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4种动物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观察了二乙酰关附甲素(关附乙素,DGFA)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结果表明,DGFA能显著对抗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纤颤;明显对抗氯化钙诱发的大鼠室颤和氯仿诱发的小鼠室颤;明显对抗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所致心律失常,减少室性早搏的发生次数,延迟首次室性早搏的出现时间,降低室生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主要与其阻滞心肌细胞的Na+、Ca2+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2.
小叶锦鸡儿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叶锦鸡儿正丁醇提取物对药物诱发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制备乌头碱、氯化钡(BaCl2)诱发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将大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100、50 mg.kg-1小叶锦鸡儿正丁醇提取物组,分别于舌下静脉给药1次,记录给予乌头碱后出现室性早搏(VP)、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时乌头碱的用量;记录给予BaCl2后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和维持的时间。结果小叶锦鸡儿正丁醇提取物的两个剂量可明显提高乌头碱所致大鼠发生的VP、VT、VF的用量;延长BaCl2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缩短维持时间。结论小叶锦鸡儿正丁醇提取物具有一定抗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采用专利改良技术获得的虫草头孢菌粉(Cordyceps Cephalosporium Mycelia,CCM)提取物对氯仿、乌头碱和缺血/再灌诱发的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专利改良技术获得的CCM提取物主要化合物分别为:腺苷38.1%、尿苷35%和胸苷13%。采用氯仿诱导小鼠心律失常,静脉注射乌头碱和冠脉结扎法诱导大鼠心律失常,均术前给予CCM提取物,记录并分析心电图曲线。结果 CCM提取物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氯仿诱发的小鼠室颤发生率,延长乌头碱诱发各种室性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降低缺血复灌性心律失常评分。结论改良技术获得的CCM提取物有效部位可对抗氯仿、乌头碱和缺血诱导的实验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4.
在氯化钡 (BaCl2 ) ,氯仿 肾上腺素 ,毒毛花苷G ,乌头碱 ,乙酰胆碱 氯化钙 (ACh CaCl2 ) 5种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上观察了 3,6 (二甲氨基 ) 二苯并碘杂六环葡萄糖酸盐 (IHC 93)对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结果表明IHC 930 .2 5和 0 .50mg·kg- 1均可对抗ACh CaCl2 诱发的小鼠房颤 (扑 ) ;明显缩短BaCl2诱发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 ;对氯仿 肾上腺素诱发家兔的心律失常有预防及缓解作用 ;能提高毒毛花苷G致豚鼠室性早搏 ,室性心动过速 ,室颤和心搏停止的用量 ;能提高乌头碱导致室性早搏用量 ,对室性心律失常有部分对抗作用 .  相似文献   

5.
阿魏酸钠抗心律失常机制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屏  曾秋棠  周彤  汪贵元  张国娟 《贵州医药》2001,25(10):884-886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是否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及其可能的抗心律失常机制。方法应用哇巴因及乌头碱建立心律失常的动物模型 ,并观察阿魏酸钠对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阿魏酸钠0 6g/kg静脉推注可对抗哇巴因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 ,使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的发生时间延长 ,并可提高哇巴因致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的剂量 ,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但阿魏酸钠不能对抗乌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结论阿魏酸钠具有对抗哇巴因诱发的心律失常作用 ,机制可能与其对钾离子通道的阻滞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二对氯苯甲酰莲心碱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研究二对氯苯甲酰莲心碱抗心律失常的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乌头碱、哇巴因、氯化钙 3种抗心律失常模型。结果 二对氯苯甲酰莲心碱 5mg·kg-1iv可明显提高乌头碱致大鼠、哇巴因致豚鼠发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心脏停搏用量 ;延长氯化钙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 ,减少早搏、室颤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论 二对氯苯甲酰莲心碱具有广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7.
