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内镜及影像学定位在鼻腔泪囊造口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内泪囊的解剖及影像学定位在泪囊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26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术前进行CT泪囊造影三维重建,确定泪囊大小及影像学定位;术中以上颌线作为定位开放泪囊的参考标志,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结果 CT泪囊造影片能清晰显示泪囊大小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并可任意径线及角度适时测量.术中以上颌线作为手术进路的标志均能准确开放泪囊,20例(23眼)中,大泪囊10眼术后无造口闭塞,治愈率100%;中泪囊11眼术后有1眼仍有少量流泪,但较术前明显好转,治愈率90.9%;小泪囊2眼中有1眼术后仍有明显流泪,内镜检查发现造口粘连、阻塞,治愈率50%.结论 术前计算机三维重建泪囊造影对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上颌线可以作为泪囊手术进路的参考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联合泪道置管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92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镜泪囊造口术联合泪道置管、术后冲洗。结果手术平均时长约1小时,术后无颌面部瘢痕形成,89例治愈,患者溢泪消失,泪道冲洗通常无阻塞,鼻内镜检查示造口上皮化完全,造口规则无狭窄、黏连,3例好转溢泪症状减轻,泪道冲洗畅通,鼻内镜示造口处黏膜增厚、造口狭窄,治愈率96.74%。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联合泪道置管术后反应少,复发率低,术后能减少疤痕形成,降低泪囊术后阻塞可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并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58例(5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于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造口术,术中以明胶海绵固定泪囊黏膜瓣。术后鼻腔应用鼻用激素,鼻内镜下术腔护理并行泪道冲洗,术后随访半年以上。结果所有患者均于术后随访6~16个月(11.94±2.97)。本组患者55例一次性治愈,1例术后再行泪道置管后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96.55%(56/58)。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成功率高,可以作为治疗慢性泪囊炎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和术中切开泪囊时瘘口处理的经验。方法:选择鼻泪管堵塞、慢性泪囊炎(包括术后复发)患者90例、105眼,均行鼻内镜下处理。造瘘口采用EC耳脑胶粘合固定成形72眼,术中置硬膜外导管10眼,用银夹吻合泪囊后瓣与鼻黏膜瓣13眼,造瘘口用碘仿纱条填塞扩张成型5眼,用一次性5?ml注射器乳头将前后瓣撑开成型5眼。同期行鼻中隔高位偏曲矫正7眼,钩突肥大切除10眼,中鼻甲前端息肉样变切除9眼,鼻息肉6眼。结果:完全无溢泪92眼,好转8眼,无效5眼,有效率95.24% 。结论:泪囊鼻腔造口术造瘘口的处理可根据术者的习惯及手术经验、设备条件及术中切开泪囊后泪囊鼻腔黏膜瓣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式、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28例(30眼),术后在鼻内镜下行常规泪道冲洗及鼻腔清理换药。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治愈率93.33%,总有效率100% 。结论 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理想方法,具有创伤性小、治愈率高、不影响美容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环套式插管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中应用环套式扩张管的疗效.方法 32例(34眼)患者,在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中植入环套式扩张管.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年,治愈34眼,并发症3例.结论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中植入环套式扩张管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腔泪囊造口术后复发患者,再次手术中的常见问题及其防治措施。方法2003年7月至2008年7月我科共收治鼻腔泪囊造口术后复发患者44例(44眼),探讨再次手术中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以上,观察疗效。结果术中常见的问题依次为出血、泪囊定位、骨孔大小及位置、造口的大小以及鼻及鼻窦疾病等。术后44例患者,有41例溢泪等症状完全消失,手术成功率达93.18%。