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鸣 《中国针灸》2004,24(Z1):1-2
目的寻找针灸治疗恢复期中风较佳疗法.方法16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辨证治疗组、头电针组,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结果辨证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头电针组.结论辨证治针灸法治疗恢复期中风是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头脊电针方法治疗中风偏瘫肌张力增高的疗效.方法:60例中风偏瘫肌张力增高患者随机分成电针组(头脊电针组)30例、对照组(常规针刺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肌张力改善情况及Ashworth分级的变化.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hworth分级比较结果显示电针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则无显著差异.结论:头脊电针治疗方法能显著降低肌张力,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腰夹脊穴对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64例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头针、体针治疗,观察组在头针基础上结合电针腰夹脊穴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两组患者的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sheikh躯干控制能力测定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sheikh躯干控制能力测定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效果更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 05)。结论:电针腰夹脊穴结合头针与体针结合头针治疗都可以改善患者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但电针腰夹脊穴结合头针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薛媛  付玮  杨继若  卢荣 《西部中医药》2013,(12):107-109
目的:观察头电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44例,观察组主要以焦氏头针区为主,参考靳三针,结合电针治疗;体针组主要采用传统针刺法。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52%,对照组为82.6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7采用头电针治疗中风效果显著,且具有取穴少而精、方便实用、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头脊电针方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60例中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随机分成电针组(头脊电针组)30例,对照组(常规针刺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结果.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ugl-Meyer评分比较结果显示电针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则无显著差异.结论:头脊电针治疗方法能显著降低肌张力,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6.
杨玉霞  江玉娟  项蓉 《河南中医》2016,(8):1361-1362
目的:观察头电针、体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患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给予头电针、体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德国菲兹曼吞咽言语诊治仪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有效率为65.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电针、体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头穴透刺电针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方法及机制.方法 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和体针组,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流变、血脂等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明显减少,以头电针治疗效果为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等均明显降低,头针组疗效优于体针组.两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降低,头针组疗效优于体针组.结论 头穴透刺电针对缺血性中风作用显著,并能显著改善血流变、血脂多项指标.  相似文献   

8.
头电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头电针对中风后抑郁症的治疗作用。方法:90例中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例病人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病人加用头电针。治疗前后进行HRSD量表和中风病情评分。结果:2组病人治疗后抑郁状态都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病人治疗后中风也都有明显康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有趋势表明治疗组的中风康复好于对照组。结论:头电针对中风后抑郁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中风康复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状况.方法:通过对近5 a来括,从体针、电针、头针、其他疗法及针灸综合疗法等方面进行阐述.结论:针灸疗法在中风偏瘫的康复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电针针刺拮抗肌穴位治疗中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80例中风偏瘫下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选取常规穴位配合常规内科及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电针选取拮抗肌穴位配合常规内科及康复治疗,两组每次均留针30 min,每日1次,每周治疗6次,6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相似文献   

11.
电针鱼腰穴治中风后顽固性呃逆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电针鱼腰穴为主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使用鱼腰穴及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呃逆的穴位进行电针治疗作为治疗组,另将未加鱼腰穴的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1.4%.结论:电针鱼腰穴为主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头电针治疗中风及其对血脂,载脂蛋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量的报道一致认为针刺对中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血脂、载脂蛋白也有调整作用,但头针方面的专题研究很少,尤其是头针国际标准化方案公布后。笔者研究观察了62例中风病人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脂、载脂蛋白的变化,以公认的传统体针治疗为对照,并经过严谨的统计学处理,结论为头电针与传统体针对中风病都有疗效,其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头电针和传统体针对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影响都不大,治疗前后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头电针对载脂蛋白A1和B100的调整作用较传统体针为佳,现具体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62例中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上肢瘫痪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治疗中风后上肢瘫痪的最佳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头穴久留针加电针神经干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阳明经穴法,同时采用简化Fugl-Meyer(FMA)运动量表作为疗效评定标准,对治疗前后肢体功能针刺效应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疗程(4星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上肢的运动功能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用头穴久留针加电针神经干的方法治疗早期中风上肢瘫痪疗效理想,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拔罐、偏瘫肢体推拿、关节功能训练治疗加患者主动锻炼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电针、拔罐、偏瘫肢体推拿、关节功能训练治疗加患者主动锻炼治疗中风后遗症22例,和未主动锻炼29例患者作对照.结果:经2个月治疗后,能主动锻炼的患者经Barthel记分法均大于60分为良.没有主动锻炼的患者评分小于60分为中或差.结论:电针、拔罐、偏瘫肢体推拿、关节功能训练治疗加患者主动锻炼治疗中风后遗症,优于只被动的接受治疗组.  相似文献   

15.
杨丽荣 《河南中医》2014,(12):2338-2338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遗症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电针治疗。结果:50例中,显效4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电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与电针治疗中风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脱离4例)上肢痉挛的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t DCS组19例、电针组18例和对照组19例,3组均给予常规运动训练;t DCS组还加用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电针组加用电针治疗。实验前后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MAS)、Brunnstrom分期和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MA)中的上肢部分对患侧上肢进行评定,观察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3组患者评分改善幅度均优于治疗前(P0.01,P0.05)、t DCS组和头针组优于对照组(P0.05),t DCS组改善幅度较电针组明显(P0.05)。结论:t DCS或电针配合适当的运动训练可显著改善中风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状态,改善上肢运动功能,且t DCS改善效果优于电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电针结合康复训练与电针、康复训练3种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康复训练组、治疗组各30例,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康复训练组采用康复训练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康复训练疗法治疗,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ADL)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电针组和康复训练组,且治疗组ADL能力评分和临床疗效均显著高于电针组和康复训练组。结论: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中风后偏瘫运动功能的改善具有协同治疗作用,是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较佳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按期分经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针分期、分经及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针灸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按期分经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疗效优于常规针灸治疗,治疗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良好,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电针刺激神经干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电针神经干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0 7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神经干组 (简称神经干组 ,4 0例 )、常规针刺组 (简称针刺组 ,34例 )、中药组 (33例 )。神经干组采用电针神经干疗法治疗 ,针刺组选取常规穴位电针治疗 ,中药组口服华佗中风方。结果 :神经干组较针刺组和中药组疗效高、收效快 (P <0 .0 5 )。结论 :电针刺激神经干可作为中风后遗症的常规疗法选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电针联合低频电刺激对中风后上肢弛缓瘫患者上肢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4月—2019年10月安徽省针灸医院收治的82例中风后上肢弛缓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予以低频电刺激等治疗,观察组41例在此基础上采用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徒手肌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