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天文  何平  胡勇  鲍淼  曾波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4011-4013
目的 评价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用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二级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 105例肝硬化合并脾亢患者被分为食管静脉曲张套扎组(EVL) 53例,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联合脾动脉栓塞治疗组(EVL+PSE) 52例.分别行EVL和EVL+PSE治疗.术后比较2组患者外周血细胞,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术后比较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胃底静脉曲张.随访1年,比较再出血情况.结果 治疗1周后EVL+PSE组较EVL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1月EVL+PSE组较EVL组门静脉、脾静脉管径明显缩小.1年后复查胃镜,EVL食管静脉曲张消失为17例,根除率为32%.EVL+PSE食管静脉曲张消失为33例,根除率为63.4%(33/52).而门脉高压性胃病、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EVL组明显高于EVL+PSE组,P<0.05.EVL组53例患者1年内再出血为22.6% (12/53),EVL+PSE组52例患者中再发出血率为9.6% (5/52).结论 EVL+PSE用于肝硬化脾亢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二级预防临床疗效优于单纯EVL.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选择性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 对进行选择性脾栓塞术的27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近期临床观察.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至脾动脉后,再选择性插管至脾下叶动脉,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 27例患者WBC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分别为(2.63±0.42)×109、(7.13±1.63)×109/L、(5.67±1.58)×l09/L,Pt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分别为(32.67±9.52)×109/L、(68.69±13.36)x109/L、(86.30±16.23)×109/L,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选择性脾栓塞术疗效肯定,能很好地控制栓塞范围,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3.
周琨  高丽珍 《中国医师杂志》2005,7(10):1342-1342
男性,52岁。因上腹部持续胀痛2月,进行性加重入院。2年前因脾肿大、贫血诊断“脾亢”。近一年消瘦乏力,经多次检查按脾亢治疗无效。检查:贫血貌,脾大肋下5 cm,质中等硬、触痛,右上腹胆囊区轻压痛。B超:肝正常,脾大,胆囊结石。血色素56g/L,白细胞9×109/L,血小板40×109/L,粪便潜血(+),CEA 59·9ng/m l。诊断:班替氏脾肿大,胆囊结石。剖腹探查见肝正常,胆囊肿大,内有数枚结石。脾肿大20 cm×20 cm×15 cm,中等硬度,表面有多个1 cm大小的白色结节,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横结肠中段有5 cm3肿块,质硬,侵犯浆膜,周围淋巴结无明显肿大。行胆囊、…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硬化—部分脾栓塞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采用NM - 3K型注射针、胃镜、Seldinger技术对 15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进行内镜下硬化及部分脾栓塞术 ,并随访 38个月。结果 食管静脉曲张消失 6 6 7% ,基本消失 33 3% ,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升高 ,静脉曲张复发率为 2 6 7% ,静脉曲张再出血率13 3% ,死亡率为 0。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硬化—部分脾栓塞联合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对肝硬化患者常见出血性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52例肝硬化合并常见出血性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并于术前、术后4个月、术后6个月分别行胃镜检查.结果 术后4个月和6个月治疗组食管静脉曲张好转率分别为92.3%和88.5%,对照组分别为38.5%和46.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术后4个月和6个月治疗组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好转率分别为76.9%和80.8%,对照组分别为34.6%和4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对预防肝硬化患者并食管静脉曲张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出血有明显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广州市正常青年和老年人群静脉血细胞参数的参考值范围。