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Revolution CT低剂量方案在肺结节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5年12月~2016年11月在Revolution CT行胸部常规CT检查时发现肺结节的患者30例。记录首次扫描的起始位置、扫描层数及辐射剂量(CTDIvol吸收剂量加权指数、DLP剂量长度乘积),作为A组;患者复查时利用低剂量方案按照先前记录,扫描相同初始位置及层数,记录其辐射剂量值,作为B组。2组图像均上传至工作站,由2位高年资医师对CT图像审阅并进行评分。结果 :A组CTDIvol、DLP平均值为11.396m Gy、470.97m Gy·cm;B组CTDIvol、DLP平均值为1.408m Gy、59.208m Gy·cm,分别下降87.49%、87.6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方面的平均得分为3.78、2.7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结节方面的平均得分为0.906、0.904,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部低剂量CT扫描方案完全能够满足临床对肺结节复查的需求,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陈万中 《当代医学》2011,17(29):147-149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在胸部穿刺活检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局限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0年7月在16排CT引导下行胸部穿刺活检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行常规剂量扫描(200mA,重建层厚2.0mm,螺距16ram/rot),B组行低剂量扫描(1OmA,重建层厚2.0mm,螺距23mm/rot),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穿刺CT扫描剂量、图像质量和穿刺结果成功率以及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常规剂量扫描组CT吸收剂量加权指数CTDIw和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分别为(23.64±2.41)rnQy和(172.37±17.63)mGy×cm,穿刺成功率为90%;低剂量扫描组CT吸收剂量加权指数CTDIw和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分别为(1.22士0.12)mGy和(8.56±088)mGyxcm,穿刺成功率为85%,两组的辐射剂量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O.01),而穿刺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图像质量分级均能满足穿刺活检的需要,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低剂量CT扫描引导胸部穿刺活检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技术,可以大大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剂量CT引导定位下肺部肿块穿刺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 62例发现肺部占位需要穿刺明确诊断的患者,其中31例使用常规剂量CT扫描(130k V,80m As)引导,31例使用低剂量CT扫描(80 k V,50m As)引导,分析两组图像质量、扫描次数、总剂量长度乘积及总毫安秒,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总毫安秒和总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2897.16±949.55)m As,(561.06±191.65)m Gy·cm和(1798.19±547.94)m As,(88.52±28.43)m Gy·cm,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扫描次数与总剂量长度乘积(r=0.356)及总毫安秒(r=0.674)存在正相关(均P<0.05)。结论肺部低剂量CT扫描的图像质量可以满足CT引导定位的检查,在降低了患者辐射剂量的同时,保证了穿刺的成功率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2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儿童颞骨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临床怀疑颞骨病变的儿童行32层螺旋CT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比两种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与患者的辐射剂量。结果 32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对显示颞骨的解剖结构及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1)。低剂量CT扫描显示儿童颞骨扫描参数中CTDIvol为6.24mGy、DLP为25.04mGy·cm,常规剂量CTDIvol为12.48mGy、DLP为50.07mGy·cm。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相比,其CTDIvol和DLP降低了约50%的辐射剂量。结论 32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儿童颞骨的诊断结果与常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32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临床怀疑颞骨病变的患者,完全能替代常规剂量的32层螺旋CT扫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在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把80例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40例行常规剂量(130kV,100mA)扫描,B组40例行低剂量(130kV,20mA)扫描,分别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01),并计算剂量长度积(DLP)。统计两组相关指标:平均穿刺时间、活检阳性率、肺内针道出血发生率及气胸发生率。对两种不同扫描参数的x线辐射剂量和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组的CTDIvol为(2.12±0.15)mGy,DLP为(43.06±3.25)mGy·cm,分别为A组的19.67%和19.02%,两组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平均穿刺时间、活检阳性率、肺内针道出血及气胸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B组在病灶的毛刺、钙化数目等细节显示方面不如A组,且在纵隔窗观察时,B组图像纵隔及胸壁结构的噪声较A组增大;上述两种情况对病灶穿刺过程影响不大。