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深入了解冠脉支架植入后患者过渡期自我护理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分析16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护理的真实感受。结果通过分析、整理和提炼,得出过渡期自我护理缺陷,期望得到家庭、社会的关怀与支持,出院后依从性低,渴望实现自我价值4个主题。结论护理人员及各级医疗机构应为处于过渡期的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提供针对性的知识、技术指导,以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李婷婷 《全科护理》2020,18(25):3393-3396
[目的]开展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过渡期自我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6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进行访谈,以Colaizzi 7步分析法处理资料。[结果]对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总结,得出4大主题:过渡期病人自我护理的不足之处、渴望家庭与社会的支持、病人出院后依从性低、希望实现自我价值。[结论]护理人员应基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病人过渡期自我护理予以知识、技术帮助,不断增强病人术后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杨清波 《临床荟萃》2013,28(3):339-341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及冠心病患病率的不断升高,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越来越多.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常需要同时接受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在内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治疗及口服抗凝药以预防支架血栓形成和心房颤动引起的血栓栓塞.全面评估这类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支架血栓形成风险、血栓栓塞风险和抗栓治疗带来的出血风险并选择恰当的抗栓治疗方案,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现将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抗栓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深入了解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对延续性护理服务的需求状况,为临床护士履行延续性护理服务提出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资料分析原则整理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经分析提炼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对延续性护理服务需求的三大主题: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对延续性护理服务存在需求,希望与医护人员随时取得联系、沟通,有疑问时需要医生或护士给予解答;对延续性护理服务患者更愿意护士给予电话随访的方式;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期望规范化、优质的延续性护理服务。结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需要延续性护理服务,护士作为延续性护理服务的提供者,应发挥其专业优势,探索规范化、优质的延续性护理服务,满足患者对照护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心理体验。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016年4-8月在长沙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15名患者进行半结构化的访谈,采用Colaizzi资料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从访谈资料中分析出5个主题:焦虑、自责、担忧、积极接受、渴望支持。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存在不同的心理体验,应及时疏导患者负性情绪,强化积极体验,进行针对性、系统性的健康宣教,推广社会服务,建立便捷的随访监测系统,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深入了解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以期为临床护士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提供指导。方法2015年7-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2例,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应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共得到3个主题:患者疾病知识缺乏,健康教育需求迫切;健康信息获取渠道少;健康促进行为不佳。结论 医疗机构应加强护士健康教育意识及能力的培训,落实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延缓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病情发展。方法采用入院教育、出院教育、随访教育等方法,为168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教育方案,进行生理、心理及疾病本身的健康教育。结果有效地促进了本组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未发生心脏事件和出血,血脂、血压控制良好,超重者的体重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开展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延缓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ICAS)的临床和造影表现,提高治疗效果。材料和方法:本组病例均经临床,心电图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G)证实为冠心病。30例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原因有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中发生急性冠状动脉闭塞2例,冠状动脉夹层1例,为防止PTCA术后再狭窄18例,PTCA术后再狭窄4例,急性心肌梗塞5例。30例SCAG均采用Judkins法。PICAS的技术操作在数字成像电视下进行。结果:30例SCAG表现显示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48支62处。我们在32支38处病变植入内支架,30例植入38只内支架。每例内支架数分别为1只(26例),2只(2例),3只(1例)和5只(1例)。成功率为100%。结论:①PICAS是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冠状动脉阻塞的有效方法。其成功率高,并发症低。②SCAG表现提示右冠状动脉,冠脉近段病变和局限性病变PICAS成功率高。③冠脉复杂病变,重度或闭塞病变,以及长段病变的PICAS的难度大,但技术操作熟练,成功率也高。  相似文献   

9.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冠脉支架植入手术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冠脉支架植入后易出现再度狭窄的现象,笔者对此作简略综述,以对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药物洗膜支架(DES)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高龄(年龄≥75岁)患者共22例,置刀刀2-S前后行抗血小板常规治疗22例患者28处病发,共置入DL—S30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失败2例,手术即该成功率90.9%,术后存活20例,临床承访14~180d,股动静胶唐1例;19例无支架枘再狭窄以临床表现,亦无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少DS治疗高龄,复杂病变及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是比较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成功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支架再狭窄的影响及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ACS患者并植入药物支架6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行多导睡眠仪监测后分两组,①OSA组:ACS合并OSA患者21例,②对照组:ACS不合并OSA患者45例。术前患者抽血查血糖、血脂及hsCRP ,术后6个月随访时复查血糖、血脂、hsCRP并进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复查。结果 OSA 组基线水平的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较对照组增高( P <0.05);经过他汀调脂治疗6个月后复查两组 TC及LDL差异无显著性( P>0.05)。OSA组基线时和随访时 hsCRP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 0.01)。在6个月随访时,在OSA组支架再狭窄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01)。