二苯甲酰莲心碱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二苯甲酰莲心碱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采用乌头碱、哇巴因、氯化钙3种抗心律失常模型。结果:二苯甲酰莲心碱5mg.kg^1可明显提高乌头碱所致大鼠,哇巴因致豚鼠发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心脏停搏用量,延长氯化钙诱发大鼠出现心律失常的时间,缩短窦律恢复时间,提高窦律恢复律,延长死亡时间及降低死亡率,结论:二苯甲酰莲心碱具有广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毛果芸香碱对实验性心率失常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乌头碱,氯化钡和哇巴因制备实验性动物心律失常模型,观察毛果芸香碱的干预作用。结果:毛果芸香碱可显著延迟乌头碱引起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出现(P〈0.05),延长出现心律失常后的存活时间(P〈0.05);能明显延迟氯化钡引起的大鼠双相室性心律失常的出现(P〈0.01),缩短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P〈0.01);能显著延长哇巴因引起豚鼠出现心律失常后的存活时间(P〈0.05)。毛果芸香碱的上述作用可被M3受体阻断荆4-DAMP完全逆转。结论:毛果芸香碱具有对抗乌头碱和氯化钡诱发大鼠,哇巴因诱发豚鼠心律失常的作用,提示其具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毛果芸香碱通过激动大鼠和豚鼠心肌M3受体而产生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安心颗粒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改善作用。方法制备氯化钙、氯仿和乌头碱所致的小鼠心律失常模型及异丙肾上腺素(ISO)引起的小鼠心肌缺血模型,经安心颗粒治疗后,通过观察室颤发生率和心动过速的发生时间等指标评价其抗心律失常作用;通过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和磷酸肌酸激酶(CK)等指标评价其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结果安心颗粒可降低氯仿诱发小鼠的室颤发生率;延迟氯化钙引起大鼠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时间;提高大鼠对乌头碱的耐受剂量。在ISO所致心肌缺血模型中,安心颗粒可增加SOD的活性,减少MDA的含量,降低血清LDH、CK的水平。结论安心对氯仿、氯化钙和乌头碱引起的心率失常及ISO引起的心肌缺血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毛果芸香碱对动物心律失常模型的作用。方法分别以乌头碱和氯化钡制造动物心律失常模型,观察毛果芸香碱(0.2mg/kg)对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毛果芸香碱可明显延迟乌头碱引起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出现(P<0.05);延长大鼠出现心律失常后的存活时间(P<0.05);毛果芸香碱可明显延迟氯化钡引起的大鼠双向室性心律失常的出现(P<0.05)、缩短大鼠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P<0.05)。4-DAMP可完全拮抗毛果芸香碱诱导的心律失常。结论毛果芸香碱通过激动大鼠心肌M3受体而产生对抗乌头碱和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卡维地洛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卡维地洛(CVD)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并与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PRO) 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氯仿致小鼠室颤(VF) , 哇巴因、乌头碱致豚鼠、大鼠心律失常,肾上腺素致豚鼠心律失常, 以及结扎大鼠冠状动脉诱发心律失常等5 种模型。结果 与溶媒对照组相比, CVD1 mg·kg-1 显著降低氯仿诱发的小鼠VF 发生率〔18-75 %(3/16) vs81-25% (13/16),P< 0-01〕,此作用与PRO 相似。1 mg·kg-1 CVD 和PRO 均显著提高致室早(VE) , 室速(VT), VF, 心搏停止(CA) 所需哇巴因和乌头碱用量( P<0-01 vs 溶剂对照组) ;CVD 对抗哇巴因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较等剂量PRO 显著( P< 0-01 ,CVD vs PRO)。CVD 剂量依赖性地显著缩短iv 肾上腺素40 μg·kg- 1 所致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有效减少结扎冠脉诱发的缺血性心律失常VT,VF,CA 的发生率并缩短VT 的持续时间。结论 CVD 具有抗多种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该作用在等剂量时至少与PRO 相近,或强于PRO。CVD的这种作用最终将有益于接受其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谷氨酸脱羧酶(GAD)对非肥胖型糖尿病(NOD)小鼠糖尿病的免疫干预作用。方法将3周龄40只体重(10.0±0.9)g雌性NOD小鼠分为4组分别腹腔注射GAD3mU、GAD3mU和不完全弗氏佐剂(IFA)50μl混合物、IFA50μl、磷酸缓冲液(PBS)50μl,定期检测血糖,眼内眦取血分离血清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和干扰素(IFN)-γ的变化,动态观察各组糖尿病发生发展的过程。28周时,全部处死,取脾、胸腺作淋巴细胞亚群测定,胰腺作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GAD3mU+IFA50μl组小鼠无1只发生糖尿病。28周时血糖为(5.0±1.0)mmol/L;胰岛个数最多(7.9±1.2)个/张(P<0.01),胰岛炎评分最低(0.23±0.11)/个(P<0.01);血清中IL-4的水平最高为(99±17)pg/ml(P<0.01),IFN-γ水平最低为(304±31)pg/ml;CD4+/CD8+比值最低(P<0.01),在脾脏中为1.9±0.3,胸腺中为2.33±0.21。