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院在1983年9月~1985年2月以纤维胃镜诊断116例胃癌,现报道如下。 116例中男88例,女28例。年龄32~80岁。分布部位以胃上部最多,共78例(67.2%);胃下部次之;胃窦部共19例(16.4%);胃中部最少,共17例(14.7%)。另2例为残胃胃食道吻合口处。  相似文献   

2.
自1987年8月,开展经胃镜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治疗胃切除术后吻合口水肿,共收治3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性别与年龄,本组36例,男28例,女8例,男女之比为3:1。年龄最小32岁,最大74岁。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4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作胃镜检查28756例,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6570例,其中合并胃癌(GC)30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近6年胃镜共检查病人28756例,检查DU6570例,占22.85%,男女之比为3.2∶1,年龄6~82岁,平均年龄41.2岁。复合性溃疡705例,占2.45%,男女之比为5.5∶1,年龄12~79岁,平均44.6岁。胃癌775例,占2.70%,男女之比为2.5∶1,年龄19~82岁,平均51.4岁。DU合并GC30例,年龄28~72岁,平均57岁,…  相似文献   

4.
与胃癌并存的胃黄色瘤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8年以来,我院检查胃镜7054例,病理证实食管,胃黄色瘤78例,食管、胃癌449例,其中与胃癌并存的胃黄色瘤11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全部为经我院胃镜检查确诊后而住院的病例。男9,女2。年龄32~68岁,平均55.9岁。  相似文献   

5.
自纤维胃镜在我国开展以来 ,提高了对胃肿瘤的术前诊断水平 ,部分病例做到早期发现 ,及时治疗。本文就我院近9年接收经来胃镜检查诊断的453例胃癌标本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本院1989年~1997年共接收胃镜诊断胃肿瘤标本453例 ,男性352例 ,女性101例 ,男女之比为3.5∶1 ;本组年龄最大者89岁 ,最小者24岁 ,平均年龄为56.5岁。其中病理诊断胃癌的262例 ,中~重度不典型增生63例 ,诊断胃炎、慢性溃疡的128例 ,若将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视为早期癌 ,则胃镜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7.7 %。标本常规固定…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78年至88年采用日产胃镜共检查7920次,其中食管、贲门癌350例(4.4%)。本文着重探讨了胃镜下食管及贲门癌的形态特征及诊断问题。临床资料一、性别与年龄: 350例中,男308例,女42例,年龄23~78岁,50~69岁最多(73.4%)。二、临床表现及病期: 症状中以吞咽困难最多见(75.7%);首发症状时间最短4天,最长10年,4个月内为多。三、内镜检查结果: (一)诊断结果:350例中,食管癌224例  相似文献   

7.
贲门癌是指原发于食管、胃交界处齿状线上、下各2cm范围以内的癌肿。1982年以来,我院经纤维胃镜(下称内镜)共检出胃癌281例,其中贲门癌118例,占42%。本文讨论内镜对贲门癌的诊断意义。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性别、年龄:118例中男103例,女15例,男女之比为6.9:1,年龄37~74岁,50~70岁占75.4%,40岁以下占7.6%。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对于胃癌的防治非常重视,胃镜已成为诊断胃癌的有效方法,它可直观癌瘤的部位和形态,诊断正确率优于其他检查。作者于1978年开展胃镜检查工作,20年中共检查患者35681例,检出胃癌患者4275例(11.98%),其中有青年人(17~30岁)胃癌72例,占胃癌病例的1.68%。现将72例青年人胃癌的胃镜诊断,手术所见,病例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目的在于提高胃锐对青年人胃癌检诊的认识,重视此年龄组胃癌的诊治工作。l·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本组72例青年胃癌,男32例,女40例;年龄分组:17岁~20岁6例(8.13%),21岁~25岁12例问6…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1976年~1984年共收治多发性骨髓瘤32例,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分析, 本组男性23例, 女性9例, 男女之比为2.6:1。 年龄在27~66岁之间, 平均52.6岁, 以50~60岁组最多, 占59.4%。  相似文献   

