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据近年来对甲真菌病流行病学的调查及研究资料显示 ,皮肤癣菌并不是甲真菌的唯一致病菌 ,条件致病菌 (酵母菌及霉菌)则占有一定的比例。为了进一步了解甲真菌病的致病菌的菌种变化 ,我们对1997~ 2 0 0 0年我所门诊甲真菌病的菌种进行了归类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病例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浙北地区甲真菌病的致病菌菌种分布特点。方法:对2016年真菌镜检阳性的1007例标本进行致病菌的分离培养和菌种鉴定。结果: 334例标本培养阳性,阳性率33.17%。皮肤癣菌148例,其中红色毛癣菌最多(136例);酵母菌108例,其中白色念珠菌最多(35例);霉菌78例,其中曲霉属最多(49例)。<55岁患者以皮肤癣菌感染为主,>55岁患者以酵母菌感染为主;52.34%指甲致病菌培养酵母菌阳性,58.74%趾甲致病菌培养皮肤癣菌阳性。结论:本研究中甲真菌病患者病原菌主要为皮肤癣菌和酵母菌,菌种分布与年龄和部位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兴化地区225例甲真菌病真菌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兴化地区甲真菌病的病原学的分布。方法用加和不加放线菌酮的含有氯霉素的沙堡氏培养基进行双份培养,对于酵母菌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进行显色分别。结果225例甲真菌病真菌培养阳性160例占71.1%,皮肤癣菌102株占63.7%,酵母菌47株占29.3%,其它霉菌11株占7%。致病菌以皮肤癣菌为主。结论本地区甲真菌病真菌感染以皮肤癣菌占主导,但酵母菌的感染比例比北方高,这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相似文献   

4.
161例甲真菌病真菌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本地区甲真菌病的病原体及其分布、流行情况。方法:对镜检阳性的161例病甲在沙堡氏培养基中分离培养,共分离129株致病菌,并进行形态学及生理学鉴定。结果:161例镜检阳性病甲培养阳性的有126例(78.3%),其中3例同时培养出两种不同的菌株。皮肤癣菌71株(55.1%),其中以红色毛癣菌为主(占74.6%),其次为须癣毛癣菌(占21.1%);酵母菌47株(占36.4%),以念珠菌属为主(占93.6%);霉菌11株(占8.5%),以曲霉和青霉多见。趾甲的发病率高于指甲,趾甲的病原体以皮肤癣菌为主(60.5%),而指甲则以酵母菌较为多见(54%)。20岁~50岁为多发年龄。20岁以上成年患者以皮肤癣菌感染为主,而20岁以下青少年则以酵母菌为主要致病菌。结论:广东省中山地区甲真菌病病原体的分布以皮肤癣菌为主,次之为酵母菌和霉菌。红色毛癣菌是最常见的皮肤癣菌,非白念珠菌的其它念珠菌则是最常见的酵母菌感染。霉菌和混合感染不常见。  相似文献   

5.
于2002年12月1日-2004年12月1日,对819例甲真菌病病例进行真菌分离培养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从819例患者1032个靶甲真菌培养分离出真菌615株,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三者分别占51.9%、41.6%和6.5%,且有部分患者存在混合感染情况。皮肤癣菌中红色毛癣菌居首位,占40.2%,酵母中白念珠菌居首,占14.1%,非皮肤癣菌霉菌中以曲霉为主。甲真菌病致病菌中酵母及霉菌日益增多,故治疗应个体化,宜选用广谱抗真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武汉地区甲真菌病的致病菌及菌种变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1999年1月~2005年12月武汉地区甲真菌病的致病菌种分布及变迁情况。方法对1999年1月~2005年12月甲真菌病患者的真菌培养资料1237例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结果真菌培养阳性895例,阳性率72.4%。致病菌中,皮肤癣菌559株(61.1%),酵母菌287株(31.4%),霉菌69株(7.5%)。皮肤癣菌中红色毛癣菌占95.0%(531/559),酵母菌中念珠菌属占71.8%(206/287),霉菌中曲霉属占53.6%(37/69);混合感染20例占2.2%。结论武汉地区甲真菌病的致病菌中以皮肤癣菌为主,其中红色毛癣菌为优势菌种,但是占致病菌的比例下降;酵母菌属和念珠菌属的比例上升;霉菌中以曲霉属和镰刀菌属为主。甲真菌病混合感染的比例上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上海地区甲真菌病的致病菌种。方法:对本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直接镜检阳性的400例甲真菌病患者的甲标本做真菌分离培养和分析。结果:分离出致病真菌233株,其中皮肤癣菌120株(红色毛癣菌104株,须癣毛癣菌10株,犬小孢子菌3株,絮状表皮癣菌3株),酵母菌68株,非皮肤癣菌11株(曲霉6株,青霉5株),其余为丝状真菌。结论:上海地区甲真菌病的致病真菌以皮肤癣菌为主,酵母菌中非白念珠菌占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8.
甲真菌病病甲形态学特征与致病真菌种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甲真菌病病甲的形态学特征与致病真菌类型或菌种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快速推断致病真菌建立依据。方法 360例门诊甲真菌病患者,观察临床分型和特征,牙钻机取材,镜检和培养确定致病真菌。结果 经培养确定致病真菌感染者165例,其中皮肤癣菌占80.0%,酵母菌13.9%,霉菌2.4%,混合感染3.6%。结论 根据甲真菌病病甲的形态学特征,可以大致推断致病菌的种类。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185株甲真菌病病原菌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甲真菌病病原菌的构成分布情况。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我科实验室185例甲屑培养阳性的病例及其病原菌构成比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5株菌中酵母菌占61.5%,其中光滑念珠菌最多见(19.0%),次为近平滑念珠菌(15.1%);皮肤癣菌占35.2%,主要以红色毛癣菌为主(17.8%),须癣毛癣菌次之(16.2%);非皮肤癣菌霉菌占4.8%,以黑曲霉为主(3.3%)。结论:本研究显示广州市甲真菌病病原菌中主要致病菌为酵母菌,其次为皮肤癣菌。  相似文献   

