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建立“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人群健康影响评估指标体系”。方法运用理论分析、层次分析、专家咨询法、Delphi专家咨询法,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结果形成了一套包括3个二级指标(健康理念、生活方式、人群健康)、20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结论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人群健康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城市健康环境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情况。方法比较各指标数据的历年变化率与变化趋势,并根据所建立指标体系的总评分,初步评估2008年奥运会对主办城市北京市健康环境的影响(2001~2004年)。结果各指标的评分都表现为2008年奥运会筹办阶段变化幅度与速率明显高于申办阶段,申办阶段变化幅度与速率明显高于申办前阶段。2001~2004年北京市健康环境状况总评分的时间动态数列环比均大于1,年均递增速度为8.41%。结论使用该指标体系评估奥运会对主办城市健康环境的影响是有效的和适宜的。2008年奥运会大大改善了北京市的健康环境。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德尔菲法函询全国专家意见,建立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方法对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27位专家进行2轮Delphi专家咨询,根据指标重要性得分的均值和变异系数的大小筛选指标,并确定其权重。结果专家的平均从业年限为(24.11±6.73)年;2轮咨询的专家应答率分别为96.30%和88.89%,平均权威系数为(0.86±0.05);2轮咨询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07和0.357,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第2轮大于第1轮,专家意见逐步趋于一致;最终确立的中国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健康影响因素、健康现状和健康结局),9个二级指标和27个三级指标,3个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333,0.351和0.316。结论德尔菲法对于建立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指标评估体系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北京奥运会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建立2008年北京奥运会传染性疾病事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奥运会赛时传染病事件发生扩散的风险,为奥运会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成立奥运会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专题研究小组,收集、分析近10年有关传染病和风险评估资料,确定风险评估指标及指标评判内容。结果初步建立北京奥运会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考虑确定6个一级指标,并且根据每个指标所涉及的相关内容,确定20个评判指标。传染病疫情事件综合考虑相关因素,结合监测预警分析、历史资料数据分析及专家经验和会商,利用半定量的方法对风险可能性进行五级等级划分。结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具有普遍的地区适用性,对于重大活动的保障应对和实施风险管理具有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套能较好反映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前后城市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根据各项指标重要性的得分均值筛选指标,并采用平均值法确定权重。结果第一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为90.00%,专家权威程度为0.78;第二轮专家咨询的协调系数为0.51(P≤0.01),提示专家评估意见协调性较好。经过两轮咨询从102个指标中筛选出85个指标,指标重要性均在6分以上,最终确定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2个和三级指标85个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权重指数较高的三级指标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爱卫办年办公经费、创卫专项经费、群众对城市卫生状况满意度、全年空气AQI(或原API)指数≤100的天数和大气PM2.5日平均值。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国家卫生城市创建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评估各城市卫生创建前后在人群健康、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经济发展和城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各方面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科学、系统、实用的湖北省健康城市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为湖北省健康城市建设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改良德尔菲法确定湖北省健康城市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权重。结果湖北省健康城市建设效果评估体系,包含健康城市建设效果评估体系、建设过程评估体系和建设居民满意度评估体系3个维度。研究2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00%,权威系数平均为0.79,协调系数均值第1轮为0.309,第二轮为0.563。结论专家咨询结果代表性好、权威程度高、协调性好,应用改良德尔菲法确定的健康城市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结果较为理想,可为健康城市建设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指标体系,客观反映2008年北京市奥运会对举办城市或国家的居民健康的影响,为“奥运健康遗产研究”提供基本测量工具。方法:利用理论分析和专题组访谈法确定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运用Delphi法确定三级指标体系。结果:形成了一套包含1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56个三级指标的奥运健康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结论:通过分析研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指标,可以初步认为本研究所获得的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社区医院健康促进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促进医院(health promoting hospital, HPH)的创建和发展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和专家访谈初步确定指标框架,通过两轮改良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建立指标体系,并以百分权重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2.60%和85.19%,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7和0.839;最终形成社区医院健康促进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38个;各级指标变异系数为0.044~0.193,两轮咨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75和0.512(P<0.01)。