结论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低剂量扫描(130kV、20mA)既能保证穿刺成功和穿刺安全,又能显著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CT扫描技术在臀部窦道造影的图像质量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创疡科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怀疑异物致臀部窦道造影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扫描剂量200m A,30例)与低剂量A组(扫描剂量100m A,38例)及低剂量B组(扫描剂量50m A,42例)。比较三组的ED、CTDIvol、DLP并进行图像质量评价。结果三组DLP之间的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A组ED、CTDIvol分别为(7.4±0.7)m Sv、(8.6±0.8)m Gy,低剂量B组的ED、CTDIvol分别为(4.2±0.4)m Sv、(4.3±0.5)m Gy,低于常规组(16.2±1.1)m Sv、(18.9±0.6)m 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100%,低剂量A组为92.1%,与常规组接近;低剂量B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83.3%,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臀部窦道的诊断对图像质量要求不高,管电流50 m A与常规剂量相比可减少辐射损伤,同时也满足诊断需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双源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四种不同检查模式的辐射剂量及图像成像质量的差异。方法:将临床疑诊肺动脉栓塞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A组采用低管电压100 k Vp Flash模式,B组采用常规120 k Vp Flash模式,C组采用80/sn140 k V双能量扫描,D组采用100/sn140 k V双能量扫描。比较各组间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结果:A组CTDIvol、DLP和ED分别为(3.05±0.43)m Gy、(115.51±22.7)m Gy·cm、(2.02±0.39)m Sv;B组分别为(5.50±1.41)m Gy、(186.66±46.5)m Gy·cm、(2.96±0.55)m Sv;C组分别为(5.18±1.77)m Gy、(172.54±30.20)m Gy·cm、(2.79±0.63)m Sv;D组分别为(6.29±2.13)m Gy、(203.5±54.20)m Gy·cm、(3.51±0.71)m Sv。四组肺动脉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辐射剂量最低,D组辐射剂量最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肺动脉血管成像迅速便捷,图像质量良好,便于观察诊断,采用Flash扫描模式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剂量CT(LDCT)与迭代重建技术在健康体检筛查早期肺癌中的可行性。方法将600例健康体检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CT组和LDCT组,分别进行常规剂量肺CT(120kV,150mAs)扫描和低剂量肺CT(120kV,30mAs)扫描,采用迭代重建技术对LDCT扫描图像进行重建,比较两组主观图像质量,客观图像质量参数(噪声、CT值、SNR),辐射剂量参数(CTDIvol、DLP、ED)及肺结节检出率。结果两组纵隔窗、肺窗主观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CT组图像噪声略高于常规剂量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CT值、S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DCT组CTDIvol、DLP、ED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C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受检者肺结节及早期肺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CT结合迭代重建技术能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且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对早期肺癌的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256排CT低剂量扫描在肺部小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起始应用CT常规剂量扫描,1个月后应用CT低剂量复查,比较两种剂量下CT扫描的结节检出率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种CT剂量检出结节数量、形态学扫描结果相似。但低剂量CT扫描中CTDIw(26.5±2.6)m Gy、DLP(1.55±0.16)m Gy/cm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CT扫描中CTDIw(185.5±12.9)m Gy、DLP(9.58±0.67)m Gy/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排CT低剂量扫描诊断肺部小结节的敏感性与常规剂量CT扫描相似,但能明显降低辐射剂量,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浸润型肺结核化疗期间复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浸润型肺结核化疗期病人为研究对象,对选取100例患者行常规剂量胸部CT扫描后再行低剂量扫描。比较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CT扫描的图像质量及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扫描肺窗图像质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肺窗薄层多平面重建图像质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软组织窗图像质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D、DLP和CTDIvol等指标低于对照组(P<0.01),即观察组受检者CT扫描辐射剂量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用于浸润型肺结核的复查,可以获得与常规剂量接近的肺窗图像质量,满足肺结核病灶的分析评估,并可有效减少胸部CT扫描中的辐射剂量;既能满足肺结核复查的疗效评估,又提高了肺结核CT复查的安全性,还有效节约检查成本。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3):99-102
