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如何运用σ值为血细胞分析检验项目选择合适的室内质量控制(质控)规则。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1-12月的血细胞分析项目室内质控累积变异系数(CV)作为测量不精密度的估计值;收集2015年第2次和2016年两次参加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全血细胞计数室间质评的百分差值作为偏移的估计值,以生物学变异导出要求的TEa作为标准,依照公式σ=(TEa-|Bias|)/CV,求出各项目的σ值。根据σ值利用Westgard西格玛规则为临床检验室的血细胞分析项目选择适当的室内质控规则。结果采用基于生物学变异TEa的性能规范,WBC的σ值达到6σ质量水平,选用13s规则(N=3,R=1),Hb的σ值达到5σ质量水平,选用1_(3s)/2of 3_(2s)/R_(4s)规则(N=3,R=1);RBC、PLT和HCT的σ值均达到4σ质量水平,选用1_(3s)/2of 3_(2s)/R_(4s)/3_(1s)规则(N=3,R=1)。结论基于σ值利用Westgard西格玛规则,可以快捷地帮助实验室检验项目选择合适的室内质控规则以及每批质控测定值个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Westgard西格玛多规则定量分析临床实验室全血细胞计数及凝血项目检测性能,帮助实验室建立最优Westgard质控规则。方法收集天津市环湖医院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17年全国全血细胞计数及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以各项目靶值百分差值的均值作为偏倚估计值,以室内质控长期累积在控变异系数作为不精密度估计值,以卫生行业标准WS/T 406-2012中的允许总误差作为质量规范,利用检验医学信息网提供的软件计算西格玛度量值和绘制西格玛性能验证图,确定最适Westgard质控规则。结果 参与质评的全血细胞计数中,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在内的8个检测项目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σ>6),建议选择13s(N=2,R=1)作为质控规则。凝血试验中,凝血酶原时间和纤维蛋白原表现良好(σ>4),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性能可接受(3<σ<4),建议选择多个质控规则组合的方式以提高误差检出率。结论 Westgard西格玛多规则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管理,针对特定检测项目设置最优Westgard质控规则。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统计质量控制(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SQC)和诺曼图相结合的方法对实验室高通量连续检测的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设计符合质量控制的方案。方法根据实验室血细胞分析仪各常规项目的σ度量值的大小与风险管理的应用图形工具Sigma-SQC诺曼图相结合,设计实验室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的起始及过程监控程序。结果对6σ度量值以上的项目白细胞(WBC)和血红蛋白(Hb)采用:起始质控计划采用MR2:1_(3s)/2_(2s)/R_(4s)多规则,分析样本量为300,P_(ED)=0.94;过程监测计划采用:SR1_(W2.5s),分析批长度300,P_(fr)=0.01。对σ度量值为4.7的红细胞(RBC)和4.6的血小板(PLT)起始质控计划采用MR4:1_(3s)/2_(2s)/R_(4s)/4_(1s)多规则,分析样本量=300,误差检出率(P_(ED))=1.00;过程监测质控计划:SR2_(W3s),分析批长度=80,P_(fr)=0.00。结论本着以起始质控误差检出率最大,过程监测质控的假失控率最低的原则,对实验室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采用起始质控计划:MR2多规则,分析批长度为80,过程监测质控计划:SR2_(W3S)就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患者风险,实现实验室质量持续性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Westgard多规则和六西格玛管理(简称Westgard西格玛规则)优化即时检验(POCT)项目血糖室内质量控制(简称质控)规则,验证新质控规则的适用性。方法统计该中心检验科POCT血糖在新室内质控规则使用前(2016年6—12月)和使用后(2017年1-7月)的失控率;根据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月室内质控反馈数据,统计POCT血糖的正确度、精密度和总误差;计算σ值,根据σ值的质控规则,优化POCT血糖室内质控方案。结果 POCT血糖新质控规则使用前为1_(3s)、2_(2s)、R_(4s)和4_(1s),其检测质控总次数为428次,失控总次数为23次,总失控率为5.37%。新质控规则使用后为1_(3s)、2_(2s)和R_(4s),POCT血糖质控总次数为424次,失控总次数为14次,总失控率为3.30%。新质控规则使用前POCT血糖低值、高值质控平均偏倚(Bias)分别为3.14%、1.93%,新质控规则使用后平均Bias分别为3.93%、2.85%。新质控规则使用前POCT血糖低值、高值质控平均变异系数(CV)分别为2.99%、2.16%,新质控规则使用后平均CV分别为3.09%、2.31%。新质控规则使用前POCT血糖低值、高值质控平均σ值分别为5.64、8.37,新质控规则使用后平均σ值分别为5.20、7.42。结论应用Westgard西格玛规则设计POCT血糖室内质控规则,可提高检验质量和效能。  相似文献   

5.
