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曾双琴 《基层医学论坛》2013,(33):4401-4402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士预见性护理能力的培训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神经内科护士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制订出培训方案,对20名神经内科护士进行预见性护理意识的培养。比较实施预见性护理前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经过3个月的培训,20名神经内科护士预见性护理能力、专科理论及技能评分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O.05);实施预见性护理后患者并发症、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降低(P〈O.05)。结论根据神经内科的专科护理需求制订培训内容,提高了神经内科护士的预见性护理能力。且可减少患者并发症及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杨为 《铁道医学》2014,(10):1243-124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成立风险管理小组,重视各种风险的评估、筛查,对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实施预见性护理前后的精神科护理质量。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风险管理能力、与医生配合度、与患者沟通能力等护理质量评分均得到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施前相比,患者走失、攻击、坠床、自伤、自杀、烫伤等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患者满意率、医生满意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提高精神科护理人员护理责任心,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意外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生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预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84例脑卒中患者,应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患者予以一般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使用SF-36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采用Fugl-Meyer评分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SF-36评分、Fugl-Meyer评分结果 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预后恢复及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作用,能够显著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与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预见性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6月,收集国内外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阿尔茨海默病患...  相似文献   

5.
6.
为提高脑卒中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我院于2004年1月在神经内科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选择2004年6月~2005年6月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8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及常规护理,结果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能使患者更快的接受治疗及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8.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96604部队医院的内分泌科护理人员68名,按照培养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预见性思维对内分泌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1):155-157+161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防范培训在提高护士临床护理质量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1~12月在我院接受过系统护理风险培训的47名护士纳为观察组,对照组为2016年1~12月仅接受常规护理技能培训的45名护士。对照组进行常规专科培训,观察组则在常规专科培训的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防范培训。比较分析两组护士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病房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文件书写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交班遗漏、患者物品丢失、给药缺陷、仪器操作失误、针刺伤等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烧烫伤、跌倒、管路、治安、药物等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风险防范培训有效降低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有效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76例老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预见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38例。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性护理,预见性护理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价。结果预见性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4.74%(36/38)]高于常规护理组[78.95%(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预见性护理组SAS、SDS、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预见性护理组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2.44±0.42)和(6.21±2.24)d]均短于对照组[(4.15±1.25)和(8.25±3.5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预见性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7.89%(3/38)]低于常规护理组[28.95%(1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护理中可缩短患者术后引流和住院时间,改善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地方直招护理士官培训特点,研究有效的培训评价方式、方法,以确保培训质量。以三期地方直招护理士官培训为模型,分别就学员学习、教员教学和培训机构工作质量评价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进行研究。学员学习评价采用理论知识综合笔试、技能操作考试和态度问卷测评方式进行。教员教学质量评价包括专家听课、学员问卷和教员自评。培训工作质量评价采用问卷方式进行。学员学习质量评价应当侧重知识、技能的综合与应用;教员教学质量评价应当侧重教员对军事医学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掌握情况的评价,并加大学员评价的权重;培训工作质量评价重在培训工作设计和培训计划落实效果方面,强调学员、专家、培训管理人员的综合评价。实践证明,这种评价模式是有效的,能够全面反映培训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秀丽  刘殿臣  张冰 《西部医学》2013,(12):1904-1905
目的 探讨肿瘤专科护士培训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选取93名肿瘤专科护士进行培训,将培训前后考试项目进行分值对比及秩和检验,以评价培训效果.结果 经培训后,各培训项目考试分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肿瘤专科护士进行相关培训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玉青  李薇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4):140-141,144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培训对临床护理结局的影响,以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2010年对我院263临床部护理人员采用集中上课及个人教育相结合的培训方法进行护理风险培训,以问卷考试及个人考核方法进行考核,对培训前及培训后护理不良事件、护理质量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培训后考核合格率达到98.92%;2010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19例,较2009年护理不良事件39例明显减少,两年度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年护理质量满意率为99.26%,较2009年的95.87%明显提高,护理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培训有效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4):154-156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5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质量控制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及意外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技能、就医环境及服务态度方面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于优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与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知识-临床-分享(knowledge-clinical-sharing,KCS)模型在儿科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专科培训的两批专科护士共182人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8月的第一批专科护士102人为对照组,2019年9月至2019年12月的第二批专科护士80人为干预组。采用杰弗逊共情量表比较实施人文培训前后的效果。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计量资料行F检验及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结果 基于KCS模型的人文关怀培训实施后,干预组共情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80.23±5.33)vs.(78.14±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专科护士与儿科专科护士比较,培训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KCS模型的分阶段人文培训有助于提升儿科护士的共情能力,增强了护士在临床实施人文关怀的信心;但儿科护士的人文培训方式应依据院内自身情况改进,以期适应护理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徐碧英  郭佳慧  漆平 《西部医学》2012,24(9):1813-1815
目的探讨儿科监护室开展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儿科监护室开展优质护理前后各10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患方满意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渐少,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患方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活动,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有利于全面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ICU集中培训护士骨干的方法与管理。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136例护士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8例。试验组护士采取改进后的带教方法,对照组遵循常规带教方法。结果试验组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P〈0.01)。结论护士进入ICU集中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教学培训,持续性灵活、形式多样化的培训,激发护士的学习兴趣,不仅提高了受培训护士临床发挥能力,而且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的水平,为适应医院快速发展,在ICU培训护士骨干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实施集中培训对提高口腔门诊护士素质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16名口腔门诊护士,每月进行1次集中培训,以病人为中心、进行人性化护理、优质服务及护理教学等方面进行授课和示教。结果受训者满意度平均得分为96.56分,其中认为收获很大的护士占24%,有收获者占75%,收获不大者占1%。技术操作能力、四手操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及口腔专业知识有明显提高者分别占31.25%、18.75%、62.50%、50.00%;有提高者分别占50%、75%、31.25%、37.50%;提高不大者分别占18.25%、6.25%、6.25%、12.50%。结论集中培训能快速提升口腔门诊护士的综合素质,提高护理质量和专科护理水平,非常有利于口腔门诊护理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护理实训基地管理水平和教学效果。方法采取多种形式如以开放时间为主线的分时管理,以开放项目为主体的分层次管理等开放实验室,根据不同对象进行管理。结果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学生动手及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了慎独品格;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活力,促进了实验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结论护理实训基地的开放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有助于护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