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已有资料表明:低钙摄取会增加WKY大鼠的血压,而高钙摄取则可降低WKY大鼠和SHR的血压;临床资料证实:高血压病人钙摄取低于正常人;而流行病学调查指出高血压与低钙有关。因此高血压伴有钙、磷代谢异常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课题,本文目的在于考察高血压大鼠血中某些钙、磷代谢相关指标,同时观察活血化瘀药川芎嗪和丹参对它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高钙(2.81%或2.20%),中钙(0.5%)和低钙(0.12%)观察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大鼠(WKY)血压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钙摄入大鼠的24小时尿总钙和血清总钙均明显高于中钙和低钙摄入大鼠;高钙摄入显著降低SHR的血压(P<0.01),同时也明显减缓SHR体重的增长,尤其是雌性SHR体重影响更明显;而低钙摄入则明显升高SHR的血压(P<0.001)。提示高钙摄入的降血压作用可能是对机体的一种非生理性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心房肽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免疫细胞内钙调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心房肽可单独或协同ConA增加大鼠胸腺细胞内活化钙调蛋白的含量;但心房肽单独却不足以影响大鼠脾细胞内活化钙调蛋白的含量,只能协同ConA促进大鼠脾细胞内活化钙调蛋白水平的增加。同时发现,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免疫细胞在心房肽的直接或协同丝裂原作用下所增加的钙调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血压对照鼠。  相似文献   

4.
不同膳食结构可以改变肠道菌群,影响其代谢产物,进而调节免疫参与高血压发生发展。近年来,以肠道菌群为靶点,通过调节免疫炎性反应影响血压的膳食干预开始被探索,以期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Losartan逆转钙超负荷及对高血压肾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外周血细胞内钙浓度与高血压、血管和肾小球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动物分自发性高血压(SHR)组和正常对照血压(WKY鼠)组,其中SHR组再分为治疗组(予losartan20mg·kg-1·d-1)和非治疗组,分别于3、8月龄测量鼠尾动脉压、外周血淋巴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及电子显微镜下血管、肾脏有关病理指标。结果:与同龄正常对照组比较,早期高血压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已增高,病理表现为血管内皮损伤,管腔表面粗糙变形、内皮细胞增殖肥大,而肾小球内未见明显细胞增生改变,但基底膜有轻度增厚和系膜扩张。8月龄时血管、肾小球细胞均明显肥大,且与钙浓度升高呈密切相关。而经losartan治疗后,SHR钙超负荷得到逆转,血压显著下降,血管、肾小球损伤得到修复。结论:高血压钙超负荷现象不但与血压、血管改变相关,而且与肾小球损害也密切相关,并能通过外周血细胞内钙浓度来反映其变化,losartan能逆转高血压鼠的钙超负荷现象,降压同时,有效地保护血管和肾小球。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部电磁辐射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某部不同工作岗位的电磁辐射作业人员181名,进行生物体微弱磁场检测分析,以获取包括疲劳、免疫、睡眠、脑机能、血压、心脏、消化、肝胆、泌尿生殖、呼吸、运动、钙代谢、糖代谢、脂代谢、嘌呤代谢等15个系统在内的108项健康评估检测指标。对于每一项指标,仪器自带有其正常值范围,凡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的指标被视为异常。结果:所测电磁辐射作业人员总体在消化系统、钙代谢系统、血压系统、心脏系统、运动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等七个系统存在不适症状的较为突出,其中脾胃不和的占比86.19%,钙代谢失衡的占比81.77%,血压不稳的占比68.51%,心脏功能欠佳的占比66.85%,骨关节不适的占比62.98%,免疫功能下降的占比61.33%,腰部不适的占比56.91%,咽喉不适的占比54.70%。出现血压不稳症状的人数,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磁辐射作业环境可能会影响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减弱或消除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萘哌地尔衍生物BWYJ对高血压大鼠血压、家兔血管活动与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并就其血管活性进行机理探讨。方法:1.通过静脉给药,观察BWYJ对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2.采用家兔主动脉等张收缩的方法。观察BWYJ对去甲肾上腺素(NA)、5-羟色胺(5-HT)和高钾量效曲线的影响。3.应用无Ca^2 -复Ca^2 的实验法,以NA和咖啡因为血管收缩剂,间接观察BWYJ对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 ]i)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作用的钙通道。  相似文献   

8.
自从1934年Goldblatt发现狭窄狗的肾动脉可以形成长时期持续性高血压,从而揭开了实验性高血压研究的序幕以来,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五十年来,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成为生理学中一个普遍受到重视而被广泛研究的课题。从血压的神经调节和影响血压的神经内分泌、激素或其他肽类物质以及某些离子的代谢等等都进行了探讨。尽管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未能完全阐明,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即小动脉平滑肌张力显著增加从而导致血液循环的外周阻力增高使血压上升是其关键。血管平滑肌的舒缩活动受神经和体液等多种因素的控制,但最终是通过平滑肌细胞膜的离子活动过程而引起机械收缩。随着生物科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和分子水平时代,研究者的注意力也逐渐转移到这一问题上来。  相似文献   