结论GAD早期可对NOD小鼠糖尿病的发生进行调节,主要是通过调节胸腺、脾淋巴细胞亚群分类,并通过淋巴细胞分泌Th1类因子和Th2类因子来调节Th0细胞的转化,从而抑制NOD小鼠胰岛炎,胰岛β细胞破坏减少,最终GAD免疫干预NOD小鼠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茉莉根提取物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茉莉根提取物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方法取茉莉根提取物分别注入由氯仿诱发心室颤动的小鼠、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的大鼠、氯化钙诱发心室颤动的大鼠和肾上腺素诱发心律失常的家兔体内,观察其对实验动物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①茉莉根提取物(腹腔注射2.0mg/kg、3.0mg/kg)对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室颤动有明显的预防作用;②茉莉根提取物(静脉注射1.0mg/kg、1.5mg/kg)对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有明显的治疗效果;③茉莉根提取物(静脉注射2.0mg/kg、3.0mg/kg)对氯化钙诱发的大鼠心室颤动具有预防作用,且能明显地降低大鼠的死亡率;④茉莉根提取物(静脉注射2.0mg/kg、3.0mg/kg)还能对抗肾上腺素诱发的家兔心律失常。以上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茉莉根提取物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a+内流、Ca2+内流及与阻断β-肾上腺素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克班宁灌胃给药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氯仿致小鼠心律失常和氯化钡、乌头碱致大鼠心律失常2种动物模型,以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地观察心电图的相关指标,记录并分析心电图曲线。观察不同剂量的克班宁对小鼠、大鼠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克班宁各剂量组能明显拮抗氯仿所致的室颤发生率(P<0.05),能推迟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发生时间并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P<0.01,P<0.05),延长乌头碱诱发的各种室性心律失常出现时间(P<0.05)。结论克班宁灌胃给药可对抗氯仿、氯化钡和乌头碱诱发的实验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5.
王维芝  赵润英 《中国药房》1998,9(4):151-152
磷酸喹哌iv9mg/kg明显降低氯化钙所致小鼠室颤的死亡率;ip18mk/kg对氯仿诱发小白鼠室颤具有保护作用;iv3.4mg/kg明显缩短肾上腺素诱发家兔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iv6.3mg/kg显著增加恒速滴注乌头碱引起麻醉大鼠室性早搏(VE)、定性心动过速(VT)、室性纤颤(VF)所需的乌头碱用量;iv5.4mg/kg显著增加恒速滴注哇巴因引起麻醉豚鼠VE、VT和VF所需的哇巴N用量;iv3.4mg/kg对麻醉家兔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CO、MAP呈一过性减少3min内恢复正常,士dp/dtmax、LVE-DP、CI、SI、LVMI均未见明显改变,TPVR也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乌药水提取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采用常规抗心律失常方法,将三氯甲烷诱发小鼠室颤试验和氯化钙诱发大鼠室颤试验分为生理盐水组、维拉帕米组、10.0mg/kg乌药水提取物组和30.0mg/kg乌药水提取物组:将肾上腺素诱发家兔心律失常试验分为给药前后组;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动作电位试验分为任氏液组、1.0%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组、0.5g/ml和1.0/md乌药水提取物组。结果乌药水提取物对三氯甲烷诱发的小鼠室颤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P〈0.05),对氯化钙诱发的大鼠室颤具有明显的预防效果(P〈0.05),能明显对抗肾上腺素诱发的家兔心律失常(P〈0.01),可明显降低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动作电位振幅(P〈O.05)。结论乌药水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试验性心律失常作用,能对抗由三氯甲烷、氯化钙、肾上腺素等诱发的心律失常,其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a+内流及与阻断β一肾上腺素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BPV) is increased inseveral conditions, including hypertension[1-3], aging[4],diabetes[5,6], spinal cord injury[7], and alcohol consump-tion[8], and linked with the severity of the underlyingdiseases, such as hypertension[1,2]. Causes for high BPVare manifold and varied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It iswell known that arterial baroreflex is important in thestabilization of blood pressure (BP), and interruption ofarterial baroreflex by sinoaortic d…  相似文献   

18.
吡咯卡因能对抗乌头碱引起的麻醉大鼠心律失常;能使BaCl_2诱发的大鼠室性心动过速转为正常;能提高豚鼠心脏哇巴因中毒的耐受量;并能降低CaCl_2—ACh诱发的小鼠心室纤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其50%有效剂量(ED_(50))与利多卡因相近。本实验测得小鼠ip吡咯卡因和利多卡因的半数致死剂量(LD_(50))分别为140±11mg/kg和143±15mg/kg,但吡咯卡因的急性心脏毒性作用则明显低于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19.
用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模型观察了SIPI-644十二指肠给药(id)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本品id 50,100和200 mg/kg,均能显著对抗乌头碱诱发的各种室性心律失常,但三个剂量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强度和剂量没有明显相关性。其id的药效比iv的药效弱,它和胺碘酮、静注的ED_(50)分别为12.3和27.8mg/kg,它们约TI分别为11.7和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