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直肠癌根治术中采用双吻合技术实施保肛低位直肠癌切除手术的疗效.方法: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对80例低位直肠癌,采用直肠拖出、双吻合器技术行保肛的手术切除.结果:80例病人均成功地保留了有大便控制功能的肛门,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1例.结论:低位直肠癌采用双吻合器技术保肛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经肛门拖出双吻合器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经验.方法:2004年4月-2007年10月对29例超低位直肠癌进行了经肛门拖出双吻合器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结果:29例低位直肠癌病人均保留了有控制大便功能的肛门,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复发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经肛门拖出双吻合器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简化了手术操作,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马煜磊 《中外医疗》2011,30(4):106-106
目的研究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指征及保肛术后的效果。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90例低位直肠癌进行了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应用吻合器行保肛手术术后疗效分析。结论 TME保肛手术,可以降低局部复发率,手术出血少,创伤小;而且保留了肛门的功能,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应该是低位直肠癌距肛缘〉5~6cm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4.
林志扬  林艇  林飞鹤  黄鹏  张伟健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2):149-149,155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吻合技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及可行性。方法 53例病理诊断明确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直肠癌根治术,采用双吻合器行直结肠吻合,保留肛门,分析患者术中切除情况及根治效果、术后复发转移情况及肛门功能情况。结果本组53例患者均成功保留肛门、根治切除,术后病理53例切缘均为阴性,5年生存率56.6%,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超低位直肠癌采用双吻合器技术行保留肛门的根治切除术具有较好手术效果,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肛单吻合器法在低位直肠癌切除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手术(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低位直肠癌病人61例,在严格遵行TME的前提下,采用经肛单吻合器技术行保肛手术.结果 61例全部完成保肛手术,2例术后2周内发生吻合口漏,3例发生吻合口狭窄,无手术死亡.随访6个月~4年,平均3.4年,局部复发3例.结论 经肛单吻合器技术用于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保肛手术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以直肠拖出和单吻合器技术实施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疗效.方法 2006年8月-2011年5月利用直肠拖出和单吻合器保肛技术,对32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癌肿切除术.肿瘤下缘距肛缘3~6cm,平均5.2cm.Dukes分期:A期18例,B期12例,C期2例.结果 32例均成功地保留了肛门和大便控制功能.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例(9.4%).全组平均随访18个月,其中有2例(6.2%)局部复发.均未发生排尿功能障碍.76.9%的男性患者和78.9%女性患者术后性功能良好.结论 直肠拖出单吻合器保肛术是安全可行的,为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提供了新的保肛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直肠拖出式超低位在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105例确诊直肠癌患者分组,双吻合器组行双吻合器直肠拖出式,免吻合器组行免吻合器直肠拖出式手术,对比术后控便功能、肛门功能、手术并发症和肿瘤预后情况。结果免吻合器组术后3个月末控便功能优良率60.38%高于双吻合组40.38%(P〈0.05);免吻合器组术后6个月末控便功能优良率、术后复发情况、生存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与双吻合器组比较(P〉0.05)。结论免吻合器托出式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在保证根治肿瘤和保留肛门功能恢复基础上,快速促进肛门功能恢复效果确切,简单实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低位直肠癌拖出切除应用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结直肠吻合术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2月2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直肠拖出切除应用吻合器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病人均成功地保留了有大便控制功能的肛门,术后无吻合口狭窄,无吻合口瘘,无吻合口出血,随访中有2例局部复发。结论:直肠拖出切除吻合器吻合保肛是安全可行的。作为保肛手术的一种术式,可用于普通手术时无法保留肛门的低位直肠癌病人。  相似文献   

9.