Cell Dyn-1700血液分析仪质控规则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磊  潘逸茹  鲁美教 《检验医学》2005,20(4):370-372
目的 选择Cell Dyn-1700血液分析仪质控规则。方法 根据Cell Dyn-1700血液分析仪所做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确定仪器的不精密度(CV)和不准确度(bias),根据公式:ASec:=[(Tea-│bias│)/s]-1.65计算出临界系统误差,然后参考王治国等人制作的单规则固定限和多规则质控选择及设计表格,选定合适的质控规则和控制测定值个数(n)。结果Cell Dyn-1700血液分析仪测定血细胞时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选择1-2.5s规则(n=1),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选择1-2s规则(n=1),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选择Westgard多规则13s/22s/R4s/41s(n:2)。结论 试验测定项目不同,测定值个数不同,选择的质控规则也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Westgard西格玛规则帮助某实验室选择适当的临床血液学检验项目室内质量控制(简称室内质控)规则。方法选择1家参加2013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血细胞计数室间质量评价(简称室间质评)和室内质控计划的实验室,用实验室室内质控累积变异系数(CV)作为测量不精密度的估计值,将该实验室在室间质评计划中的百分差值作为该实验室的偏移估计值,采用生物学变异导出要求、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案(CLIA'88)能力验证评价限和我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06-2012的允许总误差(TEa)作为质量规范,计算各项目的σ值。根据σ值利用Westgard西格玛规则为实验室血液学检验各项目选择适当的质量控制规则。结果采用生物学变异导出要求的TEa,全血细胞计数各项目σ值均4,应使用13s/22s/R4s/41s/8x规则;采用美国CLIA'88能力验证评价限,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σ值分别为5.20和5.13,应使用13s/22s/R4s规则;采用我国卫生行业标准,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的σ值分别为4.35和4.62,应使用13s/22s/R4s/41s规则。结论 Westgard西格玛规则是一种方便、实用的质量控制规则选择工具,实验室可利用它得到正确的质量控制规则和质量控制测定值个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选择CellDyn1700血液分析仪质控规则。方法根据CellDyn1700血液分析仪所做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确定仪器的不精密度(CV)和不准确度(bias),根据公式:ΔSec=[(Tea-|bias|)/s]-1.65计算出临界系统误差,然后参考王治国等人制作的单规则固定限和多规则质控选择及设计表格,选定合适的质控规则和控制测定值个数(n)。结果CellDyn1700血液分析仪测定血细胞时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选择1-2.5s规则(n=1),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选择1-2s规则(n=1),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选择Westgard多规则13s/22s/R/4(n=2)。结论试验测定项目不同,测定值个数不同,选择的质控规则也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值和计算值检测项目分析过程的质量管理和评价,设计和选择质控方法,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并为质量的持续改进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3水平质控品(H,M,L)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指标.采用美国CLIA' 88的PT质量要求确定各项目的 允许总误差(TEa),评价方法性能[方法的不精密度(CV%)和不准确度(Bias%)],用OPSpecs图设计和选择质控方法,用美国学者Westgard 6σ管理方法及Coskun A.提出的对计算值的σ评价方法分别对分析项目的 测定值和计算值的质量水平进行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显示:测定值WBC,Hb及PLT σ值均>6,只需采用13s N=1或N=2最简单的质控方法;RBC的σ值为4.22,采用13s/22s/R4s/41s N=2或2of32s N=3的质控方法;HCT的σ值是3.55,需采用Westgard多规则13s/22s/R4s/41s/10x N=2.