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透射电镜观察斯氏狸殖吸虫雌性卵巢皮质中不同发育阶段的各级卵泡。卵泡由卵母细胞及围绕它的卵泡细胞所组成,卵母细胞在其发育过程中行减数分裂,属终端减数分裂类型。描叙了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中的部分阶段,即细线期、合线期和粗线期。卵泡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繁殖。观察了有丝分裂的前期和后期。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数量斯氏狸殖吸虫囊蚴,经口感染实验动物小白鼠和豚鼠,经30、45、60、75、90和110天分别解剖观察虫体在小白鼠和豚鼠体内的发育、分布及虫体检出率,结果在实验动物小白鼠和豚鼠体内各个时期检出的虫体均为童虫阶段,最长虫龄为110天,虫体全部处于滞育状态。  相似文献   

3.
斯氏狸殖吸虫感染多种动物及体内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不同数量斯氏狸殖吸虫囊蚴 ,分别感染大白鼠 ,小白鼠和豚鼠 ,定期解剖观察虫体。方法 :经1 5、30、45、60、75、90、1 1 0和 1 2 5d分别解剖观察虫体在实验动物体内发育 ,分布及虫体检出率。结果 :大鼠在感染 90d后虫体可以逐步发育成熟并产卵 ,而小白鼠和豚鼠体内只能查到童虫阶段。结论 :初步证实大白鼠是斯氏狸殖吸虫的适宜宿主 ,小白鼠和豚鼠体内的虫体全部处于滞育阶段 ,不能发育为成虫  相似文献   

4.
斯氏狸殖吸虫囊蚴经口感染豚鼠后 ,所有虫体处于滞育状态。将滞育童虫再感染豚鼠 ,30天后虫体发育势态呈明显分化 ,成为具有生殖器官雏形的大型童虫 ,肌肉内童虫仍为滞育小型童虫。经转换后的滞育虫体可在犬体内发育成熟 ,揭示宿主转换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斯氏狸殖吸虫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斯氏狸殖吸虫囊蚴经口感染家兔、小鼠、豚鼠和大鼠,25~120d分期解剖。重点观察肺部虫囊有无成虫及虫卵,以寻求适宜的宿主作为斯氏狸殖吸虫的实验动物。检查结果家兔、小鼠和豚鼠在接种后死亡甚多。均未查到成虫,仅见童虫。接种38只大鼠,感染60d即在肺部出现虫囊;感染90d及110d的肺部虫囊检出童虫及少部分成虫;感染120d时,87.5%虫体成熟,且成虫及卵的形态与感染犬体的斯氏狸殖吸虫的形态相似。提示大鼠是建立斯氏狸殖吸虫动物模型的理想动物。  相似文献   

6.
斯氏狸殖吸虫在大鼠体内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以斯氏肺吸虫囊蚴感染实验动物大白鼠,经15、25、37、60、91,110和125天分别解剖观察虫体在大鼠体内的发育,分布及虫体检出率,结果大鼠在感染60天前只能查到童虫,91天后虫体可以逐步发育成熟并产卵。初步证实大白鼠是斯氏狸殖吸虫的适宜宿主。  相似文献   

