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ICP)胎盘病理改变与胎儿宫内缺氧的关系。方法:对ICP患治疗组、未治疗组各12例及正常妊娠孕妇12例胎盘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ICP胎盘组织病理观察可见绒毛水肿,绒毛间隙狭窄,合体细胞结节增多,血管合体膜增厚;正常组、治疗组上述病理改变发生率减少或减轻。结论:ICP患血胆汁酸升高,绒毛间隙狭窄是引起ICP的主要病理基础;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密切监护,可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ICP)是一种在妊娠后出现搔痒及黄殖为特征的合并症,对妊娠的主要影响是早产、胎儿窘迫及死胎等,它的病因及病理改变是近年来产科讨论的热点。我们对67例ICP病人及正常妊娠测定母血、脐血中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胎盘病检,以探讨ICP时NO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资料与对象一、对象:选择1997年11月至1998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确诊为ICP的孕妇35例,另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正常妊娠妇女32例。两组均无其它合并症及并发症,均为初产妇。年龄在24~32岁,孕周为37~41周。ICP诊断标准参照刘映主编《高危妊娠监护治…  相似文献   

3.
张桔  陶琼 《河北医药》2000,22(1):78-78
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ICP)是妊娠特有的综合征,其主要危害是增加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胎儿宫内窘迫和死胎,原因尚不清楚。临床多行对症治疗和护理,现将我科1998年收治的ICP患者22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8年1~12月在我科住院分娩672例产妇中,符合ICP诊断标准的患者有22例占3.06%,发病最早的孕周是27周,分娩最早的孕周是31 2周。行剖宫产术12例,行会阴侧切助产7例,行胎吸助产4例,自然分娩3例。1.2 胎儿期资料 有胎儿宫内窘迫史15例,IUGR5例。1.3 新生儿期资料 重度窒息5例、轻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肝内胆汁瘀积症(ICP)孕妇,胎儿血清胆酸(CA)含量与胎儿窘迫的关系;ICP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方法 选择48例ICP病人为实验组,5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孕妇及新生儿脐血胆酸水平及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 ICP孕妇及其胎儿脐血CA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高,且胎儿窘迫发生率亦增高;实验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增高,且72h内黄疸发生率增高。结论 建议测定CA水平作为预测ICP胎儿预后的一项指标;母体发生ICP可使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5.
何丽萍 《医药导报》2003,22(7):447-448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UDCA)、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117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采用护肝药综合治疗,第2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10 mg,qd,疗程3 d,第3组在第2组用药基础上另加UDCA 100 mg,tid,疗程7~14 d.比较3组临床疗效,包括孕妇病情变化及围生儿结局.结果:第3组的显效率为58.6%,显著高于第1组和第2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第3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6.9%,显著低于第1,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UDCA能有效降低ICP患者的肝酶和胆汁酸水平,同时还能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改善围生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中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值与胎儿颈后的关系。方法:对36例ICP做肝功能测定,并将其与围产儿结局进行对照研究分析。结果:血清TBA与ALT、AST呈正相关;36例ICP中发生早产13.9%、难产58.3%、胎儿窘迫38.9%。结论:血清TBA是诊断ICP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7.
8.
