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针对儿童复发性链球菌性扁桃体炎和阻塞性扁桃体肥大,进行了扁桃体表面及实质的细菌种类及数量的分析。选择的对象是曾行选择性扁桃体切除术的两组患儿。A组25人,年龄2~16岁,每个患儿在术前一年内至少有3次急性扁挑体炎发作史;B组26人,年龄2~14岁,均无复发性扁桃体炎病史,但有阻塞症状。两组患儿在术前4周内未接受任何抗生素治疗。通过对所得扁桃体表面和实质的取样培养,测定β-内酰胺酶,再进行统计学处理后  相似文献   

2.
扁桃体炎最常分离出的细菌是A族β-溶血性链球菌,用青霉素的疗效很好,但停药后不久又复发,多认为是再次感染,这种治疗上的失败,近年来屡见不鲜。由于厌氧菌检查技术的进展,厌氧菌作为上呼吸道感染病源有增多之势。作者对95例15~41岁因复发性扁桃体炎住院患者,进行扁桃体涂片观察。25例用苯氧甲基青霉素注射,1 g每日两次,共10日;30例用氯林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扁桃体炎患儿扁桃体隐窝上皮的变化。方法将摘除的230例扁桃体均以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并行抗隐窝上皮角质蛋白(CK)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小儿慢性扁桃体炎症变化。结果230例扁桃体隐窝上皮明显角化209例(90.9%),未见角化21例(9.1%);3例隐窝底部有霉菌菌丝和细菌;扁桃体隐窝上皮抗广谱和高分子CK均呈阳性反应,全组隐窝内角化物抗广谱CK亦均呈阳性反应。结论小儿扁桃体每次炎症病变,都使扁桃体上皮进行性破坏,扁桃体产生免疫球蛋白的物质减少,因而不能有效发挥保护作用,而细菌、病毒等物质却可顺利通过化生性上皮向上皮下侵犯,这种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只有施行扁桃体切除术方能阻断。  相似文献   

4.
复发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关于其细菌学研究,国内外已有许多报道。国外文献曾报告复发性扁桃体炎表面的细菌菌株与扁桃体实质内者不同,认为引起发病的是扁桃体实质内的菌株。为了探讨复发性扁桃体炎的表面细菌与其实质的细菌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烙法对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扁桃体组织中细胞因子表达的干预效果,探讨中医烙法对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在临床接受中医烙法治疗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中,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抽取10名患者,在中医烙法首次治疗前及末次治疗次后分别钳取扁桃体组织作为烙治组(烙前组、烙后组),并选取10名特发性扁桃体肥大正常人扁桃体组织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中医烙法治疗前后及正常人扁桃体组织中IL-4、IL-5、IL-10、IFN-γ、TGF-β含量。结果各组扁桃体组织中IL-4、IL-5、IL-10、IFN-γ、TGF-β含量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烙治组(烙前组、烙后组)扁桃体组织中IL-4、IL-5、IL-10、IFN-γ、TGF-β含量均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试验组中,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扁桃体组织中IL-4、IL-5、IL-10、IFN-γ、TGF-β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烙法对慢性扁桃体炎具有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扁桃体组织中IL-4、IL-5、IL-10、IFN-γ、TGF-β等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细菌及病毒感染在慢性扁桃体炎的发病机理中占重要地位,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亦和机体的健康状态有关。机体的免疫状态及扁桃体局部的免疫状态对扁桃体炎的发病起重要作用。1992年6月至1993年6月,我们对正常扁桃体及炎性扁桃体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辅助T淋巴细胞(T_4淋巴细胞)、抑制T淋巴细胞(T_8淋巴细胞)进行定位研究,借以了解扁桃体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7.
对11例急性扁桃体炎并发扁桃体出血患者作了前瞻性研究。患者年龄3岁到25岁(平均9岁),男5例,女6例。7例(63.6%)有明确扁桃体炎病史,所有患者扁桃体充血、肿胀,8例(72.8%)认为出血是表面血管扩张所致,2例(18.1%)有弥漫性实质性出血,1例检查不合作。6例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培养  相似文献   