10.
胃癌术后胃镜随诊2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镜检查对胃癌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已得到公认 ,但胃癌术后胃镜随诊的临床分析报告很少 ,现对我院 2 16例胃癌术后胃镜随诊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1979年 1月~ 1999年 1月 ,我院共收治 90 7例胃癌 ,手术切除 734例 ,切除率 80 .9%。对其中 2 16例于术后 2周至 2 0年进行胃镜随诊检查 ,每例检查 1~ 5次。本组患者年龄 2 8~ 81岁 ,平均年龄 57.6岁。胃癌术后接受胃镜检查者多有不同程度胃肠道症状及消瘦、贫血等。2 结果2 1 胃镜随诊对残胃及吻合口癌性病变的诊断1)残胃复发癌 胃癌手术后 5年内…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82~1992年共收治32例早期胃癌,均经病理证实。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以40岁以上居多(62.5%)。  相似文献   

12.
韧带样纤维瘤(Desmoid Tumor)少见,国内尚少报道。我院1964-1987年共收治31例,均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并获随访,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31例中男9例,女22例,男女之比为1:2.4。年龄14~6l岁,中位年龄为32岁。肿瘤发生在腹前壁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98年10月至2007年11月共收治肾癌患者32例,外科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共32例,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33~69岁,平均年龄为52岁。肿瘤发生在左侧20例,有侧12例。临床表现以血尿为主11例,腰痛7例,进行性消瘦、贫血4例,无临床表现体检B超或CT发现10例。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的皮肤转移32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自1976年4月~1986年8月共收集32例。 男14例,女18例,年龄15天~71岁,平均49.8岁。原发癌属乳癌者8例,肝癌7例,肺癌5例,胃癌3例,食管癌2例,鼻咽癌2例,结直肠癌2例,甲状腺,宫颈、卵巢癌各1例。皮肤病损表现为  相似文献   

15.
我院胃镜室1985年-1996年共检出胃癌1027例。其中首次胃镜检查漏误诊胃癌42例,后经胃镜复查或手术标本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误诊率为4.1%。为进一步提高胃镜检查诊断符合率,认真总结经验,特将此42例被漏误诊病例作以下分析研究。资料42例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27岁~7  相似文献   

16.
胃癌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35岁以下青年人少见,我院1967~1996年病理确诊青年人胃癌54例。本文对此分析讨论。临床资料1.年龄与性别:本组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35岁,男19例,女35例,男女之比为1:1.8。2.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上腹部无规律性隐痛(92%),其次为消瘦乏力、体重下降。贫血、上腹不适(32%)。3.病程:从自觉症状到入院,时间在半年内32例,半年至1年22例。4.胃镜:胃镜检查44例,其中诊断胃癌者40例,癌疑者4例。5.病理检查:肿瘤部位:胃窦部37例,胃体部11例,幽门管6例。肿瘤最大径为3到10cm肿浸润浆膜外…  相似文献   

17.
1978年3月至1989年5月,我院内窥镜室共进行胃镜检查12500例次;其中经胃镜诊断、术后病理证实早期胃癌(EGC)43例,占胃镜检查总例数的0.34%,占同期检出胃癌总数774例的5.56%,本文对43例EGC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胃镜检出EGC的经验、教训。一般资料 43例EGC中,男性37例,女性6例,男女之比为6.2:1,年龄最大74岁,最小26岁年龄构成见表1  相似文献   

18.
我院外科自1962年10月~1984年10月期间共收治503例直肠癌,其中30岁以下的青年人61例(占12.13%),现将61例的临床资料总结于后。资料与分析一、一般资料 61例中男32例,女29例;年龄15~20岁4例,21~25岁18例,26~30岁39例。从出现症状到确诊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1993年至今内镜厂微波加抗癌药物局部注射治疗食管贲门癌共103例,现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03例患者含住院82例,门诊21例,均经胃镜及病理确诊为进展期食管贲门癌,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病灶部位过高或广泛不宜手术切除;2)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3)术后复发者。其中男性62例,女性41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38岁,中位年龄65岁。1.2病灶程度分级根据香咽困难的程度将其分为Ⅳ级,不能进食者为0级12例,仅能进流质饮食为Ⅰ级54例,能进半流食为Ⅱ级32例,吞咽困难不明显,可进普食为Ⅲ级5例。病灶部位于食管上段7例…  相似文献   

20.
以往认为胃窦部是胃癌的好发部位,但随着纤维胃镜(简称胃镜)广泛应用及X线诊断技术的提高,发现贲门部的癌肿也不少见,甚至有发生率超过胃窦癌的报道。为引起注意,本文结合诊疗中的实际情况,就提高诊断率进行有关的分析。临床资料本文163例均经胃镜或手术证实。其中男性110例,女性53例。年龄28~76岁,年龄分布如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