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合酶链反应及斑点杂交法检测尖锐湿疣皮损乳头瘤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在对95份尖锐湿疣标本作光镜观察的同时又做了斑点杂交及PCR检测,以比较其在诊断上的价值。一、资料和方法(一)病例:95例患者为我院性病门诊患者,临床诊断为尖锐湿疣,男39例,女56例。11份正常皮肤取自女性分娩侧剪外阴皮肤,18份新鲜宫颈组织取自子宫肌瘤手术病人,分别作病理检查,均证实无异常。(二)检测方法:1.光镜检查及斑点杂交与以前报道相同[人2.PCR[2,()PCR模板DNA:石蜡包埋标本,切4张10Pm厚切片,经二甲苯脱蜡。无水酒精处理,入100pl消化液,55C孵育3h,新鲜宫…  相似文献   

2.
评价用直接原位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辅助诊断尖锐湿疣(CA)的价值及观察人乳头瘤病毒(HPV)在CA中的组织学分布模式。25例CA中,10例具典型组织学特征的CA均有HPV分布,主要位于表皮浅层,另11例缺乏典型空泡细胞的CA在颗粒层或棘细胞全层测得HPV.直接原位PCR通过标记生物素的寡核苷酸在扩增时直接掺入结合,再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能在石蜡切片上将病毒检测结果与组织学变化直接相比,有助于病理学家对可疑损害作HPV感染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聚合酶链反应以其特异、敏感和快速准确等特点已广泛用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研究。以此为基础 ,结合核酸杂交、酶谱分型、DNA芯片等技术 ,使人乳头瘤病毒研究手段日益增多 ,检测方法逐渐完善。就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人乳头瘤病毒(HPV)6/11型是尖锐湿疣的主要病原体[1~3]。根据文献报导,以往检测方法很多,均无特异性,故从病原体的角度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将临床诊断力尖锐湿疣的患者77例新鲜组织标本,用PCR法检测HPV6/11型DNA,并与斑点杂交法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一、病例选择CA患者共77例,男40例,女37例,年龄18~56岁,平均37岁,已婚45例。病程最长者1年,最短15天。发病部位:大小阴唇、阴道口、尿道口、龟头、冠状沟、包皮、肛l’1周围等处。二、方法(一)模板DNA提取:…  相似文献   

5.
人类乳头瘤病毒(HPV)为双链DNA病毒,已发现60多型。近年来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作为检测HPV的手段已广泛应用,然而如各型分别检测,则费用大,临床也难以开展。我们依据HPV各型均具有的保守系列,采用可同时检测10多型HPV的通用引物PCR技术(GP-PCR)[1,2],为尖锐湿疣(CA)患者提供了特异性强、简便和经济的检测新途径。病例和方法病例 48例CA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18~48岁,平均29岁,病程2周~1年半,平均5月。损害分布部位主要在龟头、冠状沟、包皮、阴茎体、阴唇、阴道及会阴肛门等处,损害形态主要有菜花状…  相似文献   

6.
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39例尖锐湿疣患者疣组织及其中5例患者血液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的DNA,结果显示疣组织中HPV 6型的阳性率为76.92%(30例),HPV 11型的阳性率为12.82%(5例),HPV 6、11型同时阳性率为10.26%,HPV 16、18、31、33、52b、58型检测结果为阳性,5例患者血液中未检测到HPVDNA。检测结果表明:尖锐湿疣患者疣组织中HPV的总阳性率为100%,其HPV亚型主要为HPV 6型和11型,同一患者可同时存在二种HPV亚型的感染,PCR是检测尖锐湿疣HPV DNA快速、准确、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HPV基因组L1区段选择了大多数亚型均具有的保守序列,借助计算机检索验证,设计出一对适用 于检测17种HPV亚型的引物。并应用该引物对51例病理诊断为尖锐湿(CA)的标本进行了PCR扩增检测。结果表明,其枵次性完成对多种HPV亚型感染的检测,检测覆盖而宽,漏检率低,对CA的论断确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聚合酶链反应以其特异、敏感和快速准确等特点已广泛用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研究。以此为基础,结合核酸杂交、酶谱分型、DNA芯片等技术,使人乳头瘤病毒研究手段日益增多,检测方法逐渐完善。就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尖锐湿疣与人乳头瘤病毒D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尖锐湿疣皮损内人乳头瘤病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文元 Crai.  L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4,27(3):131-133,T002
13个皮损组织取自13例尖锐湿疣(CA)患者,13例基底细胞上皮瘤(BCC)组织作为对照,用溴化钠液分离表真皮,从组织中提出的 DNA和溴化钠液分别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HPV DNA。11例CA表皮中检出 HPV DNA,HPV6有7例,HPV11有4例。3例CA真皮中发现有HPV DNA,HPV6有2例,HPV11有1例。2例标本因溴化钠液被HPV污染未作统计。在BCC组织中未发现有HPV DNA。在某些CA真皮内含有 HPV DNA可以解释散发病例的复发性。  相似文献   

