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差异。方法本文在我院生化检验中随机抽取出400份血样,时间选取为2016年6月-2019年5月。回顾性探讨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样采集是否规范将血样分为参考组和探讨组,每组200份。整理两组数据,比较两组检验结果。分别从送检时间、采集部位、是否溶血几个方面讨论检验结果正确性的影响因素,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差异。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送检时间、采集部位、血样出现溶血,均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探讨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和天冬氨酸基转移酶水平均与参照组有显著差异,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送检时间、采集部位、血样出现溶血,均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规范血液标本采集过程,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保障,临床采血过程应严格遵循采集规范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2.
金蕊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0):2377-2378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实验室收到的来自门诊与住院部送检的1438份血液标本,分别对其送检时间、采集体位、采集部位、采集时间、溶血方面进行统计和比较检验结果差异。1438份血液标本采集方法对检验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1h后送检的检验结果与规范时间送检均值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溶血标本的检验结果与正常标本参考值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送检时间和溶血是常见影响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因素,另外,采集体位、采集部位、采集时间也是影响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因此,需要在临床实际操作中,掌握正确的采集方式,把握最佳采集时间及送检时间,减少溶血等,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于本院进行血液生化检验的自愿者167例,采集所有受检者血液标本,回顾分析标本采集位置、溶血状况、送检时间等指标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同侧采集血液与异侧采集血液的肌酐、尿酸、葡萄糖、氯、钾、钠等指标对比差异明显,而溶血标本与正常标本的尿酸、肌酸激酶、氯、钠、钾、γ-转肽酶、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指标对比差异较大,规范送检与1h后送检的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葡萄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存在一定影响,故需要合理采集血液标本,并在规定时间内送检,避免发生溶血,有效提高血液生化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浅谈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总院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这期间所收集到的500例血液生化检验血液标本,对所有标本进行筛查与复查,然后将结果与第一次血液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影响因素。结果复检结果中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血钾等指标均低于溶血结果,组间对比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析出患者尿素、血糖、血氯等指标均高于纤维蛋白未析出患者,组间对比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血液标本处理不当、溶血现象均为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影响因素。结论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以血液标本处理不当、溶血现象为主,要想对其进行有效处理,需要加强送检管理、确保血液标本处理的合理性,避免溶血现象的发生,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生化检验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5):1149-1150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住院部进行血液检验的300例患者,采集血液样本检验并分析不同血液采集部位、溶血情况及送检时间对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同侧采血标本的钠、钾、尿酸、葡萄糖成分水平显著高于异侧标本,而氯、肌酐成分水平显著低于异侧样本(P<0.05);未溶血标本的钠、尿素成分均值水平显著高于溶血标本,而钾、氯、肌酐及葡萄糖等成分均值水平显著低于溶血样本(P<0.05);在规范送检时间送检标本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及δ-羟基丁酸脱氢酶(δ-HBDB)的均值水平显著高于超时1h送检样本,而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均值水平则显著低于超时1h送检样本(P<0.05)。为保证血液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护理人员应规范血液采集操作,尽量降低血液采集方法及质量对检验结果造成的误差。  相似文献   

6.
蔡兰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6):1984-1985
目的分析引起血液标本检验异常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控制管理,提高血液标本检验准确率。方法 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对1 688例献血者进行了对比研究,在采血过程中采集2份样本,溶血样本和不溶血样本共3 376份,通过检查3 376份样本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并对不同放置时间的不溶血样本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筛查,分析采血方式以及样本放置时间对血液标本检测的影响。结果溶血组的ALT、AST水平明显高于非溶血组,γ-GT水平明显低于非溶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样本的AL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以及艾滋病检出率明显降低,不同时间点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采血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血液样本检验的准确率,对于血液标本检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空腹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空腹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72例住院患者采其空腹静脉血,对同一标本分别在3个时间段测定生化指标.结果 采血后标本放置2 h和3 h血糖检测结果比采血后1 h结果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后标本放置3 h,氯检测结果与采血后1 h结果比较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采血后标本放置2 h和3 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钾、钠检测结果与1 h采血后检测结果相比略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素氮、肌酐、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采血后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一患者血液标本在不同时间测定,其结果有差异,因此,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实验室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及时对标本进行处理,以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不同采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取200例自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来本院做血液生化检验的人员,采集研究对象的血液标本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溶血状况、采集部位以及送检时间等。结果:不同的血液采集部位、溶血状况、送检时间等都会影响生化检验的准确性。结论:为了确保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正确采集血液样本,并在规定时间内送到检验室,同时预防出现溶血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深静脉输液导管采血对血常规和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危重病人40例进行研究,用每例病人的深静脉导管血与对侧肢体浅静脉血标本作自身对照。观察组经深静脉导管采血送检,同时在深静脉导管对侧常规采血进行检验。两组标本同时送检,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钾、血钠、血氯、血钙、尿素氮、二氧化碳结合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采用深静脉输液导管采血方式不影响血常规和生化检验结果,深静脉输液导管采血可作为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的血液标本采集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措施。方法采集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开展研究,每例体检者各采集2份,其中1份制作成溶血标本,设为试验组,另一组血液标本设为对照组,离心后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生化指标检验,比较两组标本的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标本葡萄糖、UA、AST、ALT等多种生化指标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标本的溶血现象可导致部分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产生误差,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方法 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9月期间在该院进行血液生化检验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对该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统计300份血液生化检验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并针对不合格样本进行分析,讨论影响化验结果准确性的具体因素。