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毫火针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关节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7月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针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毫火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关节改善情况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研究组关节恢复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P<0.05)。治疗前,两组肢体运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肢体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毫火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性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恢复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改善患者关节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有无接受针刺治疗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肢体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风后肢体偏瘫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6).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以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3个疗程后临床疗效、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肢体偏瘫患者康复效果优于补阳还五汤加减单一治疗,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对初次中风患者肢体偏瘫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中风后肢体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穴位按摩及肢体的被动活动,并对患者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一疗程、二疗程后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干预组比对照组患者运动障碍评分改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穴位按摩可有效治疗中风后患者肢体偏瘫,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督推拿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30例通督推拿法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2组均采用Ashworth分级法(ASS)、Fugl-Meyer评定法(FMA)对治疗前后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患者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变(P0.01),治疗后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督推拿对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的止痛作用在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从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单纯的关节镜节清理手术,观察组患者在清理手术的基础上加以芍药甘草汤服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及治疗前后IL-1β水平.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两组患者体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体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前两组患者IL-1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IL-1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芍药甘草汤配合关节镜下清理手术治疗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及膝周压痛,有效降低血液中IL-1β的水平,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何玲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11):1154-1156
目的:观察刮痧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刮痧和穴位按摩进行干预。连续6次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4个疗程。于治疗前后应用改良后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表(FMA)、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定中的Barthel指数分别对2组患者肢体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治疗组Ashworth量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刮痧联合穴位按摩可降低偏瘫肢体肌张力,有效改善患者肢体痉挛状态,促进运动功能的康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497-4498
探讨脑梗死致患者瘫痪肢体的康复护理效果。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致肢体瘫痪的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护理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康复护理的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前,两组患者瘫痪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符合临床实际的康复护理措施对脑梗死患者具有积极影响,不仅能改善患者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还能调节患者负性心理,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可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针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颈肩腰腿痛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接受针灸治疗,研究组39例接受针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证候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44%,高于对照组的61.54%(P0.05);治疗前两组证候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功能受限、肿胀、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Fugl-Meyer、Barthel指数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ugl-Meyer、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患者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和关节功能,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拇指药罐联合中医辨证施护对气虚血瘀型中风恢复期上肢功能障碍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恢复期上肢功能障碍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病人行中医辨证施护,研究组病人在中医辨证施护基础上实施拇指药罐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病人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及卒中病人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评分分别为(53.49±4.02)分及(9.98±1.3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70.19±6.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气虚血瘀型中风恢复期上肢功能障碍病人实施拇指药罐联合中医辨证施护能够有效提高病人肢体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能够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某院接收的7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给予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肢体功能。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肢、下肢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均有所上升,且实验组上肢FMA评分(37.58±9.06)分、下肢FMA评分(23.39±8.27)分高于对照组上肢FMA评分(20.89±7.56)分、下肢FMA评分(14.36±6.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可提高治疗疗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的原则抽取在我院进行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并将所有的患者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治疗,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是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手运动功能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存在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显著,组间数值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临床疗效非常显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偏瘫肢体痉挛状态,促进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迅速恢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中医定向透化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且有肢体偏瘫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药熏洗及中医定向透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MA量表评分、MBI评分及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量表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FMA评分及MBI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肢体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中药熏洗联合中医定向透化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使患者肢体功能得到一定的恢复,还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通督推拿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治疗组,2组均采用Ashworth分级法(ASS)、Fugl-Meyer评定法(FMA)对治疗前、后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患者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变(P0.01)。结论:通督推拿对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芍药甘草汤结合运动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表面肌电图(sEMG)指标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芍药甘草汤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采用Ashworth量表、综合痉挛量表(C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对患者的上、下肢痉挛情况及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并采用sEMG对患者肱二头肌、胫骨前肌及腓肠肌的表面肌张力进行测定.结果 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Ashworth分级为0级、Ⅰ级的患者数目分别为6例、8例,CSS分级为0级、Ⅰ级的患者数目分别为9例、11例,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上、下肢FMA评分分别为(73.63 ±27.49)分和(69.56±28.83)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上、下肢FMA评分分别为(82.40±31.53)分和(79.58 ±26.34)分,与组内治疗前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上肢及下肢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肱二头肌、胫骨前肌、腓肠肌的IEMG分别为(32.32±12.58)μV·s、(19.72-±7.61)μV·s和(43.85 ±6.63)μV·s、RMS分别为(1.91±0.33) μV、(3.03±0.86) μV和(8.95 ±0.77) μV,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仅胫骨前肌和腓肠肌的RMS[(6.27±1.56)μV和(5.13±0.72) μV]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相比,治疗组IEMG及RMS值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运动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芍药甘草汤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肌痉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早期单桥运动训练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脑出血偏瘫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被动运动练习,观察组采用早期单桥运动训练,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肌力改善情况、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肌力恢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偏瘫患者应用早期单桥运动训练治疗,能明显改善肌力,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某院收治的78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取早期关节活动度、肌力以及功能性运动练习,并比较不同治疗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和肌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和肌力分级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其中研究组患儿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以及肌力分级更高(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练习基础上加强早期患侧肢体锻炼有助于改善其上侧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痉挛性脑瘫患儿的下肢姿势矫正训练及康复护理,为临床矫正痉挛性脑瘫患儿下肢姿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进行治疗的痉挛性脑瘫患儿36例设置为康复组,另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痉挛性脑瘫患儿36例设置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及下肢姿势矫正护理。护理3个月后,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及膝-踝关节协调性指数。结果:康复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6.11%)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康复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右足着地之外,两组患儿相应的肢体与步态各关键点膝-踝关节协调性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痉挛性脑瘫患儿行下肢姿势矫正训练及康复护理能够显著降低肌张力、提升肌力,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实施艾灸疗法结合康复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中风恢复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艾灸疗法结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采用艾灸疗法结合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分别对两组的干预效果、肢体及运动功能、生存质量和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1)。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后FMA、MBI评分均升高(P0.05);干预后,研究组FMA、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SF-36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相比,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艾灸疗法结合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中风病恢复期患者的肢体功能,能够促进患者早期较好尽快恢复,易于临床推广且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糖管理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69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观察组36例,观察组进入血糖管理路径,对照组进行常规血糖管理。4周后比较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波动水平,采用NIHSS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简式Fug1-Meyer评定法(FMA)评估患侧肢体运动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评定患者认知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波动水平控制良好,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MA积分均高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管理可以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