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观察毗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40例)、二甲双胍组(40例)及联合治疗组(40例),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胰岛素(INS)的变化。结果:连续服吡格列酮3个月后其FPG、2h-PG、HbAlC及空腹胰岛素(FINS)与试验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二甲双胍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肝肾功能等无影响。结论:吡格列酮能显著降低血糖并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利格列汀联合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例服用二甲双胍(500mg/次、3次/d)和吡格列酮(30mg/次、1次/d)6周后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6例,观察组加给利格列汀(5mg/次、1次/d),对照组则加给安慰剂,持续12周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及吡格列酮对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及体质量指数(BMI)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及吡格列酮在血糖控制,体质量减少方面均优于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对接受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后血糖水平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继续利用利格列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和前瞻性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2017年4月~2017年9月40例(对照组)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与2017年10月~2018年4月40例(观察组)接受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BG、2hPBG、HbAlc、BMI低于对照组;TC、TG、LDL-C低于对照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接受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血糖水平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利格列汀治疗能够提升血糖控制效果,同时有助于控制患者体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邹烽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23):3742-3743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接受治疗的105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取达格列净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  相似文献   

5.
范星霞 《中国综合临床》2013,(12):1295-1298
目的观察并分析二甲双胍分别联合西格列汀、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A(n=40)、B(n=36)两组,A组患者予二甲双胍+西格列汀方案,B组予二甲双胍+吡格列酮方案,疗程12周。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浓度、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服药12周后,A、B两组空腹血糖[(6.4±1.8)、(7.0±1.9)mmolfL]、餐后2h血糖[(8.1±2.7)、(9.5±2.8)mmol/L]及糖化血红蛋白[(6.2±2.1)%、(7.1±2.2)%]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9.4±2.4)、(9.1±2.5)mmol/L与(13.6±4.5)、(13.3±4.9)mmol/L与(9.2±2.4)%、(8.9±2.6)%,t值分别为6.325、4.013、6.628、4.040、5.950、3.171,P均〈0.05]。A组患者餐后2h血糖浓度(8.1±2.7)mmolfL明显低于B组(9.5±2.8)mmol/L(t=2.214,P=0.030)。(2)A组患者总有效率90.0%(36/40)略高于B组83.3%(30/36),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x2=0.269,P:0.604)。(3)A、B两组用药期问分别发生药物不良反应10例(25.O%)、11例(30.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92,P=0.589)。结论二甲双胍分别联合西格列汀、吡格列酮方案均是治疗T2DM的有效方案,前者临床效果具有优势,尤其是对降低餐后血糖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对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的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及胰岛素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连续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吡格列酮联合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任忠法  薛现中  李恒英  宋永涛  郭宏 《临床荟萃》2009,24(22):1998-1999
近年来,2型糖尿病患病率在全球急剧上升,糖尿病已成为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常见病、多发病。糖尿病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时间早、程度重和预后差,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和斑块的稳定性中起重要作用,对其进行干预可逆转其对组织的损伤,阻止或者延缓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长期高血糖将增加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如何针对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基础选择药物治疗以控制血糖、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减缓并发症的发展,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最终目标。本文应用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联合促泌剂格列吡嗪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30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在逐年上升,其中绝大多数是2型糖尿病患者。2001年我国糖尿病最新资料调查表明,所调查的2419名糖尿病患者97%为2型糖尿病,有血脂资料的患者占50%~60%,其中48%甘油三酯≥1.7mmol/L,60%患者的总胆固醇≥4.8mmoL/L,51%高密度脂蛋白≥1.0mmol/L。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0倒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格列吡嗪治疗,B组30例给予二甲双胍联舍吡格列酮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腱岛素抵抗、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B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高教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低于A组治疗后水平(P<0.01).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可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4846-4847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降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盐酸吡格列酮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停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糖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盐酸吡格列酮片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糖尿病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血脂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就诊的86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吡格列酮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血糖、血脂及冠脉狭窄程度积分,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联合盐酸二甲双胍与盐酸吡格列酮后胰岛素减量的幅度。方法:将45例初始均以门冬胰岛素30特充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25例)和吡格列酮组(20例),观察血糖得以控制同样理想(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8.0mmol/L)情况下2组治疗前后胰岛素减量的幅度。结果:治疗6周后,二甲双胍组与吡格列酮组胰岛素使用剂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胰岛素降低幅度大于吡格列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均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减少胰岛素的用量,二甲双胍组在降低胰岛素的使用量方面优于吡格列酮组,且经济又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8月内分泌科收治的3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例,治疗组口服盐酸吡格列酮片(15mg,1次/d),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片(500mg,3次/d),治疗观察12周,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空腹血糖下降时间比对照组要早,两组餐后2h血糖下降,无明显差异。结论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较好,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盐酸吡格列酮合用优泌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血糖作用,观察其有效效性。方法:对60例应用对胰岛索治疗而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忠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加呲格列酮15mg)与对照组,观察随访8周。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01),甘油三脂水平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上升(P〈0.05);两组治疗比较指标也分别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吡格列酮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脂代谢。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加胰岛素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磺脲类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使用胰岛素组仅予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吡格列酮组予胰岛素和吡格列酮治疗,疗程均为12周,记录患者体重、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的变化。结果12周后60例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吡格列酮+胰岛素组胰岛素用量平均减少14.8%(P〈0.001),胰岛素治疗组平均胰岛素剂量增加剂量18.6%。结论吡格列酮与胰岛素联合使用安全可靠,可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达标时间,有利于平稳控制血糖,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选用胰岛素加吡格列酮联合治疗优于单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55例单独胰岛素治疗3个月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门冬胰岛素30治疗)与治疗组(n=30,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组患者接受相同的糖尿病教育,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HbA1c、TG及胰岛素用量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的低血糖事件少于对照组.结论 与单独使用门冬胰岛素30相比,联合应用吡格列酮可以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达标的同时减少胰岛素用量,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2月~2004年2月,作者对饮食、运动及降糖药治疗的36例2型糖尿病人,加用吡咯列酮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选择52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吡格列酮(欧迪贝)15 ̄30mg/d,共16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脂、血糖和胰岛素等,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并将各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16周后,空腹和餐后2h血糖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下降,甘油三酯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胆固醇不变,空腹及餐后胰岛素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结论:吡格列酮在降低血糖的同时,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及降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还可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甘油三酯,纠正代谢综合症,从而对心血管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271-2273
选取2014年1~12月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10)、观察组(n=10)和试验组(n=10)。对照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使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经过为期12w的治疗后,分别于患者空腹时、餐后0.5h、餐后1h、餐后2h检测三组患者的血糖和胰岛素,并于空腹时及餐后2h检测患者的C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餐后2h的血糖水平明显较低(P<0.05),餐后0.5h的胰岛素水平明显较低(P<0.05)。与对照组和观察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0.5h血糖、餐后1h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较低(P<0.05),餐后0.5h胰岛素水平、餐后1h胰岛素水平、餐后2h胰岛素水平、空腹时的C肽(CP0)以及餐后2h的C肽(CP2)明显较高(P<0.05)。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减少患者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性,提高患者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值得被广泛应用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