9.
体内由血红素加氧酶(HO)催化血红索代谢的产物一氧化碳(CO)可通过刺激血管平滑肌的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和钙激活的钾通道及抑制ET-1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β(PDGF-β)的表达,发挥舒血管的作用.我们曾报道[1],HO/CO系统可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本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进一步探讨HO/CO舒张血管平滑肌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0.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调节水盐代谢和血压的调控以及高血压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系统的基因是迄今为止研究最广泛的高血压相关基因.本文对其中的两个重要成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原的特性、分布、基因定位、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包括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胰岛素抵抗和交感神经活性亢进等,并受遗传、环境等因素影响.其中,交感神经的异常激活可通过免疫系统、体液代谢等途径介导血压升高及相关靶器官损害,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探究高血压与交感神经之间的关系、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与吲哒帕胺联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0例2级高血压患者口服依那普利和吲哒帕胺治疗,观察8周。治疗前后测量血压,行血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血糖等检查。结果:显效5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代谢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依那普利和吲哒帕胺治疗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时钟基因的异常表达与血压昼夜节律紊乱以及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时钟基因周期基因(PER)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在与血压调控相关的外周组织器官中PER的异常表达对血压的影响以及高血压时间疗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高血压的临床诊治和预后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的发病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虽然近年来遗传因素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但迄今尚未找到明确的指标可用以找出有遗传倾向而易发病的个体。环境因素包括膳食、体力活动和紧张等。膳食类型及成分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已积累了不少证据,加以近年来对高血压病理生理研究的进展,使得膳食中某些营养成分的代谢和高血压病理生理过程中的某些环节联系起来,因此研究营养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对高血压预防、非药物治疗和发病机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为高血压和营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西方国家心血管病中以冠心病发病率最高,放对营养因素和血脂关系的研究远远超过对其与血压关系的研究;我国心血管病中高血压、脑卒中发病率最高,脑卒中之中出血性脑卒中所占比例(30~40%)又高于西方国家(10~20%),这种发病类型的不同和膳食结构有什么关系,应如何改善我国膳食结构以预防心血管病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磁场对大鼠血压选择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观察了钕铁硼永磁体磁片产生的恒定磁场对正常大鼠、去甲肾上腺素引起血压升高的大鼠及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磁场对正常Wistar大鼠的血压、心率均无影响;对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中、轻度高血压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降压程度与时间、剂量呈正相关,对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则没有影响,提示恒定弱磁场对大鼠血压的生物学效应取决于实验动物的机能状态。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病有两个主要方面至今仍值得探讨:1血压升高仅仅是机体多代谢综合征,如X综合征的一个组成部分.2高血压病患者存在遗传异质性,对同等程度的高血压病人进行饮食和药物治疗可以出现不同甚至相反的临床效果.为了帮助解释这些临床现象,有学者提出“离子假说”,即细胞内Ca、Mg离子浓度决定血压、血管和代谢功能、持续的较高浓度的细胞外游离Ca 和被抑制的细胞内Mg 水平在临床上可特异地表现为血压升高,并可伴随许多组织的功能改变.可引起血管收缩、动脉壁僵硬、和/或高血压,使心肌肥厚,增加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形成,增加脂肪和骨…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高血压(EH)是血压调节机制多方紊乱的结果,高血压患者中此类原因不明的EH占85%。但在高血压发病机理上,主要为三方面因素影响,即血容量,心排出量和外周阻力,三者受神经体液调节因素支配,又互相影响保持血压平稳。  相似文献   

18.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调节盐代谢和血压的调控以及高血压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RAS是迄今为止研究最广泛的高血压相关基因。现对RAS中的3个重要成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原(AGT)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的特性、分布、基因定位、基因结构、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慢性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有氧运动能够降低血压,改善高血压的风险因素,特别是对于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和高血压患者。本文首先综述了有氧运动对高血压的有益效果和作用机制,即有氧运动能够改善外周血压、中心动脉压和心脏功能,并且对动脉硬化、内皮功能和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产生有益影响。然后,介绍了高血压患者运动处方的制定规则,及其在不同特征人群中的差异性,如性别、年龄、血压基础值等,并且讨论了过量运动带来的风险和规避方法。最后,针对精准医疗的需求,结合安全性考虑,提出了为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需要开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西藏日喀则地区成年僧人体质状况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为高血压的早期预防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居住在西藏日喀则地区成年僧人155例的血压(BP)、身高、体质量、腰围(WC)、臀围进行测量,并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和腰身比(WHtR)。结果:155例检测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是29%,高血压组在年龄、BMI、WC、WHR和WHtR等方面均高于血压正常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升高趋势;脉压亦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高血压的患病率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增大。随着全身性肥胖指标BMI的增加,血压各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均升高。各中心性肥胖组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BMI、WC、WH-R和WHtR与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均呈正直线相关。以高血压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WC和WHtR是血压变化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西藏日喀则地区成年僧人血压水平与体质状况密切相关,高血压患病率和肥胖率均较高,应予以足够重视,积极控制全身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从而防治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