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多数学者认为伴有甲介、鞍前型蝶窦的垂体腺瘤不适合内镜下切除.但应用神经导航辅助技术可以克服其在内镜下手术的缺陷。本文着重探讨应用神经导航辅助技术在内镜下切除伴有甲介、鞍前型蝶蜜的垂体腺瘤。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应用神经导航技术对伴有甲介、鞍前型蝶窦变异的垂体瘤进行内镜下单鼻孔手术21例。其中生长激素腺瘤4例.高泌乳素腺瘤6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7例,无功能性腺瘤4例。蝶窦冠状CT及蝶窦X线平片提示蝶窦形态,甲介型9例。鞍前型12例。术前行头部CT、MRI扫描,术中神经导航定位,在内镜下经单鼻孔切除肿瘤。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术前症状(视力受损、尿崩症)均在术后消失,血液、内分泌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随访1年以上的病例(17例)复查MRI均提示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术后所有病例均未出现颅内出血、视力、视野障碍、尿崩、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于伴有甲介、鞍前型蝶窦变异的垂体瘤手术.应用神经导航辅助内镜能确保术中定位准确,术野大且直观。有利于切除肿瘤.并保护周围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103例。结果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人路全切垂体瘤97例(94.2%)。术后平均住院天数5.5天,无手术死亡病例,2例术后脑脊液漏,1例经再行手术修补,1例经腰穿置管平卧治疗后自愈。结论对蝶窦气化较完全的患者,经鼻蝶窦手术入路创伤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是当今垂体瘤手术治疗的发展方向。本研究探讨应用神经内镜技术和神经导航技术在单鼻孔手术切除蝶窦发育不良型垂体腺瘤的意义与价值。方法:在神经导航引导内镜下经单鼻孔微创手术治疗垂体瘤19例,其中泌乳素腺瘤13例,生长激素腺瘤1例,无功能腺瘤5例。结果:神经内镜和神经导航下全切肿瘤14例,近全切4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13例内分泌化验恢复正常,其中15例术前有视力损害者,术后13例较术前好转,2例无变化;1例出现一过性脑脊液漏。19例随访3-11个月,未发现复发。无鼻中隔穿孔、萎缩性鼻炎等并发症。结论:神经导航引导内镜下经单鼻孔手术切除蝶窦发育不良型垂体腺瘤具有深部照明好.鼻腔结构损伤小、操作简捷、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神经导航技术的应用可以避免蝶窦多房分隔的干扰.快速确定鞍底位置、判定肿瘤切除的程度与范围、减少手术对肿瘤周围神经血管结构的副损伤,二者结合能提高手术全切率,减少复发.是蝶窦发育不良型垂体腺瘤微创外科治疗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58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内镜辅助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手术前均进行影像学和血液内分泌激素检查,术后随访0.51年。结果在内镜辅助下,肿瘤全部切除41例(70.7%),大部分切除11例(19.0%),小部分切除6例(10.3%),所有患者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在内镜辅助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创伤小,临床疗效显著。手术过程中认真操作和科学处理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神经内窥镜在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用神经内窥镜经单鼻孔 -蝶窦切除垂体腺瘤 2 6例 ,其中泌乳素腺瘤 7例 ,生长激素腺瘤 4例 ,Cushing综合征 3例 ,无功能性腺瘤 12例。结果 内窥镜下全切除肿瘤 2 2例 ,近全切除 4例 ,视力、视野均较术前改善 ;术后 9例内分泌化验恢复正常 ,5例随访激素水平下降 ;2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脑脊液鼻漏 ,1例术后出现尿崩。结论 经单鼻孔 -蝶窦内窥镜下切除垂体腺瘤 ,创伤小、并发症少、病人恢复快、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随着微侵袭神经外科的发展,神经内镜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范围日趋广泛。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对300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其中微腺瘤60例,大腺瘤228例,巨型腺瘤12例。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肿瘤全切255例,近全切32例,大部分切除13例;无死亡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12个月。原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术前异常增高的激素水平均降至正常。MRI检查显示无肿瘤复发。结论: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具有深部照明好,鼻腔结构损伤小,切除肿瘤彻底,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已成功用于垂体瘤的治疗,但入路角度的微小偏差可能导致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本研究评价神经导航辅助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并讨论术中应用神经导航的优点和不足。方法:2001年8月至2007年12月,我科30例垂体瘤患者经鼻蝶应用神经导航辅助显微镜下确认到达鞍底的路径和解剖中线,手术切除肿瘤。回顾性分析30例病史、影像学资料、术中应用CT和/或MRI影像资料的导航方法、并发症的发生及随访资料。结果:收录的病例中肿瘤全切21例(70%),次全切除9例(30%),其中4例在随访期间复发。术中脑脊液漏3例(10%);术后一过性尿崩12例(40%),持续性尿崩1例。