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我科1995—2010年采用salter骨盆截骨和penberton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体会及疗效分析。方法:治疗112例,共120髋。58髋行髋关节切开复位+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sater术+髋人字石膏固定术。62髋行髋关节切开复位+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penbeton+髋人字石膏固定术。术前行股骨髁上骨牵引2周。结果:120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12年。根据周永德疗效评定标准,优:70髋,良:28髋,中:18髋,差:4髋。优良率:81.7%。其中sater骨盆截骨术优良率82.8%,penbeton骨盆截骨术优良率80.6%。股骨头坏死4例,关节僵硬8例,感染2例。结论:根据髋关节、股骨头的病理特点、年龄、脱位高低进行具体分析,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是治疗发育性髋脱位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林立  徐振  丁盛  朱诚  王松克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10):816-816,819
目的探讨用可吸收棒替代传统的克氏针用于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Salter骨盆截骨术的效果。方法用可吸收棒固定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30例36髋。结果术后6~8周拆髋人字石膏。随访6个月至2年,全部患儿均无股骨头缺血坏死,均能下地行走,关节活动良好。结论可吸收棒用于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Salter骨盆截骨术可避免二次手术,减少患儿痛苦及感染机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黄克坚  傅国 《广西医学》2002,24(5):693-694
为了探讨Salter截骨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效果 ,作者自 1996年 2月以来 ,采用Salter截骨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36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自 1996年 2月以来采用Salter截骨治疗 18月至 6岁先髋脱 36例 38髋 ,随访 1至 4年 ,36例中男8例 9髋 ,女 2 8例 2 9髋 ,其中左侧 16例 ,右侧 10例 ,双侧 12例。按照吉士俊等〔1〕先髋脱的分类 ,本组Ⅰ度脱位 6髋 ,Ⅱ度脱位 18髋 ,Ⅲ度脱位 14髋。2 治疗方法2 1 术前准备股骨髁上骨牵引 3~ 4周 ,经床旁X线摄片证实股骨头确切牵引到髋臼水平以下时手术 ,必要时将内收…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探讨7岁以上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18髋)7—16岁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采用切开复位,粗隆下短缩旋转截骨,骨盆内移或旋转截骨及髋臼成形的联合手术治疗,使复杂的畸形一次性获得矫正。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7年。按疗效评定标准:优15髋,良2髋,差1髋,优良率94%。结论 “切开复位,粗隆下短缩旋转截骨,骨盆内移旋转截骨及髋臼成形”联合手术是治疗7岁以上大龄难治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联合截骨术式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采用联合截骨术式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儿童(7~18岁)30例(36髋).结果 本组36髋术后均获得满意复位,术后随访3个月~5年,平均42个月.采用国外通用的Mckay临床评定标准,优10髋,良19髋,可5髋,差2髋,优良率达80.6%.结论 联合截骨术式是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应用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经验。方法本组21例28髋,年龄2岁4个月~5岁2个月,术前常规行患肢骨牵引2周,采用Salter骨盆截骨术 关节囊清理紧缩缝合术15例21髋,加做股骨转子下短缩旋转截骨术7髋。结果随访6个月~6a,平均随访4a,临床效果及放射线评价结果满意。无再脱位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结论充分的软组织松解是获得同心圆复位的前提,只有获得同心圆复位以后,才可行Salter骨盆截骨术;对脱位程度达Ⅲ°、Ⅳ°以上、前倾角过大的,应加做股骨转子下短缩旋转截骨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alter骨盆截骨术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00年1月以来本院共收治了560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对179例,206髋行Salter骨盆截骨术进行回顾分析,其中49髋同时行股骨近端短缩旋转截骨术。560例中8例8髋为Salter骨盆截骨术后再脱位病例。临床随访采用Mckay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X线随访采用Severin标准。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5年。按Mckay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术后优良率达97.09%。按Severin标准评定X线表现,术后优良率达95.15%。结论:Salter骨盆截骨术为早期手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粗隆下旋转截骨加Pemberton手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粗隆下旋转截骨加Pemberton手术对21例(24髋)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进行治疗。结果随访1~5年,平均2年3个月,造盖均骨性愈合,无折断及吸收。髋关节屈曲小于90°者2髋,占8.3%,21例(24髋)中股骨头坏死7髋,占29.2%。结论粗隆下旋转截骨加Pemberton手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效果良好,术后股骨头坏死与髋关节僵硬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联合截骨术式治疗儿童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疗效。方法:采用一期内收肌切断,股骨髁上骨牵引,二期骨盆Salter截骨,股骨粗隆下短缩,旋转截骨及关节囊部分切除紧缩缝合为主的综合性手术治疗儿童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儿童(7~14岁)8例(9髋)。结果:本组9髋术后均获得满意复位,术后随访3个月~5年,平均36个月。采用周永德等发育性髋关节不良的疗效评定标准,优5髋,良2髋,差2髋,失败0髋,优良率达77.8%。结论:联合截骨术式是治疗儿童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 1 989年 9月至 2 0 0 1年 4月采用Pemberton[1] 髋臼周围截骨等综合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CDH) 2 6例 3 8髋 ,收到良好效果。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2 6例 3 8髋 ,男性 5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7~ 1 4岁 ,平均年龄为 9.3岁 ,双髋 1 2例 ,单髋 1 4例 ,根据 Tonnis定义 [2 ] ,术前脱位程度分为 :3度 2 7髋 ,4度 1 1髋。2 手术方法2 .1 术前均行患肢内收肌腱、髋腰肌腱切断松解 ,股骨髁上牵引 ,牵引重量为体重的 1 /5~ 1 /8之间 ,使股骨头骨骺中心与髋臼“Y”型软骨中心相平等 ,即可手术 ,牵引 8~ 1 9d,平均 1 2 …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Salter截骨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Salter截骨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28例)38髋,患儿年龄18个月-6岁,随访时间1-4年,结果:优良率为94.7%,无1例行二次骨性手术,全部达到头臼同心复位。结论:该方法对18个月至6岁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既安全又有效。  相似文献   

12.
