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类风湿因子IgM(RF-IgM)、类风湿因子IgG(RF-IgG)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及预后判断价值。方法选取西安市第五医院就诊的RA患者,将其中RF-IgM和RF-IgG阳性患者列为观察组(n=52),RF-IgM和RF-IgG阴性患者列为对照组(n=46),健康体检者列为健康组(n=50),分别在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检测各组血浆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以及在治疗6个月后对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晨僵时间(min)及关节压痛数的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DD及FD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348~132.341,均P0.05;t=46.307~113.222,均P0.05)。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与健康组两两比较,ESR和RF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25~0.161,P0.05;χ~2=0.572~2.842,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FDP,DD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0.3,66.381,P0.05)。观察组患者ESR和RF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52,4.104,P0.05)。将两组患者间的VAS评分、晨僵时间(min)、关节压痛数(个)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966,23.530,25.516,均P0.05)。结论 RF-IgM,RF-IgG阴性的RA患者在接受标准抗风湿治疗后各检测指标及功能改善方面均优于RF-IgM,RF-IgG阳性的RA患者,RF-IgM,RF-IgG检测能够为RA疾病的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及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34(IL-34)、类风湿因子(RF)、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等指标水平变化,且观察其变化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该院接收的患类风湿关节炎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组对象的血清IL-34、RANKL水平进行检测,通过乳胶凝集法对2组对象的血清RF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常规检测患者的骨密度(BMD)、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抗CCP抗体,并经改良DAS28评分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活动度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的血清IL-34、RF及RANKL等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BMD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骨质疏松发生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骨质疏松患者的IL-34、RF、RANKL水平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研究组的血清IL-34水平与ESR、CRP、抗CCP抗体及DAS28评分等指标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IL-34、RF及RANKL水平与BMD呈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IL-34、RF、RANKL水平均有明显上升,且以上指标均与BMD呈负相关,提示可能IL-34协同参与了骨质疏松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D-二聚体(DD)水平与RA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于该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RA患者80例,根据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将患者分为缓解组(20例)、中度活动组(30例)、高度活动组(3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DD、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并分析DD与CRP、ESR及RF的相关性。结果各RA患者组血浆DD、CRP、RF水平及ES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A中度组患者及重度组患者DD水平与CRP、ESR、RF呈正相关(P0.05)。结论 RA患者血浆DD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评价病情活动度的敏感指标呈正相关,提示DD水平与RA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39例RA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39例设为对照组。以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抗CCP抗体水平,以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RF水平,以全自动动态红细胞沉降率分析仪测定ESR。统计分析两组血清ESR、CRP、RF、抗CCP抗体水平、RA与上述血清指标相关性、RA发病危险因素,并统计分析血清ESR、CRP、RF、抗CCP抗体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诊断RA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ESR、CRP、RF、抗CCP抗体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与ESR、CRP、RF、抗CCP抗体呈正相关(P0.05);血清ESR、CRP、RF、抗CCP抗体均为RA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联合检测诊断灵敏度为92.31%(36/39)、准确度为94.87%(74/78),均高于单独检测血清ESR、CRP、RF、抗CCP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4种指标的特异度与单独检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患者血清ESR、CRP、RF、抗CCP抗体水平异常增高,联合检测上述指标水平可有效提高疾病诊断灵敏度及准确度,减少漏诊及误诊,可为临床及早确定干预方案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类风湿因子IgM(RF-IgM)、类风湿因子IgG(RF-IgG)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及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选取西安市第五医院就诊的RA患者,将其中RF-IgM和RF-IgG阳性患者列为观察组(n=52),RF-IgM和RF-IgG阴性患者列为对照组(n=46),健康体检者列为健康组(n=50),分别在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检测各组血浆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以及在治疗6个月后对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晨僵时间(min)及关节压痛数的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DD及FD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348~132.341,均P<0.05; t=46.307~113.222,均P<0.05)。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与健康组两两比较,ESR和RF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25~0.161,P>0.05; χ2=0.572~2.842,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FDP,DD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0.3,66.381,P<0.05)。观察组患者ESR和RF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52,4.104,P<0.05)。将两组患者间的VAS评分、晨僵时间(min)、关节压痛数(个)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966,23.530,25.516,均P<0.05)。结论 RF-IgM,RF-IgG阴性的RA患者在接受标准抗风湿治疗后各检测指标及功能改善方面均优于RF-IgM,RF-IgG阳性的RA患者,RF-IgM,RF-IgG检测能够为RA疾病的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7例RA患者(观察组)及90名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根据RA疾病活动指数,将观察组分为高活动期组(56例)和低活动期组(41例),比较各组RDW、ESR、CRP及RF水平,并分析RDW与ESR、CRP、RF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RDW、ESR、CRP及R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活动期组RDW、ESR、CRP及RF水平均显著高于低活动期组(P0.05)。RDW与ESR、CRP及RF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32、0.270、0.292,P0.05)。