8.
自应用适当疗程的青霉素治疗 A 群β溶血性链球菌性咽峡炎以来,咽部链球菌常产生耐药性,致使各种治疗皆难奏效。反复应用青霉素,可选择性地增加产β乳糖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拟杆菌的发生率,以致改变了口腔菌丛。这些产β乳糖酶的细菌很可能使青霉素失去活性,从而保护了 A群β溶血性链球菌。氏等对50例复发性扁桃体炎患儿实施手术,将其扁桃体核心部分进行需氧和厌氧细菌培养。结果每份标本平均分离出7.9个菌落(厌氧4.4,需氧3.5)。所有分离出的产β乳糖酶的细菌和  相似文献   

9.
据报告A组链球菌扁桃体炎的临床和细菌学复发占扁桃体炎病人的10~25%。由于没有象预防接种这样的预防措施,病人通常需行扁桃体切除术。腭扁桃体是免疫反应淋巴器官,对各种抗原可产生特异性抗体,有 T、B 淋巴细胞活性。早先研究已报告,扁桃体切除后血清总免疫球蛋白(IgG、A、M)减少,但未见有关扁桃体切除术对细菌抗原特异血清抗体反  相似文献   

10.
对100例急性扁桃体炎的扁桃体进行了细菌学研究,并分两组观察了复方克菌定和青霉素的疗效。结果表明:急性扁桃体炎是由需氧菌和厌氧菌多种细菌混合感染,且许多病原菌对一些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一定比率的耐药菌株;对于早期和轻型急性扁桃体炎,用复方克菌定和青霉素治疗有效率相近(分别为88%和90%),且复方克菌定为含片,服用方便,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障碍(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SDB)儿童扁桃体及腺样体组织的细菌学特点。方法 经多导睡眠图监测确诊的163例SDB患儿纳入研究,其中120例同时接受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4例接受单纯扁桃体切除术,39例接受单纯腺样体切除术,124例接受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按照有无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的病史分为两组,扁桃体炎组71例和无扁桃体炎组53例。术中取部分扁桃体和(或)腺样体组织进行细菌学检查。结果 120例患儿中的114例(95.00%)两个部位分离出的细菌种类相同,120例中有17例(14.17%)两个部位均感染了两种细菌,混合感染的细菌种类均相同。在各个季节两个部位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扁桃体:χ2=8.538,P =0.201;腺样体:χ2=5.427,P =0.490)。有无慢性扁桃体炎病史的扁桃体组织内的各种细菌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χ2=3.028,P =0.387)。结论 同一个SDB患儿的扁桃体和腺样体组织检出的细菌种类几乎相同,有无慢性扁桃体炎病史的扁桃体组织内的不同细菌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1978年1月~1987年12月31日欧登塞大学医院收治扁桃体周围脓肿(PA)755人,其中536例切除一侧扁桃体(女性247例、男性289例),中值年龄23.5岁(2.4~82.9岁)。所有病例术时在扁桃体周围间隙有脓证实诊断。到89年1月1日止的11年间536例留下的扁桃体,因病需手术者共33例(6.1%)。其指征为PA(24)、复发性扁桃体炎(6)、慢性扁桃体炎(1)、严重扁桃体肥大(2)。30岁以下的342例中有32例(9.4%)手术;30岁以上的194例仅1例(0.5%)  相似文献   

13.
复发性腺样体扁桃体炎儿童腺样体与扁桃体的细菌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儿童腺样体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的原因及腺样体与扁桃体的细菌分布情况 ,对 2 5例反复发生 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腺样体扁桃体炎儿童切除的扁桃体和腺样体进行细菌学研究。其中男 14例 ,女 11例 ,病史 10个月~ 3年 ,每年至少发作 5次 ,至少于术前 1个月未接受抗生素治疗。将切除后的标本 (每例各取 1个扁桃体及腺样体 )立即接种于培养基上进行有氧及厌氧菌培养。结果 :从扁桃体中分离出 2 2 4株细菌(112株需氧菌与兼性菌 ,110株厌氧菌 ,2株白色念珠菌 ) ,从腺样体中分离出 2 2 9株细菌 (111株需氧菌与兼性菌 ,118株厌氧菌 ) ,所有…  相似文献   

14.
扁桃体切除术的适应征在耳科和儿科医师间常有争论,许多儿科医生对扁桃体切除术持否定态度。对扁桃体切除术持异议者多数认为手术可能损害免疫功能。但免疫系统的成长过程在4岁时已经完成,而血清学的研究指出,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并不影响导致常见感染的细菌及病毒抗体的滴度。最近的研究指出,反复感染产生的免疫抑制常可达显著的程度,慢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相似文献   

