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古代文献、中医教材、现代文献中对迟、数脉临床主病的比较,发现迟、数脉之间有许多相互交叉或截然相反的临床主病,特别是现代医学对迟、数脉临床主病都有了较新的认识。故从文献角度论证了脉象主病的复杂性,提出诊病不能独以取一脉而辨一证,必须四诊合参、脉-证-病合参及相兼脉合参。  相似文献   

2.
曲雪东  滕晶 《河南中医》2016,(2):222-223
脉诊在中医的诊断过程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但脉诊是中医诊断疾病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服务于疾病诊断,对疾病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但不是疾病诊断的唯一手段。四诊合参,综合望闻问切四诊所获得的疾病资料才能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因此,在脉诊过程中要结合其他三诊,这样才能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才能更加准确的体现脉诊的意义;另一方面,对于个别患者,通过脉诊与其他三诊结合从而对疾病做出相应判断,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  相似文献   

3.
对滑脉的脉象、主病作了分析和论述,提出滑脉可作为痰的独立诊断标准的观点,并结合临床所得,从滑脉的相兼脉不同,以及滑脉的寸关尺分部不同,对临床认识滑脉、作出诊断、进行治疗作了详细探析,对中医临证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梁忠 《光明中医》2012,27(3):427-429
脉诊是中医四诊体系中最有特色的内容之一,滑脉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脉象.现代的脉学专著及教材对滑脉形态的描述主要为: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其病脉主痰饮、食积和实热.现在临床有些医生诊脉,只要脉来流利且数,都会认为是滑脉,笔者认为,此有悖古人所言滑脉之本义.前人所言滑脉之象,应是其搏指如珠之应为其形,如盘中珠、荷上露,位置四处滑动(溜动)不定为其处;或脉来一次搏指如雀鸟快速连续啄食二三下或二三个串珠先后连续滚过指目.滑脉之病脉仅为痰饮、食积.特提出与有不同见解之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5.
脉证并治是张仲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一大特色,滑脉属于阳脉,多主食积、实热和痰饮等,亦是青壮年的常脉,妇女的孕脉。滑脉是六种基本脉象之一,多与浮、沉、迟、数等脉并见,形成复合脉,亦有一脉多证和一证多脉等情况。故临证时,要仔细辨别脉象,多诊合参,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排除一些症状在身体上所表现出来的假象,判断病情,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6.
一、滑脉的脉象对滑脉的脉象,王叔和在《脉经》一书中描写为:“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脉相似。”滑寿的《诊家枢要》认为滑脉是:“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把滑脉比喻为:“按之如珠子之动。”明代李时珍总结前人的论述,结合个人的体会,编著了《濒湖脉学》一书,对滑脉脉象的描述则更为逼真:“滑脉如珠替替然,往来流利却还前。莫将滑数为同类,数脉唯看至数间。”时至今日,人们对滑脉脉象的认识仍宗是说,未提异议。如北京中医学院编著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学基础》,便认为滑脉的脉象为:“往来流利,如盘走珠,指下有一种圆滑感”。笔者刍言滑脉主孕的脉象就是指这种脉象。  相似文献   

7.
相兼脉是指两种以上单一脉相兼而同时出现的脉象。临床上,因为病因病机的演变性和复杂性等因素,相兼脉的存在往往多于单一脉。本文从病因的相兼性、脏腑相关性、病机复杂性、临床症状多样性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相兼脉形成机理及联系实例阐发舌脉症合参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医的诊断方法,即诊法,就是中医调查了解疾病的方法。它包括望、闻、问、切四个内容,又称为“四诊”。诊法,包括望、闻、问、切四种诊察方法.习惯上简称为“四诊”。四诊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必须把望、闻、问、切有机地结合’也就是“四诊合参”,才能全面而系统地了解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张万春 《浙江中医杂志》2001,36(12):523-523
近读《浙江中医杂志》 2 0 0 1年第 2期宋耀鸿同志《朱秀峰话弦滑脉》一文 ,受益匪浅。然对其观点有不敢苟同处 ,就本人肤浅所知 ,草此数语 ,特与同道者切磋。宋耀鸿同志就朱秀峰主任医师所论述之观点归纳为 :首先从中医脉诊内容来看是不可能存在弦滑脉的。因为脉象是通过位、数、形、势四个方面来体察的。以位分脉有浮、沉、长、短等脉 ,以数分脉有迟、数等脉 ,以形分脉有弦、滑、涩等脉 ,以势可分虚、实、洪等脉象。由于症情复杂 ,临床常多脉相见 ,此称之为相兼脉 ,亦名合脉。指出四大要素中属于相同要素中的脉象是不可能同时出现并组成相…  相似文献   

10.
杨红  费宇彤  马晓峰 《中医杂志》2011,52(16):1433-1434
对张仲景临证脉诊特色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其脉诊特色为:诊脉部位,诸法和参;明辨平脉,因时辨脉;脉象主病,灵活机动;一病多脉,有常有变;动态观察,结合病史;脉症合参,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