而对于计算值,在考虑各构成成分的变异度(用Coskun A.方法 )计算后,由于CV值的改变,三种计算值(MCV,MCHC,MCH)的σ值分别由5.29,5.50,4.42下降到3.06,4.16,3.32;且质控方法也分别由13s N=2,13s N=2和13s/22s/R4s N=2或2of 32s N=3改变为13s/22s/R4s/41s/10χ Westgard多规则(N=3,N=2,N=2),才能保证90%测定结果能达到且不超过允许总误差(7%)的分析质量保证水平(AQA),同时假失控率又控制在<5%以下的质控性能要求.结论 实验室需在考虑检测项目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性能特征的基础上合理地选择质控规则,尤其是在对计算值进行质量控制管理和评价时,要考虑到各构成成分的变异度,以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过程能力指标结合功效函数图,对血气分析指标筛选既经济又高效的质控方案。方法通过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收集华西第二医院检验科2014年1至6月酸性、中性以及碱性3个质控水平的质控品室内质控数据,导入Excel的公式后计算出各个过程能力指标,结合功效函数图评价候选质控方法的误差检出率和假失控率。结果过程能力的评价标准分为5级,p H、K和Ca 3个质控水平均达到Ⅰ级,二氧化碳分压(PCO_2)的中性、碱性质控水平以及乳酸(Lac)的中性质控水平同样也达到Ⅰ级。PO_2和Lac的碱性质控水平达到Ⅱ级。Na 3个质控水平均为Ⅲ级,氧分压(PO_2)的中性质控水平也为Ⅲ级。Glu 3个质控水平均为Ⅳ级,PCO_2、PO_2和Lac的酸性质控水平也为Ⅳ级。没有试验指标为Ⅴ级。p H、K和Ca的3个质控水平,中性质控水平的PCO_2和Lac,碱性质控水平的PCO_2用1_(3s)质控规则(N=1)就能使Ped达到90%以上。碱性质控水平的PO_2和Lac用12.5s质控规则(N=1)就能使Ped达到90%以上。Na的碱性质控水平,用1_(3s)/2_(2s)/R_(4s)/4_(1s)/10x珋质控规则(N=2)就能使Ped达到90%以上。3个质控水平的Glu,酸性质控水平的PCO_2、PO_2、Na和Lac,中性质控水平的PO_2和Na,用1_(3s)/2_(2s)/R_(4s)/4_(1s)/10x珋质控规则(N=4)可使Ped接近90%。结论用过程能力指标结合功效函数图对血气分析指标筛选了既经济又高效的个性化质控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多阶段质量控制(QC)程序的Sigma-SQC诺曼图设计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仪的QC策略。方法评估本室2台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仪Tosoh G8的Sigma度量,用多阶段QC程序的Sigma-SQC诺曼图设计2台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仪的样本测定前QC程序和样本测定中QC程序。结果 2台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仪Tosoh G8 Sigma均为3.98。分析样本量为300,样本测定前QC程序为MR N4:1_(3s)/2_(2s)/R_(4s)/4_(1s)多规则,QC测定4次。样本测定中QC程序:1_(2s) N1单规则,样本分析批大小为50。结论用多阶段QC程序的Sigma-SQC诺曼图设计了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仪的QC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Westgard多规则质量控制法在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进行分子检测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全自动HPLC分析系统对血红蛋白分子中胎儿血红蛋白(HbF)和血红蛋白A2(HbA_2)两个组分进行定量检测分析,对每一组分的低值和高值质量控制品与每批次样品进行同批检测,绘制Levey-Jennings质量控制图。应用Westgard多规则1_(2s)/1_(3s)2_(2s)R_(4s)对每批次检测结果进行室内质量控制。分析HbF和HbA_2的两个质量控制品在选用的质量控制警戒值1_(2s)出现前后的重测比对结果,验证质量控制规则在临床诊断中的适用性并探讨该规则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基因诊断分别采用跨越断裂点聚合酶链反应(Gap-PCR)法检测缺失和反向点杂交技术检测常见的基因突变位点。结果 Westgard质量控制警戒值1_(2s)出现后,重测比对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该批次的基因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差异。研究建立并验证Westgard多规则1_(2s)/1_(3s)2_(2s)R_(4s)在应用HPLC分析技术对HbF和HbA_2定量检测的质量控制作用,证实可以通过质控品检测出误差类型,降低假失控概率,可应用于定量检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诊断和筛查中。