方法随机抽样报考广州市公务员体检人数403人和退休公务员体检390人,使用Cell-Dyn3700血液分析仪检测血细胞参数。结果各参数的参考范围(均值)如下:白细胞计数老年男组(3.31~9.37)×109/L(6.34×109/L),青年男组(3.27~9.81)×109/L(6.54×109/L),老年女组(3.12~8.10)×109/L(5.61×109/L),青年女组(2.96~8.99)×109/L(5.97×109/L);红细胞老年男组(3.71~5.75)×1012/L(4.73×1012/L),青年男组(4.36~6.12)×1012/L(5.24×1012/L),老年女组(3.58~5.03)×1012/L(4.31×1012/L),青年女组(3.61~5.47)×1012/L(4.54×1012/L);血红蛋白浓度老年男组(112.72~160.21)g/L(136.47g/L),青年男组(125.71~169.24)g/L(147.48g/L),老年女组(105.53~144.56)g/L(125.05g/L),青年女组(97.21~156.87)g/L(127.04g/L)。老年男组与青年男组比较:RBC、HGB、PLT、HCT、MCV、MCH和PCT均p<0.01;WBC则p>0.05。老年女组与青年女组比较:RBC、PLT、MCV、MCH、PCT、PDW、MPV均p<0.01;WBC则0.01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脾切除治疗的远期疗效,探讨围手术期的特殊处理.方法对1996年1月~2006年1月脾切除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结果术后并发症3例(7.5%),远期随访,有效组32例(其中显效19例,良好13例),无效组8例.术后血小板上升速度1w内≥100×109/L者共28例,有效组22例,占有效组69.1%,无效组6例,占无效组25.0%(χ2=19.46, P<0.01);术后血小板上升峰值≥200×109/L者12例,有效组11例,占有效组34.4%,无效组1例,占无效组12.5%(χ2=19.03,P<0.01).结论术后1w内血小板≥100×109/L或血小板峰值≥200×109/L者均预示脾切除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一种简单、准确、有效的部分性脾栓塞(PSE)栓塞量的控制方法和理想的栓塞材料.方法 用高温高压处理过的明胶海绵粉末与碘化油的混合剂,超选择栓塞脾下叶或中叶动脉,达到靶动脉完全填充,同时夹心式给予头孢他啶(复达欣)1 g和利多卡因20~40 mg治疗脾功能亢进38例.术后定期复查血象;术后1个月行B超或CT检查,计算脾栓塞体积,并做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结果 术后各时段白细胞、血小板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脾栓塞范围在35%~50%;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不同程度地减轻;无脾脓肿、胸水和肺感染发生.结论 超选择栓塞脾下叶或中叶动脉,控制栓塞量,治疗脾功能亢进,简单、准确、有效.栓塞并发症少,症状轻.高温高压处理过的明胶海绵粉末和碘化油的混合剂是理想的栓塞剂.  相似文献   

9.
赵向盛 《现代养生》2014,(16):35-35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且病死率高。当内镜治疗失败时需及时进行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因微创、并发症少、效果明显而成为主要的二线治疗方法。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能有效降低门脉高压,近期效果显著,但远期并发症仍较多;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具有立即止血兼降低门脉高压的作用,然而再出血发生率偏高;经球囊导管阻塞下逆行闭塞静脉曲张术能有效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同时还能治疗肝性脑病,因此有很好的前景,但远期会出现食管静脉曲张新发或加重是其不足;内镜套扎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操作简单,但只能对食管静脉曲张有效,而不能有效治疗胃底静脉曲张。总之,介入治疗为许多危重患者赢得了第二、三次生命机会,选择何种介入方法需要根据各个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TH胶(含显影剂的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灌注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将46例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采用TH胶“三明治”(无水乙醇-纤毛钢圈-TH胶)灌注栓塞胃冠状静脉+部分脾动脉栓塞;对照组21例,采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密集套扎方法。分别观察食管胃底静脉再出血率、病死率、肝功能改善率。结果治疗组随访3~48个月,食管胃底静脉再出血率为8.7%,病死率为4.3%,肝功能改善率为87.0%;对照组曲张静脉再出血率为28.6%,病死率为19.0%,肝功能改善率为47.6%。结论TH胶“三明治”灌注栓塞胃冠状静脉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操作安全,与内镜套扎方法比较,再出血率低、病死率低,肝功能改善率高,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