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孤立性蝶窦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文献复习 ,介绍了各种孤立性蝶窦病变的特点 ,包括孤立性蝶窦炎、霉菌性蝶窦炎、蝶窦后鼻孔息肉、蝶窦粘液囊肿、Rathke囊肿、蝶窦脑膜脑膨出、脑脊液鼻漏、视神经管骨折、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化纤维瘤、蝶窦颈内动脉瘤、颈内动脉 -海绵窦和蝶窦良、恶性肿瘤等。现代影像学检查和鼻内窥镜技术是诊断和治疗孤立性蝶窦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089孤立性蝶窦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复习,介绍了各种孤立性蝶窦病变的特点,包括孤立性蝶窦炎、蝶窦后鼻孔息肉、蝶窦粘液囊肿、Rathke囊肿、蝶窦脑膜脑膨出、脑脊液鼻漏、视神经管骨折、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化纤维瘤、蝶窦颈内动脉瘤、颈内动脉-海绵窦和蝶窦良、恶性肿瘤等。现代影像学检查和鼻内窥镜技术是诊断和治疗孤立性蝶窦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处理孤立性蝶窦病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8月~2004年10月93例孤立性蝶窦病变病人在鼻内镜下经上鼻道径路行孤立性蝶窦病变处理。鼻内镜下切除上鼻甲后半部分,直接暴露蝶窦前壁及开口,扩大开口,处理蝶窦病变。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1~2年,蝶窦炎、蝶窦脓肿、蝶窦黏液囊肿、真菌性蝶窦炎、蝶窦息肉等88例病人均无复发。其余5例病人中1例真菌性蝶窦炎术后不久侵入颅内,后经抗真菌及综合治疗痊愈;2例蝶窦顶后壁脑脊液鼻漏1次性修补成功;1例蝶窦侧壁脑脊液鼻漏修补失败;1例蝶窦血管瘤未愈。结论鼻内镜下经上鼻道进路是处理孤立性蝶窦病变安全、直接、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本科2000年7月~2003年7月收治的孤立性蝶窦疾病16例,对其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16例中,炎性病变6例;囊肿5例;霉菌性蝶窦炎4例;恶性肿瘤1例.临床表现以头痛,眼部症状如上睑下垂、复视、视力下降为主.结论对不明原因的头痛、视力下降患者应高度怀疑蝶窦病变,宜及早进行鼻内镜、CT、MRI检查和早期治疗.鼻内镜下经鼻腔蝶窦进路是治疗孤立性蝶窦疾病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5.
孤立性蝶窦炎1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孤立性蝶窦炎1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均经鼻窦冠状位CT扫描明确诊断,行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随诊12~18个月,8例痊愈,2例缓解,复发1例行2次手术后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CT能早期明确诊断孤立性蝶窦炎,鼻内窥镜下蝶窦开放术治疗孤立性蝶窦炎安全,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真菌球型蝶窦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对孤立性真菌球型蝶窦炎的认识,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孤立性真菌球型蝶窦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鼻内镜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 10例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头痛或/和涕中带血,主要影像学特征为单侧蝶窦内软组织影,骨壁增厚,中央常可见高密度钙化斑.全部患者鼻内镜下行蝶窦开放术,定期换药,随访3~18个月,全部治愈.结论 孤立性真菌球型蝶窦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不易发现,CT扫描及鼻内镜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病理学检查可确诊,采用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孤立性真菌球性蝶窦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对孤立性真菌球性蝶窦炎的认识,以期早期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孤立性真菌球性蝶窦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结果和随访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全部病例在鼻内镜下行蝶窦开放术。