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进行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方法普外科和普胸外科病人12例,平均(67±4)岁。心梗发生至手术间隔时间72~175d。麻醉选择为硬膜外阻滞或复合全身麻醉,保留硬膜外导管术后镇痛。结果病人均顺利度过手术期。术中心电图监测无缺血性ST-T改变。术后病人镇痛效果良好。随访至出院,无1例出现急性心衰和心肌梗死。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期病人进行非心脏手术应放宽时间限制。急性心梗康复期病人进行非心脏手术的危险不仅与心梗发生的时间间隔相关,还取决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病人对体力活动的耐受程度及外科手术性质。充分的术前准备对稳定围手术期心脏功能十分重要。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是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较适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报道我院自2002年至2006年9年间18例急性心肌梗塞后2—6个月间进行非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经过。[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云虹  钱朝霞 《北京医学》2005,27(1):44-44
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是严重内科急症,但少数急性心梗恢复期患者仍须限期手术.我们于近6年共行7例此类手术,现将围手术期麻醉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7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2.4±2.3)岁;均以持续性胸骨后疼痛发作急症入院,心电图示急性心梗,CKMB和LDH动态增高,明确诊断后行相应内科治疗.6例冠脉造影检查示左冠脉前降支阻塞30%~40%.胸部肿瘤3例,上消化道肿瘤2例,急性胆道感染2例.急性心梗发生日至手术间隔平均时间为(132.0±3.5)d.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病人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了我院 1998年 3月~ 2 0 0 0年 3月期间 ,10 5 8例冠心病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及围术期处理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10 5 8例中 ,男 5 87例 ,女 4 71例。年龄 4 7~ 94岁 ,ASAⅡ级 5 5 8例 ,Ⅲ级 362例 ,IV级 138例。合并高血压病病人 60 7例 ,合并糖尿病病人 379例 ,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12 7例 ,合并心衰 16例。全麻 360例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178例 ,硬膜外阻滞 5 2 0例。胸部手术 2 7例 ,上腹部手术 4 80例 ,脑科手术 13例 ,下腹部以下手术 5 38例。1.2 方法麻醉前用药 :安定片 10mg或…  相似文献   

5.
对83例心脏病人在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下施行急症非心脏手术进行了分析。硬膜外麻醉采取小剂量,分次给药的原则,1.5%~2%利多卡因首量10ml左右,麻醉效果全部满意。术中常规面罩吸氧,维持水电平衡,加强呼吸、心电及血压监测,针对心脏病种类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维持生理功能稳定,麻醉手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者。结果表明,分次小量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对伴心脏病的急症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预激综合征患者经常会并发各种心律失常,其中40%~80%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现对我院1993年6月~1995年12月,52例预激综合征患者作非心脏手术的围术期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以了解麻醉对预激综合征的影响,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52例患者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6~  相似文献   

7.
1995~ 2 0 0 1年我院对 10例重症冠心病病人行非心脏手术 ,病人均顺利渡过手术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10例重症冠心病病人 ,男 7例 ,女 3例 ,年龄 4 6~ 70岁。下壁心梗 6例 ,前壁心梗 4例心梗发作距手术时间 6~ 9个月。 5例行肺叶切除术 ,3例分别行胃切除或左 (右 )半结肠切除术 ,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 ,1例内外踝骨折行急诊手术。1 2麻醉选择和处理  10例病人中 ,1例骨外科和 1例膀胱手术病人采用硬膜外麻醉。其余 8例普外科和胸外科病人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术前用药除 1例急诊外其余病人均肌肉注射苯巴比妥…  相似文献   