10.
马拉色菌属引起甲真菌病三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甲真菌病是真菌感染甲板或甲下组织的疾病,是皮肤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致病菌包括皮肤癣菌、酵母(主要是念珠菌)和非皮肤癣菌的霉菌,而由马拉色菌属引起的甲真菌病报道不多,我科从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收集到3例马拉色菌属引起的甲真菌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甲真菌病的临床分类、致病菌种分布等情况。方法对305例镜检阳性的甲真菌病患者进行真菌培养、菌种鉴定及临床分析。结果共培养出致病菌株165株,培养阳性率为54.1%。皮肤癣菌占91%,其中红色毛癣菌占95%,其次是须癣毛癣菌占5%;酵母菌占4.2%,白念珠菌占57%;非皮肤癣菌霉菌占4.8%,以枝顶孢霉为主(占75%),混合感染1例。临床类型以远端侧位甲下型最为常见(占48.2%),其次分别为浅表白色型(24.9%)和全甲破坏型(23.3%)。结论南京地区甲真菌病致病菌以皮肤癣菌为主,其次是非皮肤癣菌霉菌和酵母菌,红色毛癣菌为甲真菌病的优势致病菌。临床类型以远端侧位甲下型居多,其他依次为浅表白色型、全甲破坏型、近端甲下型。就诊人群以20~50岁居多,女性多于男性。  相似文献   

12.
260例甲真菌病致病菌分离培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近2年东莞地区甲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情况。方法:对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来我科门诊就诊的有典型临床表现且真菌镜检阳性的患者进行了致病菌的分离培养。结果:260例甲真菌病患者中,真菌培养阳性率为85.38%,共分离出232株真菌(10株为污染菌),其中红色毛癣菌116株(52.25%),白念珠菌23株(10.36%),霉菌10株(4.50%)。结论:本地区甲真菌病致病菌中,红色毛癣菌占优势,白念珠菌亦为重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3.
甲真菌病719例临床及致病真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天津地区甲真菌病的临床分类、菌种构成及其分布。方法对直接镜检阳性的719例甲真菌病患者进行了真菌培养、鉴定和临床分析。结果719例患者中真菌培养阳性510例,阳性率70.93%,皮肤癣菌、酵母、非皮肤癣菌霉菌(NDM)所占比例分别为76.24%,16.47%和7.25%。皮肤癣菌中红色毛癣菌占81.30%(326/401),酵母菌中以白念珠菌居首,占44.29%(31/70),非皮肤癣菌中以青霉和曲霉为主。临床类型以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DLSO)最为常见。就诊人群中以36岁~55岁年龄段为主,占42.75%(218/510)。男性发病率(67.25%)总体高于女性(32.75%),且各年龄段患者的致病菌均以皮肤癣菌为主。结论天津地区甲真菌病的临床类型以DLSO为主,不同年龄、性别存在差异,红色毛癣菌为优势致病菌,符合国内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近5年来我科就诊患者甲真菌病病原菌的构成分布情况。方法对2006年5月-2010年12月来我科门诊就诊的有典型,临床表现且真菌镜检阳性的患者进行了致病菌的分离培养。结果1229例中,591例培养阳性,阳性率48.09%。其中皮肤癣茵311株(52.62%),以红色毛癣菌为主,占50.08%,须癣毛癣菌与紫色毛癣菌合计占2.54%;酵母茵188株(31-81%),克柔念珠茵为主,占16.92%,其次为光滑念珠菌5.58%,热带念珠菌和白念珠菌分别为3.89%和2.37%;霉菌92株(15.57%),以曲霉为主,占10.15%,其次为青霉,占5.08%。结论在我科就诊患者的甲真菌病病原茵中,主要致病菌以皮肤癣茵为主,其次为酵母菌。本研究结果与该地区1980-1994年期间甲真菌病病原菌的构成存在差异,皮肤癣菌的比例有所下降,酵母菌和霉茵所占比例上升。  相似文献   