7.
8.
以斯氏狸殖吸虫囊蚴经口感染小鼠,定期剖检,获小型童虫176条,形态结构似脱囊后尾蚴,全部处于滞育状态。所获童虫再感染小鼠,虫体感染能力以及组织中穿越移行能力并不衰减,所获虫体仍未明显发育。转换前后童虫进入适宜宿主犬体后,均能发育成熟。提示小鼠作为斯氏狸殖吸虫的转续宿主在流行病学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斯氏狸殖吸虫囊蚴感染实验动物豚鼠,不同时期分别解剖观察虫体发育分布及检出情况,结果在豚鼠体腔、肝、肺及肌肉等部分闰均能查到童虫,未见成虫及虫卵。初步证实豚鼠是斯氏狸殖吸虫的转续宿主,可以用于斯氏狸殖吸虫实验动物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斯氏狸殖吸虫囊蚴经口感染后 ,虫体主要在腹腔、肝脏、胸腔、肺脏和膈肌中滞留 ,所有虫体长期处于滞育状态 ,内部器官未见明显分化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斯氏狸殖吸虫中间宿主感染与其生态环境的关系。方法:选择十堰市许家沟进行中间宿主感染及相关自然环境因素的研究。结果:螺及蟹均生长在水流缓慢或静止水中,其密度以5~10月较高,11~4月密度较低不易捕捉。螺体内尾蚴感染率为0.19%,蟹体内囊蚴感染率为29.6%。结论:斯氏狸殖吸虫中间宿主螺与蟹的生活习性相似,与温度、雨量、水速、石块性质等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从锯齿华溪蟹分离斯氏狸殖吸虫囊蚴 ,以每鼠 30个囊蚴感染小鼠 ,于感染后 2 0~ 30 d分期解剖 ,检出虫体为小型童虫。同时将小鼠体内的童虫转种其它小鼠 ,5 0 d后解剖所检获的虫体出现虫体发育的分化。证实童虫具有较强的活力与侵袭力 ,为斯氏狸殖吸虫的感染期。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斯氏狸殖吸虫囊蚴经口感染大鼠30天,从体腔、肝、肌肉等部位检出发育不同程度的童虫,60 天时,在肝、肺等处有虫囊形成,至90天多数虫体发育成熟。结果表明。斯氏狸殖吸虫在大鼠体内多部位寄生且 发育成熟,并对寄生部位产生不同程度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分析斯氏狸殖吸虫成虫表膜和肠相关抗原,探讨肺吸虫病的免疫诊断的特异性诊断抗原。方法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制备成15μm的冰冻切片,肺吸虫患者血清识别斯氏狸殖吸虫成虫特异性抗原,采用免疫金标记和免疫酶标记检测技术对抗原进行定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进行半定量分析以及免疫透射电镜对其细微结构的观察。分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肺吸虫患者血清识别的斯氏狸殖吸虫成虫抗原定位于虫体的表膜和肠腔,表膜抗原半定量分析平均灰度值为80.65,肠腔抗原半定量分析平均灰度值为71.26,电镜下可见胶体金附着于肠腔和表膜的双层结构。结论肺吸虫患者血清识别的斯氏狸殖吸虫成虫抗原都为表膜相关抗原和肠相关抗原,因此与肺吸虫病免疫诊断相关的诊断抗原为虫体表膜和肠上皮产生的相关蛋白。  相似文献   

16.
斯氏狸殖吸虫囊蚴经口感染小鼠后 ,在肝、腹腔、胸腔、肺和膈肌中检出的虫体均处于滞育状态 ,器官未分化。将滞育童虫经口移植到正常宿主猫体后 ,仍能移行到肺发育成熟。提示小鼠作为斯氏狸殖吸虫转续宿主在流行病学上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斯氏狸殖吸虫病(四川肺吸虫病)在我国流行分布较广,寄生人体以肺外型为主,虫体多不发育成熟,通常需借助免疫学方法进行诊断。近年来,一些流行区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影响了囊蚴的采集。加上用囊蚴感染动物至获得成虫费时费事,造成抗原材料来源困难。以往,此病免疫诊断用抗原一般为虫体盐水或盐水缓冲液的浸出物,而将离心后的沉淀作为残渣废弃。最近国内外报导用高浓度尿素从血吸虫卵和成虫的非水溶性部分中分离、提取出尿素溶解性抗原。本实  相似文献   

18.
斯氏狸殖吸虫宿主转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斯氏狸殖吸虫囊蚴经口感染小鼠,大鼠,分期剖检,在体腔,肌肉,肝,肺等脏器均获得童虫,大部分童虫形态结构与脱囊后尾蚴无异。将所获童虫在小鼠与小鼠,大鼠与大鼠,小鼠与大鼠之间进行宿主转换,虫体仍处于童虫状态。囊蚴感染后所获的童虫转入适宜宿主犬体后,在肺部检获发育成熟的成虫。实验证明,斯氏狸殖吸虫经宿主转换可介导转续传播。  相似文献   

19.
斯氏狸殖吸虫囊蚴经口感染犬 4 0 d,从体腔、肝、肺、肌肉等部位检出发育不同程度的童虫 ;6 0 d时 ,在肝 ,肺等处有虫囊形成 ;90 d后 ,所有虫囊中检出虫体均发育成熟。结果表明 ,斯氏狸殖吸虫在犬体内多部位寄生并产生不同程度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获得表达斯氏狸殖吸虫半胱蛋白酶基因片段编码多肽,对其免疫反应性作初步研究,在吸虫所致疾病的血清学诊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1%琼脂糖凝胶回收纯化后与PinPoint T载体相连,并导入到大肠杆菌JM109菌株中去,诱导表达其编码的多肽片段.用裂解液制备抗原标本,经SDS-PAGE电泳后,经考马斯亮蓝和生物素链亲合素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其表达情况,Westernblotting鉴定其免疫反应性.结果转化实验共获得8株阳性重组子,经测序鉴定证实仅1株正向连接.经过诱导表达,制备重组抗原标本,经SDS-PAGE、转膜后生物素-链亲和素-碱性磷酸酶系统染色显示在32×103处有一融合蛋白条带,反向连接菌株与之相似,也出现一条表达带,但分子量远小于预期值,仅仅14×103左右.Western-blotting显示仅正向连接菌株在32×103的位置有一阳性染色条带.结论成功的构建了斯氏狸殖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的原核表达载体,经过诱导后表达的重组抗原,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