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梳理人际心理治疗(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 IPT)的概念、理论机制,从人际心理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应用效果和拓展应用两个方面进行综述,提出本土化调适人际心理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群体干预的可行性,以期为人际心理治疗的应用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罗红  刘永芳  吴曼丽  马琴  胡道艳  王静 《职业与健康》2011,27(16):1890-1892
抑郁症,是以情绪异常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患。已有研究表明,抑郁症会降低癌症治疗效果,增加治疗成本,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抑郁症甚至是癌症患者自杀倾向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减轻产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和改善社会功能的效果。方法:人际心理治疗组3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8周的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照组的35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给予一般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人际问题问卷(IIP)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等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3个月末的人际心理治疗组人际能力和社会功能改善更明显(P<0.01),人际心理治疗组抑郁症状的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体人际心理治疗能够改善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人际能力和社会功能,对产后抑郁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理性情绪疗法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情绪疗法(ration emotive therapy,RET)[1]的理论认为,情绪并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经历事件的个体对事件的解释和评价而产生的。因此,在治疗上注重于改善认知,以求改变其情绪。本文应用理性情绪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双盲对照治疗。现将其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探讨健康教育联合有氧运动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干预效果,为改善青少年抑郁症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接诊的84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实验组增加情绪智力团体健康教育,并配合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状态、情绪智力水平及5-羟色胺(serotomin,5-HT)、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2,1.02,P值均>0.05).与干预前相比,实验组干预后的HAMD、SDSS评分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9.62,10.05,P值均<0.05),且实验组干预后的HAMD、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95,-7.32,P值均<0.05).实验组干预后的情绪知觉、自我情绪管理、他人管理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6.54,7.21,5.33,6.60,P值均<0.05).实验组干预后的情绪知觉、自我情绪管理、他人管理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与干预前相比,实验组干预后的血浆5-HT、NE水平均明显升高,皮质醇水平降低(t值分别为4.62,5.36,-16.54,P值均<0.05),并且实验组干预后的5-HT、N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5.25,8.74,-26.54,P值均<0.05).结论 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实施情绪智力团体健康教育,并配合有氧运动,能够有效降低5-HT水平,提高皮质醇水平,提升患者的情绪智力,缓解其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心理的关注越来越多。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提出:没有精神健康就没有健康。然而,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难免会遭受不良情绪的困扰,经常能听到有人说自己抑郁了。但是,你真的了解抑郁吗?什么是抑郁症首先,需要区分一下抑郁情绪、抑郁状态和抑郁症。抑郁情绪是指受某些事情影响而产生的自我否定、忧伤、低落、自责等表现,是一种很常见的不良情绪,持续时间短,一般不会超过两周,且会随着环境的改变、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增多,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对于该病临床上常用药物方法进行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不能使患者功能失调性认知发生实质性改变,而合理的心理干预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应激水平,还可缓解情绪状态,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是抑郁症的一线疗法,可用于老年抑郁症的干预治疗。本研究从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CBT相关概念、CBT干预方法、CBT干预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研究、CBT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老年抑郁症的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提供借鉴内容。  相似文献   

8.
<正>抑郁症是一类以情绪或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总称,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自杀、自伤等一系列问题。中国人很重视饮食对疾病的影响,常希望通过调整饮食促使病情有所改善。因此,我在门诊经常被患者家属询问:“抑郁症患者的日常饮食需要注意些什么?辣的东西能吃吗?能喝酒吗?海鲜能吃吗?是不是吃巧克力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希望本文内容能对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属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折纸疗法对抑郁症情绪障碍干预的有效性。方法在折纸疗法中推行情景创作、引导观察、乐中体验、点拨汇总等方法,进行为期4周的干预。选择64例抑郁症患者完成整个治疗计划,采用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在各治疗时间点前后和两组间进行比较测评,包括课堂内、外的情绪、行为上的比较。结果折纸疗法总有效率达100%,HAMD量表的总量及各因子分在各治疗的时间点,两组在干预前后及自身对照均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折纸疗法是为抑郁症患者搭建一个能获取正能量的平台,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和特殊的心理治疗能产生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治疗中基于盐酸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来源于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入院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抽取30例作为对照组,30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抗抑郁药物盐酸舍曲林治疗,试验组患者基于抗抑郁药物盐酸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经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显著(P <0.05)。结论 :采用盐酸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1.
