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特征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英  常青  刘婕 《辽宁医学杂志》2010,24(3):123-124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与心电图(ECG)异常的关系,提高对AHCM诊断识别,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对经临床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的16例AHCM患者的ECG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合并ECG异常改变,其中以胸前导联巨大倒置T波最常见,且具有TV4〉TV5〉TV3特征,大多伴有ST段下移和左胸导联高电压,这些ECG改变主要导联为V4、V5,未见异常Q波。结论对于标准12导联ECG显示非对称性倒置T波,伴胸导联V3~V5R波幅增高,特别注意V4、V5导联的改变,应高度考虑AMCH的可能性;ECG异常与AHCM具有相关性,是AHCM的首要诊断依据;对有特征性ECG改变的患者即使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心尖肥厚,也应密切随访、观察,提高该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肺梗塞心电图动态观察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56例肺栓塞病例,对肺栓塞前后的ECG(心电图)动态改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ECG异常者48例,占85.7%,SⅠQⅡTⅡ27例.占48.21%,TV10V3倒置21例,占21.43%。上述ECG改变于国内报告、通过ECG分析,肯定ECG动态改变对肺栓塞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文收集了我院自1979年至1992年期间,经临床诊断的肺栓塞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13-86岁,平均45岁。56例患者中依靠ECG动态改变诊断者16例,其中SⅠQⅡTⅡ14例,Tv1-v3倒置11例,RBBB(右束支传导阻滞)6例,顺钟向转位电轴右偏5例。56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我们对心电图 (ECG)有ST段降低、抬高、T波低平、倒置和Q波在不应该出现的导联形成病理性改变的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 (UCG)与ECG进行比较分析 ,认为UCG所见的节段性室壁运动障碍与ECG所见的相应区域的改变有较好的相关性。将UCG与ECG结合起来 ,确定心肌缺血的部位和梗死所造成的形态学改变是一种无创、简便可靠的方法。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对 2 0例患者进行分析 ,男 16例 ,女 4例。年龄为 4 0~ 6 7岁 ,平均年龄 5 9 3岁。ECG确定有心肌梗死改变的 12例 ;无心肌梗死改变 ,但有ST段、T波异常变化 ,…  相似文献   

4.
正确评价ST-T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很重要,现对84例ST-T改变疑诊冠心病者进行选择性冠脉造影,作对比分析,报道如下。选1999-2002年12月本院84例住院者,男58例,女26例,合并高血压41例,合并糖尿病18例,依临床表现分为两组:A组为ST-T改变合并典型胸痛48例;B组为ST-T改变合并不典型胸痛或无症状36例,均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每组对其ECG的ST-T改变,心律失常与造影结果进行对比。患者住院期间多次记录ECG、对ECG的以R波为主导联的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0.5mV,T波倒置为异常,对ECG的激动起源异常与激动传导异常为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早期急性损伤的理论对于AMI的早期心电图 (ECG)改变有了一致认识。 1991年至 2 0 0 0年 ,我院收治AMI患者 98例 ,其中ECG呈不典型表现 4 0例 ,现分析如下。1 不典型ECG表现1.1 Q波振幅顺序异常 正常V3 V5导联可记录到 q波 ,但 q波从V3 V5应逐渐加深 ,即qv3 4>5的异常顺序 ,或V5呈Rs型 ,则提示表现为心肌梗死。1.2 R波振幅降低 ST T伪性改善 ,常表现为QRS波振幅增高 ,T波增高及斜行ST段抬高 ,但当过渡到出现Q波和T波倒置的充分发展期前 ,有时可见到R波振幅降低及ST T暂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与心电图(ECG)异常的关系,提高对AHCM的诊断识别,减少误、漏诊.方法 对 31 例AHCM患者的ECG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均合并有ECG异常改变(100%);胸前导联(V3~V6)T 波倒置(0.1~2.8 mV),且以V3、V4、V5导联T波倒置最为明显;上述导联ST段压低(0.05~0.4 mV);V3~V5导联R 波振幅明显增高;所有左心尖肥厚型病例均无异常Q波,1例全心尖肥厚型可见病理性Q波.合并心房纤颤2例(6.5%).结论 标准12导联ECG显示胸导联V3~V5R波振幅增高伴对称深倒置T波,要高度考虑AHCM的可能,ECG异常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具有相关性,是AHCM的首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海珍  代勤  王金婷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2):1200-1201
目的观察急性肺栓塞(APE)的心电图(ECG)变化,探讨其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3例被确诊为APE患者的ECG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常ECG改变29例(87.88%),其中T波倒置17例(58.62%),SI QIII TIII 7例(24.13%),SI TIII(SI QIII)6例(20.69%),窦性心动过速6例(20.69%),ST段改变(抬高或下移)4例(13.79%),右束支阻滞4例(13.79%),电轴右偏1例(3.45%),顺钟向转位1例(3.45%),肺型P波1例(3.45%)。结论 APE的ECG改变呈一过性及多变性,虽属非特异性但如能紧密结合临床及动态观察ECG改变,则有助于APE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波异常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中的预测价值,以及这种ECG改变是否可以预测早期冠状动脉造影术获益。尽管ST段改变是NSTE-ACS患者ECG的最重要特征,但T波异常却是ECG最常出现的检查结果。本研究假设一种新的定量T波分析法可以提高这种ECG异常的预测价值。方法和结果:对1609例NSTE-ACS患者的入院ECG进行T波定量分析。分析了9种不同的T波异常对未被随机分入早期冠状动脉造影组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另外,分析了存在一种T波异常(多于6个导联的T波异常)对行早期冠状动脉造影术能否获益的预…  相似文献   

9.