结论 Westgard多规则质量控制法在应用全自动HPLC定量分析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筛查诊断中起到重要的室内质量监控作用,可以评价临床检测报告的可靠性,并且对导致结果不可靠的误差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西格玛性能验证图结合质量目标指数(QGI)和Westgard西格玛规则,评价血细胞分析仪的性能,以指导血细胞分析仪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方法收集2016年10月Sysmex 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8个项目室内质量控制(简称质控)及同期全国室间质量评价数据,计算变异系数(CV)、偏差(Bias)和西格玛值(σ);利用西格玛性能验证图评价其分析性能,结合QGI选择优先改进措施,运用Westgard西格玛规则选择室内质控方案。针对2016年10月σ6的项目,在2017年10月采用新的质控方案及改进措施,收集数据,评价改进效果。结果采用新的质控方案及改进措施后,血细胞分析仪分析性能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血红蛋白项目仍需持续改进。结论西格玛性能验证图能简洁、直观地评价血细胞分析仪的分析性能,与QGI和Westgard西格玛规则结合,可有效分析性能不佳的原因及选择最优的质控方案,有利于血细胞分析仪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12S(警告限),13S规则和X-B质控方法联合应用于全血细胞计数检测室内质量控制,来寻求临床实验室全血细胞计数不同参数室内质控的质控方法的适用者.方法 迈瑞全自动血液分析仪BC-5500上所做的原装高、中、低三个水平质控品的质控数据,用12S (警告限),13S规则和仪器自带的X-B功能同时对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进行质控分析.结果 X-B质控图上全部质控结果在控,而L-J规则进行判断的质控图上随着时间的延长部分参数MCV、血细胞比容(HCT)、MCHC开始出现假性失控.结论 全血细胞计数质控品部分参数MCV、HCT、MCHC稳定性受限于开瓶时间的限制,临床实验室全血细胞计数室内质控不适宜用L-J质控规则进行判断,而更适合用X-B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西格玛性能验证图评价某职业健康体检机构血细胞分析检测项目中主要指标的检测性能,指导质量改进。方法 收集该机构2016年10月实验室血细胞分析检测的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和2016年第二次全国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将该实验室的血细胞分析检测项目的室内控制累积变异系数作为不精密度(%)的估计值,将室间质评结果中的百分差值作为该实验室的偏倚(%)估计,采用卫生行业标准WS/T406-2012的允许总误差作为质量控制规范,用专业软件绘制该实验室的血细胞分析检测中主要八个项目的西格玛性能验证图。结果 白细胞计数的西格玛值达到了“δ≥6”水平,检验性能一流; 血红蛋白的西格玛值位于“4≤δ<5”,检验性能良好; Hct,HCV和MCHC的西格玛值均在“3≤δ<4”,处于临界水平; 而红细胞、血小板和MCH的西格玛值位于“2≤δ<3”水平,检验性能欠佳。结论 西格玛性能验证图可直观地反映该实验室对血细胞计数不同检测项目的检测性能水平,促进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Sysmex-XN系列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为载体,建立一套全面、适宜的质量监管体系,提高实验室全血细胞计数结果的可靠性。方法使用高、中、低3个水平Sysmex新鲜全血质控品进行检测,1次/d;实时参加Sysmex在线质控;使用浮动均值法对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进行实时监测;使用当日患者新鲜全血标本作为质控品进行批内质控,每2小时1次。结果室内质控在控,在线质控在控,浮动均值在允许范围之内,患者全血质控均在控。结论在Sysmex-XN系列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应用整套质量监管体系有效且全面,能够切实提高实验室全血细胞计数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质量目标导出的西格玛水平在血气项目分析质量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3个不同的允许总误差(TEa)作为质量目标,2018年江苏省室间质量评价数据作为偏倚以及2018年室内质量控制数据累计的变异系数分别计算血气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CO 2)、氧分压(PO 2)、钠离子(Na+)、钾离子(K+)、钙离子(Ca 2+)的西格玛水平,分析不同质量目标对各项目的西格玛值所产生的差异;并计算西格玛值<6项目的质量目标指数(QGI)。结果依据江苏省临检中心室间质评(EQA)标准得到的血气项目西格玛值主要分布于3~5之间;依据德国医学实验室定量分析质量评估委员会制定的质量指南(RiliBAK)得到的血气项目西格玛值相对较高,西格玛值≥6的项目占50%;依据澳大利亚皇家病理学会(RCPA)质量标准得到的血气项目西格玛值相对较低,全部项目的西格玛值均<4。