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在兰 《养生月刊》2003,24(9):411-411
药补和食补,两者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但两者又略有不同。药补的特点是既可治病,又可滋补;食补则是以补为主,治疗为辅。药补是用“药”,要求分清虚、实、寒、热和阴、阳、气、血的不同,并以此为依据来选用具有温、热、寒、凉之性和  相似文献   

2.
很多人都有这种体验,不管饮食多么科学,锻炼多么充足,只要一个晚上睡不好,精神就会委靡不振。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睡眠不好,就会影响胆和肝正常功能的发挥。胆是中正之官,《内经》中有“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之说,就是说五脏六腑都取决于胆的生发,全身气血都跟随胆气而起。胆经在子时(晚上11点至凌晨1点)最旺,此时人进入睡眠状态,胆就可以专心地分泌胆汁,完成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3.
赵霖 《科学养生》2006,(11):16-17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即遵循“药食同源”的原则。从广义的角度讲,食物与药物一样,来源于大自然,同时也能治疗疾病。直到今天,仍有很多食物被当作中药广泛使用,如大枣、莲子、芡实、山药、白扁豆、山楂、桑葚、梨、生姜、葱白、桂皮等。同样,也有不少中药,人们也常当作食品来服用,如枸杞子、首乌粉、冬虫夏草、薏米、金银花、西洋参等。正是由于食物也是药物,药物也作食用,食物也有性、味、归经之分,有着良好的食养、食疗的效果。所以,古代医家也常把食物的功用主治与药物等同起来。  相似文献   

4.
人到中年,有相当一部分人性功能减退,主要原因,一是超负荷地工作,二是营养摄人不够。如果平时患有某种慢性疾病,或精神、心理平衡失调,可提前出现性功能减退,如性欲淡漠、阴茎勃起不坚、房事短暂,甚至偶有阳痿难以同房。临床表现可出现头晕眼花、视力减退、失眠、记忆力差、怕冷、容易疲劳、腰酸膝软等症状。可采用中医食补和药补方法,对患有性功能减退者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5.
蔡永敏 《光明中医》1999,14(2):11-13
本文根据古今有关养生文献,论述了张从正“养生当论食补”的理论依据和对人们健康长寿的现实指导意义;强调了“食补”(合理饮食)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和盲目“药补”给人类健康造成的严重危害;介绍了我国古代的饮食养生方法,并结合现代有关文献报道给予印证  相似文献   

6.
壮医食补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虚是壮医三大治则之一,指通过补益人体气血,纠正了人体阴阳的失衡,使人体的机能恢复正常状态。壮医的补虚的方法有食补和药补,本文重点讨论壮医的饮食补虚法。食补是在食品中加入有补益作用的中草药制成药膳,通过饮食疗法来调理人体机能,药食同用,相辅相成达到防治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酉山堂本《千金方》为北宋原版初刻,流传至清乾嘉时期,藏于酉山堂。后清代学者黄丕烈购得此书,有“题识”详述其来龙去脉。后转归陆心源“丽宋楼”收藏。清末此书被日本岛田翰劫买,藏于日本静嘉堂文库。  相似文献   

8.
从版本、理法、方药、针灸等方面,综述2005至2010年有关《千金方》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孙思邈是我国隋唐著名的医学家和养生学家,他在吸取中国古代传统养生文化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提出了自己独到的养生见解,在养生学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丰富了古代养生思想。其代表著作《千金方》记载了多样而实用的养生之道,至今仍有指导和实用价值。文章主要总结了孙思邈养生思想的的四种类型的养生法。  相似文献   

10.
浅析《千金方》骨伤科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孙思邈所撰《千金方》,其骨伤科方面成就亦颇为突出。有关于骨伤科用药特色,包括补骨髓药,长肌肉药和坚筋骨药,以及关于骨伤科病症的骨折、伤筋、瘀血、金疮等诊治要诀。  相似文献   

11.
<儒门事亲>乃是金元时期著名医家张从正撰写,并经其门人润色整理而成.作者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睢州考城人,约生活于12~13世纪.其学术上贯<内经>、<难经>与<伤寒论>,并宗法河间.治病强调以祛邪为主,擅长用汗吐下三法,见解独到,超凡脱俗,被后世推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尊为攻下派宗师.  相似文献   