结果 标本检验结果:300例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中,符合准确性的标本份数为278份,标本检验结果准确率为92.67%,不合格标本份数为22份,标本检验不合格率为7.33%。不合格血液样本分析:在22份检验不合格标本中,其中由于血液采集方法不标准6份(2.00%);送检不及时5份(1.67%);标本储存条件不合理4份(1.33%);血液与抗凝剂比例使用不当3份(1.00%);标本量不充足2份(0.67%);其他原因2份(0.67%)。异侧采血的TG、IgM、UA、ALT水平均高于同侧采血水平,AST显著低于同侧采血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61、3.323、74.204、16.621、34.342,P<0.001);及时送检的LDH水平显著优于3 h送检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误差原因并建立改进措施。方法以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0月200例健康体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静脉采血,4℃冰箱存放,采集1h内条件下进行检测数值为无误差组,以末梢部位采血,室温放置,1h后进行检测样本为误差组,对比患者采血部位不同、送检时间不同、储存样本温度不同,其检测结果的差异,并分析原因,建立改进措施。结果患者采血部位不同、送检时间不同及储存样本温度不同均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且不同采血部位与不同送检时间结果差异明显(P0.05),而不同送检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cal回归分析显示,采集末梢静脉血、血液标本存放超过2h是血常规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常规检测误差主要受到采血部位、送检时间的影响,在检测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规范化操作,确保患者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病情评估等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对溶血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提供依据。方法取未溶血标本的血清进行48项生化项目检验,然后经搅拌使标本发生轻度溶血、中度溶血、重度溶血,3 000r/min离心10min,进行相同的生化项目检验,对未溶血、轻度溶血、中度溶血及重度溶血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轻度溶血血清测定中共有16项结果与未溶血标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溶血与未溶血标本检验结果的比较有25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溶血标本检验有28项结果与未溶血标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对大部分生化检验项目的结果可产生显著性影响,在生化检测分析中遇到标本溶血但又必须报告时应在报告单上注明,提醒医师和患者引起注意;分析引起标本溶血的原因,避免溶血现象的发生,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准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在采集血液标本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住院患者160例不合格血液检查标本的原因,将其分为输液同侧和对侧采血组、溶血标本和未溶血标本组、有凝块标本和重抽血无凝块标本组、及时测定与放置不同时间标本组.结果 不合格标本对检验结果均有比较明显的影响;输液同侧和对侧采血检验结果、溶血标本和未溶血标本检验结果,K、NA、CL、ALT、AST、CK、CK-MB、LDH、PT、APTT、TT项目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FIB项目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凝块标本与重抽血无凝块标本PT、APTT、TT、FIB项目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放置2h标本与放置4h标本分别与及时检测标本比较PT、APTT、TT、FIB项目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血液标本采集质量对检验结果有直接影响,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收集的200例无出血倾向患者的血清标本检验记录和抽血前的个人信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200份凝血标本的采集量、离心时间、离心转度、储存时间、标本溶血及标本对应患者是否空腹采血、饮酒史、吸烟史等资料信息。根据常规凝血四项正常参考范围值进行判断,通过单项因素逐步排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对200份血清标本的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资料进行观察,发现23份标本检测出现误差。排除出现误差的单项因素发现:患者饮酒史、吸烟史及离心转度均不是影响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的单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是否空腹采血、采集量、离心时间、储存时间及标本溶血情况均是影响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潜在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未空腹采血、采集量、离心时间、储存时间及标本溶血均是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未空腹采血、采集量、离心时间、储存时间及标本溶血均为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在临床管理中,检验人员及采血护士应做好相关的防范。  相似文献   

16.
韦炜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4):1858-1859
目的探讨标本采集不规范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人民医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 40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血液生化标本。有320份标本溶血(5.00%),6份标本污染(0.09%),1份标本错误(0.02%)。结果标本溶血、采集时机不规范及标本采集之后未及时送检等是标本采集不规范的主要原因。结论标本采集不规范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医院标本采集人员在采集标本时应该掌握好正确的采集方法和时机,并及时送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研究生化检验中样本溶血对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血液标本40份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标本存放,观察组进行人工溶血,比较两组体检人员血液样本生化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观察组TP、LDH、CK-MB、CK、AST及TBIL、DBIL指标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标本发生溶血将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严格遵照检验流程及仪器说明进行采血与检验,做好样本的运送及分离工作才能更好的确保生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标本溶血现象对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探讨预防溶血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来本院上岗前体检的健康患者50例,每例采血5ml,平均注入2个试管,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检测两组标本7项临床常用的生化指标:ALT、AST、ALP、GLU、TC、TG、LDH。实验组人为使其溶血,对照组常规处理,两组标本均测量5次,取平均值进行计算比较。结果 ALT、AST、ALP、LDH、GLU两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TC、TG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溶血标本对部分生化指标的结果产生影响,为提高生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在临床检验过程中要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控制好血液标本,尽量避免人为造成的溶血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观察不同采血部位及采血后不同检测时间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手指血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静脉血,而血小板计数较静脉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h检测的血液标本血小板计数较立即检测和小于6h检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制度的完善、操作的规范、标本质量的提高,都有助于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632-3633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生化检验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空腹静脉血,于采血后1、3、6及24h对15项生化项目[血尿酸(UA)、尿素氮(BUN)、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L)、直接胆红素(DBIL)、血糖(GLU)、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LB)]进行检测,以采血后1h检测结果作为基准,进一步分析检测结果。结果采血后1h,UA、BUN、AST、TP、TBiL、ALT、TG、CHOL、DBIL、GLU及ALB均低于采血后3、6、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后1h,GGT低于采血后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后1h,ALP低于采血后6、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可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临床应尽可能在采血后短时间内给予检测,以进一步控制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