AHI与hsCRP及再狭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P<0.05)。hsCRP与再狭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P <0.05)。结论 OSA促进ACS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其可能机制为OSA患者的A HI增高导致的低氧血症,促进血浆hsCRP增高,导致血管内皮炎症反应加重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非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择期PCI的NSTEACS患者384例,随机分为标准瑞舒他汀组( n=191)和强化瑞舒伐他汀组( n=193),于PCI前、术后24 h测量高敏C反应蛋白(h s-CRP)、肌钙蛋白I(cTnI)、肌酸磷酸激酶(CK-MB)水平;于PCI前、术后3 d测量血肌酐(SCr)水平;记录30 d、180 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和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两组PCI术后24 h的 CK-MB、cTnI、hs-CRP均有升高,强化组低于标准组( P <0.05);强化组术后180 d内MACE显著低于标准组( P <0.05);两组间SCr及不良事件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使用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比标准瑞舒伐他汀治疗能显著降低hs-CRP水平,减少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及术后180 d内M ACE发生率,且不增加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对冠心病人的影响。方法将96例冠心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54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冠心病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心理行为干预。2组患者分别于3个月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生活事件评定量表(CES)评定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以及是否有重大生活事件发生,用总体幸福感量表来评价患者的幸福度。并测试血脂、空腹血糖、血压、体重指数,分别计算出2组的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比较2组患者出院3个月内与冠心病有关的再住院率。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与冠心病有关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SDS、SAS、CES和血脂、血糖、血压、体重指数都低于对照组60〈0、01)。结论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能明显缓解冠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非典型川崎病冠状动脉的超声改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提高临床对非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非典型川崎病的二维超声表现。结果:非典型川崎病的超声表现:1.冠状动脉内径正常,但管壁回声增粗,增强,内膜形态不规则呈波浪状,虫蚀样及管腔同模糊等形态不的改变。2、壁回声明显增厚,增强,管腔变窄;3、冠状动脉轻度扩张,壁回声不均匀增粗,增强,4、冠状动脉明显扩张,冠状动脉瘤形成。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于早期诊断非典型川崎病,及时给予正确治疗,减轻冠状动脉的损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 (PTCA)及支架植入术 (stenting)后QT离散度 (QTdispersion ,QTd)的变化。方法 :对 6 8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管腔狭窄≥ 75 %而成功行PTCA和stent植入术前 ,术后 (4h、2 4h、1周 )进行同步 12导联心电图检查 ,测量QTd和QTcd ,还同期测量了 6 2例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术前、术后 (4h、2 4h、1周 )的QTd和QTcd。结果 :(1)冠状动脉造影组 :冠状动脉造影后 (4h、2 4h、1周 )与冠状动脉造影前的QTd和QTcd比较均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2 )PTCA和stent植入术组 :PTCA和stent植入术后 (4h、2 4h、1周 )与术前的QTd和QTcd比较均明显缩短(P <0 .0 5 ) ,但术后 4h、2 4h、1周之间的QTd和QTcd比较均无明显改变 (P >0 .0 5 )。亚组分析表明 :多支病变组QTd、QTcd较单支病变组明显延长 (P <0 .0 5 )。单支病变组术后 (4h、2 4h、1周 )与术前QTd、QTcd比较均明显改善 (P均 <0 .0 5 ) ,但术后 4h、2 4h、1周QTd、QTcd相互比较无明显变化 (P均 >0 .0 5 )。单支病变组术后 (4h、2 4h、1周 )与术前比较QTd、QTcd改善率为 78% ,恶化率 15 % ,无变化者 7%。多支病变组术后 (4h、2 4h、1周 )与术前比较QTd、QTcd均无明显变化 (P均 >0 .0 5 )。多支病变组术后 (4h、2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aVR导联T波方向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1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冠脉造影术前aVR导联T波方向,分为正向组(n=90)与非正向组(n=128),比较两组患者间梗死相关血管、病变血管支数、Gensini积分等指标.再根据aVR导联T波正向组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的T波恢复情况,将其分为恢复组与未恢复组,观察冠脉介入治疗对aVR导联T波恢复情况的影响.[结果] T波正向组IRA前降支发生率高于T波非正向组,冠脉多支血管病变所占比例高于T波非正向组,侧支循环所占比例低于T波非正向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波正向组Gensini积分轻度所占比例小于T波非正向组,重度所占比例高于T波非正向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VR导联T波正向[OR=1.67,95%CI(1.029~3.077),P=0.049<0.05] 、高龄[OR=1.023,95%CI(1.009~1.042),P=0.045<0.05] 均是冠脉病变程度的危险因素;T波恢复组冠脉单支病变处理梗死相关血管(IRA)前降支所占比例显著高于T波未恢复组,PCI术前Gensini积分重度者所占比例显著低于T波未恢复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VR导联T波方向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7.
李峰  张育民  王勇 《医学临床研究》2013,(12):2391-2393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抗栓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方法]60例ACS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强化抗栓三联方案治疗,治疗组采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常规强化抗栓三联方案治疗,治疗1周后评价疗效,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治疗组治疗后PT、TT、APTT水平显著升高,Fib显著降低,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无出血事件发生。【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强化抗栓治疗ACS疗效满意,可改善患者体内的高凝状态,增强抗栓效果和减少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腹脂素水平和其他危险因素,探讨血清腹脂素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129例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96例)和对照组(33例),冠心病组根据患者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进一步分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27例(STEMI组)及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32例(UA/NSTEMI组),稳定性心绞痛组37例(SAP组)。测定各组患者血清腹脂素水平,同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100、脂蛋白(a)、空腹血糖、肌酐水平。结果:在冠心病各组中腹脂素水平STEMI组〉UA/NSTEMI组〉SAP组〉对照组(26.96±5.30ng.dL-1比24.20±6.88ng.dL-1比20.84±4.63ng.dL-1比19.85±8.08ng.dL-1)。其中STEMI组和UA/NSTEMI组腹脂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SAP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腹脂素水平与空腹血糖相关,与冠心病其他危险因素不相关。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腹脂素水平升高与冠心病独立相关。结论:血清腹脂素水平升高与冠心病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