秦博  李卫东 《广西医学》2011,33(2):220-222
目的 观察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联合吻合器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2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均行TME联合双吻合器行保肛手术.结果 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7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65 ml,平均住院时间14 d.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1例.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无吻合口瘘和局部复发.结论 TME及吻合器保肛术治疗直肠癌疗效确切,局部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直肠拖出切除双吻合器技术在结直肠肿瘤中低位保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该院23例结直肠肿瘤患者经肛门拖出切除双吻合器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的病例资料。结果该组病例直肠拖出切除双吻合器行低位保肛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吻合口漏1例,有1例局部复发。结论经肛门拖出双吻合器保肛术治疗结直肠肿瘤安全可行,是一种可选择的根治性保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栾谦梅  雒强  史妮娜 《中外医疗》2013,32(5):22-22,24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疗效。方法收集该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无吻合口漏病例,术后预防性结肠造瘘1例(0.8%),吻合口狭窄2例(1.6%),肛门坠胀不适,里急后重感72例(56%),切口脂肪液化3例(2.4%)。结论双吻合器应用于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保肛手术,既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又保证了生存率,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在全直肠系膜切除的基础上,30例肿块下缘距肛缘4~7cm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双器械吻合技术及荷包缝合直肠远端、管状吻合器吻合,随访5个月~3年,分析其根治性、术后排便功能、手术并发症、局部复发率。结果 30例均吻合成功,无切端癌残留,无大便失禁,1例出现吻合口瘘;全组无手术死亡;肿瘤局部复发率为6.7%(2/30)。结论利用器械吻合技术、全直肠系膜切除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是保持排便功能、减少并发症、减少局部复发、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背景]探讨手术操作对防止低位直肠癌吻合口瘘发生的影响.[病例报告]自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间使用双吻合器技术及直肠全系膜切除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214例,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提高,局部复发率降低,术后发生吻合瘘为12例(5.6%),通过精细的手术操作减少了吻合口瘘的发生.[讨论]精准的手术操作对防止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邓松  刘金炎  庄丹 《吉林医学》2013,34(14):2639-2640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行内括约肌切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评估肿瘤根治效果和术后控便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成功完成保肛手术的肿瘤下缘距肛缘<5 cm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通过采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切除超低位直肠癌(A组)36例,通过双吻合器行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42例(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及术后控便功能情况。结果:采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切除超低位直肠癌(A组)的术后复发率比通过双吻合器行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近期(1年内)和远期(>1年)的控便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行内括约肌切除术完成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是一种可选择的保肛术式,具有安全性高、根治效果好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背景]探讨双钉合技术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疗效.[病例报告]在全直肠系膜切除的基础上应用双钉合技术给11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低位或超低位吻合,随访5年,回顾性分析根治性、术后排便功能、手术并发症及局部复发率等.118例中行中低位吻合者为51例,超低位吻合为67例,病理检查报告示未见切端癌残留,无术中死亡病例,无术后大便失禁病例;4例(3.4%)发生吻合口漏,8例(6.8%)肿瘤局部复发.[讨论]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基础上利用双钉合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是保持排便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局部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肛手术与开腹保肛手术在低位直肠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62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开腹保肛手术组(对照组)27组和腹腔镜保肛手术组(观察组)35例。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标本肿瘤学情况及术后半年的肛门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肠梗阻、腹腔局部转移、输尿管损伤和排尿功能障碍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肿块平均直径、长度和肿块下缘距远切缘距离、清扫淋巴结数目等肿瘤学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肛门完全失禁,且术后6个月KIRWAN标准肛门控便能力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保肛低位直肠癌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且能达到与开腹保肛低位直肠癌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双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①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②方法1997年3月~2000年12月,应用此技术对59例中低位直肠癌(肿瘤下缘距肛缘<12cm)病人行直肠前切除保肛手术,对其资料进行总结分析.③结果59例中行根治性切除55例,姑息性切除4例,全组吻合满意.术后出现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各1例,切口感染2例.④结论双吻合器技术能帮助外科医师顺利完成以往手法缝合难以完成的中低位直肠癌直肠前切除保肛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便捷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分析(附96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冈栉  罗文君 《四川医学》2011,32(5):721-722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行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保肛手术68例,行传统Miles手术28例。结果两种方法在术后早期恢复以及远期复发、生存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保肛术术中创伤、术后并发症较Miles少,且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后者。结论保肛术与Miles术治疗直肠癌疗效均较好,保肛术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Miles术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技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3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按TME原则,用双吻合器技术行超低位直肠癌切除、结直肠或结肠肛管吻合保肛手术。结果全组成功保肛26例,预防性横结肠造瘘3例。术中发现直肠阴道瘘者1例,术后第六天、第十天各发现1例直肠阴道瘘;吻合口瘘2例,尿潴留2例;淋巴瘘1例;无手术死亡、性功能障碍、吻合口出血及狭窄病例。结论对于超低位直肠癌,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遵循TME原则、强调无瘤原则,采用双吻合器技术实行保肛手术是安全可靠的,保肛成功率高,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双器械吻合技术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在全直肠系膜切除的基础上,应用双器械吻合技术,对53例低位直肠癌行低位或超低位吻合,随访3年,回顾性分析其根治性,术后排便功能,手术并发症,局部复发率。结果 低位吻合12例,超低位吻合41例;无切端癌残留;6个月内大便次数5~10次/d 18例;6个月后大便次数均在5次/d以下,无大便失禁。无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发生率3.8%(2/53),全组无手术死亡。肿瘤局部复发率5.6%(3/53)。结论 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基础上,利用双器械吻合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是保持排便功能;减少并发症,减少局部复发,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