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介入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在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接受介入治疗的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接受常规治疗患者为对照组(38例),接受替罗非班治疗患者为观察组(38例),对比两组患者3个月后无复流、胸痛及再次血运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用于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对照组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以及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92%,较对照组的85.42%显著提高(P <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P <0.05)。结论:PCI 治疗冠心病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辅助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怯红晓  董平栓 《医学综述》2008,14(20):3160-3162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抗血小板治疗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替罗非班是一种非肽类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它通过阻断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通路而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本文综述替罗非班在老年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对冠心病病人实施盐酸替罗非班药物治疗的方式及效用。方法:任意抽选本科室2013年5月-2014年7月接收的72例冠心病病人,并采用平均分组法将抽样标本分成例数相等的实验组与对照组。选用低分子肝素对72例病人实施治疗,其中实验组36例病人在接受低分子肝素推注治疗的同时,给予盐酸替罗非班药物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病人接受治疗的有效概率。结果:72例病人经过治疗后冠心病症状均得到缓释,其中实验组病人的治疗显效概率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低分子肝素为冠心病病人实施治疗时,辅以盐酸替罗非班能够显著提升用药效果,因此基层医院应普及两种药剂联合治疗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替罗非班组,对照组除常规的抗心肌缺血外,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替罗非班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与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观察治疗30d后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功能变化及用药前后的APTT、Hb、Plt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替罗非班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减少p〈0.05(u=2.2.54),心功能得到改善p〈0.01;替罗非班组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较对照组延长p〈0.05,但两组间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和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盐酸替罗非班能有效的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改善心功能,不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李武军 《海南医学》2013,24(16):2362-2364
目的 评价替罗非班对非血运重建的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84例老年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行常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抗血小板效果、肌钙蛋白(cTnT)变化、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出血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和cTn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如死亡、心肌梗死、复发心绞痛和靶血管血运重建(TV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出血和血小板减少并发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能强化ACS标准治疗的抗凝、抗血小板效果,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出血并发症,改善心肌细胞的损伤,疗效安全确切.  相似文献   

7.
支架内血栓形成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达20%~25%。虽然目前临床已联用多种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但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仍近1%。血小板糖蛋白Ⅱb/111a受体拮抗剂可以提供最有效的抗血小板作用,将会减少血栓负荷和继发的远端微循环栓塞,有助于真正恢复冠脉血流和心肌组织水平灌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87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用药组(替罗非班+PCI)和对照组(PCI),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术中不良事件、罪犯血管术后TIMI血流分级、PCI术后1 h梗死相关导联ST段回落、PCI术后1周心脏超声、出血事件、30 d内不良事件、1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猝死)及心功能状态等.结果 两组术后TIMI3级血流发生率、1 h心电图梗死相关导联ST段回落>50%发生率、30 d内不良事件、1年内再次血运重建、1年后心功能状态NYHA 1级的发生率比较,用药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患者出现出血事件8例(17.0%),对照组3例(7.5%),两组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治疗中使用替罗非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90例,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在常规药物与PCI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在PCI术中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两组都无死亡与大量出血情况发生,治疗组新近心肌梗死、顽固缺血状态与少量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是一种短效、高选择性的糖蛋白受体拮抗剂,可快速减少住院期间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与尿激酶静脉溶栓合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12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静脉溶栓、硝酸甘油、培哚普利/或氯沙坦、美托洛尔、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依诺肝素等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溶栓后静脉泵入替罗非班,先0.4μg/(kg.min)×30min,后0.15μg/(kg.min)。观察梗死血管再通、出血并发症、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梗死血管再通率治疗组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血并发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治疗组比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治疗AMI与尿激酶静脉溶栓合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治疗组持续应用替罗非班72小时.对照组除不给予替罗非班外,其他药物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心电图ST段较对照组也有较多改善,两组主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UAP,可以进一步缓解心绞痛症状和改善心电图,治疗剂量无严重出血的发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冯旭霞 《海南医学》2013,24(14):2046-2049
目的 评价半剂量的替罗非班治疗老年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42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7例)、半剂量组(47例)和常规剂量组(48例),半剂量组在常规治疗组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先给予负荷量(0.2 μg·kg-1·min-1),0.5h后再以0.05μg·kg-1·min-1维持量维持48h;常规剂量组在常规治疗组标准化治疗的基础给予负荷量(0.4μg·kg-1·min-1)替罗非班0.5h后以0.1 μgkg-1·min-1维持量维持48 h.观察治疗时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18导联静息心电图变化以及出血事件.结果 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半剂量组91.49%、常规剂量组95.83%、常规治疗组76.60%,常规剂量组和半剂量组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06,P=0.049).但常规剂量组和半剂量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4).心电图疗效:经过治疗后三组患者心电图下移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变(p<0.01).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半剂量组4.26%、常规剂量组18.75%、常规治疗组2.13%,常规剂量组出血事件发生率较半剂量组和常规治疗组显著增加(P=).027,P=0.021).半剂量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半剂量的替罗非班治疗治疗老年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和改善心电图,其不良反应较常规剂量组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3.