结论 RA患者RDW变化显著,且与ESR、CRP及RF呈正相关,其可为RA患者的诊断及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1q水平在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0例RA患者(RA活动组110例,RA缓解组50例)和30例健康体检人群(健康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测定其血清补体C1q水平,同时检测与RA疾病活动度相关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及环瓜氨酸肽(CCP)的表达,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RA活动组C1q、ESR、CRP水平高于RA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A缓解组与健康对照组C1q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R、CRP与C1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活动组RF阳性率高于RA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P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但与RA缓解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1q与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CC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1q、ESR、CRP、RF与28-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分数(DAS28)呈显著相关(P0.05),CCP与DAS28无显著相关。结论补体C1q与RA活动度呈显著相关,可作为评价RA活动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在早期类风湿性膝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及其效能。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0例早期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组,以7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2组对象均予以膝关节高频超声检查,观察并统计2组对象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检测并统计2组对象实验室指标,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和类风湿因子(RF);同时,予以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滑膜厚度分级和滑膜血流信号分级,对比分析不同级别患者的Hs-CRP、ESR、RF指标值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滑膜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滑膜内动脉阻力指数、股骨内/外髁软骨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滑膜增生、骨侵蚀、膝关节髌上囊积液及滑膜彩色血流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Hs-CRP、ESR、RF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滑膜厚度与Hs-CRP、ESR、RF均呈正相关(r=0.512、0.405、0.427,P0.05),滑膜血流信号与Hs-CRP、ESR、RF均呈正相关(r=0.493、0.526、0.446,P0.05)。结论:予以早期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高频超声检查不仅能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变特征,同时能够通过滑膜厚度及血流信号的监测间接反映患者膝关节的炎性病变程度和疾病的活动性、严重程度,为疾病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含量变化与鼻咽癌(NPC)预后的关系,为NPC患者巩固疗效、预后判断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NPC患者113例(NPC组)、鼻咽部良性肿瘤患者30例(鼻咽部良性肿瘤组)、鼻咽炎症患者30例(鼻咽炎症组)及体检健康者30名(健康对照组),采用SYSMEX 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4个组Fib、FDP和DD水平;采用BECKMAN-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计数4个组的PLT数量,并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NPC患者在初次入院时Fib、FDP、DD水平均显著高于鼻咽部良性肿瘤组、鼻咽炎症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PLT计数则显著高于鼻咽部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NPC 3年未复发组出院前PLT计数、FDP水平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0.05);NPC 3年复发组出院前PLT计数、Fib、FDP水平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0.05),再入院时PLT、FDP、DD水平与出院前相比显著升高(P0.05),FDP、DD与初次入院时相比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 PLT计数、Fib、FDP、DD水平检测对NPC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风湿三项指标血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结合红细胞沉降率(ESR)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9年10月我院临床科室收治的8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实验组,同期健康体检的82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采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RF、CRP、ASO的浓度,采用Westergren法检测ESR,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RF、CRP、ASO及ESR检测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指标中单项特异度最高的是ASO(86.22%),单项灵敏度最高的是RF(82.43%)。联合四种指标检测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显著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RF、CRP、AS0及ESR水平具有更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有利于RA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能显著减少漏诊及误诊率,有比较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与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8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8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RF、抗CCP抗体水平及检出率的差异,并分析其检测敏感性、特异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抗CCP抗体、R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抗CCP抗体、RF、抗CCP抗体合并RF的检出率分别为76.2%、86.9%、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5%、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6.9%、90.5%,抗CCP抗体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6.2%、95.2%,抗CCP抗体联合RF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1.7%、100.0%。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伴有较高水平的RF、抗CCP抗体水平,抗CCP抗体联合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效果佳,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5例作为类风湿组,选取同期收治的45例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非类风湿组,选取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类风湿组患者R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非类风湿组(P<0.05),类风湿组患者和非类风湿组患者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类风湿组患者RF、CRP水平明显高于非类风湿组(P<0.05)。类风湿组患者IgA、IgG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非类风湿组IgG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类风湿组患者IgA水平高于非类风湿组(P<0.05),3组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CRP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有效提升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灵敏度。结论在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诊断时,可以对CRP、RF进行联合检测,进一步提升诊断的灵敏度,降低漏诊的发生,并且可辅助检查患者Ig水平,对患者疾病进展情况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及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RA患者64例(RA组),与89例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非RA组)、7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对照。检测各组抗CCP抗体、RF、AKA阳性率及RA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结果 RA组RF、AK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RA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抗CCP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非RA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健康对照组中抗CCP抗体无阳性表达。各指标联合检测,健康对照组3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均为0.0%。