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ICP)的主要特点是妊娠期发生瘙痒及黄疸,对围产儿影响大,可导致胎儿宫内缺氧、死胎、死产、早产,且易引起难产、产后出血等。本文试用思美泰针剂治疗ICP,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3年12月至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单胎妊娠ICP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CP)的发生率、诊断及处理。方法对本院发生的59例ICP病例分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4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围产儿死亡率、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ICP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也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措施干预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分组对照的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对我院收治的54例ICP患者进行研究,观察组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早产率、胎儿死亡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宫内窘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通过综合性护理措施干预,对ICP患者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妊娠胆汁淤积症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 ,过去认为对孕妇是一种良性疾病 ,除持续瘙痒不适外 ,无明显的严重后果发生。但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 ,一些常见疾病所致的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下降 ,而 ICP仍有较高的围产儿死亡率 ,故重新获得人们的重视。大量的研究发现 ICP对母婴均有不良影响 ,可致早产、死胎、死产、胎儿窘迫及产后出血等一系列产科并发症。谈月娣 [1 ] 报道的围产儿死亡率是 5 4 .2 % ,早产率 19.2 %、产后出血率 12 .6 %。 ICP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发生在妊娠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内皮抑素(ES)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盘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5例正常妊娠胎盘(对照组)和25例ICP胎盘(ICP组)中ES的水平。结果:ES在正常妊娠胎盘和ICP胎盘中分布基本一致,分布在胎盘滋养叶细胞、血管及绒毛间质。ICP组胎盘中ES轻度表达占28%,中度表达占36%,重度表达占36%。而对照组中ES的轻度表达占32%,中度表达占56%,重度表达占12%。ICP组中ES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ICP胎盘中ES的增加可能与胎盘血管生成减少及胎盘滋养叶细胞侵入异常有关,在ICP发病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中晚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以皮肤瘙痒、黄疸伴血清胆汁酸水平升高、转氨酶轻度或中度增高等肝功能指标异常为典型特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CP具有地域、种族的差异性,发病率最高的国家是智利,其阿劳卡尼亚地区高达28%[1],欧洲的发病率在0.4%~1.8%之间,而我国的四川、重庆和长江三角洲为ICP的高发地区,且冬季更为流行[2,3]。ICP孕妇一般预后良好,产后瘙痒及黄疸迅速消退,但可引起胎儿早产、宫内窘迫、死胎、死产等严重后果,导致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危害与诊治方法。方法对91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在胎儿早产、胎儿窘迫、围产儿病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CP对胎儿危害严重,应及时NST监护,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可确保胎儿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SAMe)联合熊去氧胆酸( UDCA)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IC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SAMe 1.0 g,qd,治疗组联合口服UDCA 250 mg,tid。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瘙痒评分,检测总胆红素(TB)、血清总胆汁酸(TBA)、甘胆酸( CG)、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的血清浓度,记录两组终止妊娠孕周、剖宫产率、早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羊水粪染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瘙痒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组TB、TBA、AST、ALT的含量分别由治疗前的(27.83±9.34),(45.62±18.30)μmol·L-1及(195.98±30.22),(188.69±29.11) U·L-1降低至治疗后的(11.81±4.91),(11.88±2.23)μmol·L-1及(73.59±21.53),(67.94±30.53) U·L-1,对照组TB、TBA、AST、ALT的含量分别由治疗前的(27.49±7.87),(49.12±10.39)μmol·L-1及(211.93±34.97),(210.40±43.39) U·L-1降低至治疗后的(16.08±6.23),(23.88±6.63)μmol·L-1及(87.20±32.52),(81.77±35.16) U·L-1(P<0.05)。治疗组肝功能改善程度、新生儿早产率、胎儿窘迫率、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TB、TBA、CG降低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用SAMe在瘙痒症状、肝功能指标改善、妊娠结局方面可以取得与UDCA联用相似的效果,而联合UDCA可以更有效降低甘胆酸和胆汁酸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茵陈对妊娠期胆汁淤积症的治疗效果及对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思美泰和茵陈篙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雌激素水平。结果:治疗组皮肤瘙痒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35.56%)和有效率(88.9%)均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雌二醇、雌三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陈对妊娠期胆汁淤积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熊去氧胆酸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Medline、中国期刊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研究文献并评价其质量,用Stata 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664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熊去氧胆酸组在降低早产率[RR=0.49,95%CI=0.28~0.84,P=0.01]和胎儿窘迫发生率[RR=0.45,95%CI=0.20~0.99,P=0.04]方面优于S-腺苷基蛋氨酸组,在剖宫产率、羊水粪染率、5 min Apgar评分<7发生率人数及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②熊去氧胆酸组在降低早产率[RR=0.50,95%CI=0.34~0.73,P=0.000 1]、胎儿窘迫发生率[RR=0.52,95%CI=0.29~0.94,P=0.02]、5 min Apgar评分<7发生率人数[RR=0.26,95%CI=0.10~0.69,P=0.006]以及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率方面[RR=0.39,95%CI=0.17~0.88,P=0.02]优于安慰剂组,而在降低剖宫产率、羊水粪染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③熊去氧胆酸组在降低早产率方面优于消胆胺组[RR=0.50,95%CI=0.27~0.94,P=0.03];④熊去氧胆酸组与地塞米松组相比,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熊去氧胆酸对改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妊娠结局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效果观察进行分析。方法:以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某院产科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产妇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阴道助产术,观察组进行剖宫产术,对比两组产妇的母婴结局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出现胎儿窘迫的原因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且新生儿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但剖宫产术的优势更为明显,且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阴道助产术,临床医生需按照产妇的自身条件选择更为合适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