8.
心肌梗死占心血管疾病死亡原因之首,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肿瘤手术时,麻醉处理难度较大。本研究总结我院近2年来22例此类病人的麻醉经验:术前正确评估患者心脏功能,麻醉深浅掌握适度,换气得当,保持心肌氧的供需平衡,尽可能避免并及时处理诱发心律失常和血压波动的各种因素,是手术过程中麻醉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我院19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施行剖宫产手术2872例,其中合并心脏病者15例,占0.5‰,本文就15例心脏病病人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脏病人施行剖宫术最佳围手术期的治疗及麻醉处理,有效地提高母婴生存率。方法:随机选择90例心脏病剖宫手术病人进行围手术治疗,麻醉处理及监测剖分病例进行术前,术后血动力学指标等项目监测,结果:硬膜外阻滞后33例出现低血压,平均收缩压下降2.7-4.0kPa,中心解脉压无明显影响;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心脏病类型有关,结论:在适当纠正条件和心电监测下对心脏病人行剖部产术更为安全,可有效地防止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硬膜外连续阻滞麻醉施行剖宫产术尤为适且于高危妊娠心脏病人的剖腹产,心脏病人剖宫术围手术期密切监测血流动力指标和心血管功能可有效地提高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上升,患冠心病的同时并发其他疾病需行手术治疗的机会也增加,在手术的过程中,手术创伤、刺激和出血等可诱发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等各种严重并发症[1],而手术本身也可增加心脏负担,目前已是外科手术死亡的重要因素.故术前如何明确冠心病的诊断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有效预防术后发生心肌梗死也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院1982年1月-2001年7月收治术后发作心肌梗死1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的特殊性.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来118例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资料.术前全面了解各重要脏器病变严重程度及代偿能力,并作相应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监测及调控措施,预防术中心肌氧供需失衡、术后疼痛应激、低氧血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结果剖宫产合并先心病、风心病者选择连硬外麻醉35例,上腹部采用硬外复合全麻42例,骨科及泌尿科51例部分选择硬外联合全麻,118例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方法正确,保障了手术的正常进行,患者均恢复良好,无麻醉死亡病例.结论心脏病人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术中要防止出血,低血压,低氧血症导致的心肌氧供减少,也要避免和纠正手术刺激麻醉过浅,镇痛不完善引起的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导致的氧耗量增加,因此,完善的术前检查,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正确的麻醉方法和恰当合理用药是降低手术麻醉风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郭继艳  郭继华 《吉林医学》2007,28(17):1877-1878
目的:探讨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的特殊性。方法:对18例患者进行术前全面评价心脏病变程度和代偿功能,作好相应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实施有效的监测和调控措施,维持循环功能稳定,防止心肌氧供需失衡和心血管致险事件发生。结果:18例病人无1例因麻醉死亡者。硬外+全麻联合麻醉控制手术伤害性刺激导致的高血压效果较好。麻醉中积极、合理使用麻黄素、多巴胺、阿拉明、硝酸甘油和艾司洛尔调控血压和心率,以维持循环功能稳定。结论:心脏病病人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麻醉实施和处理得当,可取得满意手术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吴强  陆捷  张俊峰  张晓丽 《上海医学》2005,28(8):682-68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麻醉处理特点。方法选择AMI后30d内行CABG的患者21例,根据心功能状态分别选用异丙酚或咪唑安定或乙托咪酯、芬太尼和维库溴胺复合麻醉。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度过麻醉诱导和维持期,12例术前应用多巴酚丁胺,5例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住院期间死亡2例。术后早期急性左心功能衰竭2例,分别予IABP支持5和7d后好转。结论AMI后30d内进行CABG是可行的,但病情的特殊性和手术方式的影响增加了麻醉处理的难度,积极、有效的心功能支持和维持心肌氧供和氧耗的平衡是麻醉处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患有心脏病妊娠的病人导致的心衰是产妇最大的死亡原因之一 ,特别是妊娠后期 ,心脏负担不断加重 ,更易发生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采用剖宫产术可缩短产程 ,避免自然分娩时宫缩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心脏负担 ,减少发生心衰的机会 ,从而提高产妇的安全性。我院于1 998- 2 0 0 1年对 1 2例心脏病病人行剖宫产术 ,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患有心脏病行剖宫产术的病人1 2例 ,平均年龄 ( 2 6± 6.8)岁 ,其中先天性心脏病 4例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6例 ,心肌炎房颤 2例。ASAⅠ级 2…  相似文献   

17.
1 麻醉前评估1.1 病史采集病史应该尽力寻找存在严重心脏疾病的证据.询问病史还应该详细了解患者的活动耐量.1.2 多变量指数评分对心脏发病率的术前预测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是Lee等1999年研究验证的修正心脏风险指数,随着风险因素的数量增加,危险程度也在升高.6个独立的相关危险因素被明确列出:  相似文献   

18.
包程蓉  罗艳 《上海医学》2020,43(2):85-88
AMI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缺血、心肌氧供不足和室壁活动受限,对手术应激的耐受性差,因此,通常建议此类患者的择期手术应安排在心肌梗死发病后正规治疗6个月以后。但对于行急诊手术的心肌梗死患者,需要麻醉科医师在术前充分评估其一般情况和心功能,包括心肌梗死的具体时间、梗死范围、累及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影响预后的合并症等,来制定个体化麻醉方案,并在术中完善血流动力学监测,及时根据监测数据,指导容量治疗,调整血管活性药物,尽可能减少心肌氧耗,改善心肌氧供。  相似文献   

19.
妊娠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麻醉处理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3岁,因"妊娠40周,胸闷、胸痛6 h"于2004年9月10日23:30以"急性下壁、后壁、前侧壁心肌梗死 killip Ⅰ级 2;孕40周,待产"急诊入院.患者在家中休息时突然出现胸骨后闷胀不适,手掌范围大小;同时伴恶心、呕吐,上述症状很快加重,并伴大汗,疼痛向左肩背部放射.  相似文献   

20.
张明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4):699-699
目的探讨老年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的特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老年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资料。选择适当的术前治疗与准备,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监测及调控措施,预防围术期心肌缺血缺氧、术后疼痛、应激反应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结果216例老年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方法正确,保障了手术的正常进行,患者均恢复良好,无麻醉死亡病例。结论心脏病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术前充分的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加强麻醉管理和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是降低手术麻醉风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