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多体外实验的文献论述了热力对红细胞的影响,但临床医生对大面积烧伤病人红细胞损伤的形态学变化和临床表现了解甚少。通过对3例大面积烧伤病人常规血液学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营养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毛蕾 《护理学杂志》1997,12(4):243-244
大面积烧伤是指成人Ⅱ度烧伤面积超过15%,或Ⅲ应面积超过5%;小儿Ⅱ度烧伤面积10%以上。烧伤后机体的代谢增加和组织不断消耗是其反应的特点。这种超高代谢从伤后第3d起持续到创面愈合为止。若不满足税体热量需求,将导致与烧伤面积成正比例的体重丧失。病人烧伤后由于神经内分泌改变,胃肠功能不良和脓毒血症等因素,常导致食欲下降.营养成分吸收障碍.出现营养不良性低蛋白血症等。使机体免疫力降低,感梁不易控制,创面修复延迟,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在烧伤病程中,营养支持是至关重要的。我科1990~1995年收治了317例烧伤面积…  相似文献   

3.
1998年4月19日,由于某厂乙烷爆炸,12例大面积烧伤病人来院。在人员少、时间紧、病人伤势严重的情况下,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完成抢救任务,使12例大面积烧伤病人均痊愈出院,无1例发生因护理不当而致交叉感染。其中护理管理尤其重要。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2005年5月,我科一次性收治大面积烧伤病人43例。这批病人病情危重,抢救任务艰巨。由于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护理措施细致、得当,除2例死于ARDS外,其余均获得满意效果。至8月初,该批病人已相继办理出院手续。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43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大54岁,最小24岁。烧伤面积均达70%以上,均有面积不等的Ⅲ度创面和不同程度的吸入性损伤。入院当天至第2d全部病人行气管切开,其中2例使用呼吸机正压吸氧。除2例死于ARDS外,其余均获得满意疗效。2护理对策2.1病房准备:接到成批烧伤病人入住的通知后,全科人员立即到位,准…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美国陆军外科研究所1983年1月~1985年12月间21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治疗结果,旨在确定切痂是否为影响大面积烧伤后生存率的一个因素。 210例(男186例,女24例,8个月~93岁,平均烧伤面积52.6%,全层烧伤32.6%)中118例(56%)伴吸入性损伤。存活者117例(55.7%,平均年龄27.9岁,烧伤面积44.5%,全层烧伤面积21.1%)中39例(33.3%)伴吸入性损伤;104例作切痂术,13例(非全层烧伤)未作切痂和植皮而自愈。表浅切痂平面至皮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批大面积瓦斯烧伤患者的救护及治疗措施。方法总结我院5年来所收治的6批32例大面积瓦斯烧伤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治愈30例,治愈率93.7%,死亡2例,死亡率6.3%。结论煤矿瓦斯烧伤病因复杂,复合伤、合并症多,治疗有一定难度。本组32例患者经积极有效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比较在严重烧伤后应用合成因子人类生长激素(HGH)和攀附类似物氧雄龙所产生的抗分解代谢和促进创面愈合作用。病例选择:1996~1997年人院的符合应用合成因子标准的连续病例。应用合成因子的标准①深度烧伤超过50%,至少半数需要植皮。②深度烧伤超过25%并伴有其他不&康因素,如年龄超过60岁,营养不良,成人型糖尿病。研究采用非盲法。肌注HGH(01mg/kg),口服氧雄龙(20mg/d),一直使用到创面大部分封闭,恢复到能转送到康复中心为止。转送标准包括应急反应消除,清洁开放创面不超过总烧伤面积的15%。结果36名病人…  相似文献   