大部分病例术后症状改善,无神经血管并发症,没有因导航系统的定位误差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使经鼻蝶手术入路定位更准确,减少手术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但MRI、CT导航在定位上各有优势和缺陷,两项技术融合使用可能成为垂体瘤导航手术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鼻腔解剖变异的发生频率并评价这些变异在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3-28-2013-10-30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采用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内镜下所见的鼻腔解剖变异,并评估其对手术进程的影响。结果 30例患者中无功能性垂体腺瘤16例,泌乳素腺瘤10例,生长激素腺瘤2例,蝶窦脓肿1例,骨软骨瘤1例。30例患者中46.67%(14/30)存在鼻腔解剖变异。其主要变异类型为鼻中隔偏曲8例和中鼻甲肥大3例,其他变异包括棘状中隔1例,粘连1例,中鼻甲气泡1例。14例存在鼻腔解剖变异患者中1例因鼻中隔严重弯曲改为对侧鼻孔入路,1例由耳鼻喉科医师行鼻甲部分切除手术,其余12例通过电凝鼻粘膜使之萎缩,剪断粘连带,将中鼻甲向外侧推移必要时折断等方法使得蝶窦开口显露清晰从而手术顺利进行。全部患者中2例发生了与鼻内手术阶段相关但与鼻腔解剖变异无关的并发症。结论尽管鼻腔解剖变异广泛存在,但随着对鼻腔解剖结构的熟练掌握和手术操作经验的增加,这些变异并不能对神经内镜经蝶窦入路手术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 全内镜经鼻蝶入路治疗鞍区病变具有创伤小、切除率高的特点,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拟通过总结全内镜技术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的经验,探讨该技术在治疗鞍区病变中的优势和不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3-28-2015-11-12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5例采用全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的鞍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视频及随访结果,并对肿瘤切除程度、症状缓解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了评估.结果 35例患者中垂体腺瘤30例(85.71%),包括无功能性垂体腺瘤20例,泌乳素腺瘤6例,生长激素腺瘤4例.拉克氏囊肿3例,蝶窦脓肿1例,骨软骨瘤1例.最常见的症状为视力视野障碍21例,其次为头痛头晕9例,闭经泌乳6例,肢端肥大4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肿瘤全切率85.71%(30/35),近全切3例,大部切除2例.最常发生的并发症为脑脊液漏5例,本组无死亡病例.门诊随访6个月~6年,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核磁共振未见肿瘤复发或再生长.9例(9/10)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结论 全内镜技术可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有助于提高鞍区肿瘤的切除率和对周围重要结构的保护,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神经导航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中的应用——附7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垂体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以手术治疗为主。保护肿瘤周围正常结构,顺利暴露肿瘤是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不同影像资料下神经导航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垂体瘤患者78例。其中47例患者均应用神经CT导航辅助手术切除垂体瘤,31例患者均在神经MRI导航下,辅助手术切除垂体瘤,对两种手术方法的术中准确性及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应用神经导航辅助手术切除78例垂体瘤的过程中均准确找到病灶,导航误差范围1.4~2.9mm。结论: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应用神经导航可靠、准确性高,同时可提高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经蝶入路的手术范围已经从鞍区扩展到海绵窦、颅中窝等处。本研究对蝶窦气化延伸及其与周围神经血管关系的解剖进行观测,旨在为扩大经蝶手术的术前评估提供参考,避免术中重要结构的损伤。方法:结合尸头解剖与头颅CT,对蝶窦外侧壁的气化方向的变异及其与邻近神经血管结构的关系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结果:当蝶窦气化向外侧方向扩展超过连接圆孔颅外端内侧缘与翼管前端开口内侧缘的VR线(Vidian-Rotundum line)时,该蝶窦被称为外侧型蝶窦。VR线外侧的蝶窦部分称为蝶窦外侧隐窝。外侧型蝶窦可分为蝶骨大翼型、翼突型和全外侧型。本研究在100例CT扫描中,外侧型蝶窦占46%。其中蝶骨大翼型占12%,翼突型占11%,全外侧型占71%。结论:外侧型蝶窦中的外侧隐窝可为经蝶窦和经上颌窦入路切除海绵窦区和颅中窝病灶提供自然手术通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显微镜和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应用和优缺点。方法对24例经CT扫描和MRI检查确诊为垂体瘤的患者在显微镜或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直视下予以切除。结果显微镜组:10例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内镜组:11例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两组患者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经鼻蝶垂体瘤手术中具有良好的深部照明及全景化的视野等优点,较显微镜下经单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过程中更微创,提高了肿瘤的全切率,但两种术式都应该熟练掌握,根据不同的患者灵活地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4)