石林 《当代医学》2012,18(21):17-18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国产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心电图、血小板聚集率、主要心血管事件及最常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心电图ST段抬高明显改善,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均为0、新发心肌梗死治疗组1例而对照组3例、顽固性心肌缺血治疗组3例而对照组6例,复合终点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有差异(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国产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疗效、安全性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再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发生率。方法 9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在对照组规范治疗(低分子量肝素钙+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其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负荷量0.4μg/(kg.min),静滴30min,继之维持量0.1μg/(kg.min)持续静滴36h。观察2周时心绞痛发生频率、程度、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18导联心电图变化及出血事件,记录6个月内MACE发生率。结果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观察组91.84%(对照组:72.92%),心电图总有效率87.76%(对照组:70.83%),MACE发生率18.36%(对照组:33.33%),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出血及不明显出血事件发生率二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大出血事件。结论在规范抗血小板、抗凝基础上应用替罗非班治疗UA,疗效确切,能有效控制心绞痛症状,改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明显降低MACE发生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ACS患者82例,根据是否应用替罗非班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住院期间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出血并发症及血小板减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所下降。治疗组轻度出血比对照组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替罗非班在ACS治疗中可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出血事件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入选标准患者1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108)和对照组(n=105),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比格雷及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组在上述药物基础上给予微量泵持续泵入替罗非班,疗程为(24~96)小时。观察两组主要终点事件(顽固性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和死亡)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主要终点事件有下降趋势,严重不良反应少。结论: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并观察其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肝素针和肠溶阿司匹林100mg;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检测两组在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能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 P<0.05);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优于对照组( P<0.05),无严重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替罗非班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是有效的,能更有效地降低血小板聚集率。  相似文献   

18.
张大勇  石兵  王志军 《农垦医学》2009,31(4):337-340
目的:观察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AMI患者经急诊冠脉造影示TIMI0-1级,预计行PCI者8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替罗非班组40例PCI术中开始应用替罗非班,持续泵入至术后36~48小时。对照组40例同常规PCI。观察两组冠脉复流、30天再梗死及死亡情况,并监测术前、术后血小板活化度。结果:替罗非班组急诊PCI术后TIMI3级血流发生率100%,无慢复流、无复流现象发生,降低30天再梗死及死亡发生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明艟降低血小板活化度,不增加出血并发症。结论:在围术期急诊PCI治疗AMI应用替罗非班既可开通冠脉,又可改善冠脉血流,减少术后再梗死,达到真正意义上挽救心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4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其共同的病理基础均为不稳定的粥样斑块,均伴发了不同程度的继发性病理改变。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不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诱发血小板激活、粘附、聚集而引起的一组急性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20.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8例符合高危不稳定心绞痛或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入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钠等药物。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替罗非班,始0.4μg/(kg·min)静脉泵入,30min后减为0.1μg/(kg·min)维持48h。观察两组心绞痛症状、12导联心电图、1周主要心脏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ST段或T波改善等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好转,1周内新发心肌梗死及心源性死亡等不良事件下降,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