探讨急性脑外伤与心电图(ECG)异常改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急性脑外伤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首次ECG诊断结果异常者(既往健康,否认有心脏病及高血压病史).结果:ECG异常发生率较高有:窦性心动过缓,ST段降低,T波低平、双向、倒置,Q-T间期延长,U波明显,左室高电压.2周内复查ECG66.7%恢复正常.结论:急性脑外伤发生后脑实质特定部位损害,颅内压增高等多种原因,导致ECG可出现暂时性异常改变,随着脑部情况改善,血肿的清除,异常的ECG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沈美华 《医学文选》2003,22(1):45-45
急性脑血管病引起的心电图 ( ECG)异常颇为常见 ,现对 1 5 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 1 2 2例 ECG异常者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1 5 0例中脑出血 72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8例 ,脑血栓形成 64例 ,脑栓塞 6例。最小年龄 39岁 ,最大 92岁 ,平均 5 8.5岁。 80例均在发病后 1~ 72小时入院。有 ECG异常者 1 2 2例 ,占 81 .33% ,其中出血性 5 8例 ,占 47.5 % ;缺血性 64例 ,占 5 2 .5 %。出血性组与缺血性组心电图异常率无明显差异。2 结 果2 .1  1 2 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 ECG异常改变类型 见表 1。出血性组以 ST段、T波、QT延长及左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较12导联动态心电图(ECG)及常规ECG用于心内科临床诊断的ST—T参数差异,探讨不同ECG连接方法用于心内科临床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50例受试者.采用12导联动态ECG及常规ECG两种连接方式分别描记心电图,记录两种连接方式所得ST—T参数。结果650名受检者中,两种连接方式描记图形ST段无差别595例,一致率为91.5%:QRS波群主波向上导联方向、形态大致相同且电压在正常范围内598例,一致率为92.0%。结论两种连接方式,ST段及T波的一致率均在90%以上,可使用同一诊断标准.两种连接方式的参数差异可能是来自体位及连接方式。在诊断中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2.
头胸导联心电图在老年Ⅲ、aVF异常Q波的鉴别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nl、aVF出现Q波)0.04’、)R/4时,常报告为Ill、aVF异常Q波。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难以处置。我们使用ML2000数字化全同步24道心电检测系统进行半年的ECG检测中,人选“头胸导联心电图学概论”讲座的各类病变心电图36例,其中60岁以上Ill、aVF异常Q波者6例。以HCECG判别仅2例为异常Q波,4例为假性Q波。与放射核素显影检测、冠脉造影或超声检查及临床征象一致。报告于后仅供参考。1资料例]男性,66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常规心电图(RLECG)见Qlll时限>0.04”、振幅0.smV、T波低平,Q。振幅占]/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ECG)改变特点,为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诊治的8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ECG特点.结果 脑出血患者组,ECG异常37例,占92.5%(37/40),ECG表现为T波倒置、ST段异常、Q-T间期出现延长,U波突出者共28例,心律失常占13.5%(5/37)、传导阻滞占5.4%、ECG正常7.5%;脑梗死患者组ECG异常39例92.9%(39/42),ECG表现为T波倒置、ST段异常、U波突出及Q-T间期延长者共26例,心律失常占23.1%(9/39)、左室肥厚劳损占10.3%(4/39)、ECG正常占7.1%.结论 ECG对诊断急性脑血管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经CT证实无心血管病史的260例急性期脑卒中病人的心电图(ECG)资料进行分析,发现ECG异常203例(78.1%)。ECG改变:主要表现为T波,S—T段的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ECG异常改变与脑卒中有明显关系,与病变性质无关;ECG异常改变程度与脑卒中严重程度成正比。ECG改变的可逆性与脑卒中严重程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15.