结论 社区医院健康促进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内容覆盖全面,指标权重设定科学合理,为基层医疗机构创建健康促进医院,并持续开展社区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了实用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建立健康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构建指标体系的预选指标,运用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筛选和优化,采用等级和法确定指标权重,对贵阳市2015—2017年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后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经过2轮专家咨询,专家意见一致,构建了由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人群、健康文化5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54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实证分析显示,2015—2017年贵阳市城市健康总体评分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该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综合性和可靠性,评价指标内容契合贵阳市健康城市建设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城市新移民健康相关社会资本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进一步评价城市新移民健康相关社会资本的评估工具。方法采用文献法和专题小组讨论,初步形成城市新移民健康相关社会资本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使用Delphi法遴选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7.1%和94.1%,权威系数为0.85,协调系数分别为0.14和0.27(P 0.05)。结合界值法和专家意见删减调整后最终建立了包括个体、家庭、社区、工作单位和宏观社会在内的5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50个三级指标及其权重构成的指标体系,权重分别为0.15~0.28、0.13~0.36、0.18~0.55。结论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可为城市新移民健康相关社会资本的测量和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奥运会对主办城市健康环境影响评估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系统介绍了2008年北京奥运对主办城市健康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涵盖了奥运健康遗产评价中健康环境、社会保障、卫生服务3个二级指标部分的内容。介绍了二级指标的含义及所属的三级指标的定义、目的、数据来源、计算方法和测量频率,并介绍了相关指标的计算方法和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该文系统介绍了2008年北京奥运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涵盖了奥运健康遗产评价中健康理念、行为方式、健康结果3个二级指标部分的内容。介绍了二级指标的含义及所属的三级指标的定义、目的、数据来源、计算方法和测量频率,并介绍了相关指标的计算方法和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定性访谈了解奥运会对居民和社区层面上的影响,验证本课题所提出的指标的合理性。方法对51名访谈对象开展了专题组访谈和个人深入访谈,并用主题框架法进行分析。结果访谈的结果可以被归纳形成为包括环境、健康理念、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四个总主题和相应分主题的主题框架,这一主题框架与本研究前期建立的指标体系结构基本一致。结论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本研究所建立的二级指标和部分三级指标的合理性与代表性。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北京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收集北京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办、筹办与举办等不同阶段所制定的改善空气质量相关法规、标准、环保投资情况以及与空气质量相关的监测数据,分析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北京空气质量的持续影响。方法收集年鉴、公报、政府各部门公开发布的与空气质量相关的数据资料,计算定量资料的年均增长速度、环比,计算不同阶段各指标的均值、不同阶段间的环比来分析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北京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 1999年以来,北京市共制定与改善空气质量相关法规、标准57部。环保投资由1999年的100.96亿元增至2008年的265.7亿元。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从2000年的177d增加到2008年的274d。SO2、CO、NO2及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均有下降。废气排放明显下降。结论北京市在申办、筹办、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过程中加大了环保投入、推进了环境保护相关法规、标准实施、推进了一批环保措施的落实,从而持续改善了北京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病媒生物控制工作和控制效果的分析,总结奥运会期间病媒生物控制保障的成功经验与遗产。方法对奥运核心区、全市奥运场馆、场馆外围进行全面系统的病媒生物密度监测,以奥运场馆为重点,对周边2km及全市范围开展大规模的病媒生物控制活动。结果降低了奥运场馆和全市病媒生物密度,完全实现了“有效控制城市奥运涉及区的病媒生物种类及数量”的奥运公共卫生保障目标。结论围绕奥运会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和做法是行之有效的,所形成的一些独特经验、技术措施和控制机制已成为奥运会的一份宝贵遗产,对今后北京市和我国的病媒生物控制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对北京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API)的影响,预测奥运会后的持续效应.方法 描述2004-2008年北京城市API的时间分布状况,对2008年API进行时间序列分析,采用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average model,ARIMA)法建立预测模型,预测2008年12月空气质量.结果 2004-2008年月平均API以3、11月最高,分别为120±66、116±72;7、8月最低,分别为83±28、77±27.2004-2008年各年空气质量类别中"优"、"良"天数所占比例分别为9.56%(35/366)、54.37%(199/366),8.49%(31/365)、54.52%(199/365),7.12%(26/365)、58.90%(215/365),8.77%(32/365)、58.63%(214/365),16.67%(61/366)、58.20%(213/366),有逐年增加的趋势(X2趋势=11.397,P=0.001).建立ARIMA(1,0,0)模型可以较好拟合API时间序列,奥运期间干预措施可使API下降37.1%,用模型预测北京市2008年12月月平均API为82.结论 奥运会期间北京市空气质量提升明显,临时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奥运会后空气质量仍维持在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存在的公共卫生风险,为科学制定公共卫生保障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风险评估法、HACCP管理法,研究公共卫生存在的风险。结果通过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找出目前公共卫生领域所存在的五大类45种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风险,并进行了4种风险水平的分析;评估出极严重风险三类5种;高危险度风险五类22种;中等危险度风险四类10种以及低危险度风险四类8种。同时引入风险管理思路,开展奥运会公共卫生保障对策的研究和探讨。结论通过对公共卫生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估,找出关键点,以利于有针对性地制定奥运保障策略,并提供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