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用活血化淤法治疗外伤性精神异常、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类风湿关节炎、外伤性颅内水肿、男性乳房发育症等疑难病,收到较好疗效。提示活血化淤法有独特疗效。  相似文献   

2.
活血化瘀法在疑难杂证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士德(北京中医学院) “怪病从瘀治”,是前代医家临床经验结晶之一,可见用活血化瘀法来治疗疑难杂证,是有其历史实践根据的。本人在临床上运用活血化瘀法于疑难病证,常用的是清·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对某些疾病确实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解决了一些疑难疾病。如我曾用血府逐  相似文献   

3.
4.
用活血化淤法治疗外伤性精神异常、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类风湿关节炎、外伤性颅内水肿、男性乳房发育症等疑难病,收到较好疗效。提示活血化淤法有独特疗效。  相似文献   

5.
疑难杂病重脉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过程中 ,如何根据四诊证据的前后顺序进行分析 ,正确地辨证论治 ,一直是历代医家注视的重要问题。例如 :《内经》在指出辨证论治要四诊合参时 ,强调“欲知其要 ,则色脉是矣”。《难经》中又提出“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伤寒论》、《金匮要略》则提出辨证依据的前后主次序列 ,《伤寒论》六经辨证即明确提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厥阴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论杂病亦强调“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均以“辨某某病脉证…  相似文献   

6.
钟志明主任医师从医三十多年 ,治疗疑难杂病颇多 ,笔者现将 2例发热病例介绍如下。例 1.许某 ,66岁 ,系本市军干所退休干部 ,2 0 0 1年 1月 2 3日上午 8时许求诊。患者诉 :反复发烧已3个月有余 ,早在 2 0 0 0年 10月中旬发病 ,以不明原因发热而入某人民医院住院十余日 ,经过CT等各种检查 ,未发现可供诊断的阳性报告 ,拟诊为“血清病” ,经使用抗生素、激素、维生素等治疗仍发热不退 ,体温持续在 38~ 39℃之间 ,建议转诊。 2 0 0 0年11月初入南昌某医院住院治疗。拟诊为“败血症” ,仍以“三素”治疗 ,约 2周后 ,患者白天不再发热 ,但入夜…  相似文献   

7.
李孔定主任医师系全国500名名老中医之一,从医40多年,经验丰富。笔者随师应诊,屡见导师妙治多种疑难杂证,所书之方,常应手而验。今现数例,以见一斑。1大方治疗疫毒痢寇某,女,80岁。lop年5月】l目初诊。频频下痢脓血已3日,约对分钟一次,曾经口服、静滴多种西药,未见好转,腹痛剧烈,里急后重,神志恍饱,烦躁不寐,形神赢伴。舌绔红,首黄操,脉弦细数c此乃疫毒之邪,魏遏肠道,上犹清宪,内扰心营,气阴两伤,已成疫毒之痢。急当扶正养阴,解毒导滞,醒神开窍。处方:南沙参、麦冬各509,乌梅、银花、贯众、地锦。丹参。赤芍各50…  相似文献   

8.
作者认为疑难杂症,大多为慢性起病的疾病,其病态在疾病初期就很复杂,往往处于并病状态,现代医学又无特效疗法。而根据并病理论,投与阴阳两种属性的药物,治疗疑难杂症,获得了满意疗效。并列举两验案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9.
活血逐瘀法治疗疑难杂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儿童多发性乳头状瘤邓某,男,2岁半,1996年8月22日诊,因发热、鼻塞、涕出、咳嗽,渐至声嘶二月余。经治病情时轻时重,咳嗽每于受寒及冷饮后加重,说话声嘶音微。刻诊:患儿语声如耳语,不发热,咽充血明显,扁桃体不肿大,颈软,心肺听诊未闻异常。查血白细...  相似文献   

10.
内科杂病一般病程较长,迁延不愈,往往引起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瘀滞,即古代医家所说"久病人络".<临证指南医案>说:"大凡经主气,络主血,久病血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病久气血阴阳亏虚,无力鼓动血运,血滞于经;或久病气机逆乱,"气有一息之不通,则血有一息之不行."所以,瘀血既是杂病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多种病证的病理因素.不论何种疾病,或是在病的某一阶段,凡是反映"瘀血"这一共同病理特征,或兼有"瘀血"症状,如瘀痛、青紫瘀斑、肿块、舌有瘀斑,脉涩、沉、结等,均可按异病同治原则运用活血化瘀法.  相似文献   

11.
活血化瘀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对5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测定其血流量,治疗后明显减少,平均流速明显下降(P<0.001,P<0.01);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P<0.001,临床经活血化瘀治疗3.5个月后,痛经及月经失调等症状基本缓解,卵巢内膜囊肿缩小22个、消失16个,妊娠率45%。活血化瘀治疗机理:可能与调节血液的理化特性及调整血流动力学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2.
肿瘤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瘀证,活血化瘀法为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治疗肿瘤的基本法则之一。文章对本课题组在活血化瘀法指导下二十余年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对目前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的争议问题进行探讨。从肿瘤细胞诱导血小板聚集(TCIPA)角度阐述肿瘤转移机理,基于TCIPA理论与中医血瘀证的共性,认为干预TCIPA途径可能是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为探寻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的科学依据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活血化瘀法作为中医临证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然而对其应用尚缺乏系统整理.随着中西医学的不断发展,活血化瘀疗法的应用需要建立在科学的论治体系之上,实现中医辨证论治与西医辨病论治的有机结合.本文从活血化瘀疗法应用的基本法则、配伍法则、调整法则及结合实验室检查等四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王清任应用活血化瘀法识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邪气的性质与瘀血停滞的病机,王清任将活血化瘀与清热解毒、养阴、攻逐、祛风通络之品同用,配伍灵活,并由此创制了益气活血法、行气活血法、温经活血法、解毒活血法、温阳活血法、通窍活血法、宣痹活血法,用于治疗疑难杂症及中风后遗症。  相似文献   

