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喉癌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实施气管切开术的喉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根据焦虑自评量表( SAS)、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 HAMD),评估两组术前、术后心理状态,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认知度、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SAS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认知度、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喉癌气管切开术,能够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在四肢长骨骨折患者中行健康教育对其并发症与满意度的影响,并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后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为29.4%,对照组患者为7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非常满意率为73.5%,对照组为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长骨骨折患者在行传统护理干预时,给予必要的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其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80例,均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的优良率90.0%,护理满意度95.0%,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02,4.59,5.16;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期间给予有效的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11月,我院诊治的90例胆结石患者,均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20.0%)相比,观察组(11.1%)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77.8%)相比,观察组(91.1%)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给予整体护理,能够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硅油填充术后俯卧位护理头垫在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中的应用,以增加眼科俯卧位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在体位护理中存在的护理缺陷,提高患者术后俯卧位依从性。方法选择186例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6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马蹄形俯卧位软枕;观察组术后采用硅油填充术后俯卧位护理头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心理感受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为83.3%,高于对照组的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8,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优于对照组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60,P〈0.05)。结论使用玻切术后俯卧位护理头垫,能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炎发生情况及对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白血病化疗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化疗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口腔炎的发生情况及其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口腔炎的发生率(17.8%)显著低于对照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9231,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5.5%)明显高于对照组(5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390,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炎的发生率,缓解患者情绪,改善患者口腔炎预后情况,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喉癌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喉癌切除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术后康复护理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术后康复护理教育的基础上实施路径式健康教育。根据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以及生活质量量表(QOL)对两组喉癌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在实施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的ESCA总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7,P=0.920),QOL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1,P=0.604),在实施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120.7±11.5)分,对照组为(106.0±1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59,P=0.028);实施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QOL总分为(40.0±5.5)分,对照组为(33.7±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2,P=0.029)。结论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提升喉癌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喉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围术期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日。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为95.0%,满意度为97.5%,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8.46,72.97,7.35;P<0.01)。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4.56±1.48) d,对照组为(6.91±1.3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2,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医院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围术期患者护理,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室整体护理对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在内的整体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负面情绪、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①观察组共发生皮下积液、皮瓣坏死、肿胀、出血、感染等并发症6例次,占13.3%,对照组共发生并发症19例次,占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在护理后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③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5%(43/4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5.5%(34/4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接受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制交接班查检表在喉癌患者术后交接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设计喉癌患者术后交接班查检表,用于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人员交接班,随机将本科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7例喉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自制查检表进行交接班,对照组采用传统交接方法。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交接班落实情况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喉癌患者术后交接时间为(3.31±0.61)min,交接班漏项为1项(3.45%),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喉癌患者术后交接班规范化落实情况25例(86.21%),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27例(93.1%),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交接班查检表用于喉癌患者术后交接班,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因素,促进临床护理人员的有效沟通,提高护士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聋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非语言沟通方式,以提高聋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聋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语言与手势沟通,观察组采用常规语言与手势沟通加“图卡”式沟通。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人手术室后两组心率、血压、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对麻醉与手术的配合较对照组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围手术期的护理满意度和医生对患者配合的满意度均较对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图卡”作为一种非语言沟通的特色护理在聋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可提高医护患沟通的效率与效果,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手术、缩短麻醉与手术体位的摆放时间,减轻患者对手术的应激反应,增加医患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9月我院行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骨科疾病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度为94.0%,康复训练掌握度为96.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患者骨科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0%,对照组为3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进行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中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不仅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使患者获取最佳的护理,同时还有效地提升了护患之间的沟通效果,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护干预式家庭护理在改善喉癌术后患者放疗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喉癌术后放疗患者7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平均分为医护干预式家庭护理组(观察组)和普通护理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语言沟通能力及放疗后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语言可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放疗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干预式家庭护理模式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语言沟通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舒适护理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2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例,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两组均给予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程度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0.9%、63.6%,出院时Kamofsky评分分别为(78.6±10.1)分、(73.9±11.5)分,两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同时对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气管切开患者及咽喉部手术患者均面临因发音困难导致沟通障碍的问题.特别是喉癌患者,面对术后突如其来的失声,使其在情感和意愿表达方而均受到困扰.经常会因交流障碍导致意愿表达不到位、护理人员理解不透彻而不能及时、有效满足其需求的现象.为改善这一状况,我科自行设计制作了一款"温馨交流沟通夹",并于2008年1月应用于临床.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我院手术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手术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97.5%>72.5%),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的血压、心率和呼吸无显著差别,术中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和呼吸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5.0%>67.5%),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知,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效果显著,明显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阑尾炎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临床疗效、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2%)明显高于对照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5.7%)明显低于对照组(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胃肠功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优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泌尿外科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优化护理的方法。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焦虑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为70.0%,明显高于对照组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57.3±2.9)min、术中出血量(23±0.6)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住院时间(6.6±0.8)d,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优化护理利于泌尿外科手术患者预后,改善心理焦虑问题,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肝门区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后综合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行手术切除肝门区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术后患者217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09例和对照组10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和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24.5±6.4)d,短于对照组的(36.2±8.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2,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分别为8.26%,98.17%,优于对照组的27.78%,60.1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945,3.015;P〈0.05)。结论实施术后综合护理,可缩短肝门区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让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缓解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且术后未使用镇痛泵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舒适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法止痛。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 VAS )评价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出院前VAS评分分别为(3.98±1.121),(1.18±0.747),(0.83±0.781)分,均低于对照组(5.08±1.457),(3.08±1.228),(1.78±1.09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3.785,8.361,4.461;P<0.05);观察组满意患者92.5%,对照组72.5%,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316,P<0.05)。结论将穴位按摩融入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减轻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后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