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临床发病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西安市临潼区妇幼保健该院2012年9月至2017年7月确诊的87例IT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性别、年龄、病史、临床表现等资料,治疗前后进行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等检查,均给予氢化泼尼松注射液、人免疫球蛋白针等治疗,并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87例ITP患儿中,男、女分别占62.07%、37.93%;1岁、≥1岁者分别占43.68%、56.32%;新诊断ITP、持续性ITP、慢性ITP患儿分别占43.68%、40.23%、16.09%;无或轻度出血、中度出血、重度出血者分别占47.13%、41.38%、11.49%。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患儿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龄患儿分型、出血严重程度分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不同分型患儿出血严重程度分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87例ITP患儿治疗后完全反应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49.42%、44.83%、5.75%,不同疗效在不同性别患儿中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年龄、不同ITP分型患儿中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反应、有效、无效患儿PLT依次明显降低,PA-IgG、PA-IgM、PA-IgA依次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TP患儿治疗后PLT与PA-IgG、PA-IgM、PA-IgA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1)ITP患儿中1岁婴儿将近一半,临床以新诊断、持续性ITP患儿为主,慢性ITP以年长儿为主,临床症状主要为轻、中度出血;(2)ITP患儿年龄、分型、出血严重程度密切相关;(3)ITP患儿治疗效果受PA-Ig、PLT、年龄、分型的影响,且PA-Ig与PLT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T、B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A、PAIgG、PAIgM),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探讨ITP发病机制.[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本院儿科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收治的90例新诊断ITP患儿(观察组)及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血小板相关抗体,IL-4,IFN-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PAIgG、PAIgA、PAIgM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3-CD16+56+NK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AIgG、PAIgA、PAIgM浓度低于治疗前(P<0.05);CD3+、CD4+细胞百分比及CD4+/CD8+高于治疗前,CD19+B 细胞百分比低于治疗前,CD3-CD16+56+NK细胞百分比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IFN-γ浓度低于治疗前、IL-4浓度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ITP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的结果,更深层的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和T细胞亚群检测在诊断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43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ITP患者93例(ITP组),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sITP)患者50例(sITP组)。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血小板抗体(PAIgG、PAIgM、PAIgA)和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血小板抗体和T细胞亚群诊断ITP的作用。结果 ITP组患者PAIgG、PAIgM、PAIgA均明显高于sIT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sIT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水平明显高于sIT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患者PAIgG、PAIgM、PAIgA异常率均明显高于sIT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8~+、CD4~+/CD8~+异常率均明显高于sIT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抗体联合T细胞亚群诊断IT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2,灵敏度为86.5%,特异度为87.5%。结论 ITP患者存在血小板抗体升高和T细胞亚群紊乱的现象,联合检测血小板抗体和T细胞亚群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患者病情,提高诊断效能,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为IVIG无反应型KD患儿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80例KD患儿,发病10天内接受IVIG标准治疗,对IVIG无反应组与敏感组患儿间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TNF-α水平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外周CD4~+/CD8~+、CD3~+CD4~+、CD3~-CD19~+、TNF-α水平无反应组明显高于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8~+、CD3~+明显低于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16~+CD56)~+、CD2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敏感型患儿,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TNF-α有更明显的异常,为早期诊断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指标,同时有助于预测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亚群、下游因子蛋白以及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的检测效果。方法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正常妊娠者5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组淋巴细胞亚群及GPⅡb/Ⅲa水平,采用化学染色法(SP法)测定下游因子蛋白白细胞介素17(IL-17)、γ干扰素(IFN-γ)分泌水平。结果观察组孕妇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16~+56细胞水平和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淋巴细胞亚群中CD8~+和CD1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16~+56细胞水平和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与对照组的血小板GPⅡb/Ⅲ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下游因子IL-17、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存在不同程度异常,下游因子IL-17、IFN-γ水平明显升高,血清GPⅡb/Ⅲa表达未发现异常。检测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测定淋巴细胞亚群、下游因子蛋白效果理想,能评估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9年2月收治的17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89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WBC、hs-CRP水平较对照组高,CD4^+/CD8^+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细菌感染患儿WBC、hs-CRP水平较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病毒感染患儿高,CD4^+/CD8^+水平较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病毒感染患儿低(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WBC水平较病毒感染患儿高,CD4^+/CD8^+水平较病毒感染患儿低(P<0.05)。结论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与hs-CRP水平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生存在一定联系,且三者水平检测能有效鉴别肺炎支原体感染、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为临床鉴别感染病原体类型、选取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循证数据指导。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9):3677-3678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10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试验组(冠状动脉病变组)50例,对照组(冠状动脉正常组)50例,两组患儿在治疗前行TBNK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检查。结果试验组CD3+CD4+绝对值、CD19+绝对值、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CD3+CD8+绝对值、CD56+绝对值稍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与CD3+CD4+绝对值、CD19+绝对值、CD4+/CD8+比值相关,可通过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从而帮助我们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冠状动脉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T细胞亚群、血小板相关抗体及叶酸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本院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60例纳入ITP组,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LX流式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ITP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被试T细胞亚群和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ccess2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ITP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被试叶酸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TP组治疗前CD3+、CD3+CD4+、CD4+/CD8+、叶酸水平降低,CD3+CD8+水平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治疗前和对照组血小板抗体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CD3+CD4+、CD4+/CD8+水平降低,CD3+CD8+水平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抗体中IgG、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IgG、IgM水平明显降低,叶酸水平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T细胞亚群、血小板相关抗体及叶酸对提高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的准确度,并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促血小板生成素(TP0)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ITP患者(治疗组),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同时收集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检测各组外周血循环中TPO、血小板巨核细胞数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并分析TPO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中有效组TP0明显低于无效组(P〈0.05);相关分析表明激素治疗有效组患者血清TPO水平与PLT、巨核细胞数呈负相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TP组CD3+和CD4+明显下降,CD8+明显升高,CD4+/CD8+比例明显下降,ITP激素治疗有效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CD4+、CD8+、CD3+的含量与PLT存在相关性;激素治疗有效患者血清TPO和血小板水平与CD4+、CD8+、CD3+舍量存在相关性。【结论】ITP患者TPO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16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1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并分析两组研究对象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CD3+CD8+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CD8+、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G、IgA、C3、C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可通过检测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了解患儿免疫功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