12.
"补者人所喜,攻者人所恶。"这是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写的一句话。可见,金元时期,中医界十分盛行补益之风,无论什么病证,医生都喜欢使用补法进行治疗,而患者也习以为常。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保健,"喜补"的现象依然存在。如今,仍有很多人认为养生就是服用补品、保健品,"好补"之人一味地喜补、善补、用补,不仅违背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还造成了很多疾病的误治,危害甚广。  相似文献   

13.
邴守兰 《河南中医》2012,32(6):687-688
孙思邈在其著作中反复强调医家临证须“知针知药”,这一思想融贯于各篇具体病证的论冶当中,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善于用意者不拘于一法一方,针、灸、药并重亦非机械的合用,须权衡诸法之长,取长补短,方能达到整合运用的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全文通读唐代医家孙思邈的著作《千金药方》《千金翼方》,整理提炼其在育儿方面的中医心理思想,通过整理发现,孙思邈在小儿科行业、优生、胎教、小儿身心发展、养育方式等方面都有丰富的论述,是分析提炼其育儿中医心理思想的重要材料,其育儿中医心理思想表现出重"初"(重视胚元肇始之初)、以身心合一为本(小儿的优生、胎教、养育乃至治疗均基于身心一体而展开)和崇尚"中和"(在小儿养育、教育方面均讲求中和)为三大特征的中医儿科心理思想。  相似文献   

15.
冬令话药补     
冬季是人体吸收营养、贮存精华、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最佳时令。《黄帝内经》说:"冬三月,此谓闭藏。"其意思是:冬季是封藏的季节,是身体补充和收藏营养精华的大好时机。冬令养精蓄锐,使。肾精充足,来年体质增强,精力充沛。民间也广泛流传着冬令进补的习惯,如“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令药补不仅在于“补”,更重要的是将疗疾与养生相结合,补虚扶弱,纠正亚健康状态,防病治病,益寿延年。  相似文献   

16.
《千金方》妇人卷涉及经、带、胎、产各类疾病,孙思邈认为:男女有别,倡导建立妇科;不孕之症,主张男女同治;妊娠期间,重视胎养胎教;临产必静,指导产后护理。孙氏用药灵活,善于化裁,善用矿石药、动物药及酒剂。孙氏月经病治法灵活,并首创不孕证序贯疗法,产后病注重散寒化瘀。  相似文献   

17.
孙思邈著作中蕴含了大量“治未病”思想,如《千金方》中倡导的“十要”“十二少”“七莫”原则,服用豆类以防止消化道疫病等。因此,研究孙氏“治未病”思想,对学术探讨与临床应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文章通过整理孙思邈“治未病”思想相关研究文献,从孙思邈“治未病”思想与儒释道养生精华的融汇、日常养生与保健、专病的预防与调护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归纳,以期展现一个较为全面的孙思邈“治未病”思想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8.
高亚菲 《中医杂志》1996,37(2):72-74
唐·孙思邈撰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以下简称《千金方》),集初唐及唐以前医学发展之大成,开唐以后一代医风,不仅使唐代医学进入了空前发展的阶段,而且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是学习和研究祖国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9.
孙思邈饵药抗衰的思想可谓散见于其著作诸篇,而其荦荦大者莫过于《千金要方·养性》一卷,故摭其大要以析之。 1.杀三虫,逐邪气,在服饵之先:体内素有邪气稽留,三虫盘踞,不仅可以阻碍血气流畅,成为多种肠道及消化道寄生虫的病源,直可影响饮食及补益药有效成份的吸收与利用。故在服食药饵之前,首先应驱逐体内三虫、邪气。因而思邈言:“故服饵大法,必先去三虫”。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孙氏之言亦含至理,因寄生虫存于体内,非但吸食人体摄入之营养物质,且其排泄物和死亡虫体皆能成为致病因素,若今之荨麻疹、钩虫病、血  相似文献   

20.
双双 《家庭中医药》2010,(10):76-77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现在人们都比较注重食物的医疗保健作用。天麻沙河鱼头汤就是将天麻与堪称“江南一绝”的沙河煨鱼头相结合制作而成的药膳佳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