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胃泌素(Gastrin,GAS)、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Ⅱ,PG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于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经消化内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据Hp感染阳性情况分为Hp感染阳性组76例和Hp感染阴性组44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GAS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PGⅠ、PGⅡ与TGF-β1水平;分析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归纳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阳性患者76例,感染率为63.33%;胃溃疡Hp感染阳性组GAS、PGⅠ、PGⅡ、TGF-β1分别为(110.78±20.69)pg/ml、(321.19±39.58)ng/ml、(46.55±15.82)ng/ml、(76.39±7.59)ng/ml高于Hp感染阴性组(P0.001);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阳性患者GAS、PGⅠ、PGⅡ、TGF-β1分别为(113.53±21.47)pg/ml、(395.01±53.21)ng/ml、(45.78±13.27)ng/ml、(82.85±7.42)ng/ml高于Hp感染阴性患者(P0.05);吸烟饮酒和GAS、PGⅠ、TGF-β1水平均为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GAS、PGⅠ、PGⅡ、TGF-β1水平变化与Hp感染有关,尽量避免在外就餐,良好的生活习惯,忌暴饮暴食等可降低消化性溃疡Hp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血清、胃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及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为降低Hp的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溃疡出血组50例和溃疡组30例,选择3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和胃液中IL-6、IL-8含量,并对各指标与年龄、病程、临床症状、Hp感染、体质量指数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溃疡出血组患者血清及胃液中IL-6、IL-8含量均明显高于溃疡组和对照组(P<0.01),且溃疡组IL-6、IL-8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5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检测Hp阳性22例,阳性率44.0%;Hp阳性患者血清及胃液IL-6、IL-8含量均高于Hp阴性患者(P<0.05)。结论 IL-6、IL-8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血清、胃液中呈高表达;IL-6、IL-8在消化性溃疡出血中的表达与患者Hp感染有关;IL-6、IL-8与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发病及是否合并Hp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幽门螺杆菌(Hp)抗体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98例,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Hp抗体,分析抗体阳性表达情况与不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关系。结果在消化性溃疡的现症患者中,Hp抗体以Ⅰ型为主,阳性率为77.85%,显著高于Ⅱ型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十二指肠溃疡HpⅠ型抗体阳性率高于胃溃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Ⅰ型感染者中以CagA+VacA抗体为主,阳性率为79.74%;各组中CagA+VacA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单一的CagA或VacA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血清学检测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Ⅰ型Hp菌株抗体阳性的患者更应得到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PUB)患者的胃镜检查结果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以期为PUB患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5月在医院诊治的150例PUB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Hp感染将其分为Hp阴性组41例、阳性组109例,另选取同期的150例消化性溃疡非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Hp阴性组48例、Hp阳性组102例,分析PUB患者胃镜检查结果,比较PUB患者与消化性溃疡非出血患者的Hp感染,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PUB并Hp阴性组患者黑便25例、PUB并Hp阳性组黑便67例,黑便分布率分别为60.9%、6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UB并Hp阴性组与PUB并阳性组患者均以十二指肠溃疡分布率最高,均70.0%,Hp阳性组复合溃疡分布率略高于Hp阴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UB患者Hp感染率72.7%,与非出血组感染率68.0%相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UB患者出血类型为黑便、呕血、黑便与呕血;胃镜表现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复合溃疡;PUB与未出血患者的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疾病与出血症状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该院于2008年5月—2010年5月2年时间内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8例患者中有44例出现出血症状,余44例未出现出血症状。将这些患者分别归入出血组与无出血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测,检查幽门螺旋菌的阴阳性。结果病理学检测显示,出血组有19例呈现Hp阴性,43.2%,25例呈现Hp阳性,56.8%。无出血组有35例患者呈现Hp阴性,79.5%,9例呈现Hp阳性,20.5%。出血组患者的幽门螺旋菌阴性率明显低于无出血组,比较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检测结果呈阴性的患者,在初次检测后的30d进行二次检测,无转为阳性病例。结论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菌呈现阴性时,患者并发出血症状的概率加大,因此,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中,要重视幽门螺旋菌阴性患者的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的水平变化及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观察组,分为溃疡出血组50例和溃疡组30例,选择36名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受试人员血清中PINP、β-CTX含量,并对各指标与年龄、病程、临床症状、Hp感染等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PINP、β-CTX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溃疡出血组患者血清PINP、β-CTX水平明显低于溃疡组和对照组(P<0.05),溃疡组血清PINP、β-CTX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Hp阳性患者血清PINP、β-CTX含量低于Hp阴性患者(P<0.05)。结论 PINP、β-CTX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血清中呈低表达;PINP、β-CTX在消化性溃疡出血中的表达与患者Hp感染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7.