目的评价低剂量CT在早期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4月~2018年12月在医院接受经皮肺活体组织检查确诊为早期肺癌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低剂量CT扫描,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剂量CT扫描,比较两组患者CT诊断结果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的符合率、影像学资料质量、辐射剂量参数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CT诊断结果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的符合率为96.15%,与对照组患者的92.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资料质量优良率为92.31%,与对照组患者的96.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辐射剂量参数有效剂量、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1.32±0.33)mSv、(2.35±0.68)m Gy、(69.25±13.17)m Gy·cm,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6±0.38)mSv、(4.20±0.76)mGy、(122.30±14.02)mGy·cm(P0.05)。结论低剂量CT扫描诊断早期肺癌的影像学资料质量和准确率与常规剂量CT扫描均相当,但低剂量CT扫描辐射剂量更小,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多层CT在低剂量时对膝关节扫描的可行性及低剂量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120位受检者行膝关节CT,依据检查时球管KV高低分为两组,每组60例, A组95kV和B组75kV.测算膝关节髌上缘水平后肌肉软组织的CT值,以CT值的标准差(SD)作为图像噪声.通过CT后处理工作站得到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再计算出剂量长度乘积(DLP).获得的图像质量通过双盲法进行质量评分,对两组CTDIvol值、DLP值、图像噪声、及图像质量评分均值用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A组和B组的CTDIvol结果分别是(5.39±0.23)和(2.18±0.15)mGy,DLP结果分别是(62.42±12.62)和(26.23±4.82)mGy.cm,B组较A组下降约(61.43)%,两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B组噪声均值稍微高于A组,t=-7.512,p=0.000,但两组图像质量平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应用低球馆电压设置做膝关节扫描可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且所得图像质量不影响阅片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下颈部横径的低辐射剂量颈部增强MDCT的可行性。方法对临床拟诊为颈部病变的患者行颈部CT检查,根据患者下颈部横径的大小分为三组,分别采用120kV、100kV和80kV管电压行螺旋CT扫描。对三组不同辐射剂量扫描图像进行评价,记录三组不同扫描方案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和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比较三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的下颈部横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F=137.9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1.62,P0.01);CTDIvol分别为(9.30±1.82)mGy,(5.77±2.70)m Gy,(2.88±0.00)m Gy,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1.856E+32,P0.01)。三组之间两两比较DLP及CTDIvo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Kappa一致性检验示两名医师对颈部图像质量的评分一致性较高(三组Kappa值均0.70),中等横径组与小横径组分别与大横径组比较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036,P0.05),三组的图像对比噪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患者下颈部横径的大小采用不同管电压并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行颈部增强CT扫描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而不影像图像的诊断质量,该扫描方案在显示颈部结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剂量CT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息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剂量CT扫描方式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剂量肺部CT扫描,观察组接受低剂量肺部CT扫描,对比两组CT扫描的肺癌检出率、图片质量,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两组肺癌检出率和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放射剂量(E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扫描在肺癌检出率与图像质量方面无明显差异,但低剂量可大幅度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有利于降低检查成本,节约扫描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扫描技术联合图像重建在泌尿系结石患者诊治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6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理结果为准。