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整体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6例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病次数、发病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有效提高病症的治康复率。方法:方法将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随机为两组进行对照。对观察纽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进行干预。结果:根据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对照组实施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干预,病惠普通容易接受,认为受到重视,能保持身心愉快,正大部分病患病情得到有效改善,并大大降低心脏不良状况的发生。结论:本研究旨在探求老年冠心痛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最佳护理干预方式,对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护理,其最终结果令人十分满意,观察组50例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度也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抽选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80例,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均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40例)则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以及夜间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有效缓解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本文通过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接收的80例无痛性心肌缺血冠心病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两组患者应用不同的护理模式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在疾病发作次数、发作时长还是在下移减少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模式应用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中可以有效提升其临床护理效果,因此值得在医学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来院接受治疗的540例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为A、B两组,A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综合护理,B组只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ST段压低减少次数、下移减少量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A组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明显低于B组,ST段压低减少次数、下移减少量明显高于B组,以上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B组(P0.05)。A、B两组在护理前,患者各项体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湖南省脑科医院于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56例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将其分为:有痛组和无痛组两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24h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并观察患者的发病与时间段、心率、年龄与日常生活活动情况的关系。结果: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主要在休息睡眠时间发病,其心率与有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相比更加缓慢,且随着患者的年龄愈大,发病率愈高。结论: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与有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有一定的临床特征上的差异,因此,对于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依据其特征采用有针对性的且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够有效的降低发病率,改善患者的生活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7.
周旭 《药物与人》2014,(9):251-251
目的:探讨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的观察与护理,提高了治愈好转率及抢救成功率,从而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方法:对30例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观察及护理。结果:通过严密观察及精心的护理,本组病例均得到有效及时的救治,避免了意外的发生。结论: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症状不典型,且病死率高,因此提高对无痛性心肌梗死的认识.做好临床观察与护理,可降低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规律和临床特点。方法对65例临床诊断明确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并进行心率、诱发因素、ST段压低情况、昼夜节律分析。结果65例患者共出现心肌缺血发作603.20阵次,多数在6:00-12:00发作(42.3%),呈明显的昼夜分布规律;ST段压低时心率呈快频依赖者占多数(64.6%),合并心律失常者占70.8%。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是临床监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对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病情评估和指导早期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林建荣 《现代保健》2013,(22):26-27
目的:探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以及相应的诊断治疗方法,以便达到优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心内科于2011年1-9月收治的89例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组研究,观察总结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以此来具体分析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以及相应的诊断治疗方法,以便达到优秀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最大耗氧量、CI值、无氧阈值正常的人数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ST段压低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效果的总良好率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8%(P〈0.05)。对照组患者胸闷与心绞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在治疗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过程中,可以在传统综合治疗的方法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和补中益气丸,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陈柚杕 《健康天地》2010,4(8):149-149
目的:探讨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特点及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10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依据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临床护理和用药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达95%。结论:在临床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可产生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塞大多数病人以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疼痛为主要表现。不少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不发生疼痛,在老年患者中尤其多见。现将我院近5 a来收治的54例无痛性急性心肌梗塞报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来源 无痛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是以血清心肌酶谱及心电图动态衍变过程均符合急性心肌梗塞建立的。本院1995~2000年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病人256例,其中无痛性急性心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24h动态心电图变化特征.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477例,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41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单纯冠心病患者236例(冠心病组),通过24h动态心电图的临床特征分析两组患者心肌缺血发作的不同表现.结果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患者心肌缺血共发作1374次,平均(5.3±2.4)次,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715次(52.04%,715/1374),其中夜间发作257次(35.94%,257/715);冠心病组患者心肌缺血共发作941次,平均(3.7±3.2)次,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329次(34.96%,329/941),其中夜间发作65次(19.76%,65/329).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总次数、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及夜间发作次数显著高于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更易发生无痛性心肌缺血,且多于夜间发作.  相似文献   

13.
王志英 《现代养生》2014,(22):45-45
目的:探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94例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体检与心电图监测的方法进行临床诊断,而对于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和补中益气丸的交替联合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8周后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5.1%。结论:在传统常规的治疗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方法上,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和补中益气丸的交替联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94例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体检与心电图监测的方法进行临床诊断,而对于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和补中益气丸的交替联合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8周后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5.1%。结论:在传统常规的治疗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方法上,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和补中益气丸的交替联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5.
现将几年来本科对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60例的护理观察总结如下。1 了解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是护理观察的重要环节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多,以典型的胸痛心肌供血不足为主。但老年人由于对痛的感受阈值增高,心肌传入神经纤维变性,心绞痛警报系统损害,常发生无痛性或症状不典型性心肌缺血。本组160例中,较典型心绞痛115例,占72%。症状不典型以胃肠道症状  相似文献   

16.
魏芳 《中国卫生产业》2013,(27):102-103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在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1月本院内科病房收住的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118例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予以比索洛尔治疗,对照组予以消心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动态ECG状况、心肌缺血发生频率及心肌缺血总时长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人24h心肌缺血发生频率、总时长与对照组相比,下降均更加显著(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应用于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疗效确切,未出现明显临床不良事件,且临床有效率优于消心痛,治疗后能明显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72例老年心血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从而指导临床实践。结果患者在多项综合干预措施后,在临床症状改善、血压值、失眠及抑郁情况等方面均好于干预前(P<0.05)。结论有效综合的预防措施能显著改善老年心血管患者临床症状及焦虑烦躁情绪,极大的恢复免疫调节机制,有效地预防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猝死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长沙市中医医院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48例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冠心病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针对性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情况及ST段状况。结果:实施护理后,观察组发作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发作频数更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T段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治疗方案效果显著,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据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伴随疾病症状及安全隐患进行风险评估,探讨如何有效地提高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性.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124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评估、分析,根据病情进行护理分工.结果: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安全性.结论:护理风险评估,及时有效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了护理风险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0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基础护理及应用胰岛素治疗时护理。结果102例患者经过上述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可知临床护理应结合老年人的特点,加强病情观察,识别具有潜在风险的老年糖尿病;重视基础护理及并发症,特别是心理方面的护理;预防和处理老年人低血糖,并耐心、细致地进行卫生宣教及心理护理。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措施是老年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