RA组各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R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以RF+AKA+抗CCP抗体阳性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联合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F灵敏度高于AKA及抗CCP抗体,抗CCP抗体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最高,显著高于RF及AK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F+AKA+抗CCP抗体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最高,均为100.0%,且准确度达到89.6%。RA组抗CCP抗体阳性患者hs-CRP、ESR水平均显著高于抗CCP抗体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F、AKA阳性与阴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AKA+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对RA诊断的特异度,且抗CCP抗体可为RA患者的疾病活动和预后提供预测价值,对RA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D- 二聚体(DD)水平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 年1~12 月在四川省骨科医院住院并诊断为RA 的患者71 例,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DAS28 评分将RA 患者分为病情稳定组(DAS28 ≤ 2.6 分)和病情活动组(DAS28>2.6 分)。收集同期体检者6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FDP,DD,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补体3(C3)、补体4(C4)、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 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FDP 和DD 水平,分析FDP,DD 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并对FDP,DD 单独和联合诊断RA 的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探讨FDP,DD 与RA 患者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结果 RA 患者组FDP,DD 水平高于对照组(U=520,741, 均P < 0.05),且病情活动组FDP,DD,ESR,CRP,C3 和DAS28评分均高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6,P<0.001;U=58,P<0.001;t=6.273,P < 0.001;U=146.5,P < 0.001;t=2.047,P=0.0452;t=9.90,P < 0.001)。RA 患者血浆中FDP 水平与DAS28 评分、CRP ,ESR 均呈正相关性(r=0.861 1,0.642 1,0.704 9,均P < 0.05);DD 与DAS28 评分、RF,CRP,ESR,C3 均呈正相关性(r=0.844,0.383 2,0.693 1,0.640 2,0.257 5,均P < 0.05)。根据ROC 曲线,FDP 和DD 单独检测诊断RA 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9 4 和0.86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38%,69.01% 和92.65%,75.04%,两者联合检测诊断RA 的AUC 为0.887 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92%,76.06%。结论 RA 患者FDP,DD 水平显著升高并与疾病活动度相关,且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作为监测RA 疾病活动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中抗天然Ⅱ型胶原抗体(抗Nat Ⅱ抗体)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89例门诊确诊为RA的患者,38例非类风湿关节炎的结缔组织病变者和45例健康体检者,测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抗Nat Ⅱ抗体水平、类风湿因子(RF)及C反应蛋白(CRP),研究抗Nat Ⅱ抗体与RF、CRP的关系.结果 RA患者组的抗NatⅡ抗体阳性率较非RA结缔组织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RA患者组和非RA结缔组织病组的RF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非RA结缔组织病组的RF阳性率与RA患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Nat Ⅱ抗体阳性的特异性高于RF阳性,而敏感性低于RF阳性;RA患者组血清中的CRP高于正常对照组,RA患者组中抗Nat Ⅱ抗体阳性患者的CRP水平高于抗Nat Ⅱ抗体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Nat Ⅱ抗体可以作为RA诊断中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G型类风湿因子(IgG-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海市黄浦区老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RA合并IPF患者为RA-IPF组,同期入院治疗的60例单纯RA患者为RA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6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IgG-RF、抗CCP抗体水平并比较,分析RA-IPF组患者血清IgG-RF、抗CCP抗体水平与肿胀关节计数(SJC)、压痛关节计数(TJC)和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的相关性。比较RA-IPF组血清IgG-RF、抗CCP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经治疗后的症状情况。结果 RA-IPF组、RA组血清IgG-RF、抗CCP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IPF组血清IgG-RF、抗CCP抗体水平均高于RA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RA-IPF组患者血清IgG-RF水平与DAS28呈正相关(r=0.439,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及类风湿因子(RF)等指标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关系。方法对3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2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32例健康对照者检测血清中GPI、RF、CRP及ESR水平,分析四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与RA的关系。结果 RA组GPI、RF、CRP、ESR水平均明显高于非RA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GPI与RF(r=0.576P〈0.05)、ESR(r=0.411P〈0.05)、CRP(r=0.422P〈0.05)具有明显的正相关。GPI与CRP、ESR的曲线下面积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GPI与RF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9.7%[80.2%-99.3%]、72.6%[58.6%-86.6%]和78.1%[65.1%-91.0%]。GPI与RF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及准确性明显高于二者单独检测(P〈0.05)。结论 GPI与RF联合检测提高了RA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环瓜氨酸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河南省电力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就诊的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同期接受健康检查者6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三组均行抗CCP抗体检测及RF测定。比较RF测定、抗CCP抗体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RF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P阳性率与RF阳性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RF阳性率明显高于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患者抗CCP检测检出率明显高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环瓜氨酸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较大意义,与RF联合可提高敏感度与特异度,且可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并预测预后,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组,其中62例为活动期患者,50例为非活动期患者,同时选择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类风湿因子(RF)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差别。结果观察组患者hs-CRP、抗CCP、RF及ES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活动期患者上述检测指标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P<0.01);观察组患者hs-CRP、抗CCP、RF与ESR显著相关(P<0.05)。结论 hs-CRP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期的敏感指标之一,与抗CCP、RF及ESR联合检测对病情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45例RA患者和28例健康体检者(HV)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类风湿因子(RF)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ELISA法检测MMP-9含量; Pearson相关分析MMP-9与RF,hs-CRP及ESR相关性。结果 RA患者血清RF,ESR,hs-CRP和MMP-9均显著高于HV组(t=3.93~5.96,P值均<0.001); RF高滴度组MMP-9显著高于低滴度组(t=2.10,P<0.05),且高炎症组显著高于低炎症组(t=2.08,P<0.05); 同时RA患者血清MMP-9与RF,ESR及hs-CRP均呈正相关(r=0.30~0.47,P值均<0.05)。结论 MMP-9可能在RA患者诊断治疗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