8.
临床及动物实验证明,烧伤后全身感染及败血症均与肠道功能衰竭有关。首先,肠道可作为细菌及肠腔内毒素进入机体的门户,因而称肠道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启动因子”;此外,在烧伤早、中期行小肠喂养可减轻烧伤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10.
氯胺酮对大面积烧伤病人全身氧供求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0例53.7%TBSA烧伤病人应用氯胺酮后心脏指数,呼吸,血气分析和生化等指标变化的观察,发现处于高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大面积烧伤病人使用氯胺酮后,仍有肾上腺素释放量的进一步增加,从而增加心输出量和组织灌流。呼吸储备未见不良影响,亦未见组织缺氧和耗氧加重,全身氧供求关系仍可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11.
大面积体表烧伤与伴有吸入性损伤病人早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2.
凡成人Ⅱ°烧伤达25%、Ⅲ°烧伤达10%或烟雾吸入烧伤定为大面积烧伤。大面积烧伤的病理生理大面积烧伤对整个机体的内稳态所引起的破坏作用,远较实际烧伤部位受到的影响严重。因此,彻底了解这些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特别是心血管和呼吸功能变化,对于烧伤后即刻和后继处理极为重要。大面积烧伤后的最大变化是循环系统,特别是心排血量、血管床的容量和血管的通透性。动物研究证实烧伤区域的血管通透性立  相似文献   

13.
大面积烧伤(>40%)患者的新陈代谢紊乱在临床过程中可分为两个阶段:1.代谢抑制阶段,即伤后24小时内,因创伤引起的神经性超限抑制和血流动力学急剧改变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抑制机体的代谢活动又称“抑制相”(ebb phase)。2.代谢亢进阶段,经抢救,渡过“抑制相”阶段后,  相似文献   

14.
采用暴露疗法结合抗休克、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各种大面积烧烫伤25例.均痊愈出院,效果满意.本文着重从创面处理、营养支持治疗及心理治疗等方面进行经验总结,供临床烧伤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生活、劳动生产或灾害事故中,如人体被热液、火焰、煤气管道爆炸等损伤,常易发生大面积烧伤。浅度(Ⅰ度或浅Ⅱ度)的大面积烧伤如救治及时、正确,可以顺利治愈,不留瘢痕,无后遗症。深度(深Ⅱ度或Ⅲ度)的大面积烧伤不仅皮肤广泛烧伤,而且带来多种全身反应,导致休克、感染及内脏并发  相似文献   

16.
严重烧伤病人大多数有容量不足、毒血症、脏器功能不全等情况,麻醉诱导力求平滑。且切痂、取皮等操作对机体的刺激强,需要有足够的麻醉深度,而贴皮、异体皮覆盖等操作刺激小,只需较浅的麻醉,这就要求麻醉药物和方法可控性非常好,能灵活地掌握。雷米芬太尼(RF)是一种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消除快的新型的阿片类镇痛药;丙泊酚(Prop)是广泛使用的速效短效镇静药。此两药联合应用于严重烧伤病人少见报道。本研究拟摸索RF和Prop在烧伤病人中给药方法、速度和相关数据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谢卫国 《临床外科杂志》2004,12(12):733-734
烧伤创面引起体液大量丢失、感染和一系列严重全身反应,是造成各种并发症和烧伤死亡的始动原因。因此创面修复是大面积烧伤治疗的根本问题。本文就大面积烧伤创面治疗的有关问题和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近数年来,由于实验室和临床研究,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致伤后产生的免疫抑制现象的机制已有进一步的了解。这种自动免疫抑制现象,一般于伤后两周左右消失,对大面积烧伤的感染防治和创面处理有重大影响。现综述如下:过去对大面积烧伤致伤后产生免疫抑制现象的机制是不清楚的。1977年Hakim成功地从大面积烧伤患者的血清中提取和提纯一分子量为10,000,具有强大免疫抑制作用的物质,称为免疫抑制因子,能抑制伤者  相似文献   

19.
大面积深度烧伤感染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身性感染或脓毒症(sepsis)是严重烧伤患者面临的最大威胁,因为大面积浓度烧伤,体表和体腔的天然屏障破坏,全身免疫功能失衡,烧伤创面坏死组织本身又成为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机体与微生物间的相对平衡失调,不仅对具有高度致病菌易感性增加,而且对致病力很弱的病原菌易感性亦增加.  相似文献   

20.
在加州大学Davis烧伤中心,大面积烧伤死亡率较前明显降低。本文描述采用的方法并讨论疗效提高的因素。 1980~1981年,共治疗16例烧伤总面积51~94%(平均72%),全层烧伤面积20~81%(平均38%)的病人。平均年龄25岁(11~49岁)。其中8例伴吸入性损伤。伤后24小时内,即对有面、颈部烧伤者作经鼻腔气管插管的PEEP,并使用足量的镇静剂和麻醉剂,以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