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体质是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个体特性,表现在正常生理中的个体差异、病理变化中的特异演变、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反应等方面。体质具有可变性。在生命过程中,体质可随着个体的年龄增长而出现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稚阴稚阳”(幼年)、“气血渐充”(青年)、“气血充盛”(壮年)和“五脏衰弱”(老年)等几个阶段。体质的这种变化特点与脾胃本身“弱、实、盛、平均、衰”的自然变化规律密切相关。脾胃的盛衰影响着人体气血津液的盛衰,控制着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发展趋势。脾胃功能对体质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幼年期、老年期以及女性青壮年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体质是人体在生命活动中的个体特性,它反映在正常生理中的个体差异、病理变化中的特异演变、治疗过程中始终遵循着"禀受于先天,充养于后天"的基本规律。父母的生殖之精构成胚胎,就形成了体质在形态方面的雏形。体质雏形一旦构成,内而脏腑经络,外而四肢百骸,只有源源不断地得到后天脾胃化生精微的供养和补充,才能逐渐发展为皮坚肉满、血脉和调的健壮体质,故中医学称"脾胃为后天之本"。因此,脾胃与体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4.
痰饮,《内经》谓之“积饮”,汉代张仲景在《金匾要略》中首创疾饮病名,专篇论述,为后世辩证论治的主要依据。祖国医学认为,痰为湿聚而成。但湿又源于脾胃,总由脾胃升降失常,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所致。l脾胃为生痰之源《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眈,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可见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胃的“游溢”,脾的“散精”而成。其水液运行输布.又依赖于脾的转输上行,肺的喜降通调水道和肾的气化开合分清泌油作用二而其首先尤在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位…  相似文献   

5.
6.
从脾胃入手治疗不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脾胃入手治疗不寐刘文伟兰州市红古区人民医院中医科(730084)关键词不寐,脾胃,痰湿王某,女,51岁。患者近一年来经常失眠,睡后多梦,有时彻夜不寐,食欲不振,脘腹胀闷,烦躁不安,大便秘结。曾在某医院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诊为“神经衰弱”,口服定安...  相似文献   

7.
治脾胃十法     
  相似文献   

8.
脾胃病治疗之我见甘淑琴(河南省第五建筑公司职工医院,450004)主题词脾胃病/中医病机,脾胃病/中医药疗法近年来,随着脾胃学说的发展,其治法门类越来越多,越分越细,我认为在脾胃病的治疗上,以调治脾胃本身和调他脏以治脾胃,是治疗脾胃病的两大法则,二者...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探讨中药参附黄蒲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118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患者口服温胃舒颗粒;实验组61例,患者煎服参附黄蒲汤。治疗周期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愈率(47.54%)和治疗总有效率(96.72%)显著高于对照组治愈率(21.05%)和治疗总有效率(80.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0%),随访期间实验组5例胃痛复发(8.2%),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中药参附黄蒲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效果理想、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对中风的研究经历了2000多年,中风的论治一直以来都是详于肝肾而略于脾胃,中风的病理因素主要为风、火、痰、气、瘀、虚,其中痰、虚属脾胃。脾胃在中风的发病中于肝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人以脾中之气为本,胃气供给全身器官营养,而心肺肝肾之生理机能必赖脾精之输布,故脾胃是其他四脏生理活动的中心,它脏的生理活动是以脾胃为枢纽,所以脾胃一虚,五脏受病而产生阳气下陷,阴火上乘,导致阴阳失调,气血逆乱,遂发本病。所以对于脾胃在中风中的治疗不可不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治疗脾胃病用药进行数据挖掘,探讨旴江医家危氏治疗脾胃病用药特点。方法:选用Excel软件建立中药性味、归经、功效数据库,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23.0"、"SPSS Clementine 12.0"进行频数、关联分析。结果:按纳入标准后获418首方剂,频率较高的中药类别是:补益药(24%),理气药(13%),温里药(11%),解表药(11%),温性药所占比例达43%。药味以辛(36%)、甘(24%)、苦(23%)为主,药物归经排名前三的是脾(24%),胃(19%),肺(16%)。置信度在90%以上的关联药物组合模式有大枣、甘草+生姜;厚朴、陈皮+甘草;白术、人参+甘草。结论:危亦林治疗脾胃病重视补虚、散寒、除湿、理气。用药以补气药为主,常用理气药、解表药、化湿药。性味多辛甘苦而温。归经重脏轻腑,突出脾胃肺经。常用药组功效偏于调和脾胃、理气和中、益气健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该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均为49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等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分别治疗2周,治疗前及6个月后进行和尿素14C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比较幽门螺旋杆菌(Hp)清除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溃疡面积大小、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出现的情况。结果内镜结果显示,胃溃疡患者经西医治疗后,溃疡面积减小;经中药治疗后,溃疡创面愈合,中医治疗效果较西医好;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p清除率分别为83.67%、89.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7%(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都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随访期间复发7例,占比14.29%,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无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及疾病复发率低,值得使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脾胃一脏一腑,为表里关系;脾主运化,主升清,胃主通降,主腐熟;脾胃功能正常,则气血生化充足,皮部、经筋、脏腑得以充养;脾胃为气血之源,生化之本,不仅滋养先天,弥补先天不足,更为后天之本,机体赖以生存的根本。若脾胃不足,则生化不足,机体失养,通过五行及经络等联系,出现脾胃已病,非独一脏病也,他藏皆病。故而脾胃已病,百病由生。所以了解了脾胃的生理功能,以及发病机制,即可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调理脾胃,做到未病先防。  相似文献   

16.
气机升降普遍存在自然界中,亦存在于人体中。它体现了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对人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脾胃升降失调,疾病由此而生也,而在脾胃气机升降协和中,肝肺气机对其有着重要的作用。故治疗脾胃病时,尤为重视肝肺气机升降。笔者从疏肝达肺、益肝补肺两法中以调肝肺气机为要治脾胃病,协调肝肺气机,恢复脾胃升降,而达到治愈脾胃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黄帝内经》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咳不离乎肺而不止于肺。作者有感于学习和临床实践过程中脾胃对咳嗽发生发展的重要性,今从脾胃方面探讨咳嗽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不孕症可从脾胃论治。调理脾胃调气血经水、固冲任督带、治带下无子、化痰饮水湿、壮四肢肌肉、助药物运化在不孕症的治疗中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不居集》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部专论虚劳病的总结,但其中对于脾胃理论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吴澄在《内经》理论基础上,既吸收了李东垣的脾胃学说,又熔入了朱丹溪的养阴学说,创造性地提出了理脾阴的思想和治疗法则,充实和完善了中医的脾胃理论。  相似文献   

20.
从痰湿质和阴虚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脂、血糖和尿酸等相关危险因素,以及肾脏和心脏不同靶器官损害方面的研究进展入手,探讨两大偏颇中医体质与原发性高血压内在关系。阴虚质宜少食辛辣温燥食物,膳食上酌加补益肝肾、滋阴润燥之品,痰湿质饮食应少吃油腻之品,膳食中酌加辛温燥湿、利湿化痰之品。为从中医体质角度干预原发性高血压人群,预防原发性高血压提供理论基础,并进一步在临床上运用中医体质辨识展开针对性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