目的探讨显微镜与神经内镜下经单侧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4例垂体瘤患者,将采用显微镜下经单侧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神经内镜下经单侧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含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手术前后血清相关激素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均增加,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和泌乳素含量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尿崩症、垂体功能低下和手术部位渗血情况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手术治疗垂体瘤,神经内镜优于显微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垂体瘤患者采用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垂体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经鼻前庭-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与观察组(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肿瘤残留、肿瘤体积缩小程度及内分泌激素下降比例。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肿瘤体积缩小程度及内分泌激素下降比例分别为(83.9±11.7)ml、(90.3±12.2)%、(85.9±12.1)%,与对照组[(351.2±42.8)ml、(53.7±7.4)%、(41.9±8.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残留率(4.4%)明显低于对照组(3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疗效明显优于经鼻前庭-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因此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背景与目的:1992年Jankowski等首次在内镜下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努力,内镜经鼻蝶、扩大经鼻蝶入路肿瘤切除术日趋成熟,广泛应用于垂体瘤、脊索瘤等颅底肿瘤的切除。该术式安全、微创、有效,并发症的发生率远低于传统术式,但出血性血管损伤是该术式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处理不当可明显影响患者预后,本文将着重探讨该入路肿瘤切除术术中、术后出血原因及对策。方法:对111例单鼻孔内镜下经蝶、扩大经蝶入路肿瘤切除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垂体瘤91例,脊索瘤9例,Rathe囊肿5例.颅咽管瘤3例,骨纤维结构不良1例,血管网状细胞瘤1例,骨软骨瘤1例。结果:肿瘤全切92例(82.9%),次全切16例(14.4%),部分切除3例(2.7%);术中出血〈200ml92例(82.9%),〉200ml17例(15.3%),〉1000ml2例(1.8%);术后鼻衄2例(1.8%);术后鞍上血肿4例(3.6%)。结论:单鼻孔内镜下经蝶入路、扩大经蝶入路肿瘤切除术术中、术后出血为该入路严重的并发症。应通过正确操作、及时处理避免其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联合荧光素钠(fluorescein sodium,FLS)术中显影辅助在脑转移瘤手术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0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125例脑转移瘤(brain metastasis,BM)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神经导航联合FLS术中荧光显影辅助手术切除的87例BM患者归为神经导航联合荧光素钠组,单纯神经导航下手术切除的38例BM患者归为神经导航组纳入研究,比较两组肿瘤切除程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术后1个月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scale,KPS)评分。结果 神经导航联合荧光素钠组全切率为85.1%,明显高于神经导航组的65.8%(P=0.028)。校正可能的混杂因素后,神经导航联合荧光素钠组的全切率是神经导航组的1.849倍(OR=1.849,95%CI:1.130~3.026,P=0.014)。神经导航联合荧光素钠组的术后1个月KPS评分高于神经导航组(78.96±13.81 vs 65.00±18.56,P<0.00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神经导航联合荧光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3D Slicer软件的蝶鞍区三维重建对经蝶内镜垂体瘤切除术的指导作用。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0例垂体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术前重建组和传统手术组。术前重建组术前使用图像处理软件3D Slicer对影像学数据进行蝶鞍区骨性标志、垂体瘤瘤体及颈内动脉、视神经结构的三维重建,并进行术前规划。将三维重建所显示的鞍区解剖标志与术中内镜下所见术野图像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三维重建图像与术野图像的吻合度。传统手术组不进行三维重建,按常规流程实施手术。比较术前重建组与传统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三维重建与术中内镜对上鼻甲、中鼻甲、鼻中隔完全显示率均为100%。三维重建对于蝶窦开口、视神经管隆起、颈内动脉隆起、颈内动脉-视神经隐窝的完全显示率分别为100%、88%、94%、94%,均显著高于术中内镜所见(P<0.05)。术前重建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中脑脊液漏发生率方面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而视神经损伤、颈内动脉损伤、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术后尿崩的发生率上,两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基于3D Slicer的三维重建技术对鞍底解剖标志的显示具有较高的还原性和准确度,有助于提前预判手术场景,开展手术教学。同时对于未配备术中导航的医疗机构,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精确度和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