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体系对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病人负性情绪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58例行常规疼痛护理的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病人作为对照组,另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8例行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体系的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病人作为观察组,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病人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护理1周后观察组病人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h、1d、2d、4d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体系运用于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病人中可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减轻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IDET沟通模式疼痛护理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4月山西省人民医院的98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2020年5月前实施常规护理的5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 2020年5月后实施AIDET沟通模式疼痛护理的4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 均由科室12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实施干预前及干预后10 d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和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干预后, 观察组的SAS、SDS和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CD-RISC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经随访, 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骨折患者采用AIDET沟通模式疼痛护理能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和术后疼痛, 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3.
赵辉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15):2094-2096
目的:探讨 ROY 适应模式护理对耳鼻喉部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耳鼻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间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间应用 ROY 适应模式护理。干预前后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及术后疼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 SAS、SDS、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而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OY 适应模式护理能有效减轻耳鼻喉部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术后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综合心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疼痛、心理应激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接受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综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心理韧性量表(CD-RISC)、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1.700,P<0.05);观察组的心理韧性CD-RISC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36%低于对照组的12.50%(P>0.05)。结论: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综合心理干预有利于减轻泌尿外科患者的术后疼痛感,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增强心理韧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疼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15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8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VAS评分比较,观察组1级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2级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负性情绪比较,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减轻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改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三调松静疗法在缓解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及(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8例年龄>60岁的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三调松静疗法的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负性情绪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8 h、24 h、48 h、72 h静息及被动活动时(患髋屈至15°)疼痛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调松静疗法能有效缓解老年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改善其负性情绪情况,促进机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疼痛、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厦门市中医院骨二科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肿胀情况、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情绪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肿胀程度、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及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可显著改善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的疼痛、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胃癌晚期患者负性情绪、癌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80例胃癌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癌痛症状、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APSPOQ-Medified评分,干预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信念、疼痛影响、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疼痛控制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PSQI评分,干预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EORCT QLQ-C30评分,干预前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症状领域评分低于对照组,功能领域评分、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将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应用到胃癌晚期患者中,对其负性情绪有一定改善效果,并可缓解疼痛症状、睡眠质量等,进一步提升其生活质量,此外对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和就医氛围等方面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疼痛规范化护理管理对肝癌患者术后疼痛及睡眠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46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3例,常规护理管理)和观察组(23例,疼痛规范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PSQI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规范化护理管理用于肝癌术后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状况,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混合痔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24 h,两组的VAS评分呈依次降低的趋势(P<0.05);观察组术后6、12、24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SCL-90各项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疼痛管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产妇100例,将2016年6月至12月接受常规术后疼痛护理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7年1月至5月接受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疼痛管理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术后疼痛评估情况、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情绪状态及护理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自评进行功能活动时的疼痛强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疼痛管理能有效提高产妇剖宫术后疼痛管理质量,降低其术后疼痛程度,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疼痛管理护理路径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疗效、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PHN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疼痛管理路径的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的视觉类比量表(VAS)评分、疼痛评估指数(PRI)评分、睡眠受干扰程度评分的改善幅度、临床疗效、治疗7 d、15 d的便秘发生率及治疗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SF-36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VAS评分、PRI评分、睡眠受干扰程度评分的改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40、2.859、5.067,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疗效分布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2.729、x2=5.741,P<0.05);治疗15 d,观察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5.84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02、9.603,P<0.05);观察组患者各维度SF-36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211~44.042,P<0.05).结论 在PHN的护理中应用疼痛管理路径模式,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个性化疼痛护理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疼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科手术治疗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实施个性化疼痛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疼痛感、术后康复情况及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6h、12h、24h、48h、72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疼痛护理能有效减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疼痛感,改善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综合减痛护理模式对痔疮手术后患者疼痛、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行痔疮手术的痔疮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减痛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24 h、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焦虑自评表(S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24 h、48 h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48 h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减痛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痔疮手术后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其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共情护理对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以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共情护理方式。对比两组心理状态、应激反应、术后疼痛评分、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20%(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8%,高于对照组的60%(P<0.05)。结论 共情护理能够减轻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还能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前按摩护理支持对开胸手术负性情绪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开胸手术患者120例,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30min行按摩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负性情绪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评分量表(SAS)、抑郁评分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24、48h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按摩护理支持能有效改善开胸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减轻患者术前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感,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11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88例,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外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两组均护理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和术后2 h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和术后7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减轻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泌尿结石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福建省泉州市泉港总医院综合外科收治的泌尿结石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疼痛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心理状态、自护能力。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数字模拟评分法(NR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睡眠时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PSQI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长长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前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前2组患者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疼痛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疼痛护理模式对肺癌化疗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观察组则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7 d的情绪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7 d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疼痛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疼痛及睡眠质量,并可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患者肝区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日~2018年12月31日行TACE治疗的84例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生存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8、12、24 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PSQI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GQOLI-74各项评分和总体评价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对TACE治疗肝癌患者肝区疼痛的效果良好,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