结论专业的设备、熟练的手术操作、熟悉泪囊的解剖和适当的处理,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术中常见的各种问题,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鼻内境泪囊鼻腔造孔术远期疗效随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分析慢性泪囊病变患者鼻内镜下经鼻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的临床远期随访观察结果,探讨影响手术远期疗效的因素。方法对275例(310眼)慢性泪囊病变患者采用鼻内镜下经鼻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术前行泪囊碘油造影,手术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根据泪囊大小或病变情况决定术终泪道放置泪道硅胶扩张管。术后随访包括鼻内镜检查处理、泪道冲洗及鼻腔局部糖皮质激素应用。结果随访3~60个月,随访超过1年(远期)者211例(230眼),治愈率75.3%,好转率11.7%,无效13.0%,总有效率87.0%。9眼术后1年发现自然泪道复通,但泪囊鼻腔造孔瘢痕闭锁。无手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远期效果较好。扩大造孔骨窗,减少黏膜损伤和手术创面,以及随访清创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鼻泪管黏膜在手术造孔引流后,有可能发生可逆性转变,重新发挥泪道的泪液排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结合中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58例62眼,术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眼术后结合中药冲洗;对照组26眼术后置入扩张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7%(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结合中药冲洗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同时运用的中药代替扩张管的使用,患者更容易接受。术后采用中药冲洗泪道避免了西药大量使用对鼻腔黏膜的刺激,减少了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丘气房过度气化在鼻内镜下泪囊鼻内造口术时对造孔的影响。方法18例溢泪患者经泪囊造影CT检查后显示鼻泪管阻塞,且鼻丘气房气化超过泪颌缝,采用经鼻内镜下鼻丘气房泪囊鼻内造口术,回顾性分析该术式及临床疗效。结果18例(20眼)术后随访1年,治愈率9 0%(18/20);显效5%(1/20);有效5%(1/20),总有效率100%。结论通过术前泪囊CT造影检查明确鼻丘气房与泪囊窝的局部解剖关系,对鼻丘气房过度发育者,可行经鼻丘气房泪囊鼻内造口术。  相似文献   

11.
鼻科学     
不放扩张器的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作者回顾性分析了35例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病例,全部患者术中均未放置泪囊扩张器。作者认为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是否放置泪囊扩张器,主要根据溢泪症状是否与反复发作的泪囊炎有关,眼科检查泪道堵塞的部位为泪囊后,手术中由暴露泪囊及造口过程是否顺利来决定。首先,按压泪囊区域发现泪囊扩张或者有脓性分泌物或黏液从泪小管口反流,尤其是下泪点反流。其次,泪小点清晰可见,尤其是下泪点。第三,术中暴露和切口泪囊后,经泪小点插入探针,如能顺利通过或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时;如果泪囊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的治疗疗效。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9月43例(52眼)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慢性泪囊炎患者与同期54例(61眼)行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患者比较,术后观察泪道通畅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鼻内镜组43例患者中39例泪道通畅(90.70%),通畅欠佳3例(6.98%),仍堵塞1例(2.33%),有效率97.67%;传统手术组54例患者中48例泪道通畅(88.89%),通畅欠佳4例(7.41%),仍堵塞2例(3.70%),有效率96.30%,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手术效果接近于传统手术,符合患者对手术的微创要求,选择合适病例,可以提高鼻内镜卞鼻腔泪囊造孔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通过对造孔、泪囊黏膜瓣的切开及固定方式等的改良处理,在鼻内镜下完成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22例(23眼)。结果:术后随访6~10个月,平均8个月。22例(23眼)中,21例(22眼)治愈,症状完全消失,泪道冲洗畅通,内镜检查造孔通畅;1例(1眼)症状改善不明显。总有效率95.7%(22/23)。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明显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中鼻内泪囊定位的新方法.方法:68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包括31例复发性泪囊炎)经鼻内镜行鼻腔泪囊造口术,术中将眼内光导纤维投射到鼻腔外侧壁的光斑作为泪囊在鼻腔外侧壁的投影.