李辉  王毓麟  崔立红  刘超群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164-3165,3169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与消化道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发生消化性溃疡的病人分为单纯溃疡组以及溃疡合并出血组,通过快速尿素酶实验以及组织学检查两组消化性患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结果溃疡合并出血组90例病人中,幽门螺旋杆菌阴性者有30人,阴性率为33.3%;而单纯溃疡组90例病人中,幽门螺旋杆菌阴性者仅为18人,阴性率为2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在消化性溃疡所占比例要低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但是并发出血的可能性更高,对这类病人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肝相关性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的部分病人,以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合并消化道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普通消化性溃疡患者及我院进行体检的部分健康人作为对照,并根据消化道溃疡部位分为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组;所有人均行幽门螺杆菌测定仪、碳14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分析Hp感染在不同人群的感染率及对不同人群发生消化道溃疡的影响。结果:①肝硬化组中Hp感染率为58.33%,肝炎组Hp感染率为71.97%;②肝硬化合并溃疡组的Hp阳性率为54.55%,肝炎合并溃疡组Hp感染率为69.35%;③肝炎和肝硬化合并不同部位溃疡的Hp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体检组(P<0.05)。结论:乙肝相关性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Hp感染明显升高,Hp感染是乙肝相关性慢性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独立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瑞巴派特联合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9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每组48例,各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及瑞巴派特,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观察2组溃疡的愈合率及愈合质量。结果治疗组愈合率及愈合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瑞巴派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瑞巴派特联合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9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每组48例,各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及瑞巴派特,对照组给予奥美担唑。观察2组溃疡的愈合率及愈合质量。结果治疗组愈合率及愈合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瑞巴派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幽门螺杆菌(Hp)的分型以及Hp分型在消化性溃疡中的构成比,评价Hp分型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89例确诊消化性溃疡(胃镜确诊)且伴有Hp感染患者血清中与Hp感染相关的抗体.根据检测到的细胞毒素(CagA)、空泡毒素(VacA)、尿素酶(Urease)等其他Hp抗体,将患者分为Ⅰ型或Ⅱ型Hp感染.结果:在8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Ⅰ型感染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显著高于Ⅱ型感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69例HpⅠ型感染者中,CagA+VacA双阳性率显著高于单个CagA/VacA抗体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免疫印迹法对消化性溃疡进行分型,有利于病情的判断,对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对56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行胃镜检查及13C-尿素呼气检验。结果:内镜下诊断胃溃疡22例(39.3%),十二指肠溃疡28例(50.0%),复合性溃疡6例(10.7%)。消化性溃疡Hp感染阳性率达89.3%,其中胃溃疡Hp感染率最高(90.9%),复合溃疡Hp感染率最低(83.3%)。结论: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要重视HP的高感染率和高致病性,进行健康宣教,改变生活方式,降低感染率。根除Hp感染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疾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明 《现代保健》2012,(32):11-13
目的:研究分析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复发情况。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的四联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消化性溃疡愈合、Hp根除及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溃疡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p根除率为9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3.33%、11.67%,两组Hp根除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率高、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较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患者并发消化道溃疡的影响,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4月108例慢性乙型肝炎并发消化道溃疡的患者及24例乙肝肝硬化并发消化道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消化道溃疡类型分为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组;所有患者均行碳14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分析Hp感染对不同患者消化道溃疡发生的影响。结果肝炎合并十二指肠溃疡组Hp阳性率为92.3%,高于肝硬化合并十二指肠溃疡Hp阳性率60.0%,肝炎合并胃溃疡组Hp阳性率46.3%,肝硬化合并胃溃疡组Hp阳性率44.4%(P<0.05);肝硬化合并十二指肠溃疡Hp阳性率高于肝炎合并胃溃疡及肝硬化合并胃溃疡患者(P<0.05);组间比较:HBV-DNA阳性患者中,肝炎合并十二指肠溃疡组Hp阳性率(66.2%)高于肝硬化合并十二指肠溃疡Hp阳性率53.3%,肝炎合并胃溃疡组Hp阳性率34.1%,肝硬化合并胃溃疡组Hp阳性率33.3%(P<0.05);肝硬化合并十二指肠溃疡Hp阳性率高于肝炎合并胃溃疡及肝硬化合并胃溃疡患者(P<0.05);组内比较:肝炎合并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HBV-DNA阳性组Hp阳性率为58.1%,高于HBV-DNA阴性组30.4%(P<0.05);肝硬化合并十二指肠溃疡组患者中,HBV-DNA阳性组Hp阳性率为10.8%,高于HBV-DNA阴性组1.8%(P<0.05);不同肝硬化程度患者组间及组内比较Hp阳性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p感染明显增加慢性乙肝及乙肝肝硬化患者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风险,可能是慢性乙肝患者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的始动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与雷尼替丁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68