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监测对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预测价值。方法60例 CO 中毒患者接受急救治疗,于入院24 h 内首次检查 EEG 及头颅 CT,随后每隔7~14 d 复查直至出院。结果治疗后24例发生 DEACMP,设为 DEACMP 组,36例未出现精神症状,设为对照组。DEACMP 患者临床表现以精神和智能障碍、锥体外系表现为主。DEACMP 组和对照组首次 EEG 异常率分别为91.67%(22/24)和66.67%(24/36),中、重度 EEG 异常分别为70.83%(17/24)和36.11%(1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急性 CO 中毒期比较,DEACMP 组发病期 EEG 异常率增高至95.83%(23/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重度 EEG 异常的急性 CO 中毒患者更易发生 DEACMP,其 EEG 表现与临床病程发展平行,早期监测 EEG 对预测 DEACMP 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的脑电图(EEG)特征。方法:对54例老年DEACM患者进 行EEG检查,并与52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结果:两组EEG总异常率、额颞区局灶性异常率及α波平均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 P<0.005及P<0.001),且EEG异常程度与痴呆程度呈正相关(r=0.488、P<0.001=0.000)。结论:EEG检查在老年DEACMP患者诊 断、疗效判定及预后评估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蒲娟  刘生荣 《吉林医学》2012,33(11):2348-2349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转归与脑电图(EEG)的相关性变化。方法:对41例DEACMP患者的EEG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均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昏迷清醒后不久出现了迟发脑病特有的神经精神症状与体征,全部病例EEG均表现为异常。主要表现为α波慢化或消失,弥漫性中高幅θ、δ波,以额或额颞部最明显,呈持续性或较长程出现,临床表现与EEG变化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EEG对DEACMP早期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清醒后脑电图(EEG)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动态变化,探讨二者对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06年2月-2010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第二、第三附属医院及新乡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CO中毒昏迷且经抢救清醒的患者83例,根据患者是否出现DEACMP将其分为DEACMP组(32例)及非DEACMP组(51例).患者分别于急性中毒清醒后1~5 d、8~12 d、18~22 d、28~32 d、38~42 d及52~57 d进行6次EEG和BAEP检测,比较不同时点DEACMP组及非DEACMP组EEG、BAEP异常率,计算EEG、BAEP单独检测及二者联合检测预测DEACMP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1)DEACMP组第1次、第4次、第5次、第6次EEG检测异常率均高于非DEACM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组第1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BAEP检测异常率均高于非DEACM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83例急性CO中毒患者首次EEG检查共58例(69.9%)异常,其中27例发展为DEACMP.EEG检测预测DEACMP的敏感度为84.4%(27/32),特异度为39.2%(20/51).首次BAEP检查共23例(27.7%)异常,其中19例发展为DEACMP.BAEP检查预测DEACMP的敏感度为59.4%(19/32),特异度为92.2%(47/51).EEG联合BAEP检测,若其中一项阳性即视为阳性,则联合检测预测DEACMP的敏感度为93.7%,特异度为36.1%;若二者均为阳性时才视为阳性,则联合检测预测DEACMP的敏感度为50.1%,特异度为95.2%.动态EEG测定或BAEP测定若出现异常-好转-重新异常的情况,则高度预示DEACMP的发生.结论 急性CO中毒后早期动态检测EEG及BAEP对预测DEACMP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和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林萍 《重庆医学》2006,35(23):2157-2158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经高压氧(HBO)治疗对其疗效厦预后判断。方法对38例EDACMP患者进行EEG检查。结果EEG的异常率为100%,主要表现为α波慢化或消失。弥漫性中高波幅θ、δ波.以额或额颞部最明显,呈持续性或较长程出现,昏迷时间越长,其EEG异常率越高,病情越重。其改变越明显,并随病情好转逐渐恢复。结论EEG对DEACMP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脑电图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5—2010年在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0例DEACMP患者及3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未发生迟发脑病患者的相关因素及电生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DEACMP患者的年龄、昏迷时间、高压氧治疗持续时间与ACMP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组脑电图轻、中、重度异常与ACM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中、重度异常患者发生DEACMP较多。DEACMP组P300潜伏期及波幅与AC-M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图及P300对DEACMP的发生及判定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丁洁  王鹏   《四川医学》2019,40(6):602-605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脑电图(EEG)检查结果与急性脑干梗死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病例组)、40例健康对象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BAEP、EEG检查,统计分析病例组BAEP、EEG检查异常与正常患者的吞咽困难发生程度、90天内预后情况。结果病例组患者的BAEP、EEG异常率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BAEP正常的脑干梗死患者预后情况优于BAEP异常的患者、吞咽困难发生程度较BAEP异常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EEG正常的脑干梗死患者预后情况优于EEG异常的患者、吞咽困难发生程度较EEG异常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预后良好的患者的Ⅰ波、Ⅲ波、Ⅴ波潜伏期、Ⅰ~Ⅲ波及Ⅲ~Ⅴ波间潜伏期均显著的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急性脑干梗死患者BAEP、EEG检查发生异常的患者预后较差、吞咽困难程度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分析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脑电图(EEG)变化,探讨其在评估HIE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对2006年3月~2010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足月HIE患儿286例早期行EEG检查,分析EEG异常率情况,于治疗后2周、3个月、6个月复查EEG评估EEG与HIE预后的变化关系.