结果术后6周术腔逐渐上皮化,术后8~10周可出现清洁、规整的术腔;随访6~14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孤立性真菌球性蝶窦炎症状无特异性,不易及时确诊;鼻内镜和CT检查能提高术前诊断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真菌球性蝶窦炎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孤立性真菌球性蝶窦炎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孤立性真菌球性蝶窦炎的临床资料及鼻内镜手术后的随访结果,总结本病诊断与治疗的临床经验与体会.结果 所有病例中,表现头痛或眼部疼痛者9例(75%),涕中带血3例(25%).CT扫描均表现为窦腔高密度影,窦内有斑点状或条块状钙化影者10例(83%).12例均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术腔黏膜康复良好,无病变复发.结论 孤立性真菌球性蝶窦炎临床症状无诊断特异性,CT扫描是诊断本病的主要影像学方法,鼻内镜下经蝶窦前壁自然口的术式应为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处理孤立性蝶窦病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15 例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于鼻内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1 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均一次性治愈,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孤立性蝶窦疾病安全、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孤立性蝶窦炎性病变的鼻内窥镜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孤立性蝶窦炎性病变症状、体征的认识和首诊准确率,探讨其诊疗措施.方法分析14例孤立性蝶窦炎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及鼻内窥镜治疗的优势.结果全部病例术后临床症状逐步消失.头痛在抽除填塞物后缓解,3-22d逐步消失,平均9.37d;伴随症状术后很快消失;窦口宽畅,引流良好;随访半年无1例复发.结论CT和MRI是孤立性蝶窦病变的最佳诊断手段;经鼻窦内窥镜手术具有径路安全,视野清楚,痛苦小,疗效肯定,术后不易复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对23例病例术前经CT或/和MRI检查诊断为孤立性蝶窦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蝶窦炎症8例、蝶窦真菌感染6例、蝶窦囊肿9例,23例全部治愈。结论对临床上有不明原因的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眼球胀痛等眼部症状,伴回吸涕中带血患者有必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及鼻内镜检查,以便早期对孤立性蝶窦病变进行诊断及治疗。鼻内镜下鼻腔进路清除蝶窦病变是治疗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孤立性蝶窦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 探讨孤立性蝶窦病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988年1月-1999年12月我科收治的孤立性蝶窦病变14例的临床表现及诊经过进行分析。结果 14例中,炎性病变11例,异物2例,恶性肿瘤1例,临床表现以视力下降、头痛、回吸涕中带血为主。CT检查11例次,MRI检查7例均有阳性表现,12例内镜检查有7例阳性。治疗方法除1例保守治疗外,余均经手术治疗。2例经鼻外筛蝶窦径路,11例经鼻内镜下鼻腔径路。结论 对不明原因的头痛、进行性视力下降的患者,临床上应高度怀疑蝶窦病变,应及早进行鼻内镜、CT或MRI检查,早期治疗,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鼻内镜下经鼻腔蝶窦径路是治疗孤立性鼻窦病变的优选术式。  相似文献   

13.
孤立性蝶窦真菌病的微创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真菌病的微创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月至2004年12月诊治的18例孤立性蝶窦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结果:患者术前均经鼻窦CT、MRI及鼻内窥镜检查,均用鼻内窥镜联合切割吸引器鼻腔径路对孤立性蝶窦真菌病变行微创治疗,术后病理报告均为非侵袭性蝶窦真菌病,随访3个月至8年无复发。结论:鼻内窥镜联合切割吸引器微创治疗孤立性蝶窦真菌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孤立性蝶窦较为微创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7例孤立性蝶窦病变行鼻内镜下经鼻入路开放窦口,清除病变。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痊愈13例(76.5%),好转2例(11.8%),总有效率88.2%。结论 鼻内镜下经鼻腔入路是治疗孤立性蝶窦病变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5.