15.
叶腾辉认为久病必有瘀,无瘀不成斑,气滞血瘀、气血不能上荣面部肌肤,面部色素沉着,形成黄褐斑。五脏六腑之精华均上注于面,面部气色好坏、皮肤光泽或枯槁皆有赖于气血运行通畅。气血瘀滞,脉络不通,气血不能上荣于面,为黄褐斑根本。叶老善用活血化瘀治疗黄褐斑,面部皮肤瘀滞气血盘活,流通顺畅,依七白散和桃红四物汤创立七味白术散,既行气活血,又可直达面部,推动气血运行,上荣于面,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斑块消散。叶老强调要注重活血化瘀药物使用,特别是虫类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斑块消散;面部居于高位,药物不易到达,须加祛风药,风性轻扬,高巅之上,唯风可到,故用白芷、白僵蚕等,引药上行,直达病所,使药物在面部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难度大,西医治疗虽起效快,但不良反应较多,患者耐受性较差;血液高凝状态、血液缓慢、血管壁改变引起血栓并发症已成为死亡三大原因。湿热蕴肠,气滞络瘀为基本病机,瘀血既是UC病理产物,又是重要致病因素,各临床分型中均有血瘀的表现。活血化瘀,分期辨证,急性发作期以凉血止血为先,同时注重活血化瘀药的应用,迅速缓解患者症状,以达止血不留瘀,凉血不凝血之目的;慢性迁延期宜攻补兼施,活血化瘀;临床缓解期宜健脾除湿,活血通络,恪守化瘀通滞不伤正,扶正固本不留邪,虚、瘀同治,化瘀扶正清余邪,降低复发率。以口服、保留灌肠、静脉给药等方式治疗。未来应开展大样本临床研究,寻求循证医学支持。  相似文献   

17.
脑血栓形成属中医中风病范畴。 1989年~2 0 0 0年间 ,笔者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该病 2 4 3例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 4 3例中 ,男 16 5例 ,女 78例 ;年龄 30岁~73岁 ,平均 6 1 5岁 ;病程 1周~半年者 75例 ,半年~ 1年者 10 2例 ,1年以上者 6 6例。临床表现 :肢体偏瘫 ,口角歪斜 ,记忆力减退 ,语言不清 ,口角流涎 ,头痛头晕 ,肢体麻木 ,舌质有瘀点或瘀斑 ,舌下脉络变粗色紫暗。所有病例均经CT及血液流变学检查确诊。2 治疗方法基本方 :当归、赤芍、红花、水蛭各 15g~ 2 0 g ,山楂 30 g~ 4 0 g ,丹参…  相似文献   

18.
蒋华  庄燕  王醒  鲁俊  陈明祺 《中国中医急症》2014,(12):2161-2163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法对脓毒症患者白细胞(WBC)、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白介素-6(IL-6)和28 d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查找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表的关于活血化瘀法治疗脓毒症的相关研究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选择,并采用RevMan4.2.9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7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治疗组共624例患者,对照组共612例患者.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WBC计数降低[WMD=-2.53,95%CI (-3.73,-1.33)],TNF-α浓度下降[SMD=-1.73,95%CI(-2.31,-1.15)],IL-6浓度下降[SMD=-1.68,95%CI (-2.28,-1.08)],28 d病死率下降[OR=0.51,95%CI (0.35,0.72)].结论 活血化瘀法治疗脓毒症,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浆WBC计数、TNF-α浓度、IL-6浓度和28 d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肝硬化腹水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1 临床资料本组 60例中 ,男 42例 ,女 1 8例 ;年龄最小者 1 6岁 ,最大者 60岁 ,平均年龄 3 9.2岁 ;病程在 1年以内者 2 1例 ,1年~2年者 2 2例 ,3年~ 4年者 9例 ,5年以上者 8例。门脉性肝硬化腹水 5 6例 ,胆汁性肝硬化腹水 2例 ,血吸虫性肝硬化腹水 2例 ;轻中度腹水者 41例 ,重度腹水者 1 9例 ;有蜘蛛痣者 3 4例 ,皮肤瘀血点者2 3例 ,衄血者 1 8例 ,便血者 5例 ,呕血者 4例 ,肝掌43例 ,慢性肝昏迷 3例 ,肝区痛 1 5例。全部病例均有腹胀、纳差、四肢无力等症状。个别病例双足踝凹陷性浮肿 ,大便溏或干结 ,小便黄。脉弦滑或沉弦或细弦 ,舌质…  相似文献   

20.
郭楠楠  张彭  谢洋 《世界中医药》2021,16(13):1998-2000,2004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属于呼吸系统难治性疾病之一,西医治法疗效欠佳且有一定不良反应.IPF归属于中医"肺痹""肺痿"等范畴,在其发展过程中,"瘀血"贯穿始终.中医药治疗IPF具有一定疗效,活血化瘀法是中医特色治法之一,在IPF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系统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