结果 本研究结果发现HIE患儿EEG异常发生率:286例HIE患儿EEG总异常率为94.06%(269例),其中轻度HIE患儿异常率90.48%(152/168),中度HIE患儿异常率98.73%(78/79),重度HIE患儿异常率100%(39/39);不同严重程度的HIE患儿经过治疗后,其EEG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以轻度及中度HIE患儿EEG改变较明显.结论 EEG检查可反映新生儿脑功能状态,对判断HIE患儿预后有重要价值;早期EEG异常越严重,患儿预后越差;EEG是一种无创、简便易行、可重复、可进行动态观察的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脑电图(EEG)结果改变及其与认知生活能力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DEACMP患者,使用甲泼尼龙治疗,并在治疗前、发病或病情较重期和治疗后1个月对其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和EEG检测,采用SPSS18.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MMSE、ADL评分及EEG表现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但EEG结果与各量表评分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甲泼尼龙能显著改善DEACMP患者的认知水平、生活能力及EEG表现,EEG结果并不能有效反映患者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的临床和脑电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苗青  谢绒珍 《浙江实用医学》2005,10(4):243-243,272
目的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ATI)患者脑电图(EEG)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1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进行常规脑电图检查,并进行EEG追踪.结果重度中毒患者12例EEG均有明显异常改变,中度中毒患者6例EEG异常率高,而轻度中毒患者13例EEG无明显异常改变,且异常EEG,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而好转.结论脑电图动态检查对判断ATI患者脑功能损害状况,评价病情进展和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散发性病毒性脑炎异常脑电图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预后估计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对31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异常EEG和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1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24例为EEG异常,异常率为66.7%。其中,轻度异常13例(54.2%),中度异常8例(33.3%),重度异常3例(12.5%)。治疗2个月后,13例轻度异常EEG全部恢复正常;11例中、重度EEG异常者,有8例复查EEG,其中恢复正常6例,轻度异常和中度异常各1例。结论:EEG作为一种实验室检查手段,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和预后估计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4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脑电图(EEG)改变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41例SAH患者作EEG检查与分析。结果:41例SAH的EEG异常36例(87.8%),其中轻度异常12例(33.3%),中度异常16例(44.4%),重度异常8例(23.3%),EEG改变以广泛异常为主,患者病情越重EEG异常越明显,EEG检出癫痫样波对临床用药有帮助。结论:EEG检查对判断SAH的病情及指导临床用药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伴发癫痫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及脑电图(EEG)检查对其诊断、治疗有效性及预后评价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伴发癫痫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及EEG改变,并对部分患者进行EEG随访;结果 23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以癫痫形式起病的有9例(占39.1%),其中病程中伴发全面强直-阵挛发作(GTCS)者有19例(占82.6%),19例GTCS患者中有3例(占15.8%)为简单或复杂部分性发作所继发.患者发病初期EEG均出现异常,6例患者在发病后4周复查EEG,其中5例临床症状未完全恢复的患者EEG异常程度没有改变,1例病情完全恢复的患者EEG由重度异常变为轻度异常.3例患者出院半年后复查,EEG异常程度均有所减轻.结论 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 EEG检查对病毒性脑炎合并癫痫患者的诊断、判断治疗的有效性及预后评价均具有重要作用.对所有入院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并积极行影像及EEG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的有关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4年1月-2009年5月收治的24例DEACMP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均有意识障碍,有1~28d的假愈期,之后出现以记忆力下降、痴呆、震颤麻痹和精神症状为主的脑病表现,经高压氧、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有效率为79.3%,治愈率为50%.结论 DEACMP主要表现为高级智能障碍、锥体外系和锥体系功能障碍,本病的预后与患者年龄、病情程度、昏迷时间、高压氧治疗次数有关,大部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400例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病毒性炎的诊断与预后估计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对40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了628次描记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在40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328例为脑电图异常,异常率82%。其中轻度异常脑电图164例(41%),中度异常124例(31%),重度异常40例(10%)。结论EEG作为一种临床辅助检查手段,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和预后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73例脑梗死急性期TCD和EEG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脑血流动力学和脑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和随访73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经颅多普勒 (TCD)和脑电图 (EEG)变化,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存在脑动脉狭窄或闭塞、供血不足或过度灌注等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同形式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提示不同的处理方法;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EEG变化,EEG异常程度越重,预后越差.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存在不同程度脑血流动力学和脑功能变化,脑梗死患者应尽早进行TCD和EEG检查,以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7.
