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4-2016年之间的905例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有无吸烟史、住院天数的长短、留置胃管及镇痛镇静情况、是否使用呼吸机、人工气道建立、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雾化吸入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与患者的性别、原发病无关,不具有可比性(P﹥0.05),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吸烟史、留置胃管及镇痛镇静、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等因素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任何一个治疗环节的失误都可能造成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为了防止感染的发生应及时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尽量为患者营造一个清洁无菌的治疗环境。 相似文献
2.
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菌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 了解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中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流行状况及来源。方法 对1999年10月~2000年3月入住RICU患者的痰及相关部位的标本(氧气湿化瓶、呼吸机管道、留置导尿的尿标本等)采样送检。结果 RICU26例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18例(69.23%),其中16例为有创机械通气患者(88.89%);病原菌多数为非发酵菌(41.84%)。结论 RICU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多为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病原菌多为非发酵菌。 相似文献
3.
廖学琴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3,12(1):38-40
目的探讨某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LRTI)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入住该院ICU且时间>48 h、年龄≥18岁的1 062例患者病历资料,将其中确诊为LRTI的68 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按同性别、同年龄组、入院时间相近,以1︰2 配对形式,选择其中未发生医院感染的1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发生LRTI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CU住院时间≥15 d、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使用抗菌药物>2种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周、雾化吸入等是引起ICU患者发生LRTI的危险因素;对筛选的9种危险因素进行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ICU住院时间≥15 d (OR 95% CI:1.153~4.912)、单纯气管切开(OR 95% CI:1.836~9.967)、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OR 95% CI:1.163~5.774)、使用抗菌药物>2种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周(OR 95% CI:1.016~5.813)是ICU患者发生LRT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CU患者发生LRTI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其危险因素制定综合的防控对策,有助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中风是危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 ,中风伴呛咳发生下呼吸道感染 ,将直接影响中风的病程与预后。为此 ,我们对近 2年来在本院住院治疗的中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资料与方法1 资料 1998~ 2 0 0 0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 75 8例中风病人中 ,伴呛咳者 16 9例。其中男性 10 8例 ,女性 6 1例。脑梗死 113例 ,脑出血 4 9例 ,混合中风 7例。年龄 4 1~ 85岁 ,平均年龄 6 7 18± 9 90。所有病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1 ] ,并经头颅CT确诊。2 方法 下呼吸道感染按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 ]诊断。回顾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重症患者发生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状况,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ICU住院期间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重症患者82例,采集患者下呼吸道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82例患者均检出病原菌,共检出感染病原菌8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6株、革兰阳性菌30株、真菌3株,分别占62.92%、33.71%、3.37%。22例患者为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占26.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APACHEⅡ评分≥15分、GCS评分<8分、气管切开/插管、机械通气、留置胃管、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患者发生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5);检出的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曲松钠完全耐药,对头孢他啶、氨曲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50.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替加环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 ICU重症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时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较高,对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APACHEⅡ评分≥15分、GCS评分<8分、气管切开/插管、机械通气、留置胃管、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引起患者发生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湘潭地区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种类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 从痰标本中分离出2027株细菌,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I系统,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按NCCLS标准判定结果。结果 本地区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菌(G^ )占24.9%,革兰氏阴性菌(G^-)占64%,真菌感染率占11.1%。革兰氏阳性球菌以葡萄球菌占第一位,肺炎链球菌占第二位。革兰氏阴性菌前四位分别是肺炎克雷伯氏菌(19.0%)、铜绿假单胞菌(12.9%)、大肠杆菌(12.0%)、不动杆菌(8.0%)。革兰氏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大多数菌株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敏感。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占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肝菌的17%,葡萄球菌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占42%。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及ICU感染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将1250份痰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出139株细菌并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细菌鉴定仪鉴定。结果139株细菌中,G-杆菌127株(占91.37%),G 球菌12株(占8.63%);G-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为36.69%、肺炎克雷伯菌为17.27%、阴沟肠杆菌占10.0%、产气肠杆菌为8.63%、鲍曼不动杆菌为5.76%、大肠埃希菌为5.76%。G 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8.63%。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感染菌的耐药性高,临床上及时掌握病原菌变化规律及耐药情况,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ICU获得性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药敏试验分析,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10月1日-12月30日EICU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55例患者进行病原菌构成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224例EICU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55例,发生率为24.55%;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送检痰标本经细菌学检验共分离出病原菌6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71株占78.46%,革兰阳性菌9株占13.84%,真菌5株占7.7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等药物耐药率较低,均为28.57%;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耐药率较低,均为16.67%。结论临床医师应根据病原菌的构成及药敏分析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1,自引:13,他引:41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SICU)患者最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痰菌的流行病学及耐药性。方法 对78人296次阳性痰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作统计分析。结果 分离G^ 球菌37株,占总数12.5%;所有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株占84%,分离G^-杆菌230株,占总数77.7%;分列前4倍是:铜绿假单胞菌87株(37.8%),不动杆菌属50株(21.7%),克雷伯菌属23株(10%),阴沟肠杆菌16株(6.9%),真菌26株(8.7%),92%为白色念珠菌属;药敏试验:碳青霉烯类、头孢三代、喹诺酮类仍对大部分G^-杆菌保持较好敏感性,但个别菌株只对个别抗生素敏感。结果 S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仍以G^-杆菌为主,耐药率较广的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黄单胞菌成为主要的感染菌株之一,葡萄球菌感染应作为MRSA、MRSE感染处理。 相似文献