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雷尼替丁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8%(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具有疗效好、Hp根除彻底等优点,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消化性溃疡(PU)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蛋白酶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22年6月于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消化科就诊后确诊为Hp感染阳性的PU患者123例作为阳性组,Hp感染阴性的PU患者115例作为阴性组,并选取同期因参与胃癌筛查项目需作胃镜检查及病理组织活检的健康个体11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PGR(PGⅠ/PGⅡ)水平;比较Hp阳性组与阴性组不同溃疡类型患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分析PU患者PGⅠ、PGⅡ水平与Hp感染阳性的相关性;比较不同溃疡类型PU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血清PGⅠ、PGⅡ水平。结果 阴性组和阳性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GⅠ、PG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GR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GⅠ、PGⅡ水平均高于阴性组,PGR小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不同溃疡类型患者治疗前血清PGⅠ、PGⅡ水平均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GⅠ、PGⅡ水平与Hp感染呈正相关(r=0.256、0.419,均P<0.05)。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前血清PGⅠ、PGⅡ水平及PG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后血清PGⅠ、PG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而PGR均大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U患者Hp感染与胃蛋白酶指标水平变化有关,Hp感染呈阳性时胃蛋白酶指标水平随之升高。通过检测PU患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可为临床诊治PU患者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在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杭州市西溪医院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组,并依照患者是否合并Hp感染分为未感染组(39例)、Hp感染组(41例)两个亚组。另外同期选取于医院行胃镜检查未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健康志愿者40名作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CHI3L1水平,分析CHI3L1在各组的水平变化;分析CHI3L1与Hp感染组患者不同临床特征的关系,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HI3L1对消化性溃疡Hp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Hp感染组CHI3L1高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Hp感染Ⅱ型、复合性溃疡、活动期患者CHI3L1高于Hp感染Ⅰ型、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愈合期、疤痕期患者(P<0.05);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CHI3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愈合期患者CHI3L1高于疤痕期患者(P<0.05);CHI3L1对消化性溃疡Hp感染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954。结论 CHI3L1在消化性溃疡Hp感染中表达升高,且与患者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相关性,并探讨Hp的临床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ROU患者作为研究组(ROU组),并选择同期口腔科确诊为非ROU患者8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法检测口腔Hp感染情况,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OU患者中共有52例患者Hp检测为阳性,而对照组患者中共有28例Hp检测为阳性,两组患者H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中临床总有效率为61.54%,三联疗法组中总有效率为88.46%,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U的发生与Hp感染及消化性溃疡疾病具有相关性,ROU患者与正常患者相比更容易发生消化性溃疡疾病,采用三联疗法对抗Hp更有利于患者口腔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工程》2016,(7):903-904
目的探根除幽门螺杆菌(Hp)在消化性溃疡中的治疗效果及对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5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Hp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均分为根治组和常规组,常规组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治疗,根治组给予质子泵抑制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3月、6月、12月消化性溃疡复发率。结果根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97.33%vs 86.67%,P<0.05)。根治组患者治疗后3月、6月、12月消化性溃疡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33%vs 10.67%,2.67%vs 17.33%,6.67%vs 29.33%,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根治幽门螺杆菌方法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的经济效果.方法 选取162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胃溃疡6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7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54例(奥美拉唑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呋喃唑酮片);B组54例(埃索美拉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C组54例(枸橼酸铋钾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三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Hp根除率及溃疡总有效率,并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法对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3种治疗方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Hp根除率A、B、C组分别为92.59%、90.74%、48.15%;溃疡总有效率A、B、C组分别为94.44%、90.74%、40.74%.A、B、C组Hp根除率的成本与效果比分别为14.92、12.74、12.95,溃疡总有效率的成本与效果比分别为14.63、12.74、15.31.A、B、C组Hp根除率的增量成本与效果比分别为17.06、12.50、0,溃疡总有效率的增量成本与效果比分别为14.12、10.65、0,故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B组治疗方案最佳.结论 药物经济学在优化治疗方案、指导合理用药及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