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口服后易吸收,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肌肉痛、风湿热、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等的治疗。随着阿司匹林的广泛应用,人们发现它还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被临床大量应用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改善疾病发生后的预后和复发,本文就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预防与治疗作用作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指南》2019,(18)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肠溶片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来我院就医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120例,2016年1月24日至2018年1月25日),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方式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NIHSS评分情况、血脂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NIHSS评分、TC、TG、LDL-C、HDL-C分别为93.88%、(8.42±1.54)分、(4.25±0.66)mmol/L、(1.30±0.21)mmol/L、(1.57±0.12)mmol/L、(2.25±0.44)mmol/L,对照组分别为77.55%、(13.54±2.55)分、(6.98±0.56)mmol/L、(1.99±0.35)mmol/L、(2.36±0.45)mmol/L、(1.72±0.1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人口日益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而小剂量阿司匹林作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临床常用药,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要想达到预期目的,获得最大收益,规范合理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非常关键。现将阿司匹林在临床心脑血管疾病中的规范应用分析如下。1阿司匹林抗血栓的机制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局部有脂质和复合糖的积聚、纤维组织的增生和钙质沉着。斑块破 相似文献
4.
5.
6.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司匹林是经典的解热镇痛药,由于具有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及干预血小板要的作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抗血栓治疗,尤其是在心血管系统方面。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规范剂量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6-12月于我院门诊和社区规律服用阿司匹林40~150 mg/d、满2周以上的患者456例,其中服用阿司匹林≥75 mg/d者定义为规范剂量组275例,<75 mg/d者定义为不规范剂量组181例,对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规范剂量组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11±3)%、(70±11)%,不规范剂量组分别为(22±6)%、(73±9)%,两组患者AA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规范剂量组AA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异常率分别为12.73%、52.00%,不规范剂量组分别为25.41%、64.64%,两组患者AA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异常率间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分析显示,女性、超重、吸烟是不规范剂量组发生血小板聚集异常的危险因素,吸烟是规范剂量组的危险因素.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应规范阿司匹林的服用剂量,以达到满意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结果,从而减少因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导致的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并评价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本组研究中的全部300例受试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共195例,占65%;对照组共105例,占35%。观察组195例受试对象给予500mg/d的可溶性阿司匹林,根据实际情况可加用肠溶性阿司匹林30mg/d。对照组105例受试对象给予安慰剂。结果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在观察组全部195例受试对象中,心脑血管疾病共出现19例次/年(3.25%);对照组共105例受试对象中,心脑血管疾病出现16例次/年(5.08%)。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受试对象心脑血管突发事件的发生率下降约20%,出现心肌梗死的危险性下降约37%,心脑血管死亡率下降约6%。在观察组的受试对象中同时患有糖尿病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下降约4%。结论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较理想的预防作用,为了有效降低由于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的患者早期死亡,目前主要提倡做好预防措施,正确并合理地服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9.
黄伟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3):28-29
目的使消费者更好地了解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提倡合理用药、选择恰当的药物进行治疗。方法对广州某社区医院的拜阿司匹林心脑血管临床应用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大部分心脑血管患者对阿司匹林的认知程度不深,存在滥用和不合理使用现象。结论针对这些现象,结合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及适用条件等进行分析,提出患者应该如何应用选择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治疗,为合理安全使用阿司匹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9月~2009年6月所有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选取3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2例,其中对照组做常规治疗来预防疾病的发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1年后对两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在加用阿司匹林后,因冠心病死亡和心肌梗死的患者较对照组分别减少13.9%和14.3%。结论: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有着良好的效果,临床上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时,可服用阿司匹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川芎嗪(盐酸川芎嗪、四甲吡嗪、川芎嗪一号碱)是我国开发研制的药品,现已能人工合成.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收载了盐酸川芎嗪及其注射液,用于脑血管疾病,主要用法是静脉滴注,剂量为40~80mg/d,qd.
廿余年来,盐酸川芎嗪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是目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较为理想的药物[1].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近期批准的新药盐酸川芎嗪葡萄糖注射液,其用途已由用于脑血管疾病,扩大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静脉滴注剂量,已超过40~80mg/d,qd,最高可达1~2g/d,本文将对其使用剂量及用法有关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阿司匹林作为一个老药新用的经典例子。它除了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外新发,20世纪70年代发现阿司匹林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近些年来,大量的循证医学证实,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中更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从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在各种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肠溶片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1~12月为时间区间,选择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分别予以常规+双嘧达莫、常规+阿司匹林治疗.结果:两组疗效对比98.00%(49/50)VS 82.00%(41/50),两组复发率对比2.00%(1/50)VS 14.00%(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予以阿司匹林治疗,可优化临床防治效果,保证生命安全,临床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15.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前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如果人们能够获得科学的膳食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将大大降低。因此,通过健康教育使人们建立科学的膳食结构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一级预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导致临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病理基础,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在其形成过程中起核心作用,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目前临床效价比最高的抗血小板药物是阿司匹林(环氧酶1抑制剂),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方面初步达成多项共识,但在一级预防中还存在争议,其实一级预防远比二级预防显得重要,挽救的患者也更多,因为这部分患者基数很大。本文就阿司匹林在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级预防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神经内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每日100mg,1次/d.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饭前用温开水送服,每日100mg,1次/d,两组均是4周为一疗程.记录和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满意度、依从性和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两组症状出现好转.服用阿司匹林肠溶剂的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依从性和发生消化道系统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神经内科疾病疗效明显,可以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西比林在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将患有心脑血管性疾病的50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正常、传统的治疗的同时,还使用阿司匹林的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只进行正常、传统的治疗。结果使用统计学方法的对比,得出了观察组的心脑血管性疾病患者不论是在副作用,还是治疗效果上都要比对照组的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患者要好的很多。结论合理的将阿司匹林应用在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治疗中,可以得到非常有效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1897年,德国药剂师费利克斯·霍夫曼化学合成了一种性质稳定的化合物乙酰水杨酸,标志着阿司匹林的诞生。现在,阿司匹林已经是抗血小板治疗的一线用药。本文从循证医学角度,阐明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地位,以及其带来的风险,提示临床医生进一步合理使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