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变应性疾病患者血清IL-4、sCD23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了解几组变应性疾病患者血清IL-4和sCD23水平及IL-4对sCD23(CD23)产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对荨麻疹、湿诊及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及培养条件下IL-4、sCD23(CD23)水平及调控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 ①3组疾病血清IL-4及sCD23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5 ̄0.01),sCD23与IL-4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荨麻疹     
20010995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FN-γ及IgE水平观察/党倩丽(陕西省医院皮肤科)…/临床皮肤科杂志.-2000,29(4).-208 用ELISA法检测3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FN-γ及IgE水平。结果患者组IL-4、IgE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IFN-γ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慢性荨麻疹患者Th2细胞分泌因子有改变,且Th1与 Th2之间平衡关系可能被打破。提示Th1和Th2可能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起作用。表1参2(汤亚娥)2001099…  相似文献   

3.
20000038 EB病毒与IL-8关系探讨/甘志彪(深圳市医院检验科)…//陕西医学检验.-1999,14(3).-3~4 选取EB-VCA阳性患者44例,正常对照20例。以乳胶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ELISA法检测IL-8。结果:EB-VCA阳性血清中各组IL-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且EB-VCA滴度升高与血清中IL-8水平正相关,44例中仅6例RF阳性.其IL-8水平与同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作者认为IL-8可能是EB病毒介导反应的重要参与因子之一。表1参10(穆欣)20000…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Th1型细胞因子表达的情况。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了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白介素2(IL-2)mRNA表达(41例)和γ干扰素(IFN-γ)mRNA表达(31例)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活动期SLE患者中IL-2表达水平降低者占78.0%,IFN-γ表达水平降低者占83.9%。活动期SLE组PBMC中IL-2和  相似文献   

5.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了21例SLE患者及14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白介素6信使RNA(IL-6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活动性SLEPBMCs中IL-6mRNA表达明显高于非活动性患者及正常对照,而非活动期SLE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提示IL-6可能参与活动性SLE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FN-γ及IgE水平观察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4  
测定38例慢性荨麻疹(其中12例为人工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FN-γ及IgE水平,结果患者组IL-4高于对照组(正常人,P〈0.01),患者组IFN-γ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组Ig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7.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是T细胞表面的一种共刺激分子,与B7结合后,通过负性调节T细胞免疫状态以维持免疫自身稳定。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在T细胞上的表达及基因多态性,与许多疾病有关。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Ig可以封闭B7,阻止某些疾病的进程,从而发挥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们检测了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的活性,发现活动期SLE患者产生IL-2活性低于正常对照(P<0.05),而缓解期患者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还观察了离体环境对SLE患者PBMC产生IL-2活性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6 IL-10表达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Th2型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方法 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了10例正常人和15例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相比,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IL-6和IL-10mRNA的表达水平均增高(均P〈0.01)。结论 SLE患者中Th2型细胞因子I  相似文献   

10.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10与γ干扰素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TH2/TH1型细胞因子自然表达的趋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了10名正常人和15例活动期SLE患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介素10(IL-10)和γ干扰素(IFNγ)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与正常人相比,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IL-10mRNA的表达水平增高,而IFNγ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均P〈0.01),表明活动性SLE  相似文献   

11.
表皮下大疱病的鉴别诊断和抗原表达区域性差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和盐裂皮损周围皮肤直接免疫荧光(简称盐裂DIF),分别研究正常人皮肤、类天疱疮(BP)及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抗原表达的区域性差别和表皮下大疱病鉴别诊断。 窝、肘窝、上背、下背、股内侧和下腹部皮肤BP抗原表达率较高;膝、阳窝、足背、肘、肘窝和下腹部皮肤EBA抗原表达率较高。皮肤DIF显示25例表皮下大疱病中16例(64%)基底膜带有C3或IgG或伴C3和IgA沉积;盐裂DIF表明25例(100%)均有IgG或伴C3和IgA沉积在表皮侧或真皮侧。结果提示,BP抗原高表达率与皮损好发部位相一致;EBA抗原高表达率一部分与皮损好发部位一致。盐裂DIF不仅提高DIF阳性率,而且根据免疫反应物沉积部位可以鉴别出BP与EBA以及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相似文献   