11.
我们根据引起尖锐湿疣常见的HPV6b和11型的同源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用PCR方法对临床诊断的32例尖锐湿疣组织进行了HPVDNA检测。一、病例和方法(一)临床资料:32例尖锐湿疣和5例假性湿疣均选自我科1992年门诊病例,依据有非婚性接触史、皮损部位及形态进行了临床初步诊断。其中男9例,女28例。年龄20~45岁。病程数周至半年。发病部位主要在小阴唇、阴道、龟头及冠状沟等处。32例尖锐湿疣表现为红色、棕褐色湿润的小丘疹和米粒至黄豆大小疣状、菜花状赘生物。5例假性湿疣均在小阴唇内侧,表现为片状鱼…  相似文献   

12.
13.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生殖器疣与癌中人乳头瘤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元林  刘荣卿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4,27(3):148-149,T002
一种新建立的总引物介导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可用以检测多种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别。结果: HPV DNA片段检出率:生殖器疣98%(98/100)、阴茎表皮肉瘤Ⅲ级80%(10/12)、宫颈上皮内启 80%(12/15)、阴茎鳞癌80%(16/20)及宫颈鳞癌90%(27/30);其中,95%(93/98)的生殖器疣中检出ⅢHPV6、11,而生殖器癌中HPV16伴同率为88%(38/43)。上述结果提示; PCR技术系检测病因疑为HPV的非典型增生及癌中HPV病原的有效方法,HPV6、11和HPV16分别为本地区生殖器HPV感染良、恶性病变中之流行型别。  相似文献   

14.
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应用PCR从100%(40/40)石蜡包埋尖锐湿疣组织中检测出HPVDNA。扩增HPVDNA显著地提高了检测速度及敏感性,以致从数张5~10μm厚的石蜡切片中3~4h即能得到结果;且PCR扩增产物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因此,PCR不失为检测HPV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人乳头瘤病毒(HPV) DNA,探讨其与银屑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3组通用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银屑病活检标本(62份)、皮损处刮屑标本(79份)、非皮损处刮屑标本(62份)、正常人对照的活检标本(48份)和刮屑标本(48份)中的HPV DNA。结果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相关性人乳头瘤病毒(EV HPV)的DNA检出率在银屑病皮损活检标本中为77.4%,而在正常人活检标本中为27.1%,差异有显著性(P < 0.005)。在银屑病患者的皮损和非皮损处的刮屑中,EV HPV DNA检出率分别为51.9%和48.4%。而正常人刮屑标本中为18.8%,与前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05)。在所有标本中均未检测到嗜黏膜性HPV DNA。 结论 银屑病患者中EV HPV DNA的检出率远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17.
柴胡对人乳头瘤病毒杀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柴胡抗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有效成分.方法用溶媒(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蒸馏水)对柴胡分别进行提取,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Q-PCR)对各提取物进行体外抗病毒药效学实验,检测离体尖锐湿疣皮损中HPV-DNA的扩增情况.结果HPV-DNA经柴胡水提物作用后,其PCR扩增检测为阴性,最低有效浓度为0.2g/mL,而用其他有机溶剂提取部分PCR扩增检测为阳性.结论柴胡的水提成分有抗人乳头瘤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的基因分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检测尖锐湿疣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基因型别。方法:用通用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尖锐湿疣中HPV DNA,用生物素标记的特异性基因分型探针,对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后的HPV DNA进行斑点杂交,结果:50例尖锐湿疣标本经PCR扩增后48例HPV DNA阳性,阳性标本中HPV6,11,16,18型的检出率分别为16.7%(8/48),37.5%(18/48%),14.6%(7/48),4.2%(2/48),多重型别检出率为22.9%(11/48),结论 HPV11型感染是尖锐湿疣发病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尖锐湿疣高危人群分泌物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及临床特点。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尖锐湿疣高危人群分泌物标本进行HPV—DNA分型检测。结果436例分泌物中,总阳性率35.1%。其中6/11型101例次,16型52例次,18型43例次。尖锐湿疣治疗后3~6个月复查,男、女阳性率分别44.7%和46.8%。性伴或配偶患尖锐湿疣,受检男、女阳性率为30.8%和46.3%。非尖锐湿疣性病患者男、女阳性率分别为27.9%和29.1%。自检男、女阳性率分别为19.0%和38.0%。可疑CA男、女阳性率分别为13.3%和39.5%。结论分泌物检测中HPV6/11型最多。非尖锐湿疣性病患者、性伴或配偶患尖锐湿疣、可疑尖锐湿疣和要求自检患者均可发生HPV感染,尖锐湿疣治疗后3~6个月仍有HPV残留,因这些患者均属于尖锐湿疣高危人群,应进行HPV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了评价艾滋病的治疗效果、筛选有效治疗药物 ,了解患者体内病情变化 ,常常需要对治疗前后患者体内病毒水平进行客观的定量。方法 采用差别聚合酶链反应 ,共同扩增待测靶基因HIV 1 gag和参照模板 β globin基因 ,建立起检测HIV 1复制水平的定量方法 ,并对 8例艾滋病患者外周血前病毒DNA含量进行定量。结果  8例患者的前病毒DNA水平介于 0 5 0 8~ 2 2 1 0拷贝数 /μgDNA之间 ,其复制和整合水平存在差异。结论 该方法具有快速、可靠、重复性好等优点 ,非常适合于典型的临床标本的检测 ,为艾滋病疗效判定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