抑郁是一种持续的心境低落、悲伤、消沉、沮丧、不愉快等综合而成的情绪状态。青少年的抑郁情绪与成人没有大的差别,均表现为兴趣淡漠,被动消极,悲观绝望,很难全身心投入现实的生活。青少年抑郁症不但干扰了青少年社交与学习生活,影响人格、心理发展与将来工作、生活质量,也是造成青少年首位死因——自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正抑郁症又被称为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目前抑郁症的患者数量极为庞大,尤其是在新闻当中时常会看到有关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初中生自我认识对其抑郁情绪的影响,为避免初中生抑郁情绪的产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儿童抑郁量表(CDI)、儿童青少年自我认识量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对分层整群抽取的伊宁市4所中学的866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初中生的自我体貌认识(β=-0.953,P0.001)、自我学业认识(β=-0.760,P0.01)和自我人际认识(β=-2.245,P0.001)越高,其产生抑郁情绪的倾向越低;从R~2分解的标准化结果来看,初中生自我人际认识占比为44.73%,对其抑郁情绪的影响程度大于自我体貌认识(18.08%),且大于自我学业认识(12.30%);在权威型教养方式的初中生群体中,自我人际认识占比为68.34%,对其抑郁情绪的影响程度尤为突出;女生的自我人际认识和学业认识对其抑郁情绪的影响程度比男生高17.29%和6.07%;少数民族学生的自我学业认识对其抑郁情绪的影响程度比汉族高13.31%。结论初中生的自我人际认识、学业认识和体貌认识均对其抑郁情绪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不同性别、民族和教养方式的初中生,自我认识对其抑郁情绪的影响机制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抑郁是一种持续的心境低落、悲伤、消沉、沮丧、不愉快等综合而成的情绪状态。青少年的抑郁情绪与成人没有大的差别,均表现为兴趣淡漠,被动消极,悲观绝望,很难全身心投入现实的生活。青少年抑郁症不但干扰了青少年社交与学习生活,影响人格、心理发展与将来工作、生活质量,也是造成青少年首位死因——自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治疗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肺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为42例,其中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实施团体心理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情绪改善情况等。结果:全部患者均通过治疗干预后,对组间的生活质量及情绪状态改善情况对比分析,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团体心理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赵萌 《医疗装备》2023,(15):93-95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正念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天津市安定医院接收的88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与试验组(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正念训练),各44例。比较两组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在行常规抗抑郁治疗的同时,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正念训练治疗,可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7.
探讨基于每日成功小组(achieving success everyday,ASE)模型的心理韧性团体辅导对提升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现实指导.方法 采用2(实验组/控制组)×3(前测/后测/追踪测)的被试内实验设计,对分层随机抽取的新疆南疆某校618名初中生进行心理韧性团体辅导(共8周,每周1次,每次60~90min),验证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心理韧性及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分维度,核心自我评价、应对倾向及积极应对得分均高于前测(t值分别为8.93,3.78,6.62,3.17,6.13,5.18,4.01,2.91,P值均<0.01),心理健康、消极应对得分低于前测(t值分别为-4.24,-3.01)及对照组(t值分别为-2.58,-3.11)(P值均<0.05);心理韧性及目标专注、人际协助分维度,核心自我评价、应对倾向及积极应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88,2.84,3.18,4.19,3.68,2.49,P值均<0.01).追踪测结果显示,心理韧性及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分维度,核心自我评价与积极应对仍高于前测(t值分别为5.69,3.50,2.26,2.80,2.64,4.13,3.39,2.13,P值均<0.05),心理健康得分低于前测(t=-4.62,P<0.01).结论 基于ASE模型的心理韧性团体辅导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对提升核心自我评价改善应对倾向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指发生在未成年时期,以显著而持续的情绪失落、兴趣缺失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精神疾病,具有识别率低、治愈率低、自杀率高等特点,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危害我国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但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不明。因此,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早期筛查、诊断及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篇综述基于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及临床指南,总结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筛查、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对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依照不同的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施以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作业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的精神状态(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与智力状态(MQ)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MSE、ADL和M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的MMSE、ADL评分和MQ评分分别为(25.94±3.19)、(78.93±6.14)、(85.61±5.19)分,比治疗前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作业疗法对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精神状态,提高智力水平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探索心理剧疗法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安全的作用和效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对天津某高校32名存在人际交往困扰的大学生(研究组)实施为期6周的心理剧疗法团体治疗,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交往焦虑量表(IAS)、大学生人际安全问卷在干预前后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评估,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在人际安全问卷总均分和各因子分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研究组和对照组人际安全问卷总均分[(2.03±0.22)与(2.30±0.32)]和神经质倾向[(1.88±0.32)与(2.10±0.34)]、人际敌意[(1.89±0.36)与(2.12±0.40)]、人际焦虑[(2.20±0.38)与(2.39±0.43)]、人际退缩[(2.02±0.33)与(2.27±0.41)]、自我封闭[(1.94±0.32)与(2.26±0.44)]、人际不信任[(1.97±0.47)与(2.23±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7,-2.73,-2.09,2.55,-3.15,-2.97,-2.55,P值均<0.05),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剧疗法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安全有明确效果,可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