使用常规剂量、低剂量进行CT扫描各一次,并将其分为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且对低剂量组分别使用滤过反投影技术及域迭代重建算法对图像进行重建,比较两组全部结石检出率、肾结石检出率、输尿管结石检出率,记录患者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 volume dose index,CTDIvol);比较不同图像重建技术的图像噪声、信噪比等图像质量,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低剂量组全部结石检出率、肾结石检出率、输尿管结石检出率分别为96.67%、93.75%及100.00%;而常规剂量组各部位结石检出率均为100.00%。两组检查方法的结石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组的平均CTDIvol为(18.56±3.72)m Gy,低剂量组为(2.91±0.34)m Gy,低剂量组所受到的辐射剂量比常规剂量组降低84%,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IRIS算法图像平均噪声低于FBP算法图像,平均信噪比高于FBP算法图像,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CT扫描技术联合IRIS对图像进行重建,可保证图像质量,且对泌尿系结石的检出率与常规剂量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可用于泌尿系结石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脏CT低剂量扫描参数与其图像质量的相关性。方法使用不同管电流和不同螺距对同一动物的肝脏行CT扫描,毫安分别选择20-300m A的不同数值,螺距选用0.516和1.375两种,分析管电流和螺距与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关系。结果由20m A至300m A,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呈线性比例增加,20m A-140m A是300m A所得CTDIvol/DLP值的6.67%-46.7%;在管电流不同m A值的情况下,螺距0.516:1得到的CTDIvol、DLP有统计学差异(P0.05),螺距1.375:1得到的CTDIvol、D L P有统计学差异(P0.0 5)。结论CTDIvol与电流大小呈线性正相关,通过电流的变化来控制CTDIvol的大小,在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控制电流在250-300m A,螺距为1.375:1,可使辐射剂量最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层螺旋CT低剂量容积扫描多平面重组在儿童副鼻窦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00例临床疑似副鼻窦疾病儿童随机分为A、B、C、D 4组,其他扫描条件不变,A组采用150 mAs常规剂量、B组采用75 mAs低剂量、C组采用50 mAs低剂量、D组采用35 mAs低剂量行副鼻窦横断位容积扫描并多平面重组。比较4组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由3名高年资医师对CT图像质量进行盲式评价。统计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低剂量B组、C组的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A组均可满足诊断要求,B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C组的CTDIvol分别仅为常规剂量A组的50.2%及33.3%,DLP明显下降(P<0.05),CTDIvol及DLP的下降以低剂量C组更为明显。低剂量D组的图像质量不能满足诊断要求,与常规剂量A组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副鼻窦低剂量螺旋CT容积扫描多平面重组有效地降低了照射剂量,同时又保证了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适宜的扫描参数可以实现CT图像质量与降低照射剂量最优化结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时降低管电流对儿童寰枢椎病变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34例疑有寰枢椎病变的病例随机分成低剂量和常规剂量组,分别用80mA、180mA管电流行螺旋CT扫描。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扫描长度,计算出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对不同扫描参数的图像质量分别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剂量(80mA)和常规剂量(180mA)的CTDIvol分别为8.7mGy和19.6mGy,DLP分别为(36.80±3.60)mGycm和(82.14±7.18)mGycm,各组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图像比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儿童寰枢椎螺旋CT检查时降低管电流,既明显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又能保证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引导下胸部穿刺受检者的X线有效辐射剂量的差异.方法 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引导下胸部穿刺病例各100例,低剂量组扫描参数为36 mAs,110 kV,常规剂量组为90mAs,130 kV.根据CT机自动记录的受检者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X线有效辐射剂量(ED),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DLP分别为(50.45±23.79)mGy·cm和(240.59±98.87)mGy·cm,ED分别为(0.72±0.38)mSV和(3.36±1.39)mSv,两组DLP和E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剂量CT引导下胸部穿刺,可明显降低受检者的X线有效辐射剂量,符合放射防护最优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第二代双源CT Flash模式在儿童胸部扫描中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期本院第二代双源CT扫描小儿胸部病例,按不同扫描方法分组,A组120 kv 50 mAs P=3.0,B组120 kv 50 mAs P=1.4,然后对两组图像的图像质量、图像噪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有效剂量(E)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9,P=0.62).CTDIvol、DLP和有效剂量(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8、2.15、1.0,P<0.05).结论 Flash模式扫描可以降低扫描剂量,提高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