依据EQA标准,血气pH、PCO 2、PO 2、Na^+、K^+、Ca 2^+均需优先改进精密度。依据Westgard西格玛规则的应用原则:血气pH、PCO 2和PO 2选择13s/22s/R 4s/41s/8 X多规则进行室内质量控制;血气Na^+、K^+和Ca 2^+选择13s/22s/R 4s/41s多规则进行室内质量控制。结论六西格玛能够客观评价血气项目的分析性能,并为实验室检测质量的改进提供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血液分析仪试验项目选择质控方法即质控规则和质控测定值个数 ,以了解他们满足临床或医学实用性质量要求的情况。方法  1.对每项试验以“允许总误差”形式规定质量要求 ;2 .确定每项测定方法稳定操作下的不精密度或标准差 (s)和不准确度或偏倚 (bias) ;3.查找操作过程规范 (OPSpecs)图 ;4 .画出操作点 ;5 .评价候选质控方法的误差检出概率 (Ped)和假失控概率 (Pfr) ;6 .选择质控规则和质控测定结果个数。结果 血红蛋白、白细胞、MCV、MCH使用 13 .5s质控规则 (N =1) ,红细胞、MCHC使用 13s质控规则 (N =1) ,红细胞压积使用 12 .5s质控规则 (N =1) ,血小板使用Westgard多规则 (13s/ 2 2s/R4s/ 4 1s/ 10 x) (N =2 )均可达到 90 %的Ped。结论 对所有血液分析仪试验项目均能采用类似方式进行质控方法的选择和设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Westgard西格玛规则帮助实验室血细胞分析室内质控选择适当的质控规则,确保室内质控结果合格、高效。方法选择本实验室内部标准血球仪作为评价仪器,根据该仪器2017年2月至5月期间低、中两个浓度水平在线质控结果的变异系数(CV)及在线质控本实验室均值与组均值结果的相对偏差作为偏移(Bias),再根据我国卫生行业标准WST/2012中规定的允许总误差(TEA)计算出各个项目的西格玛指数(σ),根据Westgard西格玛规则的要求对血细胞分析中的项目RBC,HGB,HCT,PLT,WBC选用相应的质控规则。结果 RBC的σ是6.4,应采用1 3S规则,HGB的σ是5.7,应采用13S/2 2S规则,HCT的σ是6.6,应采用1 3S规则,PLT的σ是3.9,应采用1 3S/2 2S/R 4S/4 1S/8 X规则,WBC的σ是4.6,应采用1 3S/2 2S/R 4S/4 1S规则。结论 Westgard西格玛规则能帮助实验室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用的质控规则,使室内质控更加高效、实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六西格玛(6σ)质量管理来评价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各项目检测性能水平,运用操作过程规范图选择合适的质量控制规则,监测仪器检测性能,从而保证检测质量。方法采用SYSMEX XE-2100D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计数、中性粒细胞(NEUT)、淋巴细胞(LYMPH)、单核细胞(MONO)、嗜酸性粒细胞(EOS)与嗜碱性粒细胞(BASO)进行检测。根据各检测项目的不精密度、偏移(BIAS)和允许总误差(TEa),计算西格玛(σ)值,应用操作过程规范图选择合适的质量控制规则。结果达到6σ的检测项目占80%,达到5σ的检测项目占10%,未达到5σ的检测项目占10%。WBC计数、RBC计数、Hb、HCT、PLT计数、Neut、Lymph和Baso需采用13.5s,N=3,R=1的质量控制规则;Eos需采用13s,N=3,R=1的质量控制规则;Mono需采用12.5s,N=3,R=1的质量控制规则,即能满足90%分析质量要求。结论临床实验室可根据不同检测项目,选择合适的室内质量控制规则,更好地保证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提高实验室全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ISO 15189:2012的相关规定,建立一套适宜的血细胞分析仪室内质控体系。方法使用仪器配套的高、中和低3种水平质控品对全血细胞常规分析22个项目进行检测,绘制Levey-Jennings控制图,每月或每批次对质控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建立了一套适宜的室内质控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的设立、新质控靶值和标准差的设定和质控规则的选择等。新批号质控设定靶值时,MCV、HCT和MCHC应采用至少20个值的均值,而其余项目可以采用10个值的均值;同一项目不同水平和不同品牌以及相同品牌不同仪器之间,某些项目CV值也存在差异,因此应根据不同水平、不同仪器设立相应的质量目标以及新批号的SD值。MCV、HCT和MCHC根据质控品特点,质控图存在漂移现象,因此采用1_(3s)和2_(2s)规则,其余项目则采用1_(3s)、2_(2s)和10x规则。结论在符合ISO15189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适宜的室内质控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