10.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为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医院ICU行气管切开术的84例患者,在气管切开后的第3、7、10、14天分别采集患者咽部及下呼吸道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观察是否发生呼吸道感染,分析结果。整理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呼吸道感染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84例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56例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66.67%;共检出病原菌6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3株占64.18%,革兰阳性菌24株占35.72%,主要感染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3.88%、20.90%、17.91%;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时间≥7d、GCS评分<8分是ICU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ICU气管切开患者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监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谱,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8年全年及2009年1-3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的菌群分布、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革兰阴性杆菌是引发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占87.3%,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占优势,分别占44.7%、22.5%。在31株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菌群,占革兰阳性球菌54.8%。在73株真菌中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占真菌的68.5%。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多黏菌素E、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1.8%~27.2%,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等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则为38.2%~100.0%;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9%、8.8%,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3.5%~100.0%;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90.9%)高于肺炎克雷伯菌的产酶率(36%),均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对于其他的抗菌药物,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普遍较肺炎克雷伯菌严重,MRSA占所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52.9%。结论该院ICU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应加强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Expression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K-B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 结果 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239株,检出率为19.2%,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8.79%~31.58%、25.76%~30.53%,相对较低,而妥布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哌拉西林、环丙沙星、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0.91%~45.26%、45.45%~50.53%、47.00%~52.63%、48.48%~54.74%、50.00%~57.89%、50.00%~58.95%、51.52%~56.84%、53.03%~57.89%、54.55%~67.37%,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高(83.33%~90.53%),但这些抗生素近三年的耐药率无明显变化(P>0 05). 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象严重,ICU应加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株的出现与扩散. 相似文献
13.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002年9月~2003年9月612例ICU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研究,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45例患者为感染组,未感染者根据随机列表按1:1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对15个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有8个呈显著差异,再对这8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气管切开、机械通气、ICU住院日是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控制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控制和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分析二甲医院呼吸内科普通病房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细菌培养中细菌分布、主要细菌对药物敏感性,以协助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以回顾性方法,对2004~2005年我院呼吸内科病房下呼吸道感染所有患者进行分析,并与全院患者进行对比。结果呼吸内科2005年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0.18%,高于全院的3.09%;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在2004年真菌感染的比例较高;主要革兰阴性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2004年最敏感的药物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005年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呼吸内科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医院感染率高,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真菌占一定的比例,要选用敏感抗生素,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老年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现状,并制定控制对策. 方法对158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其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 结果我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为9.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 158例下呼吸道医院感染老年患者均患有各种慢性消耗性原发基础疾病,痰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为主,分别占48.1%和38.9%. 结论抵抗力降低、住院时间长、严重的原发基础疾病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重视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监控管理. 相似文献
16.
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4,自引:10,他引:24
目的 评价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急性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38例急性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0.3-0.68/d,6—8d静脉滴注,继之以0.2,bid,4—7d,po。结果 痊愈11例(28.95%),显效24例(60.5%),有效率92.11%,细菌消除率92.86%,总疗程10-15d(平均11.6d),药物副作用较少(发生率2.63%)。结论 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急性下呼吸道常见细菌性感染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K-B法对109株ICU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2007年标准判断结果,同时用标准菌株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对鲍氏不动杆菌敏感率最高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77.1%),其次为亚胺培南(57.8%)和美罗培南(54.9%),其他抗菌药物敏感率<50.0%,耐药菌株存在较严重的交叉耐药现象,且ICU已检测出泛耐药菌株.结论 ICU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现象非常严重,应继续加强对该菌的监测与控制,严防耐药菌株在ICU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肺恶性肿瘤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情况,探讨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03-2005年收治的肺恶性肿瘤患者554例,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肺恶性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7.22%;例次感染率为8.84%;感染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为主。结论做好肺恶性肿瘤患者的下呼吸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肺恶性肿瘤患者因医院感染而导致的死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