邓京城  杨斌  马强  王昕 《北京医学》2009,31(1):37-40
目的通过手术治疗7~16岁儿童Ⅲ度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以改善髋关节解剖关系,即股骨头和髋臼达到同心性或中心性复位,减轻髋部疼痛、跛行,减少脱位引发的晚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6年手术治疗的7—16岁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40例(48髋)的临床资料,其中左侧19例(19髋),右侧13例(13髋),双侧8例(16髋)。复位前经股内侧切口做内收肌及髂腰肌松解后骨牵引2—3周,采用改良的Dega不完全经髂骨截骨术。改良的Chiari骨盆内移截骨及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术后单髋人字石膏制动4—6周。结果术后随访3—10年(平均5年),采用改良Mckay评分:优13髋,良18髋,可14髋,差3髋;Severin评分:ⅠA级(优)20髋,ⅠB级(良)1髋,Ⅱ级(良)6髋,Ⅲ级(可)17髋,Ⅳ级(差)3髋,Ⅵ级(差)1髋。结论虽然大龄儿童Ⅲ度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病变严重、手术治疗困难、术后并发症多,但仍强调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采用以上术式临床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258例320髋,其中左髋104例,右髋92例,双髋62例。术前股骨头脱位高度平均1.6cm,股骨颈前倾角平均66.5。,髋臼指数平均36.8°,手术年龄平均2.6岁。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年2个月,根据Mckay的临床评定标准,238个髋关节为优,56个为良,18个为可,8个为差;X线片结果显示C—E角平均为20°,根据Severin的评定标准,232个髋关节为优,58个为良,21个为可,9个为差。结论 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4.
改良Pemberton髋臼截骨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hip,DDH)更为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方法2000年2月-2006年2月,对DDH髋臼浅而小、股骨头大的19例21个髋关节,在通常术式的基础上,对Pemberton截骨术式进行改良,将截骨点下移,扩大翻转骨瓣面积;取股骨截骨段植骨。同时行股骨转子下短缩外旋截骨,髋人子石膏固定2~3周,3周去除石膏固定改用患肢皮牵引并行仰卧起坐髋关节功能锻炼,8周扶拐行走。术后观察髋关节功能,X线片显示的截骨愈合程度、髋臼对股骨头包容程度及有无股骨头坏死等。结果随访6个月~1年8个月,按照周永德疗效评定标准,总计26~30分14例14髋,21~25分3例4髋,16—20分2例1髋,15分以下1例1髋,总优良率达90%。结论改良Pemberton截骨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可增大股骨头包容,避免了传统术式减少髋臼容积的缺点,更有利于稳定关节,髋关节功能好,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低,是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脱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朱华 《当代医学》2008,(7):48-49
目的 总结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方法 以采用髋臼造盖,股骨上段缩短截骨和髋人字石膏固定等到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36例、42髋.结果 36例经1~4年随访,按照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达92%.结论 术前牵引、联合手术、术后髋人字石膏固定.该术式较以前我院采用别的术式复发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方法 以采用髋臼造盖,股骨上段缩短截骨和髋人字石膏固定等到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36例、42髋.结果 36例经1~4年随访,按照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达92%.结论 术前牵引、联合手术、术后髋人字石膏固定.该术式较以前我院采用别的术式复发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联合手术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联合手术治疗并随访 ,探讨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采用髂腰肌切断、髋臼成形、股骨粗隆下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3 4例 40髋 ,年龄 6~ 1 4岁。随访时间 2~ 8年 ,平均 4.8年。随访效果优良 3 6髋 ,尚可3髋 ,差 1髋。结论 :联合手术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有效、可靠方法 ,正确的手术操作及术前术后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并能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Salter骨盆截骨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脱位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对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脱位术后发生并发症的14例16个髋关节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再脱位5个髋、僵硬5个髋、再脱位 头坏死3个髋、僵硬 头坏死3个髋。结果:手术适应证掌握不当发生髋关节再脱位2个髋,僵硬4个髋。未进行股骨近端短缩截骨发生头坏死6个髋,其中伴再脱位3个髋、僵硬3个髋。克氏针固定造成髋臼指数丢失发生再脱位2个髋,截骨后缘张开导致再脱位1个髋和僵硬1个髋。结论:Salter骨盆截骨术的适应证及技术要领掌握不当、头臼压力过大是造成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Salter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Salter截骨手术进行治疗的15例3~10岁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例。结果:随访1~9年,平均随访时间5.7年,按照周永德等的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8.2%。结论:Salter髂骨截骨术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效果可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切开复位,pemberton截骨和粗隆下短缩旋转接骨术一期完成并术后短期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晚期负重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从而降低术后关节僵硬、再脱位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方法:自1993年~2002年3月采用切开复位,Pemberton截骨和粗隆下短缩旋转接骨术一期完成并术后短期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晚期负重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大龄儿童(7~15岁)先天性髋关节脱位36例(51髋),随访3个月~8年,平均6年2个月。结果:髋关节屈曲活动小于90°者6髋,占11.8%,脱位2髋,再脱位2髋,占3.9%,按照Cat-terrell股骨头坏死诊断标准:36例(51髋)中,股骨头坏死8髋,占15.67%,明显降低了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后髋关节僵硬、再脱位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结论:切开复位,Pemberton截骨和粗隆下短缩旋转接骨术一期完成并术后短期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晚期负重的综治疗方法是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有效而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