结果:使用眼内光导纤维引导,泪囊定位准确,进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时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手术简化.2例2次手术者再阻塞,其余患者随访2年无复发,无并发症发生,成功率为97.06%(66/68).结论:将眼内光导纤维用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中对泪囊定位的方法简单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32例(35眼)采用德国Storz公司0°鼻内镜及手术器械行泪囊鼻腔造孔术,下泪小点植入硬脑膜外麻醉用硅胶导管,留置于中鼻道3~6个月。结果随访6个月至2年,随访30例(32眼),27眼泪道通畅,炎症消退;3眼术后泪囊造口处粘连闭锁,经鼻内镜下开放泪囊造口,泪道恢复通畅。2眼泪道阻塞,检查泪囊造孔处通畅,行泪道冲洗多次,1眼泪道恢复通畅,1眼仍有阻塞,经再次置管处理,恢复正常。结论该术式具有创伤小,面部不遗留瘢痕,操作简便等特点。术后随访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与经面部切口的经典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梗阻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46例、53眼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梗阻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其中行经典泪囊鼻腔吻合术22例(26眼),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24例(27眼)。结果 经典泪囊鼻腔吻合术治愈25眼,好转1眼,无效0眼,治愈率96.2%,有效率100%;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愈25眼,好转2眼,无效0眼,治愈率92.6%,有效率100%。采用多个样本的秩和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与经典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梗阻的疗效接近,但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无需面部皮肤切口,创伤小,疗效确切,出血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鼻内镜下修复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患者的疗效观察,探讨鼻内镜下处理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患者的体会。方法收集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患者13例,应用鼻内镜手术再次修复处理,术后随访12个月,并观察疗效。结果治愈11眼,好转2眼,有效率100%。结论应用鼻内镜处理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患者有简便、快捷、微创及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临床效果,分析手术无效的原因。方法 对38例(3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施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观察术后泪道通畅程度, 分析手术无效原因。结果 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随诊 6个月,治愈36例、36眼占94.7% , 无效2例、2眼占5.3%。无效者1例为鼻息肉患者术后息肉复发,造口处反复有肉芽组织增生,经多次局部处理,终至闭锁,患者拒绝再次手术;1例为颌面部复合型骨折致慢性泪囊炎,术后溢泪,但无再溢脓。结论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具有方法简便、出血少、无面部瘢痕、手术视野清晰、术中损伤小、患者痛苦轻、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改良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道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的改良及其疗效,就改良手术方法和目的进行探讨。方法采用改良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31例(35眼)。男性4例,女性27例。年龄9~70岁,平均31岁。术前行泪囊碘油造影。随访6~20个月。结果31例(35眼)慢性泪囊炎,双眼患者4例;2例(2眼)为鼻内镜手术损伤致泪囊炎。前期泪囊鼻腔激光手术病史4例(5眼),鼻外径路手术2例(2眼)。28例(91.4%,32/35眼)治愈,症状消失,鼻腔造孔通畅。1例术后1周取出膨胀海绵时发生鼻腔黏膜瓣位置移位;2例术后6个月造孔瘢痕闭锁,其中1例再手术后治愈。总有效率97.1%(34/35眼)。结论保留鼻腔黏膜瓣并以此修复裸露骨质,可最大程度避免和减少骨质和瘢痕增生,有助于提高和取得满意的临床泪囊鼻腔造孔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利用银夹固定泪囊造孔治疗慢性泪囊炎。方法对39例(42眼)慢性泪囊炎病人经鼻内镜行泪囊鼻腔造口,用银夹把造口处泪囊黏膜和鼻腔黏骨膜固定吻合,无需置管让其形成瘘口。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以上,对其疗效观察分析。结果手术治愈36眼(85.7%),好转3眼(7.1%),无效3眼(7.1%)。无效3眼为泪囊狭窄所致,改留置腰麻管2个月后泪道部分通畅。结论经鼻内镜银夹固定泪囊造孔治疗慢性泪囊炎,操作简便、方便,疗程短,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