15.
扁桃体病变时可以产生血流动力学变化,但文献中尚无定量测定腭扁桃体的血流的报导。作者采用~(133)氙清除法测定正常人扁桃体和慢性扁桃体炎以及肥大型扁桃体的血流。扁桃体/血液分离系数由~(133)氙水/气、红细胞/气、血浆/气和扁桃体匀浆/气分离系数的数值计算,并与血球比积功能做出曲线图。受检对象为:正常人10例,平均年龄27.2岁;慢性扁桃体炎11例,平均25.1岁;肥大型扁桃体11例,平均25.5岁。总计32例,平均25.9岁。慢性扁桃体炎的诊断标准是:反复咽喉痛史,口臭,前柱充血,扁桃体有脓栓或挤压出脓栓,颈淋巴结肿大。肥大型扁桃体的诊断标准是:无常发扁桃体炎史,扁桃体肥大,妨碍发音和吞咽,局部检查无任何感染体征。在检查前,受检者禁烟,一小时内要在保持恒温为20.8±1.2℃和相对湿度为51.57±1.85%的实验室内进行。检查时平静呼吸,不要咳嗽、  相似文献   

16.
咽科学     
86303 扁桃体畸形一例/傅德明…//临床应用解剖学杂志。-1985,3(4)。-221 作者报告一例男性,8岁,慢性扁桃体炎患儿。挤切术切下之扁桃体分别为2.5×2×1.5cm;3×2×1.5cm大小,每只扁桃体的上三分之二与下三分之一处有0.4cm深痕,痕间粘膜光滑,横型环绕外侧面,将  相似文献   

17.
扁桃体切除术虽是常行的手术,甚少发生严重合并症;但对于血容量很少的小儿来说,术后出血仍然是个严重问题。为了避免过早地施行扁桃体切除术,并寻求更为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作者进行了以下研究。选择20例4岁以下每年发作扁桃体炎6次以上、具有一年以上病史、需要做扁桃体切除的患儿,而无急性炎症和近期感染者。扁桃体切除术前用棉拭子从双侧扁桃体取细菌接种于Stuart培养基中,术后将标本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实验室,在Wilkins-Chalgren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测定扁桃体组织中铁和锌元素的含量来研究这两种元素在慢性扁桃体炎和扁桃体肥大发病机制中扮演的角色。方法 选取40例在我院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根据病史、临床特征和病理学表现分为扁桃体肥大组和慢性扁桃体炎组。用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其扁桃体组织中铁和锌的含量。结果 铁和锌的含量在扁桃体肥大组和慢性扁桃体炎组中均有显著性差异(t 铁=3.89,t 锌=3.63,P 均<0.001)。扁桃体肥大组中铁和锌的含量均高于慢性扁桃体炎组。结论 扁桃体组织中铁和锌含量的降低会导致扁桃体炎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32例扁桃体炎患者切除的扁桃体标本应用双染色流式细胞仪(FCM)测定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活性。患者分两组,21岁以上16例(成人组),15岁以下16例(儿童组)。肥大型扁桃体炎14例,复发型扁桃体炎18例。淋巴细胞与用异硫氰基荧光素(FITC)或藻红蛋白(PE)标记的相应特异单克喹抗体结合后进行 FCM 测定。结果发现扁桃体组织中辅助 T 细胞(CD_4~+Leu8~-)较外周血显著增高(P<0.005),而诱导 T 细胞(CD_4~+Leu8~+)、抑制 T 细胞(CD8~+CD11~+)及细胞毒性 T 细胞(CD8~+CD11~-)较外周血少(P<0.005),尤其抑制细胞在扁桃体组织中非常少见。成人患者扁桃体组织中四种 T 细胞所占比例均不同程度地较儿童患者高。肥大型组的细胞毒性 T 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复发型组(P<0.05),而复发型组的诱导 T 细胞和抑制 T 细胞所占比例又明显高于肥大型组(P<0.005)。外周血活性 CD4~+或 CD8~+细胞不到总淋巴细胞的1%,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1962~1988年间25名(男14,女11)诊断为舌扁桃体炎或行舌扁桃体切除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特别注意存在的症状、腺样体扁桃体切除史、特异性体质、职业用声等情况。记录临床阳性发现、常规和特殊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和疗效。本组病例平均年龄48.6岁(18~70岁),症状存在平均时间31个月(3周~20年)。12例(48%)在儿童作过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6例有咽部症状,其中显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