陈敬毅  刘慧卿 《海南医学》2007,18(5):11-12,56
目的 探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DCSM)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改变的特点以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9例DCSM的EEG资料,调查了患者临床不同病情以及不同病程状态与EEG异常的关系.结果 59例患者中,4例EEG未发现异常(6.8%),55例EEG异常(93.2%),其中轻度异常18例(18/55,32.7%),中度异常24例(24/55,43.6%),重度异常13例(13/55,23.6%).经χ2检验,双侧头痛的EEG异常程度比单侧头痛高(t=3.45,P=0.025);出现球后视神经水肿的EEG发生率高于无合并球后视神经水肿者(t=3.15,P=0.045).经精确Bayes检验法比较,随着意识障碍程度的加深,EEG异常趋于明显(t=2.78,P=0.040).脑脊液异常的EEG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脑脊液正常者(t=3.01,P=0.025).治疗后,随着症状好转与体征的消失,EEG趋于正常,经回归方程比较,相关系数P=0.82,P=0.030.结论 EEG检查能用于可作为判断DCSM病情严重程度、动态了解病情转归以及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与脑电图(EEG)的关系。方法:对38例结核性脑膜炎进行EEG常规描记、腰穿脑脊液检查和头颅CT扫描。结果:EEG异常率78.9%;EEG异常表现主要有三种形式:以弥漫性异常为主;弥漫性异常背景上有局灶性活动;局灶性异常。有意识障碍者EEG异常率为100%,无意识障碍者EEG异常率为71.4%,EEG异常与意识障碍及预后有平行关系。结论:EEG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判断病情、病重程度及疗效有益,对预后的评估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患者的脑电图 (EEG)与经颅多普勒 (TCD)的相关性 ,以探讨EEG在 VBI辅助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 4 6例临床诊断 VBI眩晕的患者及 36例非 VBI眩晕的患者进行 EEG和 TCD检测。结果 :VBI组治疗前 EEG异常率为 91.30 % (4 2 / 4 6 )。TCD异常率为 93.4 8% (4 3/ 4 6 )。两组检测共同异常率为87.78% (39/ 4 6 )。 EEG和 TCD检测的异常率之间相比以及各自与共同异常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 (P>0 .0 5 )。治疗2周后 EEG和 TCD检测的异常率差异也无显著性 (P>0 .0 5 )。非 VBI组 EEG异常率为 2 5 .0 0 % (9/ 36 ) ,TCD异常率为 33.33% (12 / 36 % )。两种检测的共同异常率仅为 5 .5 6 % (2 / 36 )。 EEG和 TCD检测的异常率差异虽无显著性 (P>0 .0 5 ,但其各自的异常率与共同异常率相比则有显著性 (P<0 .0 5 )。对 VBI组治疗前 EEG和 TCD的异常率与非 VBI组 EEG和 TCD的异常率分别进行比较 ,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EEG和 TCD检测对于 VBI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有相关性和互补性 ,EEG在没有 TCD仪的基层医院诊断 VBI时可作为一个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电图(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脑外伤后综合征(PTBS)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120例临床诊断为脑外伤后综合征的患者在1周~3月分别行EEG和BAEP检查,并与CT和80名健康者的EEG、BAEP作对照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中EEG异常88例,异常率73.3%,BAEP异常81例,异常率67.5%,CT异常4例,异常率3.3%.EEG、BAEP两项异常48例,异常率为40.0%.结论 EEG、BAEP、CT三项检查联合应用,能反映脑外伤后大脑皮层与脑干功能状态,以及各自对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价值,并对病情做出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