体表心电图 (ECG) Q- T间期反映了心室的复极化过程(包括去极化过程 ) ,其改变受多因素影响 ,临床按病因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 [1 ]。 Q- T间期延长为心肌复极异常 ,有时合并 T波切迹、T波电交替、巨大 U波等心电图改变 ,此种心电图的异常改变 ,有时可引起恶性心律失常 ,造成晕厥或猝死 ,因而引起临床重视 ,在临床上以继发性复极异常多见 [1 ] 。笔者现报告 1999年 1月~ 1999年 12月收治的 4例患者。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例均为住院病人 ,男性 2例 ,女性 2例 ;年龄 5 8± 4.3岁。记录心电图采用国产单道光电式 (ModelECG-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动态心电图表现特点,为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7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儿有5例动态心电图检测大致正常,73例有异常改变.73例异常中有各种心律失常者66例,占90.4%,伴ST段、T波改变的11例;仅有ST段、T波改变的7例,占9....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比较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常规心电图(ECG)及动态心电图(DCG)的检查结果,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13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同时进行24h动态心电网检查。最后观察分析2种检查结果的不同。结果13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经ECG检查心电图结果异常97例(74.62%),DCG检查心电图结果异常122例(93.85%)。2组阳性检出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1);另外与ECG检查比较,DCG检查能较好的检查出患者一过性或阵发性对生命构成潜在威胁的心律失常(如短阵室速等),以及一些较为复杂的心率失常及ST—T改变。结论动态心电图可以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阳性检出率,有利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同时可以作为患儿预后随访效果的检验手段。  相似文献   

18.
李莉 《中华医护杂志》2007,4(10):893-893,892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心电图(ECG)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72例AP患者的ECG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组ECG异常改变者199例,异常率为53.49%,ECG正常者173例(46.51%)。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ECG异常11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84例,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χ^2=90.995);ECG异常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ST段降低和T波的改变等。结论AP常伴有ECG的异常改变,ECG监测对判断AP的病情发展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来评价体表心电图(ECG)ST T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19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的ECG,分析其ST T改变的诊断价值,ECG采用常规12导联加RV3~5,V7~9,阳性诊断标准:病理性Q波,任何导联下移ST段≥0.05mV,损伤性ST段抬高(肢导抬高1mV,胸导抬高≥2mV),冠状T波;ECG定位:V1~V2前间壁;V3~V4心尖;V1~V5广泛前壁;V7~V9后壁;I,AVL高侧壁;V5~V6侧壁;I,AVL,V5~V6前侧壁;Ⅲ,AVF下壁。冠状动脉造影(CAG)采用Judkins法:阳性诊断标准为主要冠状动脉分支(左主干,左前降支、左旋支、右冠状动脉)狭窄≥50%。统计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真阳性率89.6%,真阴性率52.6%,假阳性率47.3%,假阴性率10.3%,阳性预测值74.2%,阴性预测值76.9%。ECG上出现下壁改变的有84例;前间壁8例;心尖4例;广泛前壁28例;后壁12例;高侧壁9例;侧壁76例;前侧壁52例;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前降支病变81例;左旋支75例;左主干10例;右冠50例。双支病变21例;三支病变39例。心肌桥5例。结论:通过体表ECTST T改变对预测冠状动脉病变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董萍  杨晓军  陈良发 《海南医学》2006,17(8):121-122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APE)的心电图表现及治疗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收治的82例确诊为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前后及出院前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1)入院时心电图变化:窦性心动过速56例;右束支传导阻滞19例;SIQⅢTⅢ54例;QⅢTⅢ58例;QⅢ69例;SV1-V5R挫折粗钝43例;TV1-V2倒置64例,TV1-V3倒置51例,TV1-V4倒置48例,TV1-V5倒置32例,TV1-V6倒置17例.(2)溶栓后心电图变化:窦性心动过速消失35例;右束支传导阻滞消失13例;S1变浅,QⅢ减小或消失,TⅢ倒置变浅或直立41例;SV1-V5R挫折粗钝消失11例;胸前导联T波变浅或直立17例;T波倒置加深或直立变倒置24例.(3)出院前心电图变化:心动过速消失,QⅢ进一步减小或消失,TⅢ变浅或直立,胸前导联T波直立数增加.结论急性肺栓塞心电图表现多变,紧密结合临床动态观察,可作为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