麻醉及手术过程中血液动力学变化较为明显。本研究旨在将连续硬膜外阻滞用于辅助静脉吸入复合全麻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行LC术,以利于麻醉及术中血液动力学平稳,安全渡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12.
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血液流变学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血液流变学的观察王肇云1武翠梅2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国内报道很少。为探索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我们观察14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现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选...  相似文献   

13.
自身输血对血液流变学和内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自身输血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变化以及血气指标变化.方法 选择出血量超过500 ml手术患者共42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分别于麻醉前和回输完自体血液后30 min抽取股动脉和股静脉血液;对照组20例,分别于麻醉前和异体血液输完后30 min抽血,即刻送检血液流变学和血气分析.结果 与麻醉前比较,输血后对照组血沉加快,红细胞压积降低;观察组血沉加快,而红细胞压积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pH值和SB显著降低(P<0.01),PaCO2升高(P<0.05),BE和缓冲碱降低(P<0.05);对照组BE显著降低(P<0.01),pH值和SB显著降低(P<0.05).结论 自身输血对血液流变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康脉注射液对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应用康脉注射液的28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别比较他们在入院第2 d和45 d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康脉注射液对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全血粘度、红细胞沉降率和纤维蛋白原值的改善最为明显.结论:康脉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血液的粘滞性和聚集性,缓解血液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5.
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可有效地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但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少见报道。我们观察了21例患者在应用rHuEPO期间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 一、材料与方法 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1例,男14岁,女7例,平均年龄47.8(26~78)岁。原发病:慢性肾炎18例,原发性高血压2例,多囊肾1例。18例伴血压高,12例给予抗高血压治疗。正常对照21例,男16例,女5例,平均年龄45.4(25~58)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跌打生骨颗粒剂对脊柱骨折内同定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脊柱骨折患者,骨折后3天内行内固定术.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除术后常规的抗炎、止血及功能锻炼外,实验组另给予跌打生骨颗粒剂1包口服.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1天和第7天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 对照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术后第1天和第7天无明显变化;而跌打生骨颗粒剂服用7天后,患者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HCT)和红细胞聚集性显著下降,红细胞变形性显著上升(P<0.01).结论 跌打生骨颗粒剂具有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强直性脊柱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金忠棋  周君富  周游  陈健 《中国骨伤》2000,13(10):588-589
目的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 对52例AS患者和50例健康成人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包括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全血表观粘度值、血浆粘度值、红细胞和血小板电泳时间等指标的测定。结果 患者组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全血表观粘度(4S^-1 ̄200S^-1)均明显增加,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及血小板电泳时间均增加。结论 AS患者疼痛发作期血液流变学有明显改变,血液呈微凝态。  相似文献   

18.
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既往研究多针对血脂、血小板等。红细胞变形性是影响血液流变学的重要因素,测定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变形性,探讨其与肿瘤血行转移,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关系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单纯硬膜外麻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静脉麻醉在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中的实施效果,探讨适合的麻醉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0月420例我院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420例剖宫产的产妇中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60例,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340例,静脉麻醉20例;3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单纯硬膜外麻醉在起效慢、麻醉效果不满意;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低血压发生率较高;静脉麻醉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其它两组相比偏低,但无显著差异.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在妊高征剖宫产手术中的优势明显,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对于各种原因未能成功实施椎管内麻醉及重症产妇,可选择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胸段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对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分为硬膜外复合全麻组(Y组)和全麻组(Q组),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分别记录入室时、诱导后、插管即刻、插管后5分钟、拔管即刻、拔管后5分钟的SBP、DBP、HR.结果:Y组患者各时点的SBP、DBP均显著低于Q组(P<0.01).结论: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比全身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要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