12.
白介素2激活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抗白念珠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在体外人介素1(IL-1),重组人白介素2(IL-2),重组人γ-干扰素(IFN-γ),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TNF)能否激活人外周单一核细胞(PBMC),使之具有抗白念珠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IIF和ELISA法分别检测了22例尖锐湿疣(CA)患者和16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上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表达水平及其培养上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含量,同时观察了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在体外对这两项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患者PBL上mIL-2R表达下降,而培养上清中sIL-2R含量明显增高;一定浓度的BCG-PSN能在体外使患者淋巴细胞mIL-2R表达增强,以及降低培养上清中sIL-2R的含量。这表明CA患者存在细胞免疫缺陷,BCG-PSN能在体外调节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细胞因子在表皮与真皮相互作用中所起的作用,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白介素1α(IL-1α)及白介素(IL-6)对角朊细胞与真皮成纤维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以及前列腺E1(PGE1)的调节作用。IL-1α主要由角朊细胞产生,而IL-6则主要由成纤维细胞产生。来自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上清液有较强的促进角朊细胞增殖能力。来自角朊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也有一定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IL-1α和PGE1可  相似文献   

15.
朗格汉斯细胞膜上B7的表达及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朗格汉斯细胞(LC)是骨髓来源的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的树突状细胞 ,占整个表皮细胞数的1 %~2 % ,是主要的抗原提呈细胞(APC)[1]。当LC捕获经过皮肤进入体内的外界抗原时 ,它本身也受到来自周围的角质形成细胞等释放的细胞因子如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的调节 ,使LC进入真皮和淋巴管。在LC移动的同时也伴随着其功能的成熟 ,即MHC和包括B7在内的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增加。最终通过双信号模型激活T细胞 ,导致T细胞的克隆增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 ,细胞因子反过来又可调节共刺激分子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白介素4(IL-4)在荨麻疹发病中含量变化及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我们采用ELISA法对25例荨麻疹患者及对照组血清进行了sICAM-1及IL-4含量测定,以期了解其在荨麻疹发病中的变化以及两者之间所存...  相似文献   

17.
抗体搭桥角朊细胞/单一核细胞粘连(ABKMA)作为银屑病研究一个体外实验模型,用来研究银屑病的免疫激活的细胞因子网改变。正常人表皮细胞悬液分离自包皮,加入银屑病IgG孵育后加入银屑病单一核细胞,形成ABKMA。使用ABC增强的ELISA检测培养上清的白介素2和白介素6。实验结果表明,白介素2和白介素6的合成和分泌都高于正常人IgG对照和无血清培养基对照。细胞表面的白介素2受体α链(IL2Rα)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IL2Rα+单一核细胞/单一核细胞为4.6%。IL2Rα单一核细胞/粘连的单一核细胞为40.4%,这两者都高于相应的对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粘连分子在异位性皮炎(AD)炎症及免疫反应过程中的作用,对AD皮损部位细胞间粘连分子-1(ICAM-1)的表达作了研究。结果虽然正常皮肤表皮不表达ICAM-1,但AD皮损处角朊细胞则局灶性表达ICAM-1,尤其在有严重单个核细胞浸润及表皮内淋巴细胞移入的部位。免疫表型研究表明,AD真皮浸润中CD4+/CDw29+/CD45RA-记忆性T细胞占主导,推测它们可能通过分泌某些细胞因子而诱导角朊细胞表达ICAM-1。ICAM-1与淋巴细胞表面的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之间相互作用可能对淋巴细胞在皮肤内的运行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某些具炎症介质作用细胞因子的自然表达。方法: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了10例正常人和15例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与正常人相比,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IL-6和TNF-αmRNA的表达水平均增高(均P〈0.01)。结论:SLE患者中IL-6与TNF-α的表达上调,可能在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测定了50例女性SLE患者血清雌二醇、睾酮水平,其中32例检测了其PBMC产生IL-2活性,23例检测了其PBMC产生γ-干扰素活性。结果表明:患者血清雌二醇升高,睾酮下降(P<0.01),其PBMC产生IL-2活性降低,且初发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与其PBMC产生IL-2活性呈直线负相关。为进一步阐明SLE发病机理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