孤立性蝶窦病变18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孤立性蝶窦病变临床较少见 ,随着CT、MRI等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鼻内镜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该病的诊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科 1 999~ 2 0 0 2年共收治 1 8例孤立性蝶窦病变患者 ,现将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1 8例患者中 ,男 1 0例 ,女 8例 ;年龄 1 8~ 65岁 ,平均 45岁。病程 2 0d~ 3年。其中孤立性蝶窦炎 9例 ,霉菌性蝶窦炎 5例 ,蝶窦粘液囊肿 4例。全部病例均经CT或MRI确诊 ,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主诉头痛 1 3例 ,头痛部位在双侧颞部、前额、球后、枕部和眶部 ,有的甚至表现为全头痛或部位不明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总结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归纳蝶窦病变的手术方式和治疗策略。方法  62例接受鼻内镜手术的孤立性蝶窦病变患者中,蝶窦真菌11例(17.7%),蝶窦囊肿34例(54.8%),单纯蝶窦炎10例(16.1%),蝶窦脑膜脑膨出7例(11.3%)。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鼻窦CT检查,部分患者补充鼻窦MRI检查,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经鼻内镜手术。5例脑膜脑膨出患者经翼突入路,2例脑膜脑膨出患者按Messerklinger术式经筛蝶入路,55例患者均行嗅裂蝶窦自然口入路。结果 随访24~75个月,平均45个月,蝶窦口开放良好58例(93.5%),狭窄4例(6.5%),7例脑膜脑膨出伴脑脊液鼻漏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临床症状完全消失42例(67.7%),症状缓解9例(14.5%),症状无明显变化6例(9.7%),均为蝶窦囊肿患者,症状消失1年后再次出现5例(8.1%),4例为蝶窦囊肿,1例为蝶窦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经鼻内镜蝶窦开放手术是治疗孤立性蝶窦病变的首选方法,手术损伤小,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7.
以神经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的孤立性蝶窦炎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神经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的孤立性蝶窦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4月-2004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以神经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的孤立性蝶窦炎21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诊治经过。结果21例中主诉单纯头痛9例,视力下降和/或复视6例,头痛并有眼部表现者5例,眼球突出者1例。10例有明确的脑神经损害定位症状,包括第Ⅱ对脑神经损害4例,第Ⅲ对脑神经损害1例,第Ⅳ对脑神经损害1例,第Ⅱ、Ⅲ、Ⅳ对脑神经联合损害者2例,第Ⅵ对脑神经损害2例。全部病例均行鼻内镜下蝶窦开放病变清除术,除1例死于颅内感染外,其余病例症状全部缓解。结论以神经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的孤立性蝶窦炎尚未被临床各科室充分认识,常在眼科和神经内科误诊误治,因此,在头痛和/或有眼部神经损害病人中应注意孤立性蝶窦炎的鉴别诊断,CT和MRI是其最佳确诊手段,经鼻内镜手术是治疗孤立性蝶窦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对于孤立性蝶窦炎的治疗,得到临床普遍认可。现将我院2005年5月-2011年12月经治的42例孤立性蝶窦炎鼻内镜手术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孤立性蝶窦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8例孤立性蝶窦疾病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诊断和治疗结果。结果18例中主诉头痛16例,8例视力下降和/或复视4例、眼球胀痛2例、眼球突出及眼球固定1例,涕中带血2例、脓涕1例。检查8例有Ⅱ或Ⅵ颅神经损伤,其中1例Ⅱ、Ⅲ、Ⅳ、Ⅵ颅神经均受损。所有病例鼻科检查中只有4例鼻腔所见能够提示后组鼻窦病变。15例为孤立性蝶窦炎症性病变(10例孤立性蝶窦炎,3例蝶窦黏液囊肿,2例霉菌性蝶窦炎),蝶窦脑脊液鼻漏、蝶窦骨瘤和蝶窦腺样囊性癌各1例。结论孤立性蝶窦疾病是一直存在而未被充分认识的一组疾病。它可仅以头痛或视力下降、复视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而鼻部表现不显著。因此,在头痛或视力下降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孤立性蝶窦疾病是不可忽略的因素。CT和MRI是孤立性蝶窦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20.
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诊断与微创手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诊断及微创手术方法。方法 对收治的 2 8例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  2 8例病人术前均经CT或 /和MRI及鼻内镜确诊。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蝶窦炎症 6例 (其中伴后鼻孔息肉 4例 )、蝶窦真菌感染 7例、蝶窦黏膜下囊肿 1 0例、蝶窦黏液囊肿 4例(其中 2例侵犯颅底及眼眶、1例至鼻中隔 )、蝶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1例。 2 8例全部治愈。结论 对临床上有不明原因的头痛、头晕、眼部症状、回缩涕血有必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及鼻内镜检查 ,以便早期确诊。鼻内镜下鼻腔进路联合切割吸引器对蝶窦病变进行微创手术是治疗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一个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