15.
甲真菌病是最常见的甲病之一。近几年来 ,一度被认为甲板中不存在或罕见的非皮肤癣菌性丝状真菌引起的甲真菌病在迅速增多。该文报告了非皮肤癣菌性甲真菌病的发生率 ,临床特点 ,抗真菌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病例收集自 1994年 1月至 1997年 1月意大利米兰的圣保罗医院。其间因甲病就诊患者共 10 12例 ,均做真菌学检查 ,包括镜检和培养。若首次培养示霉菌生长则重复两次取材培养以证实非皮肤癣菌性甲真菌病的诊断 ,否则视为污染苗。结果显示共有 589例经真菌学检查确诊为甲真菌病 ,其中皮肤癣菌引起者 4 0 3例 ,占 6 8% ,酵母菌135例 ,占…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浅部真菌病病原真菌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重庆市浅部真菌病病原真菌调查报告王志安,陈智,何威1980年~1991我科分离的浅部真菌情况如下。真菌培养:标本均接种于含氯霉素的沙氏斜面培养基中,27℃孵育,4周后观察,菌种鉴定按常规进行。结果:培养阳性总例数1035例。963例皮肤癣菌病中,红色...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荆州地区0~6岁儿童甲真菌病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经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诊断为甲真菌病的0~6岁儿童病例资料。结果儿童甲真菌病患者在3~6岁中构成比最高。最常见临床类型为远端侧位甲下型(59.18%)。可能危险因素为浅部真菌病家族病史、甲外伤史和其他部位浅部真菌病史。共分离出病原菌49株,包括皮肤癣菌17株,酵母菌30株,非皮肤癣菌2株,最常见的致病菌依次为光滑念珠菌(20.41%)、红色毛癣菌(18.37%)和近平滑念珠菌(18.37%)。结论荆州地区0~6岁儿童甲真菌病最主要致病菌种为光滑念珠菌,针对其临床特征及病原菌分布的研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多点接种真菌培养法在甲真菌病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阐明多点接种真菌培养法在实验室诊断甲真菌病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多点接种真菌培养法和传统的点植培养法对两组甲真菌病患者的甲屑进行致病真菌的分离和鉴定,比较两种方法检出甲真菌病致病真菌的构成比例。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培养阳性率分别为为53.04%和37.50%(P=0.029)。致病菌分离鉴定结果:试验组皮肤癣菌49.21%,酵母菌36.51%,霉菌14.29%;对照组则分别为76.92%,20.51%和2.82%(P=0.001)。试验组共检出2例混合感染,对照组则无。结论多点接种法真菌培养可以提高对甲真菌病的病原菌的检出率,尤其是对非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的检出率,且有助于发现甲真菌病的混合感染,但对非皮肤癣菌致病性的判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儿童甲真菌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情况。方法对2003年3月~2006年12月本科门诊就诊的真菌直接镜检阳性的82例儿童甲真菌病患者(年龄≤18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真菌的分离培养。结果儿童甲真菌病最常见的感染类型是远端侧缘甲下型,指甲感染者较趾甲感染者常见。手癣、足癣、甲外伤、长期穿不透气的鞋袜是儿童甲真菌病的危险因素。共分离出致病真菌64株,皮肤癣菌59株(92.19%),其中红色毛癣菌57株(89.06%);酵母菌5株(7.81%),白念珠菌最常见。结论儿童甲真菌病最常见的致病菌是红色毛癣菌,其次为白念珠菌。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的分析对于儿童甲真菌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银屑病患者与非银屑病患者甲真菌病患病率及感染菌种的差异。方法:收集2016年12月1日至2018年4月2日就诊于南京军区总医院皮肤科门诊的银屑病患者和非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外观异常甲行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并进行菌种鉴定。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均阳性者判定为阳性。结果:共收集银屑病患者198例和非银屑病患者对照168例,阳性率分别为11.1%和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3)。银屑病患者病甲中培养出皮肤癣菌18例(81.8%),酵母菌4例(18.2%),非银屑病患者病甲中培养出皮肤癣菌15例(93.7%),酵母菌1例(6.3%),两组菌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4)。结论:银屑病患者甲真菌病患病率及感染菌种与非银屑病患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